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日報|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正式運行

2021-01-08 中國網

國內時事


1.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正式運行

8月23日下午3時許,浙江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和國網岱山縣供電公司籤訂購售電合同,進行已併網發電量的首次結算。這標誌著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正式投入運營,率先實現我國海洋清潔能源開發重大突破。

2.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水下隧道工程技術分會揭牌成立

8月24日,國內水下隧道工程頂級學術交流平臺——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水下隧道工程技術分會在濟南揭牌成立。同時召開中國大盾構隧道智能建造高峰論壇,共同致力於大直徑隧道的智能、安全建造和創新技術研討。

3.國內首臺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研製成功

8月21日,國內首臺10MW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實現了大兆瓦級風力發電機自主品牌的歷史性突破。

4.「大洋號」赴南海進行調查系統綜合海試

8月24日,由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鄭玉龍副所長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大洋號」調查系統綜合海試航次在廣州起航,大洋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海洋二所所長李家彪院士、自然資源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二指導組組長馬毅等參加航前檢查及動員。

5.「雪龍2」號執行南海海試任務

8月21日晚,「雪龍2」號極地考察破冰船從三亞離港,前往我國南海開始執行第二航段海試任務。本航段主要對科考支撐設備進行功能測試,聯合調試科考支撐系統,預計10天左右完成。

6.自然資源部批准《第一次海洋與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終審會召開

8月21日,由自然資源部批准立項的《第一次海洋與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終稿評審會在河海大學召開,《報告》編制項目首席、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院士出席會議。

