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獲晶片突破:其實,光刻機並非唯一關鍵!

2020-11-30 騰訊網

眾所周知,隨著我們的社會正在快速進入數位化,晶片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無論是我們的工業生產還是日常生活,晶片已經不可或缺。

但想必很多人其實並不是特別了解,晶片在如此眾多的應用領域上,到底在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其實簡單來說,晶片的作用就是進行計算,或者說提供算力。

而談及到晶片,很多人便開始想到了光刻機,光刻機是晶片在製造過程中的一個關鍵設備,影響著晶片可以達到的製造工藝,對於現在的半導體晶片來說,製造工藝的提升,便可以使得同等面積下的晶片,集成更多的電晶體,進而帶來更高的算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晶片的製造工藝要越來越高,也為什麼EUV光刻機越來越重要的原因,它們可以直接帶來計算能力的提升,增加產品的使用效率。

然而雖然如此,我們也看到,即便晶片的製造工藝在以每兩年的速度提升一代,但是對於晶片算力的提升其實是很有限的,以蘋果的A系列晶片為例,採用5納米工藝的A14,也只是比採用7納米工藝的A13,在單核性能上提升了約20%,而且我們也不排除蘋果對A14的晶片架構進行了優化。

再加上如今晶片製造工藝的提升變得越來越困難,例如就在如今的5納米工藝節點,只有臺積電和三星可以做到,在所需要的EUV光刻機上,則只有ASML一家可以提供。

所以我們就看到,當下的晶片產業其實已經遇到瓶頸,那麼該如何解決呢?

這就要提及我們今天的主角,也就是量子計算。近日,根據媒體報導稱,騰訊獲得了一項「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專利,主要涉及量子技術領域。

很明顯,這是騰訊在量子晶片方面實現了突破。或許大家對於一項專利的價值理解並不深刻,但在量子領域卻非比尋常。

根據之前專利分析機構Patinformatics的相關報告顯示,在量子計算專利申請方面,中國有近200族的專利申請。

由此可見,在量子計算方面,每一個專利都顯得彌足珍貴,這就看出了騰訊該量子晶片專利的含金量。

當然,騰訊並不是我們唯一在進行量子計算研究的企業,像中科院、百度等都是量子計算領域的頭部玩家。

上面我們提到,晶片的本質是提供算力,而先進工藝和先進的光刻機,本質是確保晶片增加算力,但與量子計算相比,簡直不是一個數量級。

與量子計算相比,當下的晶片被譽為經典計算,下面我們用兩張圖片來對比經典計算與量子計算之間的巨大差異。

上圖表示經典計算,小白點要想走出迷宮,需要一次一次的去試探,如果一次試探錯誤,就必須回到原點,再找一條不同的路徑去試探,直到找到為止。

而這張圖片,則表示量子計算,可以看到量子計算並不需要像經典計算那樣笨拙的一次次的循環試探,其效率有多高,相信大家就有了一個深刻的印象。

當然,量子計算的原理要複雜得多,這裡只是為了更簡單和直觀的為大家作出展示,以便於理解。

英特爾曾經展示過一個具備49個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其表示算力相當於5000顆8代I7晶片的算力總和,所以我們就看到,量子計算在算力上,是經典計算完全無法比擬的。

或許這麼看,大家對量子計算的算力還是感受不夠強力,那麼我們就拿可以說是最考驗算力的RSA加密來舉例。

要破解現在常用的一個RSA密碼系統,用當前最大、最好的超級計算機需要花幾十年時間,但是量子計算只需要幾個小時。

所以量子計算在提升算力上,與經典計算的提升製造工藝相比,其差距有著數萬乃至數十萬倍的優勢。

更為重要的是,量子計算將會改變現有經典計算的產業格局,就拿當下經典計算的晶片設計工具EDA來說,未來則將是QEDA的天下,或者說,在QEDA面前,大家都是處在同樣一個起跑線上。

因此,量子計算對於我們來說,是一次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當然,量子計算現在依然處於初期階段,即便像英特爾等已經做出所謂的量子晶片,但距離實際應用還是有比較長的路要走。

巧合的是,近日北京市經信局就發布了《北京市 「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公眾徵求意見稿)》,其中就提到,要超前布局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由此可見量子技術正在逐步進入主軌道。

目前我國在量子技術上,已經處於世界第一梯隊,例如我國發射的墨子號,就是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

美國科學促進會紐科姆·克利夫蘭獎設立於1923年,這是克利夫蘭獎設立90餘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獲得這一榮譽。

