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投巨資研製光子晶片 將成戰爭「最強大腦」

2020-12-01 電子產品世界

  光子晶片可用於電子信息對抗、武器裝備研究、大數據處理和生命科學探索等領域,是未來實現神機妙算、引領時代變革的核心技術之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1416.htm

  在與韓國棋手李世石的圍棋大戰中,雖然智慧機器人最終取得勝利,但也由於棋局複雜、數值計算量大而頻現漏洞,充分暴露了電子晶片在數據處理能力和高速穩定運行方面的短板。隨著大數據時代和信息化戰爭的到來,各種作戰和保障數據相互交織,對實時信息處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科研人員日前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款依靠「光子」傳輸資料的微處理器晶片。光計算主要利用光的物理性質進行大容量信息處理,一旦投入運行,將徹底改變智慧型手機、超級計算機和大型運算中心的計算與網絡構架,在軍事和民用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美國海軍和美國飛彈防禦局先後投入巨資開展光子晶片的研製。作為未來信息戰爭的「最強大腦」,光子晶片在電子信息對抗、軍事多維物聯網、戰場數據處理、戰場氣象預報及作戰數字通信系統等領域有廣泛發展前景,是新軍事變革的重要信息化裝備。

  快速靈敏神機妙算

  光粒子是一定物理層面上速度最快的粒子,光波具有不同的波長、頻率、偏振態和相位信息,可以用來代表不同數據。利用光子晶片構建光計算系統,運算速度快、信息失真小、消耗能量低。理論上,光學計算機可以在啟動的一瞬間完成所有信息處理,可對高複雜度、大數據量計算實時並行處理。

  光子晶片具有明顯的速度優勢。以光速進行的高效計算,只要在數位訊號處理器上附加一個光學加速器,就可以製成光學數字信息處理器,可使傳統電子晶片的運算速度得到巨大提升。由於傳輸所造成的信息畸變和失真極小,光器件的開關速度比電子器件快得多,因此光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在理論上可達每秒千億次以上,其信息處理速度比電子計算機要快數百萬倍。Intel公司研製的光信號數據傳輸樣機,傳輸的速率高達10GB/s,是普通USB線速率的20倍。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製的光子晶片,依靠「光子——電子」系統協同運轉,單個晶片上整合了超過7000萬個電晶體以及850個光子元件,具有邏輯處理電路、內存等功能,比現有的電子晶片運行速度快50倍。據科學估算,未來單個光子晶片將能同時執行100萬個並行任務,大量光子晶片並行運算,數據處理能力可達到目前最龐大的電子晶片計算機的1000倍。

  應用廣泛潛力無限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遵從摩爾定律的加速發展,傳統電子晶片逐漸遇到性能瓶頸。電子處理器依靠邏輯電路傳輸數據,隨著數據傳輸量與日俱增、傳輸速度需求越來越高,電子晶片漸漸不堪重負。此外,由於光路在空中交叉傳輸又互不幹擾,光計算具有天然的並行性,可在一個時間段內同時進行多路計算,不僅速度快而且結果精準。光子晶片的自身能耗非常低,利用光子輸入/輸出埠傳輸1Tb數據僅消耗電能1.3瓦。實驗證明,同樣的電量下光子晶片的數據傳輸和計算能力更強。

  光學器件微型化腳步正悄然而至。2003年以色列lenslet公司公開展示了全球首枚嵌入光核心的商用光學數字處理器。該光處理器利用光柵卷積原理,實現了每秒8萬億次的數值運算。美國的IBM公司宣稱已研製出微米級別的光開關,可利用比髮絲還細的碳管實現光束數據傳輸,Intel公司也加大了矽光集成晶片的研發力度。

  採用光子晶片不僅可以提升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更可以輕鬆實現對人腦思維的模擬,人工智慧水平將得到巨大提升。由布裡斯託大學和日本電報電話公司共同研製的量子光學晶片,將光子當成可自由組合的「積木」一樣編碼排列,能快速切換數據狀態,可使機器設備變得更「聰慧」。

  事實上,光子晶片還有許多潛力待挖掘。在信息處理中人們通常只利用了光路傳輸這一基本光學特性,而光信號的折射、幹涉、衍射、偏振等很多特性還遠未被有效利用。譬如,美國一家公司推出的全廣播光交換機,利用了光的散射和空間不相干特性,有效解決了令電子晶片「頭疼」的多維數據交換難題。

  信息戰場大顯神通

  隨著光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未來光子晶片將在軍事安全、多媒體和智能終端、超級計算等領域大有用武之地。利用光子晶片搭建量子計算機,能靈活模擬現有數字計算機的任意工作狀態,將廣泛應用於武器裝備設計製造、情報獲取和分析處理、戰爭設計與戰場模擬、衛星導航定位等諸多領域。美國航空局目前正在研製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系統,光子晶片正是其中的「智慧大腦」。

