一,柳蘭的植物學特性
1,名稱和分類地位
柳蘭是正式中名,其名稱來源於它的葉子像柳樹葉,花朵像蘭花,故名。在植物學中屬於柳葉菜科柳葉菜屬柳蘭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有的書籍中把它劃分到柳蘭屬。
2,分布和生長環境
柳蘭主要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區;多為野生,近年來有引種栽培,野生的通常生長在火燒跡地、開闊溼潤的草地灌叢、高山草甸、河灘、礫石坡地,常見成片生長。
3,外形特點
多年生粗壯草本,直立,叢生,高度50-150公分;根莖廣泛匍匐在表土層,木質化;葉螺旋狀互生,長圓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葉邊有稀疏細齒或接近全緣,很像柳樹葉;
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度5-40公分,花朵大,紫紅色,花萼筒延伸到子房之上,有四個裂片,花瓣四個,倒卵形,雄蕊八個,柱頭頂部四裂,一般6-9月開花;
蒴果圓柱形,長六七公分,表面有伏毛,種子多數,卵形,頂端有黃色束毛,8-10月結果。
二,柳蘭的利用價值
第一,由於柳蘭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根系發達,最容易在火燒跡地成片生長,因此它是火燒跡地的種植先鋒植物。
第二,柳蘭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其葉披針形,色綠繁密,莖幹直立,花序大型成串,色彩鮮豔,花簇醒目,群花期長達40天左右,貫穿夏季,在民間又叫三伏花,是很好的夏秋兩季觀花植物。在園林綠化中適宜作花境的背景材料,可以叢植在公園、廣場和花壇或花境中,也可以作切花材料。
第三,柳蘭的全草可藥用,根據資料,夏秋季割取全草,去除泥土雜質,曬乾即可,其性平味辛、苦,有小毒,具有調經活血、消腫止痛功效。柳蘭全草含有金絲桃苷、萹蓄苷、槲皮素、多元酚類物質、綠原酸、沒食子酸等藥用成分,在醫藥開發中有利於價值。
其他用途:柳蘭是重要蜜源植物;嫩苗開水煮後可以作沙拉食用;莖葉可以作餵豬飼料。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