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能發布新一代AI 晶片KL720,智能設備的最強大腦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北京時間8月28日,耐能在線上發布自主研發的新一代AI晶片-KL720。同時邀請了投資界、教育界以及製造業的行業先驅探討了邊緣AI的未來以及AI如何賦能各行業等。

此次發布的KL720晶片的技術覆蓋了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人臉識別、跌倒檢測、手勢控制等AI技術,可廣泛用於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無人機、智能穿戴設備等人工智慧的重點應用領域,可為其提供低成本、低功耗的終端AI解決方案。是繼去年KL520發布後的又一裡程碑產品。

KL720繼續採用耐能獨家的輕量級3D人臉識別算法,可有效防止通過被偷拍的視頻所獲得的人臉、圖片以及各種人臉面具攻破,從而讓安全更有保障。此外,KL720不單是耐能目前功能最強大,最節能的晶片,甚至遠超了同類產品。發布會上提到:相比目前在DJI上使用的友商晶片,KL720可在保持各種性能不變的前提下,其功耗僅為前者的一半,可將電池壽命延長一倍。同時,根據權威MobileNetV2測試結果,KL720 的性能比競爭對手的邊緣TPU 高出 4 倍之多,從而滿足對價格比較敏感而功耗需求又極低的用戶。

可謂真正達到: 強算力、低功耗、超高性價比以及安全性。

此外,KL720 是智能設備的最強大腦,它可以智能化識別「看到」或「聽到」內容。

KL720可處理高達4K解析度圖像和1080p高解析度的視頻,並可實時分析視頻影像,及時發現異常信息,以直接高效的方法使攝像頭智能化。同時,KL720具備廣角攝像頭,讓其具有更廣闊的視野,填補目前市面上攝像頭大多只能觀測到眼前事物的局限性。

KL720的另一大亮點在於:支持完整的自然語言處理。

針對市面上同類晶片僅可支持簡單的「喚醒」詞,KL720則收錄了整個詞典的單詞,從而不僅可供翻譯機使用,同時還可為用戶帶來更多的便利。反觀,市面上的同類產品必須使用多達40多個關鍵字才可達到同等效果。而現在,KL720則無需喚醒詞即可執行相關指令,從而把對音頻的處理提到了一個新的標準。而基於耐能的獨特可重構技術,未來在音視頻的處理上可達到如同現在市面上的效果。

發布會上,耐能創始人及執行長Albert Liu表示:「 KL720不僅擁有超高性能與超低功耗。同時,採用了耐能在行業內領先的AI算法,為智能設備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此外,其低成本讓更多的終端設備利用邊緣AI的優勢保護了用戶隱私,這也是同類產品所不具備的。加上我們現有的KL520,我們很榮幸可為市場上的設備提供最全面的AI晶片以及解決方案。

同時,發布會上也提到了耐能早前發布的AI共享平臺KNEO。

KNEO是耐能用於AI設備的專有網狀網絡,將所有的傳感器連接在一起。把KL720晶片與KNEO結合在一起,為消費類AI市場提供了高性能、低功耗、隱私保護以及安全性的最佳組合。此外,KL720 晶片可以針對不同的需求進行可重構,並運行從KNEO AI應用商店下載的AI Apps。

此次發布會邀請了來自投資界、教育界等各行業的大咖分享各自對邊緣AI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的看法。同時,來自國際知名高等學府的眾多教育專家探討了AI如何賦能教育。

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基金總經理郭總表示:「隨著KL720的發布,耐能向AI的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邊緣AI解決了用戶的隱私洩露和安全問題,是未來推動與用戶建立信任的關鍵。同時,結合耐能在大學裡對AI開發人員的支持,我們相信AI的未來將越來越明朗。」

