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幹化焚燒過程中汙染物排放的研究

2020-12-0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生活質量的提升,必然伴隨著工業的發展,而隨之產生工業廢水、生活廢水以及自來水廠處理汙水之後的汙泥,成為環境保護的負擔。因此,對汙泥科學、環保的處理勢在必行。如今,國內廣泛使用的幹化焚燒設備,具有一定的汙泥處理優勢。並且,汙泥的處理引起了國內外科研學者的研究興趣。本文從汙泥處理的背景談起,從幹化焚燒的原理、所用的設備以及發展前景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希望能為我國環境的保護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1 汙泥幹化焚燒的優勢

1.1 減小汙泥體積

汙泥的來源有很多,例如生活汙水廠二沉池排出的的汙泥、工業廢水處理經濃縮池產生的汙泥等,有些汙泥帶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因此對汙泥的處理勢在必行。汙泥幹化焚燒,在避免汙染環境的情況下,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處理方式。幹化焚燒之後的汙泥,一方面能夠減少汙泥的體積,減少對沿海地區河流的汙染。另一方面,幹化焚燒之後的汙泥,會產生一些焚燒灰,會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以及碳、氫等大量元素。可以用於植物生長肥料或其他產品的生產原料,實現資源的循環回收利用。幹化焚燒汙泥的技術,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得到十分廣泛的利用,並成為該區域最主要的處理汙泥的方式。

1.2 處理效率高

汙泥的幹化焚燒技術,最早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始應用,這一技術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汙泥的處理效率,其主要表現在:一方面,以往的汙泥處理方式,需要將汙泥運輸至工廠中進行集中處理,但是幹化後的汙泥可以直接焚燒,減少了運輸成本以及時間,大大提高了汙泥的處理效率。另一方面,以焚燒為核心的汙泥處理,可以徹底殺死汙泥中的細菌以及有害微生物,不用二次處理。並且,焚燒處理後的汙泥灰不用長期儲存,簡化了處理程序,縮短了處理汙泥的時間。由於幹化焚燒汙泥的處理效果與效率都較高,所以目前很多汙水處理廠,都普遍採用幹化焚燒的方式處理汙泥。

1.3 能量回收

不經過幹化的汙泥,一般焚燒比較困難,且不徹底,耗費高,還會產生大量廢氣,廢氣不易處理且汙染環境。所以汙泥的處理一般是採取幹化、焚燒兩大途徑。經過幹化處理的汙泥,焚燒較為徹底。汙泥的焚燒灰含多種微量、有機元素,可以回收用於其他產品的製作,汙泥焚燒的熱量可以保證自身的徹底焚燒,繼續實現幹化與供熱,另外其熱量可以作為供能。

1.4 綠色環保

由於汙泥來源多樣,有自來水廠處理自來水之後產生的汙泥、生活汙水廠二沉池排出的的汙泥、工業廢水處理經濃縮池產生的汙泥,有的汙泥含有大量有毒元素,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而幹化焚燒處理之後,焚燒之後,可以徹底殺死汙泥中的有害微生物以及部分有毒物質。另外,焚燒處理技術可以徹底焚燒可以實現汙泥中有機化合物的徹底焚燒,徹底減少了細菌滋生的環境。

2 汙泥幹化焚燒的相關設備

2.1 幹化機

未經處理的汙泥含水量高達80%,給處理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處理汙泥前,一般要經過幹化處理,即用到幹化機。幹化機能夠將汙泥中的水分進行排除,便於後續處理,幹化後的汙泥熱值得到提升,從而實現循環利用。另外,汙泥幹化機除了熱效率高的優點之外,還具備自清理、防止粉塵汙染、簡單易操作等優勢。幹化方案的選擇,主要遵循三大原則:

一、幹化燃料的獲取必須要快速,且充足,這樣才能節省幹化成本,提高幹化效率;

二、每次對於汙泥的幹化要預先計算成本,是否適合幹化,同時要嚴格將成本控制在預算內;