  光子晶片在戰場上也將展示「大智慧」。Enlight光子晶片就是為軍事應用量身打造的,它可在短時間內審查大量數據,迅速識別出非常隱秘的潛在威脅。依靠光纖通信和光子連接技術運行的光交換設備、光探測器和調製器,將進一步優化現有電子裝備系統的性能。未來光子元件將與電子元件同時效力,各類武器裝備將隨著光波導和光子技術的應用得到性能上的巨大提升。由美國海軍空戰中心和飛彈防禦局授權美國公司研究的先進光學處理器,主要用來加強大型軍用雷達的晶片計算和處理能力,將在雷達探測領域得到重要應用。

  光學計算是影響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戰略性工程。科學家正在將微電子技術與光子技術結合,研製新型光電集成系統,可廣泛應用於大型多媒體廣播系統、機場安全檢查系統和醫學資料庫系統,在移動通信領域可消除同一基站內用戶間的相互幹擾,在生物科技方面可大大縮短運算必須的基因數據配對時間。未來光子晶片還將用於軍事通信加密、軍用新材料和非傳統武器的開發,對軍事變革和社會發展產生強有力助推。


相關焦點

  • 半導體雷射晶片企業檸檬光子獲5000萬元A+輪融資,德聯資本領投
    8月5日,高端半導體雷射晶片設計和生產商檸檬光子宣布獲得5000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德聯資本領投。2018年作為A輪唯一投資人支持公司的愉悅資本此次持續追加投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展市場、產品線開發、運營、質量和研發迭代。
  • 制腦作戰:未來戰爭競爭新模式
    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揭示人類智能形成和運作機制,將對未來戰爭產生難以預見的影響。    有效影響對手認知,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歷來是戰爭指導的最高境界    在人類軍事史上,「不戰而屈人之兵」一直為古今中外軍事家所推崇。
  • 光子晶片來了,更快更準!我們彎道超車的勝算有多少?
    光子晶片是利用矽光子技術,通過矽光集成,讓光子代替原來的電作為信息媒介載體,實現信息的快速傳輸,並充分保障傳輸信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成本可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是一項面向未來、具有顛覆性的戰略前沿技術。光子晶片的計算速度可以達到傳統電子晶片的1000倍以上,抗電磁幹擾能力超強,且延遲極低。
  • 華為成功突破晶片封鎖局面,光子晶片更加出色,白宮封鎖註定失敗
    01華為成功突破晶片封鎖局面,光子晶片更加出色,白宮封鎖註定失敗華為遭到美國打壓是國際上面公認的,但是在部分專家看來華為並不會因為此事而受到過多的影響,反而是在美軍的打壓下意識到依靠他國的不利之處,從而將自己的技術水平再次提升,令他國的制裁無法起到任何的作用。
  • 新光子晶片助力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算法可採用新型光子技術更快實現
    但是這類的系統的計算非常複雜,對機器要求很高,即使對於現有性能最強的計算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來自於MIT的研究團隊和他們的合作者,提出一種新的方法,用光子代替電子,來進行計算。他們表示這種方法將會大大提高計算速度和效率。
  • 光子晶片:一場發生在MIT校友之間的競賽
    早期,大多數研究項目的重點是用光子設備取代對應的計算機部件,從而形成一個處理二進位數據的光子數字計算機系統。 這種方法似乎為商業化的光子計算提供了最佳的出路,然而,光電子器件在將電子能轉換為光子並返回的過程中會損失30%的能量。同時,這種轉換也會減慢信息的傳輸速度。
  • 濟南成功研製國際首個集成化量子頻率轉換晶片 實現多通道光子非線性頻率轉換
    本報9月15日訊(記者 韓霄鵬)日前,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作,成功研製出國際首個集成化的多通道量子頻率轉換晶片。該晶片基於逆向質子交換的周期性極化鈮酸鋰波導(PPLN),實現多通道光子非線性頻率轉換,且頻率轉換過程中保持光子的量子特性不變。
  • 超級記憶晶片或將研製成功
    其實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特別好的記憶力,因為看過書的人大家都知道,今天上課講的這個知識點,可能下課就忘了,然後要是複習的話還特別的困難,大家就會想,如果有一個東西可以讓我們的記憶力瞬間提高,那該有多好啊,科學家現在已經發現了這種大腦記憶晶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是如何進行運作的話之前我們在科幻電影或者說一些武俠小說中,
  • 中國研製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引起世界關注,並申請專利