同時,此次發布會邀請了眾多知名教育專家,包括前臺灣交通大學校長及洛杉磯加州大學講座教授張懋中教授、普林斯頓大學的李凱教授以及臺灣清華大學何宗易教授。張前校長表示: AI 將在各領域中發揮重要的功能,建議大學設立 AI相關的學習為所有系所的必修課程。同時,何教授也表示使用耐能 KL720等輕量級晶片的AI 加速器將有效降低 AI 教育的成本,讓學生可以輕易接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堅決不碰自動駕駛和雲,耐能的可重組架構AI晶片能在AIoT市場取勝?
    據介紹,耐能的IP屬於完全自主研發,由於聚集了大量專家,他們花了大概一年半的時間就推出了第一代IP,推出之後還在保持迭代。去年9月,耐能發布了第二代IP,包括低功耗版KDP 320、標準版KDP 520、高效能版KDP 720。2019年的CES上,耐能展示了最新的3D AI解決方案,並宣布將會在第二季度推出智能物聯網AI SoC。
  • 年中盤點|2020最炙手可熱的10家AI晶片初創公司
    Hailo表示,Hailo-8以結構為驅動的Data Flow架構結合了高性能、低功耗和最小延遲等優點,可以用於智能攝像頭、智慧型手機、自動駕駛汽車等邊緣設備,提供每秒高達26 TB的性能。6、KneronCEO:Albert LiuKneron為邊緣設備開發的人工智慧晶片,可以實時適配音頻和視覺識別應用。
  • 全新AI智能數碼顯微鏡發布,內置華為晶片
    打開APP 全新AI智能數碼顯微鏡發布,內置華為晶片 憲瑞 發表於 2020-11-23 14:33:29 除了手機、平板、手錶、音箱等產品之外,華為晶片還能做什麼?
  • 光矛系列添新員 GTI公司發布新一代AI晶片
    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10月22日,全球領先的AI晶片初創公司Gyrfalcon Technology, Inc.(GTI) 公司發布新一代產品「光矛處理器2803」,該款晶片側重解決數據中心與雲計算系統中普遍存在的高能耗與低效率問題,GTI公司為此推出配置有多顆2803晶片的G.A.I.NTM系列加速卡,可裝配在數據中心與雲計算系統之中,顯著提升運營效率與經濟效益,相比市場上的主流方案提升十倍以上。  隨著人工智慧產業的快速發展,數據中心與雲計算業者紛紛重新思考如何升級硬體系統以應對行業變化。
  • 鳳凰光學發布新一代AI智能數碼顯微鏡
    11月22日,由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主辦,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浙江烏鎮街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AI技術在顯微成像方向應用研討會暨液晶數碼智能一體顯微鏡新品發布會,在中國電科烏鎮基地舉行。本次AI技術在顯微成像方向應用研討會的主題是產品智能化、產業自主化。活動開始後,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曾耘、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劉銳分别致歡迎詞及開幕詞。
  • AI晶片、框架、語言與知識、量子計算……百度大腦6.0發布
    百度CTO王海峰發布了百度大腦6.0,升級為「AI新型基礎設施」。「知識增強的跨模態深度語義理解」讓百度大腦的理解能力更加強大,飛槳深度學習平臺與百度崑崙晶片的升級則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優的算法開發平臺和更強大的算力。
  • 鳳凰光學發布全新AI智能數碼顯微鏡 使用華為晶片
    除了手機、平板、手錶、音箱等產品之外,華為晶片還能做什麼?有些產品大家可能完全想不到——日前鳳凰光學宣布推出新一代AI智能數碼顯微鏡,使用的就是華為晶片。
  • 內置華為晶片,鳳凰光學發布全新AI智能數碼顯微鏡
    除了手機、平板、手錶、音箱等產品之外,華為晶片還能做什麼?
  • 智能晶片植入大腦成為可能,生化人真的要來了?
    其實,馬斯克做的是一套腦機接口系統,就是將人與外部設備建立直接聯繫通路,幫助有需要的人群恢復視力、聽力和四肢運動能力。現有科技與倫理距離電影裡的生化人還很遙遠,但通過智能晶片建立腦機接口,實現人機互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卻不是什麼遙遠的事情。
  • 阿里AI labs發布兩大天貓精靈新品,將與平頭哥共同定製智能語音晶片
    9 月 25 日,在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峰會暨天貓精靈秋季發布會上,阿里 AI 實驗室連發兩款天貓精靈新品:智能音箱 CClove 和天貓精靈 IN 糖,並宣布 AliGenie 升級至 4.0 版本。此外,阿里還發布了與天貓精靈終端作為中樞的「家庭大腦」計劃。
