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光刻機的光子晶片,正是中國晶片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2020-12-04 普通人學寫作

最近,華為晶片斷供,鬧得沸沸揚揚,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絕大部分人都在思考如何解決眼前的危機,如何獲取光刻機,如何得到晶片。

這當然沒有錯,也確實是當務之急,但我們不能局限於眼前,也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從更宏觀的層面來思考徹底解決晶片被卡脖子的方法

在2G、3G、4G時代,中國都是追趕者,但在追趕的同時,中國並沒有忘記布局5G時代。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晶片產業,在現有的晶片領域盡力維持,對下一代晶片技術加大研發,實現彎道超車,如此才能一勞永逸解決晶片問題,甚至反過來鉗制美國。

01 新的晶片賽道:光子晶片

目前我們使用的主流晶片是電子晶片,通過電子在電晶體裡的移動傳遞信息。

電子晶片的製程已經達到了5nm,很可能在十幾年內就會達到摩爾定律的極限。到時,電子晶片恐將無法滿足晶片發展的需求,而這時有人提出了光子晶片。

所謂光子晶片,就是用光子代替電子,以矽基材料作為光學介質,傳輸信息。

相對於電子晶片,光子晶片運算能力高出10,但能耗卻只有百分之一

更重要的優勢在於,光子晶片不需要光刻機,如此即可擺脫美國封鎖與制裁。

所以,發展光子晶片是擺脫美國制裁,佔領未來晶片高地,甚至反制美國的根本方法。

02 中國光子晶片發展現狀

光子晶片的研究歷史雖然已經有十幾年,但距離應用還有一段路,整體來說還是處於藍海。

被譽為「追光人」的30歲超級天才物理學家沈亦晨,是中國光子晶片研究的領軍人物。

沈亦晨21歲就考入麻省理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納米光子學,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在美國麻省、哈佛舉辦的創新大賽中斬獲第一名,榮獲我國AI英雄風雲榜年度人物。

沈亦晨表示,旗下公司Lightelligence 的光子晶片發展已經完成實驗室階段的展示,正在完善配套設施。

此外,上海交大金賢敏團隊報導了世界上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技術,並申請了專利;南京理工蔣立勇團隊也在光子晶片集成領域取得了創新性成果。