因此我們在量子技術上的前景是可期的,現在的我們,或許正在見證一個偉大時代的變革,下一個計算時代,我們將成為主角,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中國再獲晶片突破:其實,光刻機並非唯一關鍵
    但想必很多人其實並不是特別了解,晶片在如此眾多的應用領域上,到底在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其實簡單來說,晶片的作用就是進行計算,或者說提供算力。  而談及到晶片,很多人便開始想到了光刻機,光刻機是晶片在製造過程中的一個關鍵設備,影響著晶片可以達到的製造工藝,對於現在的半導體晶片來說,製造工藝的提升,便可以使得同等面積下的晶片,集成更多的電晶體,進而帶來更高的算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晶片的製造工藝要越來越高,也為什麼EUV光刻機越來越重要的原因,它們可以直接帶來計算能力的提升,增加產品的使用效率。
  • 光刻機並非唯一?中國晶片再獲突破,騰訊功不可沒
    為了滿足自給自足的需求,我國決定要在2025年將晶片自給率提升到70%。 去年的晶片自給率是在30%,如此大的上升幅度,就必須擁有大量的光刻機來製造晶片。 為此中科院宣布要入局光刻機,ASML也在加快國內市場的布局,不排除會向ASML採購光刻機。
  • 繼蝕刻機全球領先後,晶片製造關鍵設備再突破!光刻機也開始合圍
    而晶片製造中設備是關鍵,其中包括光刻機、蝕刻機、離子注入機等等,這些設備我們都在研發突破,下面帶大家了解下這些設備國產化進展。蝕刻機已達到全球領先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魂,蝕刻機是晶片製造的魄,要想製造高端晶片,這兩個設備都必須頂尖。
  • 中科院正式確認,晶片設計突破2nm,但光刻機才是關鍵
    :在中科院眾多院士的不懈努力下,我國自主研發的晶片技術在關鍵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晶片設計突破2nm。臺積電目前也只能5nm工藝製程生產,中芯國際也只能14nm的製程工藝,中科院突然發力,突破2nm技術這給我們的中國科技帶來春天。雖然我們在晶片突破了2nm技術,但是晶片能夠得到量產還有最大的因素那就是光刻機設備。
  • 中科院首創2納米晶片關鍵技術,還依賴光刻機嗎中國晶片迎轉機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在晶片領域可以說一路波折,由於缺乏關鍵設備光刻機,我們在該領域也很難有所突破,那中芯國際是如何逆轉實現量產14納米晶片的呢?並掌握2納米的關鍵技術的,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對於目前十分關鍵的7nm工藝,中芯國際早在2017年就開始布局,並打算在今年年內進行風險試產。但是,目前有一個問題橫亙在面前:他們缺少一臺7nm EUV光刻機。這是決定能否大規模量產7nm晶片的關鍵設備。根據日媒披露,中芯國際在2018年就向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訂購了一臺EUV光刻機。
  • EUV光刻機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唯一癥結嗎?
    在一顆晶片誕生的過程中,光刻是最關鍵又最複雜的一步。說最關鍵,是因為光刻的實質將掩膜版上的晶片電路圖轉移至矽片,化虛為實。說最複雜,是因為光刻工藝需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塗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刻蝕、檢測等數十道工序才得以最終完成。
  • 中國晶片再獲突破,繼光刻機後量子計算迎來喜訊
    但在科技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同時,晶片這一高技術產物,也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獲取的產品。 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每年花在晶片上的進口額,就要超越3000億美元。但由於美國相關政策的變動,如今國內企業獲取晶片的渠道顯得並不足夠穩定。
  • 國產光刻機迎來嶄新突破,向荷蘭光刻機說再見,中國芯已強勢崛起
    我國的國產光刻機迎來嶄新突破正是由於華為的相關新聞讓大家都知道了中國在晶片上的短板,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想要真正突破晶片的封鎖,最重要的是光刻機技術,而高端的光刻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之一。目前在光刻機技術上最為領先的是荷蘭的ASML公司,甚至可以說ASML公司相當於壟斷了這一技術。
  • 光刻機能幹什麼_英特爾用的什麼光刻機_光刻機在晶片生產有何作用
    >   光刻機能幹什麼   光刻機又被人們稱為「用光雕刻的機器」,可見其重要性了,作為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我國的光刻機技術還處在起步的階段,主要依靠進口。
