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片的出現,中國在晶片領域是否能實現「彎道超車」?

2020-12-04 小哥說電影6

憑藉著我國科學家們不段地努力,在航空航天、AI(人工智慧)等尖端技術上都為中國開闢出了自己的道路,然後在發展的道路上任有兩大「心病」,一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二是在AI晶片領域。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向世界大秀「身姿」,在向世界宣布我國在矢量發動機上已經取得重要突破,相信只要邁出了這「第一步」,在將來定會趕上或者超越。然後我國的晶片發展之類卻很艱難,研製晶片的硬傷便是光刻機,而目前國內只能生產90nm的光刻機,反觀ASML已經完成了3nm晶片的生產,兩者的差距實在讓人痛心。

國內唯一一臺7nm光刻機被抵押貸款

所以,國內廠商只能從國外進口最先進的光刻機,可是,前幾天傳來一個噩耗,從官方介紹來看,這臺7nm光刻機是從ASML購買的屬於高端光刻機的級別,可惜從購買到現在它幾乎從未使用過,針對這個問題部分專家給出了解釋,武漢弘芯對這一項目投入了數千億,但是在運行三年後資金鍊出現了缺口,隨時都有斷裂的風險,最後武漢弘芯實在無法解決資金問題,就只能採取了唯一一個緩解資金缺口的辦法——那就是抵押唯一一臺7nm的光刻機,這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我國的很多高科技企業即使有錢,現在也很難買得到光刻機。

光子晶片

而光子晶片的出現,上述的這些困難也許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

光子晶片是使用光子代替電子來傳輸和計算的一種新型晶片架構,在晶片上用光來代替電傳輸信號,具有更高效的運算性能和傳輸量,耗能更少,產生的熱量也更低。

遺憾的是目前光子晶片正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相信在未來將擁有著十分曠闊的發展前景。

據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所長助理秦曦稱,光子晶片的算力可達到傳統電子人工晶片的1000多倍。那麼將意味著一旦中國完成光子晶片的研製,那麼我國在晶片領域的短板將不復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至少在光子晶片的研究領域是同西方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上,而其出現的最大意義就在於,未來從設計開始、加工、封裝、測試等功能都將由我國自主完成,不在受西方國家的任何限制,這使得我國在晶片領域或將實現「彎道超車」

