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別樣面孔

2020-11-30 齊魯晚報網
     年年高考,語文考試中的作文都是重頭戲,並引發全民創作的熱情。今年山東語文試卷,採用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要求閱讀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從晚清學制改革以來,現代意義上的高考作文,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作文題考的是考生,也是時代。透過時空放大鏡回望,五花八門的高考作文題,儼然是文明進步發展的烙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   

一篇跑題的「規矩論」
改變了胡適的命運

  1904年初,清政府頒布了由張之洞、張百熙、榮慶合訂的《奏定學堂章程》,成了我國首個正式頒布並在全國範圍內實際推行的學制,人稱「癸卯學制」。其中,「中國文學」課程的設立,使語文不再與經學、史學綁在一起,開始單獨設科。
  「能為文」是語文的終極歸宿,受科舉制影響,從隋朝到清末的1300多年時間裡,中國人寫作文主要是圍繞儒家經典,寫固定格式的八股文。所以,即便新學制頒行、科舉制廢除,根深蒂固的科舉思維,仍滲透在清末民初高考作文命題的四肢百骸中。
  1909年,京師大學堂入學考試國文科,題目為「顧亭林論文須有六經之旨,當時之務,試申其說」與「六經分類與文字有何作用」。這樣的高考作文題目擱在今天,莫說高中生,就是高校中文系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未必能看得懂、答得出。
  引領潮流的京城尚且如此,地方上就更嚴重了。1912年,浙江紹興的山會縣立師範學堂在入學考試時,不考英語、數學、科學,只有兩場國文題目,都出自「四書」,分別為「嘉善而矜不能義」與「柳下惠不去父母之邦論」。
  新瓶裝舊酒是種無奈的選擇。清末新學制及新學堂的建立,不可能一舉就消滅舊教育。在新學堂裡,無論教師還是教材,都是一派新舊混雜的模樣,高考作文命題和閱卷並沒有明確的標準,多看教師的個人喜好。
  1910年7月,清宣統二年,沒落的大清帝國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高考。被錄取的考生,可以獲得庚子賠款公費資助,到美國的名牌大學去深造。
  那次考試一共進行了4天,考試科目有國文、英文、代數、物理、化學及拉丁文等共17門。第一場國文科考的是作文,題目是「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題目固然簡單,用意卻深長,因為彼時的大清帝國,正處在雲譎波詭的時代十字路口。
  胡適參加了這次考試,當時他還是個毛頭小子。這位國學大師的「考據癖」似乎從少年就已經養成,看到題目不禁心裡一癢,圍繞「規矩」二字展開了詳盡考據,大談兩個字的歷史流變。「矩之作也,不可考矣。規之作也,其在周之末世乎?」文章開篇,胡適便對「矩」和「規」作了交代,爾後又洋洋灑灑地著重論述了「規」,最後又歸結到孟子「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的話。
  擱在正常人的眼裡,這篇文採飛揚的文章,好倒是好,但分明是寫跑題了,就算不得零分,也只能算是三類文。可是,這篇作文卻得到了閱卷人的賞識,並給出滿分100分的好評。閱卷人是位老學究,骨子裡也喜歡「之乎者也」,看到久違的考據文章,自然要好好賞識一番。
  有意思的是,胡適其他科目考得一塌糊塗,出國必備的英文才考了60分。結果因為國文分數極優秀,他的總成績在錄取的70名考生中名列第55位。原本只是來「打醬油」的他,居然稀裡糊塗被錄取了。
  一篇歪打正著的高考作文,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此後,胡適到美國康奈爾大學求學,又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深造,於1917年夏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後來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名滿天下。
民國高校自主招生
作文題盡顯大學氣質

  高考作文風氣真正改變,是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後。隨著民主科學精神盛行、現代教育理論傳入、白話文快速發展,高考作文命題再也不是圍著四書五經「打轉轉」的時代了。
