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發電是什麼?汙泥焚燒發電技術詳解

2021-01-14 北極星環保網
汙泥發電是什麼?汙泥焚燒發電技術詳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泥處理是對汙泥進行濃縮、調治、脫水、穩定、幹化或焚燒等無害化加工過程。為節汙排汙,汙泥處理最大利用化,同時可造福人類,近日,國家級技改項目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在浙江長興正式投產運行。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就是將燃煤和幹化的汙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用來發電。汙泥治理一直是環境治理的一大痛點,這個項目為解決城市汙泥處置問題提供了新出路。那麼,汙泥處理的方式有哪些?汙泥發電技術原理是什麼呢?

汙泥發電技術講解

汙泥焚燒後剩下的灰渣,體積只剩下原先汙泥量的5%左右,可用於建材行業綜合利用,從而形成了良性的汙泥閉環處理處置。

汙泥發電是城市汙水處理廠進行汙泥合理開發利用的技術措施之一,是汙泥實行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良好方法,3 種典型的汙泥發電工藝:汙泥焚燒發電;汙泥厭氧消化產生沼氣、通過燃氣輪機組發電;汙泥厭氧消化產生沼氣、進而通過改質製造氫氣,經燃料電池發電。對汙泥合理利用的規範化、科學化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中國首個純汙泥焚燒發電項目併網發電!

隨著產業不斷擴圍,包括汙染程度重、治理基礎差、排汙總量大在內的汙泥處置難題成為這座北方城市的「心病」之一。截至目前,辛集日均產生約4690噸含水率97%的汙泥。

全國首個純汙泥焚燒發電項目——辛集汙泥集中焚燒發電處置中心作為河北省重點建設的環保示範項目,辛集汙泥集中焚燒發電處置中心總投資超過2億元。1號機組正式建成投產後,辛集汙泥集中焚燒發電處置中心可日均消耗含水率60%汙泥600噸,發電量14.4萬千瓦時。

照此預測,該項目年發電量有望實現4800萬千瓦時。

汙泥焚燒發電與傳統的汙泥處理有什麼區別

在氧化焚燒環節,採用「三T」控制技術,確保汙泥燃燒充分、徹底,飛灰產生量小,從源頭上有效控制二噁英的產生。而廠區所產生的所有汙水經處理後可用作灌溉、衝廁及清潔,實現充分回用,不外排到河湖,達到「零排放」的目標。

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2.8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89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73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29噸。而汙泥真的變廢為「寶」,被用來焚燒、發電、供汽,徹底解決了「汙泥圍城」的行業亂象。

相比於傳統的填埋、制肥、養蚯蚓、低溫幹化等汙泥處理方法,採用國惠集團自主研發的一系列核心技術,可實現工業汙泥和市政汙泥進行改性脫水、燃料製作、氧化焚燒處理,不添加生石灰、鐵鹽、鋁鹽,不利用外部熱源進行熱幹化。

通過將全鏈條汙泥資源化處理應用方案轉變為現實,辛集汙泥集中焚燒發電處置項目在真正實現了汙泥的資源循環利用,為辛集製革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的同時,也為破題全國範圍內的「汙泥圍成」困局提供了一條「取經」路。

中國汙泥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

此前,我國汙泥處理方法一般包括填埋、焚燒、土地利用、汙泥乾燥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將被汙泥嚴重擾動的土地(如礦場土地、森林採伐場、垃圾填埋場、地表嚴重破壞區等需要復墾的土地)的修復與重建,減少了汙泥對人類生活的潛在威脅,既處置了汙泥又恢復了生態環境。

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強和人們對已有汙泥處理處置技術局限性的進一步認識,世界各國都在投入重金研發新技術,爭取找到更經濟、更合理的汙泥處理方案。

汙泥洗滌工藝,首先洗出汙泥中有機物質,分離無機物質汙泥土,再將有機汙泥濃縮進行高溫厭氧消化處理。沉澱汙泥經過洗滌洗出汙泥中一半固體無機汙泥土,減少了一半生物處理量,節省工程投資和處理費用,

汙泥生物處理速度提高了幾倍和沼氣產量提高20%以上。

沉澱汙泥生物處理系統,工程設計創新採用地埋式、緊密型、多級消化反應器設計,幾個獨立的厭氧消化反應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一體,節省建築材料,採用混凝土結構造價低廉。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顯示: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得到了高速發展,長期以來"重水輕泥",我國城鎮汙水處理廠基本實現了汙泥的初步減量化,但未實現汙泥的穩定化處理。據統計,約80%汙水廠建有汙泥的濃縮脫水設施,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減量化;約有80%的汙泥未經穩定化處理,汙泥中含有惡臭物質、病原體、持久性有機物等汙染物從汙水轉移到陸地,導致汙染物進一步擴散,使得已經建成投運的大汙水處理設施的環境減排效益大打折扣。