  • 地平線創始人餘凱:為智能終端設備裝上「大腦」—新聞—科學網
    餘凱在地平線人工智慧晶片發布會上。
  • 物奇微電子發布4顆AI-IoT晶片 打造終端和AI融合的新格局
    物奇微電子發布4顆AI-IoT晶片 打造終端和AI融合的新格局
  • 美軍投巨資研製光子晶片 將成戰爭「最強大腦」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科研人員日前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款依靠「光子」傳輸資料的微處理器晶片。光計算主要利用光的物理性質進行大容量信息處理,一旦投入運行,將徹底改變智慧型手機、超級計算機和大型運算中心的計算與網絡構架,在軍事和民用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美國海軍和美國飛彈防禦局先後投入巨資開展光子晶片的研製。
  • 平頭哥發布含光 800:高性能 AI 推理晶片
    去年 9 月在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成立晶片公司「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它由阿里去年 4 月收購的國產晶片企業中天微與阿里旗下達摩院晶片團隊整合而成,「平頭哥」自此橫空出世。
  • 騰訊超級大腦發布!三張智能網絡,打造AI in All通用作業系統
    騰訊過去最強的是人與人的連接,但現在還要連接企業內部員工、企業與企業、政府工作人員、政府職能與大眾,要從2C,走向2B和2G。具體實踐上,騰訊在數字廣東項目中,實現智慧政務、一站式民生服務,並且已經發布了「粵省事」的小程序,通過該小程序,就能實現100多項政務的辦理。
  • 每日佳軟:挑戰都教授"最強大腦"遊戲版
    「最強大腦」是江蘇衛視同名欄目改編而來的一款益智遊戲,遊戲與節目同步更新,遊戲中玩家將和節目中出現的主持人、選手一決高下展現自己強大的智力。和同類益智遊戲相比,「最強大腦」難度上超越其它遊戲。
  • 人造大腦已開啟!深扒全球仿生晶片計劃:15+公司入局
    澳大利亞初創公司Cortical Labs在今年4月宣布製造第一款混合計算機晶片,並在訓練該晶片玩雅達利祖師爺級桌球遊戲《Pong》。其官網上列舉了生物計算的四個優勢:流體智能、比數字電路更穩健、可擴展、功效高。
  • 百度大腦、Apollo、小度…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百度秀出智能經濟...
    當下,AI、雲計算、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數字經濟、智能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本次峰會也成為中國向全世界展示數位化、智能化建設傲人成就的重要舞臺。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型企業,百度第三次赴約榕城、亮相峰會,帶來自身建設AI新型基礎設施、推動產業智能化及智能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成果。
  • 主控智能晶片合成材料_主控 - CSDN
    3、終端推理在面向智慧型手機、智能攝像頭、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VR、智能家居設備、各種IoT設備等設備的終端推理AI晶片方面,目前多採用ASIC,還未形成一家獨大的態勢。另外,也有很多初創公司加入這個領域,為包括智慧型手機在內的眾多類型邊緣計算設備提供晶片和系統方案,比如寒武紀、地平線等。傳統的IP廠商,包括ARM、Synopsys、Cadence等公司也都為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攝像頭、無人機、工業和服務機器人、智能音箱等邊緣計算設備開發專用IP產品。此外在終端應用中還蘊藏著IoT這一金礦,AI晶片只有實現從雲端走向終端,才能真正賦予「萬物智能」。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11、寒武紀科技 寒武紀科技成立於 2016 年,是全球智能晶片領域的先行者,旨在打造各類智能雲伺服器、智能終端以及智慧機器人的核心處理器晶片。寒武紀科技是全球第一個成功流片並擁有成熟產品的智能晶片公司,擁有終端和伺服器兩條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