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科學家已研發出被認為是世界第一塊透明、可收集能量的玻璃。如果這種新型玻璃用於溫室,可以在任何氣候或季節下種植農作物。
能收集太陽能的玻璃在墨爾本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汽車候車亭做試驗。Supplied: Victor Rosenberg
這種嵌入納米顆粒的玻璃可以從太陽中汲取90%的紫外線(UV)和紅外線,並將這些光線轉移到嵌入玻璃面板邊緣的太陽能電池上。
光線被轉換成能量,同時允許70%的可見光通過[玻璃]。收集的能量用於為這個設施提供例如照明、加熱、冷卻或水脫鹽和灌溉方面的供電。
該技術是由位於珀斯的埃迪斯科文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的電子科學研究所(Electron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簡稱ESRI)研發而成的。
研究所主任卡馬勒·阿拉梅赫(Kamal Alameh)說,能將有害輻射轉換成電能可以讓溫室節省巨大的成本。
「在封閉的環境裡,你不需要很多的水,所以如果有地下水,你不需要太多的能量來過濾水,」他說。
「你也不需要大量的冷卻和加熱,因為我們使用這些薄膜塗層來阻擋不需要的輻射,以便節省用於冷卻和加熱的能量。」
「我們希望最終能得到一個自我可持續發展的溫室,不需要電網的電力,然後它可以自行產生能量,產出最大化或產量優良的作物。」
卡馬勒教授說由於[太陽能玻璃]這種自給自足性的設計,[因此]對於溫室建造的[地點]不再有任何限制。這[意味著]在目前[認為] 太熱或太乾燥的地區,[通過這一技術]可以進行農作物的生產。
「如果你有地下水,這就是我們生產作物所需要的最基本[元素],」他說。
該技術是電子科學研究所與ClearVue科技[公司]合作研發的。
卡馬勒·阿拉梅赫(Kamal Alameh)教授一直與ClearVue 科技公司主席維克託·羅森伯格(Victor Rosenberg)合作研發出了這一產品,至今已有五年歷史了。ABC Rural: Michelle Stanley
ClearVue 科技公司[董事會]主席維克託·羅森伯格(Victor Rosenberg)說,[這種]玻璃將為農場主提供「安全和有保障的產品」,並減少對化學品的需求。
「在良好控制條件下的封閉環境中,我們希望達到這樣一種狀態:可以減少對目前使用的農藥、殺菌劑和其他任何化學品的使用。因為最終人們是要吃進、吞下這些農產品的, 」他說。
「對我來講,安全與保障是最重要的。」
目前市場上還有類似的產品,但仍在研發之中。據卡凱米爾教授說,由電子科學研究所開發的這款太陽能玻璃是唯一能收集能量又透明的玻璃。
「也有其他技術將太陽能電池嵌入玻璃中,但是[這些技術]不採用完全透明,只是半透明的玻璃,」他說。
卡馬勒教授說每平米太陽能玻璃可產生大約35瓦能量。他認為因為植物能獲得一定的可見光,這[些能量]就足夠了。
電子科學研究所已從聯邦政府的合作研究中心獲得了160萬澳元的撥款。該中心將資助在珀斯地區建造一座300平米的試驗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