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成功製備系列高性能「金屬玻璃」

2020-11-23 搜狐網

  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李斌)經過多年攻關,中國科學家近年來在金屬玻璃的製備和機理研究上獲得一系列重大進展,並成功製備出用於衛星太陽能電池等伸展機構的非晶合金材料。

  非晶合金又稱金屬玻璃,由於其不同於晶體的特殊原子排列結構,表現出超高比強、大彈性變形能力、低熱膨脹係數等特異性能,受到各國科學家重視,成為當今最活躍的材料學研究領域之一,孕育著繼鋼鐵、塑料之後的第三次材料工業革命。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美國、日本、歐盟等都加大了對這一領域的支持力度,設立了相關重大研究項目。

  2007年起,在中國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部門支持下,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科院物理所和金屬所、北京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院所的科學家,組成國家「973」計劃「高性能輕質非晶態合金若干關鍵基礎問題研究」項目研究團隊,向高性能非晶態合金領域發起了科研攻關。

  47歲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張濤是塊狀非金屬合金的開創人之一。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在日本留學時探索發現了稀土基和鋯基等塊狀非晶態合金,成為塊體非晶態合金研究的開端,受到國際材料界的關注。他還將鐵、鎳、銅等合金製備成了高強度的金屬玻璃。

  「和相應的晶態合金比,非晶合金具有高強度、熔點低、流動性好等特點,幾乎可以像塑料一樣成形,能夠實現短流程精密製備複雜形狀的零部件。」張濤說。

  2003年,張濤回到祖國,並在北航建立了非晶態合金實驗室。近年來,他的團隊進一步發現了多種新型非晶態合金體系,而且在金屬玻璃形成機理上取得了進展,成功將鋁、鎂、鈦等輕質合金也製備成金屬玻璃。

  大型太陽能電池陣伸展機構、空間探測器的盤壓伸杆等零部件是衛星關鍵部件,要求材料有高強度高彈性等特性。由於中國沒有這種高性能材料,這些部件往往要依靠進口。張濤的團隊成功製備出用於衛星太陽能電池陣伸展機構的非晶合金材料,為應用創造了可能。在實驗室,記者見到了這種用鈦基金屬玻璃製成的衛星太陽能電池用的盤壓伸杆,20釐米長螺旋狀的盤壓伸杆打開後能達2米長。