據統計,目前處置方式中,土地填埋佔63.0%、汙泥好氧發酵+農用約佔13.5%、汙泥自然幹化綜合利用佔5.4%、汙泥焚燒佔1.8%、汙泥露天堆放和外運各佔1.8%和14.4%。事實上,土地填埋、露天堆放和外運的汙泥絕大部分屬於隨意處置,真正實現安全處置的比例不超過20%。未來,汙泥處理處置行業在政策推動下有望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汙泥要用來發電 一噸汙泥發熱值相當一噸標準煤
    很難想像,散發陣陣惡臭的垃圾汙泥,也能變廢為寶。記者昨天從紹興市有關部門獲悉,元旦前夕,我國首座汙泥焚燒發電大型示範項目,在紹興袍江工業區開工。這意味著,長期被人們拋棄的汙泥,將可用來發電,人們避而遠之的垃圾,可以用來供熱。
  • 22個汙泥處理處置案例詳解
    項目採用「低溫幹化+焚燒」工藝處理處置崑山市市政汙水廠產生的汙泥,配備6條日出水量45噸的餘熱低溫幹化線、1臺55t/h的燃煤+汙泥協同焚燒鍋爐、1臺240t/d汙泥獨立焚燒爐,以及相應的汙水處理、通風除臭、煙氣處理等配套設施。項目設計最大處理能力600噸/日,年處理崑山市市政汙泥16萬噸(按80%含水率計)。在處理汙泥的同時,項目還對外供熱和發電。
  • 未來汙泥處理的主流技術是什麼
    3、技術路線生搬硬套汙泥處理技術主要有汙泥濃縮脫水、好氧消化、厭氧消化、幹化、堆肥和焚燒等。汙泥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包括地面、地下和水中)和土地利用。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汙泥幹化焚燒是當前最先進的汙泥處理技術,代表汙泥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因而不加分析地加以推廣。
  • 2020上海國際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與裝備展覽會 - 會展-中國水網
    「2020上海國際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與裝備展覽會 」屬於EWPE2020「防止地球溫暖化展覽會」重要展區總展出面積20000平米,將於2020年4月26-28日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舉行EWPE-2020將成為展示國際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與裝備行業前沿科技、實現信息溝通、技術交流和產品洽談的供需平臺。
  • 汙泥幹化焚燒過程中汙染物排放的研究
    幹化焚燒之後的汙泥,一方面能夠減少汙泥的體積,減少對沿海地區河流的汙染。另一方面,幹化焚燒之後的汙泥,會產生一些焚燒灰,會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以及碳、氫等大量元素。可以用於植物生長肥料或其他產品的生產原料,實現資源的循環回收利用。幹化焚燒汙泥的技術,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得到十分廣泛的利用,並成為該區域最主要的處理汙泥的方式。
  • 汙泥處理與處置技術分析!
    同時因為我國環境標準的提高,汙泥急需進行深度處理。汙泥的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汙泥消化、幹化、堆肥和焚燒等。汙泥的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土地利用和建材化等資源化利用。(4)汙泥焚燒汙泥焚燒可以破壞全部有機質,殺死一切病原體,並最大限度地減少汙泥體積,焚燒殘渣相對含水率約為75%的汙泥僅為原有體積的10% 左右。當汙泥自身的燃燒熱值較高,城市衛生要求較高,用地緊張,或汙泥有毒物質含量高,不能被綜合利用時,可採用焚燒處置。
  • 鼓泡流化床焚燒爐的結構與影響汙泥幹化焚燒系統能耗重要參數
    關鍵詞:鼓泡流化床焚燒爐;幹化焚燒系統;能耗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口的劇烈增長,汙水處理廠的建設也逐漸成為剛性需求。我們能看到在很多地區汙水處理廠的規模相較於以前成倍增大,這就導致汙水廠在進行汙水處理之後汙泥的數量增大。如何妥善處理汙泥成為了眾多汙水廠面臨的重要問題。按照現在汙泥處理技術的分類可分為以下幾類:焚燒,填埋,土地利用等。
  • 汙泥生物瀝浸及資源化利用技術
    因此尋找其他技術還具有很大的市場。汙泥處理其他方法有發電、幹化或其他等。焚燒會產生一些氣體汙染,成本也比較高,幹化和發電也是成本比較高;因此,汙泥資源化是比較有前景的處理方法,相當於是變廢為寶。目前現有的資源化處理方法就是堆肥。2、生物瀝浸與堆肥相結合市政垃圾、餐廚垃圾堆肥運營比較普遍,汙泥堆肥應用還較少。
  • 我國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技術及應用探討
    ,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布局一批燃煤與汙泥耦合發電示範項目」。2016年12月30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能源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這些規劃與工作方案都將燃煤耦合發電列為重要的支持性發展產業。由此,一批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試點項目建設已開始啟動,繼吉林大唐長山熱電廠啟動燃煤與農作物秸稈耦合發電技術改造試點工作後,廣東、寧夏、湖北、安徽等省已啟動了一批燃煤與農林生物質、汙泥耦合發電的試點項目。
