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昨日舉辦媒體發布會宣布,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
受此消息影響,今天在大盤迴調的背景下,碳基半導體材料概念股今天大面積漲停。至上午收盤時,丹邦科技(9.440, 0.86, 10.02%)、中科電氣(8.180, 0.74, 9.95%)、銀龍股份(4.020, 0.37, 10.14%)漲停。
目前晶片製程已經達到5nm,而如果進一步縮小,那麼晶片上的設計元素就和10個獨立原子差不多大了。在這樣的大小之下,電子的行為會開始變得不穩定:經典物理學定律在這裡將不再適用,並會被不穩定性原理所取代。或許有能力把晶片做到這麼小,但它們是否還能正常工作就說不定了。
碳基晶片卻可以突破這個界限,據彭教授介紹,目前已經突破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將進入原型晶片驗證的快車道!
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技術和製造晶片的光刻機,都是基於矽材料,因此一旦我們完成碳基晶片的研發,我們或將不再受制於光刻機,也將不再受制於美國了!
60年前,我們本有機會在林蘭英、王守覺、王守武等科研人員的帶領下,完成在半導體領域對美國的超越,但是最終由於種種原因失敗了。
在美國的打壓和包圍下,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意識到晶片的重要性。如今,碳基晶片的突破,我們再一次有機會彎道超車,而這一次,我們除了勝利已經無路可走!
加油,中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