現在如果還是和臺積電、ASML、三星等老牌公司在同一賽道競爭,已經很難超越他們。而光子晶片的出現,成為中國在晶片領域彎道超車的一次契機,就像5G、就像電動汽車。

沈亦晨也強調,總體來講,光子晶片面世還有很多的困難存在,還有很多技術需要完善,但相比過去的種種嘗試,現在可能是最好的時機,也是最接近實現的一次

晶片能否逆襲,或許就在此關鍵一役了。

---歡迎留言,感謝轉發----

作者:堯聽倫說,分享科技知識,傳遞科技正能量

相關焦點

  • 日本:中國自研光子晶片「彎道超車」,未來晶片將「一文不值」!
    我想應該就是晶片了吧,不光是因為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而是晶片本身就是現代科技當中最重要的一項科技產品,目前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絕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它的核心都少不了晶片。正是因為晶片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國家才會在晶片領域卯足了勁,其實這次的晶片禁令說到底也不算是一件壞事,至少讓國內的諸多半導體企業意識到自己的技術差距,從而有了迎頭追趕的鬥志。
  • 光子晶片的出現,中國在晶片領域是否能實現「彎道超車」?
    然後我國的晶片發展之類卻很艱難,研製晶片的硬傷便是光刻機,而目前國內只能生產90nm的光刻機,反觀ASML已經完成了3nm晶片的生產,兩者的差距實在讓人痛心。國內唯一一臺7nm光刻機被抵押貸款所以,國內廠商只能從國外進口最先進的光刻機,可是,前幾天傳來一個噩耗,從官方介紹來看,這臺7nm光刻機是從ASML購買的屬於高端光刻機的級別,可惜從購買到現在它幾乎從未使用過,針對這個問題部分專家給出了解釋,武漢弘芯對這一項目投入了數千億,但是在運行三年後資金鍊出現了缺口
  • 再次確認,碳基晶片無需高端光刻機!中國芯彎道超車
    目前全球能生產5nm工藝製程光刻機的唯有荷蘭的ASML,其大部分產能都給了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由於ASML所製造的光刻機含有大量的美國零件與技術,在晶片禁令的限制之下,我們是一機難求。  顯而易見,我國若想在高端智能領域實現晶片自主,就必須突破高端光刻技術。  需要強調的是,光刻技術的研發堪比原子彈,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閉門造車的難度可想而知。
  •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
    量子晶片能否實現彎道超車,解決光刻機的難題?答案並不樂觀!國家手機當中使用的晶片,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只是在以前事情還沒有到緊急關頭,所以大家都還是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在大部分選擇臺積電以及高通的晶片。因為荷蘭ASML光刻機公司背景比較複雜,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私人企業,在其背後有很多的國家大頭,其中之一便是美國。而在有了美國的限制之下,我們根本拿不到高端光刻機。且按照現在美方的打壓來看,在今後我們獲得這個光刻機的機會也很渺茫。這樣就意味著我們的晶片技術想要提升只能跳開光刻機,找到其他的辦法來突破現在晶片的困境。
  • 光子晶片來了,更快更準!我們彎道超車的勝算有多少?
    各位網友都了解,因為各種原因,我們在電子行業的核心領域還在奮力追趕,尤其是晶片領域,雖然有華為麒麟晶片,但只加載在華為自家手機上,市場佔有率不高。現在彎道超車的機會來了,它就是光子晶片。近日,由清華、北大、北交大等高校的博士生組成科研團隊,負責光子人工智慧晶片項目研發落地,這是繼美國之後在全球第二個專門從事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研究的團隊。通過多年的追趕,現在國內電子晶片設計領域能力已經顯著提升,和國外相同領域差距不大。不過設計出來後,在生產製造環節,我們明顯處於劣勢,嚴重依賴國外生產的高標準光刻機。
  • 放棄研發高端光刻機?光子晶片取得重大突破,華為的機會來了
    前言:因晶片製造技術落後,中國企業總是被牽著鼻子走。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採用另一種技術的晶片,可以不使用光刻機,也不用依賴臺積電,從而徹底解脫晶片的束縛。或許,華為的光子晶片希望最大。 大家都知道,晶片是通過光刻機製造而來的,但是高端光刻機的製造難度絲毫不弱於原子彈。
  • 碳基晶片不用光刻機?知道晶片製造原理,才不會被美國當笑話
    譬如碳基晶片不需要光刻機,中國「芯」要彎道超車。 據了解,該團隊實現了,能在1微米空間裡放下100至200根碳納米管。碳納米管的直徑為1.45±0.23nm 。 直徑為1.45納米的電晶體,不用光刻機,難道是用關公大刀雕刻出來嗎。
  • EUV光刻機進口無望,國產晶片將何去何從?
    打開APP EUV光刻機進口無望,國產晶片將何去何從? 三星電子突破3nm,臺積電,三星兩強相爭,國產晶片面臨的差距再次拉大。根據此前荷蘭光刻機製造商阿斯麥的表態,DUV光刻機無需獲得美國批准,但是EUV光刻機暫時不在此列。這也意味著國內將很難獲得EUV光刻機,國產晶片新工藝製程研發受阻,止步於7nm製程。
  • 事關晶片的兩個好消息,光刻機和蝕刻機突破,高通蘋果或被限制
    ,涉及各領域前沿知識,對工藝和設備有著極高要求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晶片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產品中,但是在晶片製造方面,我國始終與全球一線行列的國家有些差距,主要原因是光刻機和蝕刻機的限制不過,在我國企業不斷探索前進中,這樣的情況逐漸被改善,最近就傳來兩個關於晶片製造的好消息,讓國產自主晶片製造有了一定程度的底氣,讓國外晶片製造企業緊張起來
  • 中國芯彎道超車的關鍵技術-碳基晶片