  • 汙泥分類及汙泥處理技術方案
    汙泥淘洗(elutriationofsludge):改善汙泥脫水性能的一種汙泥預處理方法。用清水或廢水淘洗汙泥,降低消化汙泥鹼度,節省汙泥處理投藥量,提高汙泥過濾脫水效率。汙泥幹化(sludgedrying):通過滲濾或蒸發等作用,從汙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過程,一般指採用汙泥幹化場(床)等自蒸發設施或採用蒸汽、煙氣、熱油等熱源的幹化設施。汙泥焚燒(sludgeincineration):汙泥處置的一種工藝。
  • 汙泥處理技術路線四大趨勢
    目前汙泥好氧發酵工程可採用高效、快速、穩定、集約化的設計、運營模式,可實現佔地面積的大幅縮小;此外,研究表明我國城市生活汙泥的重金屬超標比例約5%,汙染風險較小,不應該成為限制汙泥發酵產品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礙。因此,在《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理技術指南(試行)》中,「好氧發酵+土地利用」也被列為推薦技術路線。該技術在相對欠發達地區,應用前景較大。
  • 國際汙泥處理方法大匯總!
    3、側流處理技術用於汙泥濃縮或脫水的汙泥處理技術有兩種產品:增稠或脫水汙泥,液體部分稱為汙泥處理液,汙泥脫水流,液體,濃縮物(如果它來自離心機),濾液(如果它來自帶式壓濾機)或類似的。這種液體需要進一步處理,因為氮和磷含量高,特別是如果汙泥已被厭氧消化。
  • 汙泥厭氧消化處理技術
    然而呢,如果想要有一個處理汙泥的理由、或者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那政策就是咱們依靠的根本!你看與不看,他都在那裡!從今天開始,重點分析政策推薦的這幾類技術,每一類技術都按照這個套路來介紹:1、     政策中提到的技術路線2、     政策中對技術的介紹3、     我了解的這個技術4、     別人是怎麼做的?
  • 技術研究 | 等離子體技術在處理汙泥中的應用探討
    近年來,等離子火炬技術作為引領科技前沿的技術工藝,因其經濟、高效,世界各國競相研究,並成功將該技術工藝廣泛應用於汙泥及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
  • 熱點|我國汙泥處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幹化焚燒技術在日本等地用得不錯,北京則是根本無法嘗試。「現在公眾是逢燒必反。焚燒在上海、浙江等地也上了不少項目,包括業界都有爭議,認為重金屬、二惡英排放控制難度大,高能耗,高碳排放。」上述專家表示,無法選址是很多大都市建立汙泥處理處置設施的現實難題。
  • 德國汙水汙泥處理處置政策及磷回收技術解析與啟示
    德國汙水汙泥處理處置政策及磷回收技術解析與啟示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德國於2017年10月3日通過了對《汙水汙泥條例》的修訂,核心內容是要求從汙水汙泥或其焚燒灰中回收磷。按德國汙水汙泥處置的相關立法,只有符合《汙水汙泥條例》《肥料條例》的限值要求,才允許汙水汙泥排放並進行土壤利用。
  • 天津新區兩座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年可發電2.4億千瓦時 「吃」垃圾...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在天津濱海新區,矗立著兩座現代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它們「吃」進去的是垃圾,「吐」出來的是電能。兩座工廠每年可焚燒處理垃圾91.25萬噸,發電2.4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7.73萬噸,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 【技術+流程+案例】煉油廠含油汙泥處理技術進展
    含油汙泥中的大量揮發性烴類物質易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氣體,因此在選擇處理工藝時需考慮防爆問題。二、含油汙泥處理技術1.安全填埋含油汙泥的傳統處理方法是將汙泥脫水後,形成含水率為80%左右的泥餅,外運至危險廢物填埋場進行安全填埋。
  • 關於汙泥指數(SVI)的詳解!
    關於汙泥指數(SVI)的詳解!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汙泥指數(SVI)的定義汙泥指數又稱汙泥容積指數(SVI),是衡量活性汙泥沉降性能的指標。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沉澱後, 相應的1g幹汙泥所佔的容積(以mL計), 單位mL/g 。
  • 汙泥的機械脫水
    ▲各種汙泥脫水機械技術經濟比較▲脫水設備性能比較表02、汙泥機械脫水前的預處理汙泥機械脫水前的預處理的目的是改善汙泥脫水性能,提高機械脫水設備生產能力與脫水效果。預處理方法有化學調節法、淘洗法、熱處理及冷凍法4種方式,但是要區別假如問題問的是常用方法的話,那就是化學調節法+淘洗法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