  • 取得突破!中國成功研發出2納米晶片,光刻機的技術何時能突破
    說到晶片製造其實大家想起的就是我國的臺積電和中芯集團,但其實除了這些之外,我國的中科院也在這一技術上坐著很大程度的研製,畢竟關乎科技,中科院有著更高的一些可信度,在技術研製和發展上也會更為迅速。在這樣的發展之下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並且這一次他們還研發出了2納米的晶片,這一2納米的晶片也被命名為垂直納米環柵晶管,可以說是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首先單看它的製造工藝來說,就已經突破了我們之前的晶片研製產業。
  • 事關晶片的兩個好消息,光刻機和蝕刻機突破,高通蘋果或被限制
    ,涉及各領域前沿知識,對工藝和設備有著極高要求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晶片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產品中,但是在晶片製造方面,我國始終與全球一線行列的國家有些差距,主要原因是光刻機和蝕刻機的限制不過,在我國企業不斷探索前進中,這樣的情況逐漸被改善,最近就傳來兩個關於晶片製造的好消息,讓國產自主晶片製造有了一定程度的底氣,讓國外晶片製造企業緊張起來
  • 中科院首創2納米晶片關鍵技術,還要依賴光刻機嗎?
    那麼如今中國晶片技術究竟發展到了哪一程度,有消息稱中科院首創了2納米晶片的關鍵技術,這一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是否還要依賴先進的高端光刻機,中國晶片是否就此迎來轉機,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一一揭秘。中國晶片的發展與幾大企業密切相關,首先此次晶片危機事件的主角,同時也是我國優秀的晶片研發企業的華為。
  • 取得突破!中科院放話攻克光刻機,未來中國晶片或不再受制於人
    我相信只要是對於我國光刻機或者是晶片,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們的晶片現在面臨著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受到了其他國家的限制,我們現在能夠研製出特別先進的晶片,但是我們卻不能夠將它生產出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缺乏了將它生產出來的技術。
  • 不用5nm光刻機也能造?石墨烯晶片技術突破,性能超矽基晶片10倍
    設備的投入就比較固定,最貴的就是光刻機。荷蘭阿斯麥的高端光刻機,一年只生產26臺左右,售價是在1.5億美元左右,加上後期的調試和維護,至少要2億美元。光刻機的主要作用就是「顯影」,像華為這種晶片設計公司設計好晶片好,將「底片」拿給臺積電等公司。
  • 我國完成碳基晶片關鍵技術突破,未來晶片製造或不再受限於光刻機
    目前晶片製程已經達到5nm,而如果進一步縮小,那麼晶片上的設計元素就和10個獨立原子差不多大了。在這樣的大小之下,電子的行為會開始變得不穩定:經典物理學定律在這裡將不再適用,並會被不穩定性原理所取代。或許有能力把晶片做到這麼小,但它們是否還能正常工作就說不定了。
  • 光刻機好消息!中科院入局後,中國再添一員猛將!
    光刻機,想必已經不用我們再多贅述,大家也都知道了光刻機對於晶片產業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採用先進工藝的晶片更是如此。用之前中科院院長的話說,光刻機是被列為「卡脖子」清單中的成員。當然並不是說我們在國產方面沒有自己的光刻機,只是在先進工藝上,目前還沒有做到國產化。
  • 碳基晶片不用光刻機?若傳到美國就是「笑話」
    譬如碳基晶片不需要光刻機,中國「芯」要彎道超車。據了解,該團隊實現了,能在1微米空間裡放下100至200根碳納米管。碳納米管的直徑為1.45±0.23nm 。直徑為1.45納米的電晶體,不用光刻機,難道是用關公大刀雕刻出來嗎。
  • 美再伸黑手叫停ASML對華出口光刻機,中國光刻機發展如何?
    對此,荷蘭半導體設備供應商ASML表示,無論有無美國發放的極紫外光光刻機(EUV)銷售許可證,ASML 都希望對華繼續供應半導體設備,並希望2020年增加其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瓦森納協定》卡脖子,中國半導體工藝難提升目前,荷蘭ASML是光刻機領域的龍頭老大,佔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壟斷了高端光刻機市場。
  • 為什麼光刻機比原子彈還難造?
    一臺荷蘭阿斯邁光刻機內部的紫外光源 | www.asml.com光刻的原理和過程一般是這樣的:首先製備出晶片電路圖的掩膜版,然後在矽片上旋塗上光刻膠,利用紫外光源通過掩膜版照射到光刻膠上。經過對準曝光後,紫外光照射到區域的光刻膠會因為化學效應而發生變性,再通過顯影作用將曝光的光刻膠去除,下一步採用幹法刻蝕將晶片電路圖傳遞到矽晶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