相關焦點

  • 日本:中國自研光子晶片「彎道超車」,未來晶片將「一文不值」!
    目前世界上最受矚目的科技領域是什麼?我想應該就是晶片了吧,不光是因為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而是晶片本身就是現代科技當中最重要的一項科技產品,目前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絕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它的核心都少不了晶片。
  • 無需光刻機的光子晶片,正是中國晶片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晶片產業,在現有的晶片領域盡力維持,對下一代晶片技術加大研發,實現彎道超車,如此才能一勞永逸解決晶片問題,甚至反過來鉗制美國。所以,發展光子晶片是擺脫美國制裁,佔領未來晶片高地,甚至反制美國的根本方法。02 中國光子晶片發展現狀光子晶片的研究歷史雖然已經有十幾年,但距離應用還有一段路,整體來說還是處於藍海。
  • 光子晶片來了,更快更準!我們彎道超車的勝算有多少?
    各位網友都了解,因為各種原因,我們在電子行業的核心領域還在奮力追趕,尤其是晶片領域,雖然有華為麒麟晶片,但只加載在華為自家手機上,市場佔有率不高。現在彎道超車的機會來了,它就是光子晶片。光子晶片是利用矽光子技術,通過矽光集成,讓光子代替原來的電作為信息媒介載體,實現信息的快速傳輸,並充分保障傳輸信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成本可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是一項面向未來、具有顛覆性的戰略前沿技術。光子晶片的計算速度可以達到傳統電子晶片的1000倍以上,抗電磁幹擾能力超強,且延遲極低。
  • 光子晶片能否破局國外晶片對高科技領域的封鎖,實現彎道超車
    ​目前晶片用的材料是矽,當發展到5納米以下的製程後,這種材料無法滿足工藝要求時,就會被淘汰,便會尋找其它材料來取代。新型的光子材料極有可能用於晶片的製造,被稱之為光子晶片。光子技術在多個應用上的低功耗、低成本是最大的優勢。在運行平臺上,某一個區域可以同時完成很多的維納量級,以光子為載體的信息功能分支機構,形成一個整體,具備大型綜合運算能力的光子晶片。由於資訊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的發展,光子載體的各個分支數據流量已達到滿載,就要用集成技術將微納級的光子導入到晶片內部,成為納米級的光子晶片。
  •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國家手機當中使用的晶片,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只是在以前事情還沒有到緊急關頭,所以大家都還是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在大部分選擇臺積電以及高通的晶片。這樣就意味著我們的晶片技術想要提升只能跳開光刻機,找到其他的辦法來突破現在晶片的困境。量子晶片是否可以成為突破點?有人提出,如今我們中科大以及浙江大學科研團隊聯手在量子領域中取得了新的突破,我們是否可以採用量子晶片來緩解現狀,破解沒有光刻機的困境。
  • 猛擎科普:繼碳基晶片之後,華為轉向光子晶片
    碳基晶片來了,彎道超車! 光子晶片來了,彎道超車! 似乎蘋果三星已經被按在地上摩擦,淪為了過去式的老爺車。 近日,有人提到,關於中國科研人員研發的光子晶片,如果能成功,那麼將可以應用於華為。而相關人士透露,這主要是因為首個軌道角動量的波導光子晶片被其研發出來,進一步實現光子OAM(軌道角動量)能在波導中近乎無損的有效傳輸,且就此申請專利。
  • 光子晶片咋樣?算力1000倍,能耗1%,彎道超車?不服就幹
    國內已經開始動手,2018年上海打造矽光子產業鏈,張江實驗室構建全球光子研發中心,光子晶片的中式產線將在上海落成,計劃2021年形成光子晶片的生產;2019年1月,北京光子晶片項目啟動,該項目負責人白冰說,晶片的設計、加工、封裝、測試全部在國內完成,目標就是換道超車。
  • 中國晶片能不能彎道超車,就看量子計算了
    中國在晶片領域長期被「卡脖子」,量子計算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曙光。 2020 年 12 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製出 76 個光子 100 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這也是中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 中國芯彎道超車的關鍵技術-碳基晶片
    最近國產八英寸石墨烯晶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似乎又給國產晶片換道超車打了一劑興奮劑。因為理論上來說,只要在石墨烯晶圓上繼續進行切片、刻蝕、離子注入等操作,就能夠繞過光刻機做出碳基晶片。 我們國產晶片終於不用再被別人卡脖子了,石墨烯會成為國產晶片換道超車的一張王牌嗎?
  • 碳基晶片對比矽晶晶片,它有可能讓我們實現在晶片上彎道超車嗎
    晶片作為一個電子產物的心臟,是非常為緊張的零件,控制了晶片技術就曾經在這個電子產物橫行的期間成了佼佼者。晶片非常要緊的功效即是對機能的晉升了,晶片的崇高水平算是乾脆決意了這個產物的上限。而一張晶片的機能要緊由上頭集成的電子元件決意,因此更小的工藝製程就能在上頭集成出更多的元件,也就能獲取更好的機能。而根據摩爾定律,如許的倍率大約是兩倍,因此每一次革命都是非常大的前進。但並是在機能的晉升上惟有一條路能夠走,換上更先進的質料仍舊能讓其完成機能上的衝破。