  1912年到1937年,國民政府沒有組織高校全國統考和聯合招生,由各院校自行招生。至於是否考作文、怎樣考,則是各有各招、各自命題,所以民國時期的作文題目出得五花八門。
  以1936年為例,北京大學的作文題是「敘述你平日作文所感到的困難,並推尋其困難的由來」以及「你從讀書以來,對於學問的興趣經過幾次轉變?試說明其經過及原因」;清華大學的作文題是「我的衣服」;燕京大學的作文題是「憶母校」以及「我們的時代」;武漢大學的作文題是「東坡謂論學當嚴,論人當寬。試申其義」。
  由於是自主命題,一定程度上,高考作文題反映出了民國時期高校的風格和氣質。
  1930年夏,一名來自山東的少年風塵僕僕到達北京。少年自負才情,除了清華和北大,其他院校一概不予考慮。事實證明,少年傲有傲的底氣,那年他被清華、北大雙雙錄取,最終選擇了清華。
  他清晰記得當時清華的作文題目是「夢遊清華園記」,北大出的國文作文題則是「何謂科學方法,試分析詳論之」。多年之後,他說北大深厚凝重,清華清新俊逸,差別昭然,僅從作文題目就可見一斑。他就是東方學大師季羨林。
  1933年,日寇步步緊逼,山河飄搖,人心動蕩。這一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更加務實,反映出象牙塔裡知識分子們對國事的擔憂。
  國立中央大學的作文題目是:「論今日救亡之道以何者為急務」。齊魯大學則是:「語謂『多難興邦』,試申其說。」國立北洋工學院的作文題是「現時培養建設需要人才當以何為最急,試詳陳所見」。燕京大學作文題,直接要求學生「提出抗日運動之意見,或草擬抗日計劃,或是直接批評國內抗日運動」。東吳大學的作文題同樣針砭時弊,是「論青年救國之方針」。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東部與中部的一些高校相繼被迫往西部遷移。齊魯大學、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遷至四川成都華西壩,與東道主華西協合大學共同使用校園。戰火流離中的高校師生們,終於覓得一塊相對清靜的治學之地。
  時間到了1940年,抗戰處於艱苦的相持階段,除燕京大學外,成都華西壩的四個「難兄難弟」舉行入學聯考。國文考試的作文題二選其一,一個是「說青年對於我國抗戰必勝信念」,一個是「人定勝天說」,都與弘揚愛國主義、堅定抗戰信心的時代背景相契合。
  那幾年,這幾所大學相互利用對方的師資、校舍、設備協作辦學,教學上統一安排、分別開課,允許學生在校際之間任意選課,各校承認學生習得的學分,教授師資和教學設備都可以互通有無,親密無間。
  幾十年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東齊魯」和「西華西」互相打氣,感動了全國。兩者的袍澤情誼,便可追溯至成都華西壩。
  從20世紀20年代的學習志願、職業理想、社會思想道德教育、農林教育等民生問題,到30年代的社會生活、學習體驗、思想道德教育,再到40年代的愛國主義教育,民國高考作文題目表現出注重實用、注重生活的傾向。
法國高考作文考哲學
新加坡考生最輕鬆

  作文是學生母語素養的綜合體現,涉及寫作潛能、思維水準、言語表達等多項能力指標,所以,不僅中國高考要考作文,外國也不例外。
  與中國相類似,每年6月中旬是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日子。該考試不僅用於判斷學生是否具備高中畢業資格,而且該成績直接作為學生能否進入各大學深造的憑證。
  「我們有可能逃避時間嗎?」「解釋藝術作品有何意義?」「解釋弗洛伊德《一個幻覺的未來》中的一段話」……這是2019年法國高考作文供考生選擇的部分題目,看著就讓人一頭霧水。這門課考的既是法語,又是哲學,所以叫「哲學作文」。高考考哲學,是法國的一大特色。哲學是法國中學生的必修科目,也是每年高考的第一門科目,考生要在4小時內完成一篇哲學話題的文章。
  面對這些題目,有話可說的人4天也寫不完,無話可說的大約憋40分鐘都下不了筆。這種「哲學作文」起源於啟蒙運動,報考文理專業都得考,難壞了無數法國學子。
  同病相憐的,還有德國學子。對頭疼寫作文的學生來說,德國高考堪稱「死亡模式」,因為整張德語試卷上,就只有作文題。
  德國高考即高中畢業考試,所有想要申請大學的德國學生必須先考它。其中,德語考試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稱基礎題,第二部分稱能力題,都要寫作文。
  也就是說,一場考試就要寫兩篇文章。一般要求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作答,考試時間5個小時。分析「狂飆突進」文學時期中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論人與機器的關係、論知識和責任、「我」該反抗世界還是沉淪其中、文化該保持它的獨特性還是保持多元化……這樣的題目,是不是讓人很崩潰?