  「這意味我國的大型太陽能電池陣,今後有可能插上用金屬玻璃製作的"中國式翅膀"飛上太空。」張濤高興地說。

  科學家還將金屬玻璃粉體用於潤滑等領域,利用其高硬度、高彈性、低摩擦係數等特性,提高了潤滑油的性能。

  「金屬玻璃的研究還剛起步,尚有大量基礎和應用問題有待研究。」張濤說,課題組將在加強基礎研究的同時在航天航空等領域進行更多的應用研究。

  作者:李斌

(責任編輯:UN912)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製備高性能「金屬玻璃」
    發表於:2011-08-09 08:58:13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據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經過多年攻關,我國科學家近年來在金屬玻璃的製備和機理研究上獲得一系列重大進展,並成功製備出用於衛星太陽能電池等伸展機構的非晶合金材料
  • 我國科學家成功製備「金屬玻璃」(圖)
    我國科學家成功製備「金屬玻璃」(圖)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這是伸展開的衛星太陽能電池用盤壓伸杆,20釐米長螺旋狀的盤壓伸杆(右側小圖)打開後能達2米長(8月7日攝)據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經過多年攻關,我國科學家近年來在金屬玻璃的製備和機理研究上獲得一系列重大進展,並成功製備出用於衛星太陽能電池等伸展機構的非晶合金材料。
  • 新方法成功製備金屬玻璃纖維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汪衛華課題組易軍等人發展了一種新的工藝方法,成功製備出金屬玻璃纖維。
  • 物理所成功製備微納米金屬玻璃纖維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汪衛華課題組易軍等人發展了一種新的工藝方法,成功製備出金屬玻璃纖維。相關結果發表在Adv Eng Mater 12, 1117 (2010)上。金屬纖維和玻璃纖維不僅在工程應用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玻璃光纖),在科研領域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興趣。工程金屬材料由於不具有超塑性變形的能力,它的製備效率低而且能耗很高。由於玻璃在其過冷液相區具備超塑性變形的能力,所以能用高效率、低能耗的熱塑性成型的方法製備出表面光滑且尺寸均勻的玻璃纖維。金屬玻璃像普通玻璃一樣在其過冷液相區也具備超塑性變形的能力。
  • 高壓製備高性能亞鐵磁半金屬新材料
    如何從實驗上設計並製備出具有高居裡溫度及寬半金屬能隙(大於1.0 eV)的高性能磁性半金屬新材料是極具挑戰的科學問題。 近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極端條件物理重點實驗室EX6組龍有文研究員團隊,利用獨特的高溫高壓技術成功製備了同時具有A位與B位有序的多階有序鈣鈦礦NaCu3Fe2Os2O12,發現該材料具有380 K的亞鐵磁居裡溫度以及1.6 eV左右的半金屬能隙,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
    中新網合肥1月5日電(記者 吳蘭)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研究團隊研製出一種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目前在產業化方面已建成中試生產線。相關研究成果於1月4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上。據介紹,徐銅文教授和吳亮教授團隊在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這一突破進展,採用了原位生長思路,研製出一種具有優異穩定性和水解離產酸鹼能力的高性能雙極膜。雙極膜被認為是零排放技術的關鍵材料,在清潔生產、廢物利用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但由於國外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國內雙極膜產品處於批量試製階段,大規模產業化仍面臨兩大難題。
  • 深大團隊製備出高性能黑磷電晶體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馬璇)記者昨天從深圳大學獲悉,該校二維材料光電科技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的張晗特聘教授團隊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團隊和武漢大學廖蕾教授團隊合作,在二維黑磷領域取得新進展,通過金屬離子修飾的方法製備出高穩定性且高性能的黑磷電晶體。
  • .: 六十年來再突破,無限長的微納金屬玻璃問世
    Fabien Sorin 課題組採用工業界製備光纖的熱拉工藝在聚合物纖維中製備了長度無限長,縱橫比高於1010,形態均勻且有序,形貌結構複雜多樣,特徵尺寸達到40納米左右的微納金屬玻璃。所製備的金屬玻璃基的光電子纖維器件展現出優異的光電性能,甚至超出以矽晶片為載體的平面光電子器件。所製備的金屬玻璃基的大腦神經探針展現出神經元電刺激、電信號記錄和局部藥理學操縱的多模態功能。
  • 高性能臺式設備喊你快上車 ——小、快、靈,薄膜製備與加工的首選
    為了快速、低成本的實現高質量的材料製備與加工,讓科研計劃進入快車道。英國Moorfield Nanotechnology公司與多所世界名校以及獲得諾貝爾獎的課題組長期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臺式設備, 專門用於各種薄膜材料的高質量製備和加工。該系列產品具有體積小巧、快速製備樣品、靈活配置方案等特點,一經推出即受到包括劍橋大學、帝國理工、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等一流科研單位的青睞。
  • 高性能銅基/銀基絲線材關鍵製備加工技術
    2020年(第十屆)中國壓鑄、擠壓鑄造、半固態加工年會上,河南科技大學副校長宋克興教授將作題為「高性能銅基/銀基絲線材關鍵製備加工技術」的報告。宋校長團隊經過多年協同攻關,探明了凝固組織定向生長規律和變形組織調控機制,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熱型水平連鑄、冷型豎引連鑄、多道次連續拉拔、綠色無滷表面直接塗鍍等核心製備加工技術,解決了銅基/銀基絲線材定向凝固組織和超細超精尺寸穩定性控制的共性技術難題,應用於我國重點領域急需的高性能鍵合線、高保真音視頻線纜、高可靠連接器等產品開發。