相關焦點

  • 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在舟山運營 首個指導電價誕生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林上軍)潮流能發電不是新聞,但能夠向國家電網源源不斷輸電的潮流能發電站僅有位於舟山的浙江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近日,國網岱山縣供電公司以轉帳匯款方式向該項目開發單位——浙江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支付了我國首單海洋潮流能電費256.89576萬元,雙方還籤訂了購售電合同。這標誌著世界上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誕生,預示著我國在推進海洋清潔能源產業化發展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圖說:位地舟山岱山縣秀山島東南海域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
  • 原創 | LHD中國海琴: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是如何煉成的?
    這句話正折射出了這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LHD中國海琴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總工程師,林東的人生追求。十多年來,林東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研發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過程中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為我國打造出「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林東及其團隊的創業故事,正是新時代我國有志青年投身重大科技創新創業的最佳實踐。
  • 世界最大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下海·杭州日報
    今天上午,世界首臺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正式在舟山岱山安裝下海。 據悉,這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生產裝機功率最大的潮流能發電機組。「該項目的研製成功,是我國海洋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這也意味著中國在海洋潮流能利用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能管中心主任王海峰在昨天下午接受採訪時表示。
  • 海洋論壇▏海洋能發電技術發展現狀及發展路線圖
    中國潮流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8.3GW,技術可開發量1.7GW,空間分布較為集中,主要在浙江杭州灣口和舟山群島海域,約為5.2GW,佔中國潮流能資源總量的62%,技術開發量約為1GW。潮流渦輪機在退潮和漲潮周期內往複流動,一般設計為雙向發電。依據轉換裝置運行原理不同,可分為軸流式渦輪機、橫流式渦輪機和往復式裝置。
  • 浙江LHD潮流能工程連續運行時間至今無人能敵
    《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海洋經濟各項工作不斷取得突破,不斷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浙江LHD潮流能工程連續運行時間保持全球第一。   自2009年開始,浙江省僑聯副主席、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東擔任總工程師,帶領海歸科研團隊,歷時8年成功研發擁有十五大系統構成的「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系統群,2016年7月
  • 中國海洋能利用行業運行狀況分析及發展動向展望報告2021年版
    2.2.3全球海流能發電行業發展歷程2.2.4全球溫差能發電行業發展歷程2.2.5全球海洋鹽差能行業發展歷程2.2.6全球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歷程2.3世界主要國家海洋能利用狀況分析2.3.1日本海洋能的利用現狀2.3.2美國海洋能的利用現狀2.3.3英國海洋能的利用現狀2.3.4年世界海洋能利用動態2.4.1古巴規劃大規模開發海洋能
  • 研發海洋潮流能技術 獲重大突破
    2016年8月26日13時15分,隨著國家電網岱山縣供電公司下達合閘指令,林東團隊研發的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首批兩套1兆瓦渦輪發電模塊機組正式併入國家電網。這標誌著我國在海洋潮流能開發利用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也因此正式增加了一個新的能種,而且是清潔無汙染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為我國加快自主創新「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增加內容。目前世界上實現海洋能發電併網的國家只有英國和美國。法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雖經多年努力,還是無法實現潮流能穩定發電併網的技術要求。
  • 世界首座併網波浪能發電站在澳大利亞運營
    世界首座併網波浪能發電站在澳大利亞運營 【電纜網訊】日前,世界首座併網的波浪能發電站已在澳大利亞啟動運營。 澳大利亞Carnegie波浪能公司加快波浪能領域開發,並發展了這個把波浪能直接轉入電網的項目。 「這是澳大利亞乃至全球首個波浪能發電機組併入電網中的項目。」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機構執行長Ivor Frischknecht聲明稱。該機構為這個3200萬美元的項目提供了1300萬美元的資金。
  • 我國首座「海上漂浮式潮流能電站」建成
    東北網5月7日訊 (記者 王蕊) 近日,由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所作為技術牽頭單位設計的「海能-I」號百千瓦級潮流能電站在浙江岱山縣龜山水道成功運行,電站經海底電纜為水道附近的官山島居民提供源源不斷的電能。
  • 世界首個全天候併網運行潮流能發電展項亮相
    島礁間架設起白色機組,流水模擬大海潮流,帶動轉軸傳動發電,藍色燈帶象徵電網,源源不斷地輸往城市鄉村。12月21日,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內,「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展項」亮相。該展項還同步接入了我國東海舟山海域海流發電實時運行實況。
  • 從綠盛牛肉乾到海洋潮流發電,掌門人林東底氣從何而來?
    從"牛肉乾大王"到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 林東的商戰史,可追溯至1993年。 當時,他創辦了杭州綠盛食品有限公司,產品從最初嘗試的綠盛果粒橙到後來的棒棒冰、牛奶等,到最後確定的產品定位——綠盛牛肉乾。 隨著牛肉乾生意的擴大,林東開始思考自己當初的「科學家」夢想。
  • 丁曉牧局長赴浙江舟山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調研考察
    受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邀請,近日,局黨委書記、局長丁曉牧率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一行赴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調研考察。丁曉牧局長赴浙江舟山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調研考察丁曉牧局長一行來到浙江省舟山市秀山島東南角LHD聯合動能海洋能大型實驗室前的碼頭處,擺渡至對岸的稻桶山島,近距離參觀潮流能發電站。該電站總成平臺平均高20米、重2500噸,絕大部分裝置位於水下,裝機容量為3.4兆瓦,目前投運併網發電1.7兆瓦,已連續發電超過40個月。
  • 溫商頂梁柱:世界最大海洋潮流能機組併網發電兩周年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平臺其實是我省完全自主研發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該項目總工程師林東表示,「世界上其他潮流能發電都還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階段,最長持續發電時間不過三個月左右。」而截至8月25日,該平臺上安裝的首批1兆瓦機組已經併入國家電網兩周年,並持續發電15個月,還在不斷刷新著「世界之最」。
  • 今日能源看點:中電聯發布今年1-7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六部委印發...
    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安全事故報告  4.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運營  5.江西首次跨省跨區水火置換正式落地  6.  1.中電聯發布今年1-7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  8月27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19年1-7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數據顯示,1-7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0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4.4個百分點。全社會用電量當月增速放緩。
  • 首座水下潮汐電站在挪威問世 可不間斷地發電
    首座水下潮汐電站在挪威問世 可不間斷地發電第一座商用水下潮汐能發電站日前在挪威併網發電。如果這座電站運行成功,在5年之內將有數十萬人用上這種新能源。  據《新科學家》報導,這座潮汐能發電站類似於一個水下的風車,發電裝置被固定在位於海底的20米高的鋼柱頂端,當海水流過時,直徑10米的葉片就會隨之轉動,從而產生電能。它的功率為300千瓦,可供位於哈默菲斯特的30個挪威家庭使用。儘管這種發電機還只是原型機,但這是全世界第一次讓潮汐能產生的電力併入大電網。
  • 林東:未來以中國潮流能為代表的高科技將惠普世界
    未來10年,我的目標是潮流能發電成本降到0.25元。」「具有科學家精神的企業家」是LHD聯合動能海洋能大型實驗室總工程師林東身上的一個顯著標籤。8年來,他用科學家的執著換來了世界上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其自主研發生產的我國首臺的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是世界裝機功率最大的潮流能發電機組,目前累計併網送電量超165萬千瓦時。
  • CICC科普欄目:海洋能發電技術
    據世界能源委員會統計,全世界僅沿海地帶便於開發的波浪能就有20億kW,沿岸和近海區的潮汐能17kW。海洋能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開發利用不汙染環境,不佔用陸地等諸多特點。目前,海洋能的開發已受到不少海洋國家的高度重視,它們投入相當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研究海洋能開發利用技術,其中有些技術,如風能、潮汐能都已經有成熟的商業化裝置,波浪能、溫差能正處於試驗階段。
  • 以浙江潮流能研製企業創業歷程為原型 LHD中國海琴10日起亮相央視
    舟山岱山秀山島旁的潮流能發電站,形狀就像一把小提琴,隨著潮流奔騰日夜發電,這是世界上首個正式民用的潮流發電站。2月10日起,央視一套黃金時間開始播出35集電視連續劇《奮進的旋律》,該潮流站成為該劇的重要焦點。
  • 【世界瑞安人】瑞商林東的「海洋能潮流發電項目」獲總理點讚
    涉足潮流能之前,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瑞商林東早已是業界聞名的「牛肉乾大王」,可如今在他身上已經不太能找到「綠盛」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總工程師」。一個由民營企業家率領的研究團隊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也許正因為我們是後來者,沒有受到固有研究路徑的束縛,讓劍走偏鋒、彎道超車變成了現實。」林東說。
  • 「中國潮流能發電第一人」 林東:向海洋要綠色能量
    他的轉型,很像是他潛心研究了多年的潮流能——平靜的表面下,是百轉千回的湧動和暗流。向藍色海洋要綠色能量,在潮流能發電規模化應用這一領域不斷刷新世界紀錄,林東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民營企業的創新力量。  不敢到場的總指揮  早在2015年3月5日,舟山秀山島邊的海域上,一艘浮吊船將重達2500噸的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總成平臺緩緩吊裝到海裡。隨著其成功下海,運行穩定後年發電量達600萬千瓦時。這標誌著我國在海洋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