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亨利·布拉格 固體物理學的奠基人

2020-11-25 科技世界網

   

    威廉·亨利·布拉格

    威廉·亨利·布拉格(Sir William Henry Bragg,1862年7月2日-1942年3月10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915年與其子威廉·勞倫斯·布拉格一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代固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他早年在劍橋三一學院學習數學,曾任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及英國利茲大學、倫敦大學教授,1940年出任皇家學會會長。同時,他還作為一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英國公共事務中的風雲人物。

    威廉·亨利·布拉格與其子威廉·勞倫斯·布拉格通過對X射線譜的研究,提出晶體衍射理論,建立了布拉格公式(布拉格定律),並改進了X射線分光計。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倫敦大學的亨利·布拉格和他的兒子英國曼徹斯特維克託利亞大學的勞倫斯·布拉格,以表彰他們用X射線對晶體結構的分析所作的貢獻。布拉格這個名字幾乎是現代結晶學的同義詞。除外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外,威廉·布拉格還先後獲得過馬泰烏奇獎章(1915年)、拉姆福德獎章(1916年)和科普利獎章(1930年)。他還先後被英國王室授予司令勳章(C.B.E.,1917年)、爵級司令勳章(K.B.E.,1920年)和功績勳章(O.M.,1931年)。   

    他上過的文法學校和威廉國王學院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建築,作為對這位傑出畢業生的紀念。自1992年起,澳大利亞物理學會設立一個全國年度最佳物理博士論文獎項,向最佳論文的作者頒發「布拉格金牌」(The Bragg Gold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Physics),這枚獎牌的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布拉格父子。

相關焦點

  • 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英語:Nobel prize in Physics;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k)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演義(十五)——科壇無雙父與子(一)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演義(十四)—— 耿直教授演繹「最美的實驗」1965年12月,諾貝爾基金會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物理學獎分享會。75歲的主人公威廉·勞倫斯·布拉格,50年前與父親同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會上,他不但用一流的口才介紹了半個世紀以來固態晶體學的發展情況,還介紹了當年他利用X射線研究晶體並首創布拉格公式的經歷。一時,現場掌聲雷動。
  •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物理學的「全明星」合影—新聞—科學網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合影 後排左起:A.皮卡爾德,E.亨利厄特,P.埃倫費斯特,Ed.赫爾岑, Th.頓德爾(德康德),E.薛丁格,E.費爾夏費爾德,W.泡利,W.海森堡,R.H.否勒,L.布裡淵 中排左起:P.德拜, M.克努森,W.L.布拉格
  • 我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葉企孫
    我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葉企孫 (1898—1977)     葉企孫,物理學家、教育家,我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與合作者一起利用X射線短波限與加速電壓的關係測定普朗克常數,獲得當時該方法最精確的實驗數據。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官宣」得主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僅授予1人的,出現了47次;授予兩人的,共出現了32次;授予三人的,出現了34次。近年來,兩人或者三人獲獎的頻率大大增加,上一次獨享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學家還要追溯到1992年獲獎的喬治·夏帕克。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威廉·勞倫斯·布拉格,獲獎時是25歲。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以表彰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有力預言的發現。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 次。其中有6個年份沒有頒發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
  • 外媒:俄科學巨匠法捷耶夫逝世 系全球數學物理學奠基人
    據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導,外媒稱,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當代數學物理學奠基人之一路德維希·法捷耶夫在聖彼得堡逝世,享年82歲。 這項工作為量子物理學的新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礎。同時,他還是全球著名數學物理學派的奠基人。 基斯裡亞科夫說:「法捷耶夫解決了當代數學物理學的許多重要問題。他首先在量子三體問題上嶄露頭角,隨後在孤子理論、量子反散射方法、量子代數等方面亦有建樹。除此之外,他還撰寫了200多篇科研論文和幾部專著。法捷耶夫是俄羅斯科學院和聖彼得堡科研中心的主席團成員。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 2018年,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 2017年,3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 文明的起源:28.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牛頓
    文明的起源:28.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牛頓為什麼你跳起來馬上要落下?為什麼你丟出去的任何東西都會落在地上或者某種支撐物上?為什麼水會往低處流?這些問題中的現象是我們每天都會經歷,都能看到的,而且即使不進行任何試驗或者觀察,我們也絕對能預測結果,因為這就是經驗事實和信念。然而要解釋這些事實,恐怕不那麼容易。
  • 布拉格-天文鐘-與著名數學家的歷史淵源
    奧地利物理學及哲學家恩斯特•馬赫 (Ernst Mach)上述科學家在布拉格生活期間,建立了幾個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數學和物理學理論,並且從事相關之研究工作。十七世紀初,克卜勒根據第谷•布拉赫的觀測結果,提出行星運動三大定律之第一、第二定律。
  • 歷屆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獎 - 上)
    諾貝爾獎,圖片來自網際網路諾貝爾物理學獎項的目的在於表彰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和發明的人。(一)1901 年,威廉·倫琴,德國物理學家。發現不尋常射線,之後以他的名字命名(X 射線,又稱倫琴射線,以倫琴作為輻射量的單位)。1902 年,亨德裡克·洛倫茲和彼得·塞曼,荷蘭物理學家。關於磁場對輻射現象影響的研究(塞曼效應)。
  • 被抹去50年的中國物理學奠基人
    他是中國物理學界的奠基人,9位兩彈一星科學家是他的學生,他12歲上清華,27歲建清華物理系。華羅庚說:「我一生得他愛護無盡」。是他力排眾議,讓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到清華任教,一年後又送去劍橋進修,成就了「中國現代數學之父」。楊振寧出國多年後,首次歸國就迫不及待地探望他的恩師,諾貝爾物理學家李政道更是飽含感激地說道:「他決定了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