三、幹化焚燒的好處之一就是防止二次汙染,因而,幹化方案選擇的原則之一,也是防止汙泥再次汙染環境。目前,我國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企業等最常用的幹化設備主要是空心槳葉乾燥機。該設備最早由德國開發,後被國內企業廣泛應用,空心槳葉乾燥機在作業過程中,只需要熱傳導間接加熱,少量氣體就可以帶走大部分水分,幹化效率極高,屬於節能型幹化設備。

2.2 焚燒鍋爐

幹化焚燒汙泥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焚燒,因此,焚燒鍋爐對於整個汙泥處理來說必不可少。焚燒之後的汙泥,其中的有機物質氧化分解,伴隨著其中有毒物質的分解,不再對環境產生負擔。我國常用的焚燒爐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不經過幹化處理的汙泥焚燒鍋爐,汙泥含水量在70-80%左右,直接焚燒,另一類是經過幹化處理之後的汙泥焚燒爐,汙泥其水量非常低。我們著重介紹第二類焚燒鍋爐。這類焚燒鍋爐一般以石灰石等惰性物質保持鍋爐內部溫度,在一個較為穩定的溫度範圍內,不會大幅度變化。汙泥的混合攪拌主要依靠空預器產生的熱風力量,同時提高其溫度。焚燒鍋爐產生的熱量,隨著煙氣流動,降低汙泥表面的溫度,這些散發的熱量使得汙泥表面的水分蒸發,形成水蒸氣,同時為其他汙泥的幹化提供熱量。汙泥經過焚燒之後,形成汙泥灰,一方面減少了汙泥體積,減輕了環境負擔。另一方面,汙泥灰中有有機物分解產生的各類化學元素,可用於其他產品的製造。

2.3 煙氣淨化裝置

幹化焚燒汙泥的一個好處就是避免對環境的二次汙染,原因就是汙泥處理裝置中加有煙氣淨化裝置,避免幹化焚燒的煙塵進入空氣中。而目前,煙氣淨化裝置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對煙塵進行排放前處理,常採用的是水氣分離法,本質是將氣體中的煙塵融入水中之後,再將不含有機物的氣體排放進空氣中,從而避免對環境的汙染。而融入水中的煙塵再進行二次焚燒。

第二,通過流化床對汙泥進行充分的燃燒,儘量降低汙染物的排放。

第三,煙塵、廢氣中對環境的汙染主要來源於硫元素,硫元素對環境中的很多物質都會產生酸腐蝕,所以技術人員常常在流化床中假如一定量的的石灰石,來固定汙泥中所含的硫元素,避免汙染環境。另外,常用的「3T」技術能夠抑制二噁英的產生;

第四,經過處理的煙氣,會再次進入循環煙氣淨化裝置,檢測煙氣的排放是否符合國家環境標準,確保不會汙染環境

3 汙泥幹化焚燒過程中汙染物的排放特性

3.1 氣體濃度變化

含水率約為80%的汙泥通過運輸系統進入儲存倉庫,首先進行幹化處理,經過幹化機的汙泥,會依據汙泥的來源以及成分等,送入不同的幹化機,處理之後的汙泥水分含量較低,再被送入焚燒裝置。經焚燒的汙泥,產生的廢氣中分別含有水分蒸發之後產生的水蒸氣,有機物經過燃燒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氣體。一般氣體的產生呈先上升後下降的拋物線趨勢。焚燒最開始,幹化之後的汙泥料充足,隨著時間的推移氣體不斷增加,但燃燒一段時間之後,幹化汙泥越來越少,隨之產生的廢氣減少,由此氣體的濃度也隨之降低。