  不過,德國高考作文似乎是「紙老虎」。德國考試注重思想輕文採,這樣的考試方式,目的是倒逼學生在中學期間廣泛閱讀,通過閱讀來理解和思考世界。所以,只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深度思考,言之有理有據,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相比之下,新加坡就接地氣多了。新加坡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也有高考,該考試的「短文寫作」類似於中國的高考作文,總分50分。
  考試每年會給出12個作文題供考生選擇,涉及12個方面:社會經濟、歷史、政治、政府和國際關係、犯罪和懲罰、哲學、媒體和媒體管制、科技、科學與宗教、教育、藝術人文、本地課題、生活和運動。
  新加坡高考作文題內容多樣,體現出高度開放性。一個幾百萬人口國家的高考,留給每位考生12種選擇空間,地球上是找不出第二家了。考生完全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熟悉或擅長的領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2020湖北高考作文題出爐
    武漢中學考點外的雨傘陣高考首日大家最最最最最關心的還是作文題是的!終於來了!2020湖北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楚天都市報記者從剛剛走出武漢高考考點的學生獲悉,今年湖北高考採用的全國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也陸續出爐2020各地高考作文出爐(持續更新)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2020河北高考作文題目出爐!你會怎麼寫?(附歷屆高考作文題)
    「中國面孔」是全球熱播紀錄片裡充滿家國情懷的杜甫,是用中醫藥造福人類榮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醫務工作者厚重防護服下疲憊的笑臉,是快遞小哥在寂靜街巷裡傳送溫暖的雙手……也是用各種方式共同形塑「中國面孔」的你和我。走過2020年的春天,你對「中國面孔」又有什麼新的思考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
  • 剛剛,廣東高考作文題公布!4.35萬深圳考生今明高考
    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廣東高考作文題剛剛揭曉! 往年廣東省高考作文題回顧 2019 「對勞動的看法」 2018 廣東高考作文題目(全國卷) 2017 用關鍵詞形式描述中國
  • 2020年度熱點人物作文素材,看鐘南山如何「1人對接3道高考作文題」
    就高考作文的素材運用而言,若能做到以幾個精選的萬能素材去應對所有的高考作文命題,那肯定是高考作文的最佳路徑。 作為高考作文材料,鍾南山是一個非常典型且豐滿的人物,他逆行抗疫,心懷悲憫;勇於擔責,敢說真話;積極有為,不怕犧牲;不計得失,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幾乎可以適用於大部分高考作文題。對於這樣的「圓形」人物形象,考生若能按照上述三種方法進行用材,就有可能寫出優質的高考作文。
  • 2020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出爐,北京卷可二選一,上海卷開放性強
    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都會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而且人們都喜歡關注高考作文,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因為高考作文比較貼近生活,而人們對於高考也只有作文能夠說得上話,能夠談一些自己的觀點。無關學歷,高考作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
    先看看浙江卷作文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
  • 2020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出爐!你會怎麼寫?
