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世界經濟都在快速的發展,而人口增長的速度也非常快,所以能源供應這個問題必需得到重視,不僅在國內在世界上也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煤和石油,它們都屬於不可再生資源,而且現在消耗的日益嚴重,可供用的量剩餘的也不是很多,而且要一直供應是萬年的話肯定是不夠用的,所以說現在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尋找新的能再生的資源。
我國著名科學家潘錦功,經過很多年的研究發明,終於成功的研究出一種叫「發電玻璃」的高科技。這種黑科技的功能就是顛覆了以往的新能源建材,在歷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發明,對於新能源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福音。為什麼叫做「發電玻璃」呢?是因玻璃能把太陽能轉為電能,被稱為「掛在牆上的油田」。之所以能發電是因為把光電材料塗於玻璃之上,把玻璃本身的性質發生了改變,從絕緣體轉變為一種可以導電的半導體物質。
玻璃本身是特別特別薄的,千萬不要小看這樣的玻璃。他們的發電量是巨大的,大概一塊兒長1.6米,寬1.2米的玻璃,可以轉變供電的速度卻高達百分之二十左右,就是這樣一塊玻璃一年可以發電270度左右。就這個比例算下去的話,基本上如果家庭使用的電的話,兩三塊兒基本上就可以滿足一年的供給量。平時用的電一般,大概三四千塊玻璃就可以產生普通一口油井所達到的電量,現在在上海一個金融中心的建築外牆上基本上都用的這種玻璃,這種多面玻璃的組合的結果,就是能把光轉換成大量的電能,基本上可以供整棟大樓使用。
如果這項技術普及下去,對我們全國的建築物的外包裝都如此進行改造的話,那麼產生的電量是驚人的,那麼人類用電就完全不用發愁了。更讓人欣喜的是這種發電玻璃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就算光線非常薄弱的情況下也能轉化出電能。現在發電的設備有很多,有風能和利用核能來發電的,但是就目前來說太陽能發電最快,而且最穩定的一種新能源,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太陽能電池板的造價是非常高的,使用起來也不是非常的方便。
潘錦功博士發明的這種發電玻璃就徹底解決了這些煩惱,首先這種發電玻璃是非常環保的,還能夠解決物體表面容易髒的問題,本身它是一種透明的玻璃體。不像太陽能電池板要放在屋頂,沒有那麼多的局限性。而且據有關檢測顯示,它的壽命大概可以到三十年左右,並且生產的造價也不是很高,目前在全球已經承包了福特汽車,一百多個廠房的改造以及國內很多的重大的國家工程,目前這種造福於全人類的黑科技已經大量投入生產。
其實說起來這種玻璃最早提出的人是在美國,而且美國人也相當重視這種新能源,沒想到我們國家率先發明出來。其實潘錦功博士最早是在美國進行深造的,為了更好地造福於中國,他毅然放棄了美國非常優厚的待遇,即使碰到萬般的阻撓也不放棄,他確實是改變了中國傳統的建材歷史,是一個很值得很讓人尊敬的科學家。他發明的發電玻璃為中國節能資源的歷史,增添了非常厚重的一筆。因為他的這個突破,讓中國擁有了自主智慧財產權!
因為其小巧方便攜帶的特點,所以在軍事方面也有很大的應用,可以供軍區在野外進行發電供電使用,而且在未來電動車方面,很有可能會利用這種玻璃來進行移動充電,這個顛覆性的發明將會被重點推廣,甚至可能會有一天完全取代了普通的玻璃幕牆,我們中國是越來越強大了,值得我們每個國人為你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