3.2 水分對氮氧化物排放的影響

我國的汙泥處理裝置較為滯後,雖研發了如幹化、焚燒等汙泥處理體系,也為我國的汙泥處理提供了較大便利。但其系統裝置仍存在一些缺點如在汙泥幹化過程中可能產生一些可燃氣體,當氣體積累到一定的濃度,遇明火可能發生爆炸,處理中不是太安全。所以,這就要求我國科研人員繼續對汙泥處理裝備加大投入研究,保護環境。根據最近的研究表明,幹化燃燒處理過程中,一氧化二氮以及其他含氮氧化物的排放受到水分濃度的影響,且這種影響是兩個完全相反的作用,例如水分濃度越高,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增加,而其他含氮氧化物的排放受到抑制。另外,水分的濃度與幹化焚燒設備的溫度具有正向關係,因 此,科研人員推測,水分濃度對含氮氧化物排放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幹化焚燒設備的溫度起作用的。設備內溫度的提升促進了其他氣體的揮發,由此可能為一氧化二氮的排放提供了一定的條件,但以上僅是推理,仍需要實驗數據支撐,進一步驗證。

3.3 二噁英的排放特性

眾所周知,二噁英是一種致癌、致畸的有毒氣體,對環境,尤其是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極大。二噁英一旦進入環境中,便會通過植物等不斷積累,不易分解。據研究統計,環境中二噁英主要是有燃燒產生。因此,對汙泥燃燒中二噁英排放特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幾年,國內外對二噁英做了大量的研究,據試驗結果表明,氯元素是二噁英產生的基礎,而硫元素能夠抑制二噁英的產生,這就為我們對二噁英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寶貴的數據。另外,研究表明,氯元素與硫元素進行一定比例的混合,其混合比例對二噁英的產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將其含量比例控制在5:1,那麼二噁英的產生相對於對照組,受到較為明顯的抑制,如過混合比例超過10:1,那麼二噁英的排放則完全符合工業環保標準。這些研究都為環境保護提供了大量的依據。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對汙泥的處理仍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而目前廣泛使用的幹化焚燒處理汙泥方法具有一定的優勢,幫助減少汙泥量的同時,能夠保護環境,且經燃燒後的廢氣,所含有毒氣體以及汙染性的有機物大大減少。但是,幹化焚燒也有一定的缺點,如幹化過程中可能發生粉塵爆炸,可燃氣體的燃燒,高溫蒸汽傷害等,所以這就要求我國的科研人員繼續對汙泥的處理方式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實現環境的保護。

延伸閱讀:

基於上海市汙泥幹化焚燒運行研究的若干建議

汙泥幹化焚燒處理工藝要點分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汙泥發電是什麼?汙泥焚燒發電技術詳解
    汙泥發電是什麼?汙泥焚燒發電技術詳解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泥處理是對汙泥進行濃縮、調治、脫水、穩定、幹化或焚燒等無害化加工過程。為節汙排汙,汙泥處理最大利用化,同時可造福人類,近日,國家級技改項目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在浙江長興正式投產運行。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就是將燃煤和幹化的汙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用來發電。
  • 鼓泡流化床焚燒爐的結構與影響汙泥幹化焚燒系統能耗重要參數
    在焚燒方式上來看,汙泥焚燒技術分為直接焚燒和幹化焚燒。 1.1汙泥直接焚燒汙泥直接焚燒的流程較為簡單,就是先將汙泥進行汙水處理,然後將進行機械脫水處理後的汙泥直接投入到焚燒爐內進行焚燒。從簡單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汙泥直接焚燒技術性簡單,但是卻存在著許多問題。
  • 技術| 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的水泥窯汙染物排放研究
    結果表明,與未進行協同處置的煙氣重金屬汙染物的排放濃度相比,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後的煙氣中Cr、Cd、As三種汙染物變化不明顯,而煙氣中Mn的排放濃度增加2.31 μg/m3,其次是Pb和Hg,分別增加了0.93 μg/m3和0.88 μg/m3。採用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前後兩種條件下煙氣中總有機碳無明顯變化,煙氣中總有機碳含量均為35 mg/m3。
  • 22個汙泥處理處置案例詳解
    汙泥在裝置內進行幹化的過程中被移動運輸,在運輸至上部幹化帶的尾端時被投入下部幹化帶上。每一幹化裝置內上下布置安裝4根幹化帶。隨著汙泥幹度的上升,體積不斷縮小。為了保證汙泥均勻布置在各條幹化帶上,每一幹化帶都單獨配置自己的驅動電機,可調頻變速。被幹化至70 % DS的汙泥在下部幹化帶的尾端被投入水平安裝的運輸螺杆之內。
  • 汙泥幹化系統運行安全性及危險預防措施
    1概述在汙泥減量填埋、減量焚燒、無害化土地利用,以及其它汙泥資源化的實踐和摸索中,汙泥幹化逐步成為能夠大規模減量、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的有效工藝之一,也是某些汙泥最終處置的預處理方法。上世紀90年代末,歐洲、北美等國家市政汙水處理設施的普及,大量的市政汙泥產生,汙泥幹化廠數量增加,汙泥得到了較好的處置。
  • 技術研究 | 等離子體技術在處理汙泥中的應用探討
    近年來,等離子火炬技術作為引領科技前沿的技術工藝,因其經濟、高效,世界各國競相研究,並成功將該技術工藝廣泛應用於汙泥及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
  • 電滲透汙泥幹化脫水技術
    一、工作原理:  電滲透脫水幹化技術是一種新開發的汙泥脫水技術,它將固液分離技術和汙泥自身具有的電化學性質的物理化學處理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利用「電力」進行脫水。具有多種脫水處理技術所沒有的許多特點,它可使活性剩餘汙泥的含水率降到60%以下,這是其他機械脫水法難以達到的。
  • 垃圾焚燒鍋爐煙氣汙染物控制與處理
    北極星固廢網訊:垃圾焚燒發電就是利用特殊的垃圾焚燒鍋爐設備, 以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和工業行業產生的工業垃圾為燃料進行焚燒 ,對這些燃料焚燒處理的同時,利用燃燒產生的熱量轉化為汽輪發電機的動力以供發電的一種新型發電方式 。由於這種焚燒發電處理方式具有「三化」(減量化、無害化 、資源化),以及對環境與社會具有一定的效益,所以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在近年來得以快速發展。
  • 德國汙水汙泥處理處置政策及磷回收技術解析與啟示
    其中該條例的第10條對於熱輸出功率50 MW以上的焚燒廠的年均排放限值進行了規定,要求其NOx的排放濃度不得超過100 mg/m³,汞及其化合物(以汞計)的濃度不得超過0.01 mg/m³。2.6 《空氣品質控制技術指引》該指引涵蓋了商業和工廠大氣汙染物的排放要求。
  • 汙泥處理技術路線四大趨勢
    通常認為厭氧反應可以實現汙泥減量化、穩定化。通過厭氧反應,汙泥中有機物去除40%-60%,有害病菌減少。此外,厭氧消化提高汙泥脫水穩定性,讓焚燒等後續處理減少35%以上的能耗。2、厭氧消化成本較低。堆肥的難點主要包括:1、能量淨支出,通風能耗費用佔比80%;2、需對好氧堆肥運行的不同階段的合理通風量加強研究;3、缺少C/N 等控制因素的理論研究,致使存在調理添加劑使用過多的情況。汙泥經發酵後轉化為腐殖質,可限制性農用、園林綠化或改良土壤,從而實現汙泥中有機質及營養元素的高效利用,設備投資少、運行管理方便。
  • 未來汙泥處理的主流技術是什麼