    文/某凡中國研製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引起世界關注,並申請專利我們常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學技術強了,才能帶動國內的經濟發展,因此各國對於科研上的研究也是不遺餘力就在前不久,我國科學技術在光子晶片上有著重大的研究成果,因為上海交通大學的金賢敏團隊研製出來了全球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這個消息一經爆出後,便引起了世界各國媒體的廣泛關注,因為金賢敏團隊所研製出來的這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對於在量子信息等領域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 中國軍工步伐之快,令美軍瞄準「軌道」戰爭,將「殺死」洲際飛彈
    太空是一個頗為遙遠的概念,卻在美軍過於迫切的戰爭願望中,被不斷拉近。「軌道」戰爭概念也開始出沒於美軍的行動文件中。何謂「軌道」戰爭?鐵軌、星軌,都是軌道,鐵道戰已經是上世紀的故事了,行星軌道,才符合今日「軌道」戰爭的特點。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光電子技術則是光子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而成的交叉技術,涉及固體物理、導波光學、材料科學和半導體等學科,有望成為下一代信息科技的基石。微電子晶片製造工藝提升趨近極限,5納米晶片已經在今年量產,2納米晶片製程工藝已開始研發;光學器件性能提升為光電晶片的研製打造堅實基礎,光電晶片將加速自動駕駛、機器人和虛擬實境等技術的優化應用,推動半導體設備實現「從電到光」的轉換。
  • 光子晶片咋樣?算力1000倍,能耗1%,彎道超車?不服就幹
    國內已經開始動手,2018年上海打造矽光子產業鏈,張江實驗室構建全球光子研發中心,光子晶片的中式產線將在上海落成,計劃2021年形成光子晶片的生產;2019年1月,北京光子晶片項目啟動,該項目負責人白冰說,晶片的設計、加工、封裝、測試全部在國內完成,目標就是換道超車。
  • 半導體雷射晶片設計和生產商檸檬光子獲5000萬元A+輪融資
    8月5日,高端半導體雷射晶片設計和生產商檸檬光子宣布獲得5000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德聯資本領投。2018年作為A輪唯一投資人支持公司的愉悅資本此次持續追加投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展市場、產品線開發、運營、質量和研發迭代。
  • 光子晶片的出現,中國在晶片領域是否能實現「彎道超車」?
    憑藉著我國科學家們不段地努力,在航空航天、AI(人工智慧)等尖端技術上都為中國開闢出了自己的道路,然後在發展的道路上任有兩大「心病」,一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二是在AI晶片領域。然後我國的晶片發展之類卻很艱難,研製晶片的硬傷便是光刻機,而目前國內只能生產90nm的光刻機,反觀ASML已經完成了3nm晶片的生產,兩者的差距實在讓人痛心。
  • 全新等離子晶片問世,首次將電子和光子元件集成於同一塊晶片
    對於全球半導體領域,現在想要和大家說的是全新的等離子晶片問世,這一種晶片首次將電子和光子元件集成於同一塊晶片 這種晶片她是由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來的,他的速度相當的快,這一款晶片它能夠將電子信號快速的轉化成光信號,最主要的是在進行信號轉換的時候還不會出現質量的損失,這意味著在未來我們所使用的利用光傳輸數據的通信基礎設施效率會大大提升。
  • 聽國內外最新科技進展:腦機接口、光子晶片、太陽系
    光子晶片:能耗低、速度快,助跑人工智慧及高端光學裝備從生成播放列表到語音識別,創建和操作「AI」功能,總是需要佔用大量的計算機處理能力。隨著人工智慧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人們對計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顯然,目前的計算機晶片已經達到了極限速度。光子晶片從本質上來講,可以以光速進行計算,一路」秒殺」電晶體。
  • 猛擎科普:繼碳基晶片之後,華為轉向光子晶片
    近日,有人提到,關於中國科研人員研發的光子晶片,如果能成功,那麼將可以應用於華為。而相關人士透露,這主要是因為首個軌道角動量的波導光子晶片被其研發出來,進一步實現光子OAM(軌道角動量)能在波導中近乎無損的有效傳輸,且就此申請專利。
  • 光子晶片研究進展及展望︱大家
    同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 (DARPA) 啟動「未來計算系統」項目,目的是研究基於知識/推理的引擎,具備深度學習能力、高算力和低功耗的集成光子晶片。  利用光子計算方法替代傳統電子計算方法將是解決摩爾定律困境以及馮•諾依曼架構的問題,即解決當前算力、功耗問題的極具潛力的途徑之一。
  • 美國防部操縱甲蟲當間諜 電子晶片植入甲蟲大腦
    電子晶片植入甲蟲大腦,遙控昆蟲行動。一個微型電池和一個帶有收發器的微型控制器植入甲蟲體內。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甲蟲當間諜 身藏電子設備    美國防部研製,通過電腦控制甲蟲完成竊聽拍照任務    據英國媒體10月19日報導,日前,美國國防部防禦遠景研究規劃局(DARPA)宣布稱,他們成功在甲蟲體內嵌入特殊電子裝置,從而能自由操縱甲蟲使之成為新一代間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