  • AOM:「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綜述——材料製備、光學設計和應用場景
    為解決該問題,科研人員探索了多種ITO-free的透明導電薄膜,包括金屬薄膜、金屬網格或納米線、二維材料、導電聚合物等。其中,金屬薄膜的製備工藝簡單,機械柔韌性優良。通過卷對卷(roll-to-roll)等製造工藝,可以實現金屬薄膜在柔性襯底上的大面積、低缺陷和低成本的沉積。過去的十多年中,科研人員圍繞「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的製備工藝、結構設計和器件應用等方面開展了眾多的研究。
  • 中國科大成功製備仿蜘蛛絲結構的高性能導電水凝膠纖維
    彈性可拉伸導電纖維是製備可拉伸電子器件的關鍵材料。導電水凝膠具有一定的彈性和可拉伸性,但導電水凝膠中的高分子鏈通常處於無序排列的狀態,這種無序結構限制了導電水凝膠材料的力學性能和導電性能。通過調控導電水凝膠中高分子鏈的排列和取向,從而製備出具有有序結構的導電水凝膠纖維,是製備彈性可拉伸導電纖維的一種新策略,並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 研究發現金屬冰川玻璃
    非晶合金的形成液體屬於簡單原子體系,近年來,該體系中有關液液相變的工作常被報導,但缺乏對液液相變產物——金屬冰川玻璃態的研究。一些研究認為它具有「超穩定」性質,也有研究認為這是納米晶效應。近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極端條件物理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沈傑在中科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員汪衛華,物理所研究員白海洋和特聘研究員孫永昊的共同指導下,製備出以鑭鈰基非晶合金為前驅體的金屬冰川玻璃(圖1顯示了冰川相的二十面體結構序)。
  • 進展 | 合金新物態——金屬冰川玻璃的發現
    非晶合金的形成液體屬於簡單原子體系,近年來在該體系中有關液液相變的工作常有報導,但缺乏對液液相變產物——金屬冰川玻璃態——的研究。有實驗工作認為它具有「超穩定」性質,但也有工作認為這是納米晶效應。近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極端條件物理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沈傑在汪衛華院士、白海洋研究員和孫永昊特聘研究員的共同指導下,成功製備了以鑭鈰基非晶合金為前驅體的金屬冰川玻璃(圖1顯示了冰川相的二十面體結構序)。
  • 進展|合金新物態——金屬冰川玻璃的發現
    非晶合金的形成液體屬於簡單原子體系,近年來在該體系中有關液液相變的工作常有報導,但缺乏對液液相變產物——金屬冰川玻璃態——的研究。有實驗工作認為它具有「超穩定」性質,但也有工作認為這是納米晶效應。近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極端條件物理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沈傑在汪衛華院士、白海洋研究員和孫永昊特聘研究員的共同指導下,成功製備了以鑭鈰基非晶合金為前驅體的金屬冰川玻璃(圖1顯示了冰川相的二十面體結構序)。
  • 科研人員發現合金新物態——金屬冰川玻璃
    近期,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汪衛華院士、雙聘研究員白海洋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孫永昊共同指導博士生沈傑,成功製備了以鑭鈰基非晶合金為前驅體的金屬冰川玻璃(圖1顯示了冰川相的二十面體結構序)。首先,他們製備了成分為La32.5Ce32.5Co25Al10(原子百分比)的非晶合金,並發現該樣品在差熱分析上表現出一個明顯的放熱峰(圖2a);隨後,它們對加熱過程進行了原位表徵,發現新樣品的硬度和結構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圖2b-d),但轉變產物仍為非晶結構(圖3);通過將樣品在放熱峰後快速冷卻,他們發現該樣品具有新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由此證實新樣品可能是一種潛在的金屬冰川態。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作為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的經典材料,層狀二硫化鉬納米片(MoS2)在場效應電晶體、光電探測器、光伏、鋰電池、太陽能熱能收集等領域得到廣泛的關注。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金屬性1T MoS2雖然具有較好的超級電容器性能(質量比電容350-400 F/g, 體積比電容400-700 F/cm3),但是熱力學亞穩相、製備較為困難、且電導率偏低,僅為10−100 S/cm。
  • 高性能低輻射LOW-E玻璃
    高性能低輻射LOW-E玻璃,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建築樓群,外經貿委綜合業務樓就採用了這一產品。  低輻射LOW-E玻璃是採用了磁控真空濺射的方法及先進的C-mag鍍膜技術,在優質浮法玻璃的單表面鍍六層以上多層納米級微金屬銀層,把玻璃熱輻射率從0.86降低到0.10左右。由低輻射LOW-E玻璃組合而成的中空產品,其阻熱性能可以比普通中空玻璃提高一到二倍以上,具有極佳的陽光控制和熱控能力,可大量降低炎熱氣候下的室內製冷負載,也可降低寒冷氣候下的取暖費用。
  • 進展|合金新物態——金屬冰川玻璃的發現
    非晶合金的形成液體屬於簡單原子體系,近年來在該體系中有關液液相變的工作常有報導,但缺乏對液液相變產物——金屬冰川玻璃態——的研究。有實驗工作認為它具有「超穩定」性質,但也有工作認為這是納米晶效應。近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極端條件物理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沈傑在汪衛華院士、白海洋研究員和孫永昊特聘研究員的共同指導下,成功製備了以鑭鈰基非晶合金為前驅體的金屬冰川玻璃(圖1顯示了冰川相的二十面體結構序)。
  • 首創納米雙相金屬玻璃薄膜同時提升鎂合金的強度塑性
    然而Mg具有的六邊形緊密堆積(HCP)晶體結構無法提供足夠的滑移系統使其發生塑性變形,限制了其延展性,也嚴重阻礙了鎂合金作為高性能結構材料的廣泛應用。目前研究人員致力於在微觀結構設計方面採用一些創新的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