  • 石墨烯半導體晶片。中國專家突破成功。彎道超車指日可待
    一個不爭的事實便是,中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核心科技太薄弱了,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華為在晶片代工領域始終被美國川普政府「卡脖子」!華為擁有全球頂尖的晶片設計公司海思半導體,但是卻沒有能夠製造晶片的生產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無法生產出高端光刻機,而或許光刻機並非中國半導體晶片代工領域的唯一出路......
  • 中國晶片產業要實現彎道超車,還缺什麼?
    此外,更為重要的是:該項目晶片設計上雲後,資源供給率實現了100%,如CPU、內存、存儲的使用率達到90%以上。就全球公有雲的發展規律來看,在這個領域發展比較早的頭部雲廠商如亞馬遜雲AWS等,紛紛從自生態的發展應用中,挖掘出來了諸多創新的雲產品和服務。從自我最佳實踐出發,尋求公有雲技術、產品與服務的創新,這樣的發展思路符合公有雲整體發展規律。
  • 助力中國晶片彎道超車?網友提醒:注意安全!
    然而,危機危機危中有機,特別是在美帝借華為卡脖中國晶片、阻礙中國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22歲攻克世界百年難題、拒絕加入美國籍的中國天才曹原的出現,讓國人倍受振奮!22歲攻克百年難題震驚世界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國天才曹原更是應了這句古語。2020年5月6日,年僅24歲的曹原在美國《Nature》雜誌上連發兩篇重磅論文,再次成為全球科學界關注的焦點。
  • 中國突破碳基晶圓技術,或實現彎道超車
    打開APP 中國突破碳基晶圓技術,或實現彎道超車 海峽新資訊 發表於 2021-01-06 13:53:20 近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不菲的成就
  • 2020年收官「王炸」,碳基晶片橫空出世,國產晶片要彎道超車了
    全球的半導體行業損失慘重,美國多家半導體公司不是倒閉就是被收購,而很多國家意識到,將核心技術掌握在手中的重要性,就像是中國,迅速的對晶片製造發起了衝擊,2020年收官「王炸」,碳基晶片橫空出世,國產晶片要彎道超車了。
  • 不僅要彎道超車,還要勇於換道超車 | 長江評論
    這是繼此前北大團隊在碳基晶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後,我國在此領域的又一個引人注目的科技亮點。而碳基晶圓、晶片將有可能革新晶片的設計製造等關鍵技術,甚至在材料、設備上也會進行革新,為矽基之後的碳基集成電路等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創新跨越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專家評論說,能夠助力中國芯「換道超車」。
  • 碳基晶片,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或可實現中國晶片彎道超車
    好在科學家們正在探索用新材料來替代矽製造晶片,從而衝破晶片的物理極限。在這方面,中國科學家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這也為中國晶片產業的換道超車提供了可能。美國史丹福大學、IBM公司的研究人員都在致力於該領域的研究。國際半導體技術發展路線圖近年來多次引用彭練矛團隊的工作,來證明碳納米管是一個重要的出路。彭練矛堅信,碳納米管電晶體技術的突破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意義深遠。
  • 再次確認,碳基晶片無需高端光刻機!中國芯彎道超車
    顯而易見,我國若想在高端智能領域實現晶片自主,就必須突破高端光刻技術。  需要強調的是,光刻技術的研發堪比原子彈,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閉門造車的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工程院士張鈸教授表示,「我們(中國科技)必須要選擇新燈塔、新航道」。
  • 碳基晶片獲突破,性能提升千倍,我國碳基晶片能否實現借道超車?
    同時,我國在傳統半導體領域落後的情況下,但在碳基晶片上,我國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具備國際領先水平,這也是我國晶片發展的重要方向,也將藉助碳基晶片超車。最重要的是,我國發現碳基晶片可藉助華為光電技術,為製造碳基晶片已具備成熟條件。
  • 中國「碳基」晶片,成為全球晶片「珠峰」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近期,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媒體說: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做出頂級晶片!!你們中國就是舉全國之力,也做不出頂級晶片!是嗎?我國採用的石墨烯製造工藝的碳基晶片,可以輕鬆達到普通矽基晶片的10倍以上速度,如此超快的速度得力於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在信號的傳輸中擁有更好的傳導性能。我們知道,一直以來晶片都是中國科技領域的短板,超過90%依賴進口,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國產晶片自給率尚不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