    中新網7月7日電 綜合消息,2020年全國高考今日開考,作為首門科目的語文考試中,作文題目備受關注,一起來看看今年各地的作文題目「哪家強」?如果你是考生,又會如何發揮?各地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匯總>>  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2020年初中生中秋節優秀作文:別樣中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初中生中秋節優秀作文:別樣中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是一年的中秋節,今年的中秋與往年大不一樣。大姑,老姑出門旅行;奶奶和爺爺在土門嶺;爸爸也因工作原因出差在外,家裡只剩下我和媽媽「相依為命」。   好在大舅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邀請我倆去他家共進午餐。
  •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文 | 朱軒 楊璐伊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ID: thepapernews),原文首發於2020年8月3日,原標題為《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高考作文|如何寫好高考作文
    高考不是終點是起點,無悔就好文|黃愛玲時間的腳步總是那麼的匆忙,轉眼間又到了高考季。今年的高考季因疫情遲了一個月。高考作文最能檢驗考生寫作水平、人生觀、價值觀。2019年全國Ⅰ卷高考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
  • 溫和的力量——對於高考作文題,援疆教師潛海龍這樣說
    如果說,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目是命題者與考生之間一場潛在的對話的話,這是一個溫和的開場白,是一份直抵內心的溫暖——人是有個性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潛質,也都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期望,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坐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有人稱老到且晦澀,有人稱辭不配位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  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 2019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及十大押題 附歷年高考作文真題匯總
    2019年高考就在明天!歷年高考作文真題是什麼?高考首日,考生們面臨的第一場考試就是高考語文,語文作文所佔的分值是比較大的,在考生的總分中,作文是彈性較大一個分數項,每年高考作文的命題不是沒有規律的,很多內容都是結合當下的熱點,作文題目材料都貼近現實生活。那麼,2019年新聞熱點素材有哪些?高考作文的話題預測包含那些熱點?》》》
  • 高考英語:作文素材速背加強版,高考作文滿分範文
    高考作文題目雖然多,實際上是有規律的,如寫人的作文,大家學習的時候只學一篇寫人的模板,遇到是寫人的就套用;寫xx計劃的統一寫旅遊計劃,同時旅遊計劃的內容可以套用到「難忘的一天」、「業餘愛好」、「難忘的經歷」、「大學的第一年」、「童年趣事」等題目上,寫作實際上是萬變不離其宗,學習模板作文可以套用到更多題目上
  • 老梁推薦:2021年高考作文素材備考策略
    近年有一句火爆的流行語:得語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語文。的確,60分的高考作文,堪稱高考語文的半壁江山。為文亦如為人,外表的光鮮固然不可忽視,但尤為重要的則是內在的豐盈之美。具體說來,高考作文要素材充盈,新穎別致,凸顯「豬肚」般的厚實,「鳳頭」「豹尾」般的華美。
  • 我來寫高考作文丨最浪漫的「各司其位」是做時代的針腳
    我來寫高考作文丨最浪漫的「各司其位」是做時代的針腳 馬純琪 2020-07-07 14:46 來源:澎湃新聞
  • 高考作文,議論文選取素材的兩個最基本原則,務必收藏
    60分的高考作文,相當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寫議論文。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想要拿高分,沒有好的素材是不行的。那麼我們該如何選用素材?這篇文章我們將談一下這個問題。只概括為兩個最基本的原則,請大家收藏,記住,並且用好。第一,選材務必適合表現文章的主題。完成了審題環節之後,就要考慮如何寫作文。
  • 08高考部分作文題揭曉陝西作文緊扣抗震救災主題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今年高考前,很多人就在紛紛猜測,北京奧運、抗震救災和年初的冰凍雨雪災害等重大事件會不會進入高考題目。
  • 盤點各地高考作文題 專家:河南作文難度適中
    ,江蘇、江西題目被評「難以下筆」  專家點評:河南作文難度適中,易把握主題  核心提示 | 每年高考,作文題目都會成為大家熱議的對象。昨天,第一場語文考試剛考完,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就在網絡中熱傳。同學關係、大豆、青春等,紛紛成為作文題目。  看到五花八門的作文題目,網友大呼同情之外,更對各地的作文題目進行一番評比。其中,江蘇的《探險者與蝴蝶》、江西的《學生有三怕:奧數、英文、周樹人》被網友評為「真心不會」、「難以下筆」。
  • 2020高考各地作文題目出爐!北京考題二選一:聚焦北鬥衛星、「一條...
    每經編輯:王曉波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