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晶片,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或可實現中國晶片彎道超車

2021-01-18 EETOP

來源:新華網

當人類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時,這些產品的核心部件晶片正面臨著性能極限的逼近。

好在科學家們正在探索用新材料來替代矽製造晶片,從而衝破晶片的物理極限。在這方面,中國科學家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這也為中國晶片產業的換道超車提供了可能。

北京大學彭練矛團隊研究生在做實驗

北京大學電子系教授彭練矛帶領團隊成功使用新材料碳納米管制造出晶片的核心元器件——電晶體,其工作速度3倍於英特爾最先進的14納米商用矽材料電晶體,能耗只有其四分之一。該成果於今年初刊登於美國《科學》雜誌。

「如果把晶片比作一棟房子,電晶體就是建房的磚頭,一棟棟的房子就構成了我們的信息社會。」彭連矛說。

矽是傳統的半導體材料。長期以來,整個半導體產業遵循摩爾定律,不斷縮小電晶體尺寸以提升其性能。而業界認為,摩爾定律將在2020年左右達到終點,即矽材料電晶體的尺寸將無法再縮小,晶片的性能提升已經接近其物理極限。

在此背景下,人們一直在尋找能夠替代當前矽晶片的材料,碳納米管就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美國史丹福大學、IBM公司的研究人員都在致力於該領域的研究。國際半導體技術發展路線圖近年來多次引用彭練矛團隊的工作,來證明碳納米管是一個重要的出路。

彭練矛堅信,碳納米管電晶體技術的突破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意義深遠。

464碳納米管電晶體模型圖片

一直以來,晶片都是中國科技領域的短板。儘管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目前國產晶片的自給率尚不足三成。據專業研究機構統計,2015年中國大陸晶片產業進口花費高達2307億美元,是原油進口總額的1.7倍。

此外,彭練矛指出中國自主研發的晶片多是低端晶片,中國的晶片製造技術距離世界前沿水平還有3到5年的差距。

然而,隨著矽材料的物理性能走向極限,碳基晶片的科研突破給中國晶片產業提供了換道超車的可能。

「我們的碳納米管電晶體研發技術領先世界。中國巨大的市場和雄厚的資金更是為我們提供了廣闊前景。」彭練矛說。

彭練矛在2000年之前就開始研究碳納米管電晶體,至今已近20年。今年55歲的他自稱是個愛做夢的人。

儘管每天面對的是顯微鏡下比紅細胞還小的電晶體,彭練矛腦海裡經常浮現的是一幅幅關乎人類命運的未來圖景:連續使用若干天無需充電的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舒適的微型醫療傳感器;敏感性更高的機器人皮膚……

彭練矛在碳納米管的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意味著,他關於未來的種種夢想或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碳納米管電晶體比同尺寸的矽基電晶體速度快5到10倍,功耗只有其十分之一。」彭練矛說。

彭練矛團隊研究生在做實驗。

由於能耗低,未來手機電池續航能力會大大提高。同時,安裝了這種高效晶片後,未來手機的攝像頭性能也將大大增強。

碳基晶片不僅能表現出更優異的性能,更令人振奮的是,它還可能做矽基晶片所做不到的事情。

彭練矛的團隊已經在著手研究碳材料的醫用傳感器,用來檢測血壓、心跳和血糖等生化指標。由於碳材料與人體兼容性高,且有良好的柔韌性,這種傳感器可以完美貼合皮膚,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該團隊還在研究用碳材料打造汽車輔助駕駛系統中的紅外監控攝像頭。夜間安全行駛是輔助駕駛須攻克的難關之一。由於碳材料在近紅外感光性極好,用在夜視設備上可以達到極高清晰度,且對不發熱的物體以及濃霧中的物體也能成像,遠勝於目前常用的紅外熱像儀。

夢想熠熠生輝,但前路並非一片坦蕩。

從實驗室到產品的這個中間環節在科技界有「死亡谷」之稱。

想要跨越「死亡谷」、走上工程化的坦途,除了更多的技術難關需要科學家攻破,來自國家和企業的支持與合作也必不可少。

2014年6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布,集成電路產業被定義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當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首期規模1200億元。

《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2020年晶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達到50%。

「相對於一些時髦的新應用技術,類似晶片這樣的基礎性研究應該獲得更多的關注,因為它對於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提升起著更為核心和支撐的作用。」彭練矛說。


為了更好地便於大家交流學習,EETOP按區域組建了一些微信群,歡迎所在區域的網友加入各自的區域群,加群方法: 先加 jack_eetop 為好友,發送如下信息:加群+區域+單位(或院校)+職業。如果加入的是以省為單位的群,則需按以下格式發送加群信息:加群+省名+城市名+單位(或院校)+職業