    最近國產八英寸石墨烯晶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似乎又給國產晶片換道超車打了一劑興奮劑。因為理論上來說,只要在石墨烯晶圓上繼續進行切片、刻蝕、離子注入等操作,就能夠繞過光刻機做出碳基晶片。 我們國產晶片終於不用再被別人卡脖子了,石墨烯會成為國產晶片換道超車的一張王牌嗎?
  • 碳基晶片不用光刻機?若傳到美國就是「笑話」
    譬如碳基晶片不需要光刻機,中國「芯」要彎道超車。據了解,該團隊實現了,能在1微米空間裡放下100至200根碳納米管。碳納米管的直徑為1.45±0.23nm 。直徑為1.45納米的電晶體,不用光刻機,難道是用關公大刀雕刻出來嗎。
  • 華為啟動光子晶片研發,欲繞過光刻機封鎖,俄:這就是東方智慧
    2021年元旦當天,一則消息從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傳來,稱荷蘭媒體報導,在華為開始對其光子晶片進行研究後,掌握在西方手中的光刻機和光刻機封鎖正在雙雙失去他們應有的意義。對於華為在面對西方封鎖而另闢蹊徑彎道超車的做法,俄羅斯方面專家表示,這就是東方的智慧。
  • 面對美國的晶片攻勢,中國押注碳基晶片,能繞開EUV光刻機嗎
    這也標誌著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具備批量化製備的可能性。 那麼碳基晶片出現之後,可以繞開EUV光刻機嗎,實現晶片的自主可控嗎?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為什麼發展碳基晶片,這絕不是彎道超車,而是直道超車,如果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那麼就要在矽基晶片領域中國能夠構建起完整產業鏈,實現高端晶片自產自研,這需要集結全國半導體企業之力,打通半導體產業鏈所有環節,而目前中國在高端晶片領域還十分薄弱。
  • 中國押注的碳基晶片,能繞開EUV光刻機嗎?
    這也標誌著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具備批量化製備的可能性。光刻機嗎,實現晶片的自主可控嗎?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為什麼發展碳基晶片,這絕不是彎道超車,而是直道超車,如果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那麼就要在矽基晶片領域中國能夠構建起完整產業鏈,實現高端晶片自產自研,這需要集結全國半導體企業之力,打通半導體產業鏈所有環節,而目前中國在高端晶片領域還十分薄弱。
  • 石墨烯半導體晶片。中國專家突破成功。彎道超車指日可待
    一個不爭的事實便是,中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核心科技太薄弱了,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華為在晶片代工領域始終被美國川普政府「卡脖子」!華為擁有全球頂尖的晶片設計公司海思半導體,但是卻沒有能夠製造晶片的生產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無法生產出高端光刻機,而或許光刻機並非中國半導體晶片代工領域的唯一出路......
  • 我國完成碳基晶片關鍵技術突破,未來晶片製造或不再受限於光刻機
    目前晶片製程已經達到5nm,而如果進一步縮小,那麼晶片上的設計元素就和10個獨立原子差不多大了。在這樣的大小之下,電子的行為會開始變得不穩定:經典物理學定律在這裡將不再適用,並會被不穩定性原理所取代。或許有能力把晶片做到這麼小,但它們是否還能正常工作就說不定了。
  • 光子晶片會代替光刻機嗎
    光刻機在不久的將來恐怕是無用武之地了,因為傳統的晶片極限到2nm,可以說傳統晶片在將來是難以滿足需求的。現如今,華為是四面受敵,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華為終於拿出了「必殺技」,首次提出了光子晶片,這個光子晶片可比傳統晶片牛逼多了,體積小,依靠光子傳輸,光子晶片一旦研發成功,代工和光刻機可能永遠就會成為歷史。你可知道,世界頂級光子晶片是400G,華為能做到800G,簡直太牛了。
  • 光刻機只是藉口,自研新型晶片打破美技術壁壘
    最後9月15日,晶片禁令正式落地,美國正式切斷了華為所有的晶片供應鏈。作為驅動it產業不斷發展的核心,晶片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先進程度。所以晶片也就成為了各個國家發電發展的重點對象。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在晶片設計領域已經走向了世界前列,可是在晶片製造上,我們依舊需要從阿斯麥進口光刻機。可是礙於美國的打壓,所以導致阿斯麥方面不能夠向我們出售光刻機。
  • 【機器人頻道|熱點】用冰竟然可以雕刻晶片!中國欲衝破美國晶片封鎖,力求彎道超車
    圖為光刻機製作晶片從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晶片製造問題難以解決是美國卡住我們脖子重要原因,而中國要跨過的這個「大坎」就是加快國產光刻機的研發,但是短期內難以成功研發出來,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彎道超車。眾所周知,目前的光刻機都是將電子束打在光刻膠上,但是礙於微納器件的精細化發展緩慢,光刻膠很容易殘留,非常難以清洗,從而阻止了晶片向高精度的方向發展。仇旻教授及其團隊在試驗中發現,當在零下130攝氏度左右的真空中,水蒸氣和凝華成一層超級光滑的冰膜,這種冰膜就可以完美替代光刻膠。
  • 中科院正式官宣好消息!不等矽基晶片和光刻機了,比爾蓋茨說對了
    矽基晶片和光刻機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沒有光刻機就無法製造出任何晶片,而一旦沒有晶片,光刻機也會失去存在的意義。所以對於晶片廠商而言,光刻機是必不可少的設備,尤其是高端的光刻機,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臺積電和三星之所以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兩個晶片代工廠,就是因為擁有多臺ASML的EUV光刻機,這也是現階段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