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亨利·布拉格
威廉·亨利·布拉格(Sir William Henry Bragg,1862年7月2日-1942年3月10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915年與其子威廉·勞倫斯·布拉格一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代固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他早年在劍橋三一學院學習數學,曾任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及英國利茲大學、倫敦大學教授,1940年出任皇家學會會長。同時,他還作為一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英國公共事務中的風雲人物。
威廉·亨利·布拉格與其子威廉·勞倫斯·布拉格通過對X射線譜的研究,提出晶體衍射理論,建立了布拉格公式(布拉格定律),並改進了X射線分光計。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倫敦大學的亨利·布拉格和他的兒子英國曼徹斯特維克託利亞大學的勞倫斯·布拉格,以表彰他們用X射線對晶體結構的分析所作的貢獻。布拉格這個名字幾乎是現代結晶學的同義詞。除外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外,威廉·布拉格還先後獲得過馬泰烏奇獎章(1915年)、拉姆福德獎章(1916年)和科普利獎章(1930年)。他還先後被英國王室授予司令勳章(C.B.E.,1917年)、爵級司令勳章(K.B.E.,1920年)和功績勳章(O.M.,1931年)。
他上過的文法學校和威廉國王學院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建築,作為對這位傑出畢業生的紀念。自1992年起,澳大利亞物理學會設立一個全國年度最佳物理博士論文獎項,向最佳論文的作者頒發「布拉格金牌」(The Bragg Gold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Physics),這枚獎牌的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布拉格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