比如: 加群+北京+利達科技+數字IC設計

加群+浙江+杭州+xxx公司+xxx設計

目前先開通如下7個區域群,歡迎對號入座。

長按二維碼,加群主為好友,拉你入群

EETOP北京  EETOP合肥   EETOP蘇州  EETOP上海

EETOP深圳  EETOP成都   EETOP西安  EETOP浙江

(如果不在所在省市,也歡迎加群)

此外,我們也會陸續開通一些行業群,現已開通:

 EETOP汽車電子 ,  EETOP GPU&FPGA深度學習,  EETOP 物聯網

歡迎業內人士加入

請按如下格式填寫:加群+物聯網(或 GPU等)+單位

加群前請務必在朋友圈分享至少一篇EETOP的微信文章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碳基晶片獲突破,性能提升千倍,我國碳基晶片能否實現借道超車?
    同時,我國在傳統半導體領域落後的情況下,但在碳基晶片上,我國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具備國際領先水平,這也是我國晶片發展的重要方向,也將藉助碳基晶片超車。最重要的是,我國發現碳基晶片可藉助華為光電技術,為製造碳基晶片已具備成熟條件。
  • 中國突破碳基晶圓技術,或實現彎道超車
    打開APP 中國突破碳基晶圓技術,或實現彎道超車 海峽新資訊 發表於 2021-01-06 13:53:20 近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不菲的成就
  • 碳基晶片對比矽晶晶片,它有可能讓我們實現在晶片上彎道超車嗎
    晶片作為一個電子產物的心臟,是非常為緊張的零件,控制了晶片技術就曾經在這個電子產物橫行的期間成了佼佼者。晶片非常要緊的功效即是對機能的晉升了,晶片的崇高水平算是乾脆決意了這個產物的上限。而一張晶片的機能要緊由上頭集成的電子元件決意,因此更小的工藝製程就能在上頭集成出更多的元件,也就能獲取更好的機能。而根據摩爾定律,如許的倍率大約是兩倍,因此每一次革命都是非常大的前進。但並是在機能的晉升上惟有一條路能夠走,換上更先進的質料仍舊能讓其完成機能上的衝破。
  • 2020年收官「王炸」,碳基晶片橫空出世,國產晶片要彎道超車了
    全球的半導體行業損失慘重,美國多家半導體公司不是倒閉就是被收購,而很多國家意識到,將核心技術掌握在手中的重要性,就像是中國,迅速的對晶片製造發起了衝擊,2020年收官「王炸」,碳基晶片橫空出世,國產晶片要彎道超車了。
  • 中國「碳基」晶片,成為全球晶片「珠峰」
    近期,北京華碳元芯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3微米級碳納米管集成電路平臺工藝開發與應用研究」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已經正式進入碳基晶片領先的時代。碳基集成電路技術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矽基集成電路的未來信息技術之一。
  • 中國芯彎道超車的關鍵技術-碳基晶片
    最近國產八英寸石墨烯晶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似乎又給國產晶片換道超車打了一劑興奮劑。因為理論上來說,只要在石墨烯晶圓上繼續進行切片、刻蝕、離子注入等操作,就能夠繞過光刻機做出碳基晶片。 我們國產晶片終於不用再被別人卡脖子了,石墨烯會成為國產晶片換道超車的一張王牌嗎?
  • 通過碳基晶片,中國芯要換道超車?背後是北大團隊20年的努力
    通過碳基晶片,中國芯要換道超車?背後是北大團隊20年的努力互眾所周知,近日有一則消息傳出讓大家興奮不已。那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
  • 碳基晶片帶來的是一場晶片革命
    作為全球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在矽基晶片的研發上已經突破到了5nm工藝,並且正在向2nm工藝進發,但2nm之後矽基晶片的工藝似乎遇到了瓶頸。而我國因為受到了美國的制裁,雖然在晶片設計上有所成就,但是在光刻機等製造設備中卻無法突破。兩種情況的趨勢下,全世界科技人員開始了新材料晶片的研發。碳基晶片是否需要光刻機?可以肯定的是,碳基晶片是不需要光刻機的。
  • 矽基晶片已到天花板,新材料彎道超車,碳納米管未來是否有潛力?
    在晶片行業我們國家因為在相關方面的技術和人才積累較少,所以和世界先進水平有很大差距,但是晶片行業是一個需要技術底蘊的,短時間想要追上的可能性不大,當然另一方面摩爾定律也開始放緩,越來越接近天花板,探索新材料晶片已經成為了全人類共同任務。
  • 中國有望晶片技術彎道超車?碳基晶片有望超過矽基晶片?