    汙泥處理(sludgehandlingorsludgetreatment):汙泥經單元工藝組合處理,達到「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目的的全過程。我國目前主要的汙泥處理方式包括濃縮、調理、脫水、穩定、幹化等。
  • 如何提高汙泥脫水機/汙泥幹化機/汙泥低溫箱式幹化機的效率
    我們日常在使用汙泥脫水機/汙泥低溫箱式幹化機的時經常會發現生產效率因為各種不容的情況會出現,那麼如何來提高其效率呢?下面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我們要知道汙泥脫水機/汙泥低溫箱式幹化機的工作原理,汙泥脫水機工作的時候一般是汙泥壓濾過程的物理和化學反應,物理過程主要看汙泥脫水的擠壓和排乾功能嗎,化學反應則是通過混凝劑和其他化學成分將汙泥的細小顆粒合成較大體積的顆粒利於擠壓排乾,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絮凝劑,將汙泥中的小顆粒化學聚集成大分子絮體,進入沉澱壓濾過程。
  • 超臨界技術:讓汙泥、危廢別樣變身 或預示未來新趨勢
    所謂超臨界水處理市政汙泥及危險廢物技術,是利用水在超臨界狀態下反應速度快、反應完全和換熱效率高的特性,對高水含量含碳廢棄物進行處理的過程。該技術適宜處理高水含量的市政、工業汙泥(水分85%以上)和製藥、鹼渣廢液、染料和煤化工行業的高濃度難降解廢液。
  • 戴曉虎:汙水處理廠汙泥中病毒的賦存特性及處理處置過程中暴露風險...
    已有《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泥質》(GB24188-2009)、《農用汙泥汙染物控制標準》(GB4284-2018)等汙泥處理處置標準對糞大腸菌群、細菌總數、寄生蟲卵等進行限值控制,但尚未涉及到病毒的控制值。汙水廠汙泥處理處置環節中病毒的賦存、傳播、滅活及暴露風險還不夠清晰,需加強汙泥衛生化相關的基礎理論及技術方面的研究。
  • 汙水處理廠汙水和汙泥中微塑料的研究展望
    據估計,僅歐洲每年汙水處理廠出水排放的微塑料高達520 000 t。因此,目前高排放微塑料的汙水處理廠迫切需要以微塑料控制為目標的處理技術,以避免其大量排放到生態系統中。與此同時,汙水中絕大部分微塑料(超過90%)截留或轉移到汙泥中,其伴隨汙泥土地利用進入土壤生態系統過程中的潛在生態風險值得關注。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基於大數據和溫室氣體...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政府在汙水處理方面實施了嚴格有效的管理,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就;在汙水處理過程中,部分汙水中的汙染物轉化進入城鎮汙泥,由於我國城鎮汙泥產生量大、歷史欠帳多,城鎮汙泥的高效處理處置仍被認為是提高汙水處理效率的一個重要突破點。
  • 汙泥處理處置碳排放研究系列—— 厭氧消化工藝碳足跡研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0 前言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第五卷《廢棄物》給出了對廢棄物填埋、生物處理、焚燒過程排放的CO2、CH4、N2O計算方法。本研究直接引用該方法,對汙泥處理處置不同工藝及環節的碳排放進行計算。除此之外,還通過查閱其它資料,對生物源排放、能量源排放、替代源排放進行劃分和計算。
  • 汙泥堆肥項目中除臭技術的選擇與設計
    1.汙泥堆肥(生物幹化)項目臭氣治理現狀隨著汙水處理率的提高,汙泥處置廠建設提上了各地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程。汙泥堆肥(生物幹化)技術作為適合我國國情的汙泥處置技術被許多業內人士看好,但汙泥堆肥(生物幹化)項目中臭氣汙染問題和除臭技術的發展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 汙泥幹化後有哪些用途?
    什麼是汙泥幹化?汙泥幹化是指通過滲濾或蒸發等作用,從汙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過程,一般指採用汙泥幹化場等自蒸發設施。汙泥檢測汙泥幹化後有哪些用途?1、金屬回收電鍍汙泥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如銅、鐵、鋅、鉻、鎳等,這些金屬殘留在汙泥中對土壤、水資源會造成嚴重的汙染,但是如果利用專業的設備處理後,其中的金屬可冶煉並提取出來,並可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 河北生態環境廳批覆4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評報告
    本項目新建2臺日處理能力500噸的機械爐排爐、1臺中溫中壓20MW凝氣式汽輪機及1臺25MW發電機、1條日處理餐廚垃圾50噸的處理線、1條日處理市政汙泥50噸幹化線、1條日處理城鎮糞便50噸的預處理線,配套餘熱鍋爐、煙氣淨化、飛灰處理、循環水系統及其他輔助系統等設施,預留SCR脫硝位置。本項目總投資64875萬元,環保投資7694.7萬元,佔投資比例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