    中國目前已經擁有了強大的晶片設計能力,但是無奈目前的主流晶片生產工序和技術掌握在歐美。難道我們除了盡力&34;之外沒有其他路徑了嗎?其實除了&34;之外,還有一個方式可以突破技術封鎖,那就是&34;。目前中國在這條賽道上已經是站在了第一梯隊,那就是碳基晶片領域。
  • 日本:中國自研光子晶片「彎道超車」,未來晶片將「一文不值」!
    正是因為晶片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國家才會在晶片領域卯足了勁,其實這次的晶片禁令說到底也不算是一件壞事,至少讓國內的諸多半導體企業意識到自己的技術差距,從而有了迎頭追趕的鬥志。日本:中國自研光子晶片「彎道超車」,未來晶片將「一文不值」!
  • 世界首個!國產8英寸石墨烯晶圓問世,中國芯能否「彎道超車」?
    由於歐美國家設置了大量的專利壁壘,導致這條路走起來異常困難,而且矽基材料有個缺點,一旦晶片工藝來到1納米左右,矽材料的不穩定性會導致晶片的散熱和功耗不可控,矽基晶片或將迎來終點因此,第二條腿就是尋找新的半導體材料。目前業界公認的最有可能取代矽的就是碳材料,研究發現,碳的電子遷移率、結構穩定性都完勝矽材料,因此即使90納米的碳基晶片,其性能也完全超越28納米甚至14納米的傳統矽基晶片!
  • 面對美國的晶片攻勢,中國押注碳基晶片,能繞開EUV光刻機嗎
    之所以彭練矛教授會認為,中國可以憑藉碳基晶片實現直道超車這也標誌著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具備批量化製備的可能性。
  • 中國押注的碳基晶片,能繞開EUV光刻機嗎?
    之所以彭練矛教授會認為,中國可以憑藉碳基晶片實現直道超車這也標誌著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具備批量化製備的可能性。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為什麼發展碳基晶片,這絕不是彎道超車,而是直道超車,如果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那麼就要在矽基晶片領域中國能夠構建起完整產業鏈,實現高端晶片自產自研,這需要集結全國半導體企業之力,打通半導體產業鏈所有環節,而目前中國在高端晶片領域還十分薄弱。
  • 我國碳基晶片獲最大突破,性能比矽基大幅提升!也是未來發展方向
    同時,我國在傳統半導體領域落後的情況下,但在碳基晶片上,我國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具備國際領先水平,這也是我國晶片發展的重要方向,也將藉助碳基晶片超車。最重要的是,我國發現碳基晶片可藉助華為光電技術,為製造碳基晶片已具備成熟條件。
  • 我國碳基晶片獲最大突破,性能比矽基大幅提升!也是未來發展方向
    同時,我國在傳統半導體領域落後的情況下,但在碳基晶片上,我國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具備國際領先水平,這也是我國晶片發展的重要方向,也將藉助碳基晶片超車。最重要的是,我國發現碳基晶片可藉助華為光電技術,為製造碳基晶片已具備成熟條件。 我國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進展,碳基晶片離我們還有多遠?
  • 碳基半導體、彎道超車與楚王失弓
    所謂中國芯的說法,聽著似乎是別人已經有了,然後有人來填補國內空白,這就拉低了自己的層次。 大家都知道,當代的信息技術是建立在矽(Si)材料上的。所以很多人腦洞大開地設想將來會出現「矽基生命」,也就是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或者人把意識上傳到網絡。或許,高等級的外星文明已經是矽基生命了。
  • 中國碳基晶片研究領先全世界!告訴你碳基晶片是怎麼回事
    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大學研究團隊製作出碳基晶片,性能遠超同規格矽基晶片的報導,引發了國人的熱議。中國可以彎道超車了嗎?再也不用擔心被極紫外光刻機卡脖子了嗎?華為會不會對碳基晶片做戰略投資?一、背景簡介這件事情,不能拍拍腦袋就瞎說。
  • 不僅要彎道超車,還要勇於換道超車 | 長江評論
    賴鑫琳 攝 圖片源自解放日報)石墨烯單晶晶圓與目前半導體電路所用的矽晶圓的最大不同,就在於所用材料,一個是碳基,一個是矽基。現在的半導體晶片無論大小,都是基於矽晶圓而製造的矽基晶片,從晶片設計、封裝、製造到材料、製造設備,相對於世界最先進水平,我國還是追趕者。
  • 彎道超車的企業戰略有一定範式嗎?碳基晶片,也許帶來新啟示
    彎道超車的企業戰略有一定範式嗎?碳基晶片,也許帶來新啟示 2020-11-21 15:54 來源:科技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