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商頂梁柱:世界最大海洋潮流能機組併網發電兩周年

2021-01-08 浙江日報

2018-08-27 07: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陳鋮

從空中俯瞰,在舟山南部海域兩座小島之間的「喇叭口」地帶,坐落著一個形似小提琴的平臺。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平臺其實是我省完全自主研發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

該項目總工程師林東表示,「世界上其他潮流能發電都還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階段,最長持續發電時間不過三個月左右。」而截至8月25日,該平臺上安裝的首批1兆瓦機組已經併入國家電網兩周年,並持續發電15個月,還在不斷刷新著「世界之最」。

水下獲取「潮能」

涉足潮流能之前,林東已是業界聞名的「牛肉乾大王」,可林東遞給記者的名片上,卻找不到「綠盛」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總工程師」。

一個由民營企業家率領的研究團隊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也許正因為我們是後來者,沒有受到固有研究路徑的束縛,讓劍走偏鋒、彎道超車變成了現實。」林東說。

2009年,林東將目光投向了新能源領域。考察過風能、太陽能、潮流能等各種新能源之後,他選擇了潮流能發電這一新興產業。

隨後,林東在美國洛杉磯成立了聯合動能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流體力學專家黃長徵、新材料領域專家丁興者一起組建科研團隊,開始了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的研發,林東擔任項目總工程師。

月球引起了潮漲潮落,賦予了潮水巨大的動能。和風車捕捉風能一樣,林東團隊需要尋一種方法在水下獲取「潮能」。

而擔當此項任務的裝置,是水下渦輪機。「這種裝置並不複雜,原理也簡單,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安在海底的風車。風車葉片連著齒輪箱,齒輪箱連著發電機。當潮水襲來,渦輪機就轉起來帶動發動機運行。發電機產生的電能再通過電纜傳到岸上匯入電網,送至千家萬戶。」

經過數年的研發和攻關,2016年1月12日,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總成平臺正式啟動下海;同年8月26日,首批兩套1兆瓦渦輪發電模塊機組正式併入國家電網,實現大功率發電、穩定發電、併入電網三大跨越。

自2017年5月25日開始,該機組實現全天候連續發電併網運行,成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臺實現全天候連續運行的兆瓦級潮流能發電機組。而在此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潮流能機組由GE、勞斯萊斯、阿爾斯通三家國際巨頭聯合研發,裝機功率1兆瓦,該機組最長發電併網時間未超過4個月。

持續發電領跑世界

「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系統群包括了總成平臺系統、雙向調節水輪機渦輪系統及傳動系統、增變速系統及發電機組系統等15大系統,共獲得國際國內專利58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

據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組織的專家委員會鑑定:LHD項目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國也因此成為繼英國、美國之後,世界第三個全面掌握潮汐能發電併網技術的國家,但在持續穩定發電併網時間上,我省LHD海洋發電項目已經領跑世界。

「每個系統都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林東自豪地說,「這些技術都是我們自己的團隊研發攻克的。」

記者了解到,在潮流能發電應用方面,國際主流技術一般通過把發電機和渦輪結合在一個裝置內,錨定在海底的方式來發電,雖然結構更精密體積更小,但由於水中情況複雜,穩定性難以保證。

「其實利用潮流能發出電來並不難,難在持續穩定發電。」 項目副總工程師陳振東表示,水的密度遠大於空氣密度,與風電相比,相同條件下轉速、受力面積相同時,渦輪機會產生更多電能,但也意味著渦輪機要承受更多的「折磨」。「電機放在水下一旦吸入沙子或者其他垃圾便會罷工,維修起來不但麻煩成本也很高。」

最終,LHD團隊摸索出一條完全顛覆性的技術路徑,以水輪機渦輪集成模式為突破口,攻關解決了潮流能發電設備大型化的技術瓶頸。「我們通過平臺化的方式,把渦輪放在水下,電機留在水面上,同時利用平臺的水下結構為渦輪導流,保證了發電的效率,有效破解了海上安裝、運行維護、垃圾防護、電力輸送等關鍵問題。」

今年5月,國家海洋局向LHD發出了一張1兆瓦機組的設備採購訂單,價值7200萬元。林東還向記者透露,目前已與加拿大團隊籤訂了初步協議,預計明年,LHD的設備將走出國門。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下海·杭州日報
    今天上午,世界首臺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正式在舟山岱山安裝下海。 據悉,這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生產裝機功率最大的潮流能發電機組。「該項目的研製成功,是我國海洋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這也意味著中國在海洋潮流能利用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能管中心主任王海峰在昨天下午接受採訪時表示。
  • 創新丨聯合動力研發潮流能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創新丨聯合動力研發潮流能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18.04.03        這是世界首臺應用270°變槳技術,實現了雙向海流能量高效捕獲的潮流能發電機組。聯合動力率先攻克了海流波動和變槳耦合作用對機組穩定控制的技術瓶頸,研發了國內首例應用電動變槳技術的潮流能發電機組。
  • 溫商造世界最大 「海底風車」 在舟山正式發電
    這次共有總計1兆瓦的兩個機組率先下海發電,後續還將安裝2.4兆瓦的5個機組模塊。據新華社昨天下午,知名溫商、綠盛集團董事長林東在舟山岱山海域宣布,世界首臺3.4兆瓦海洋潮流能首套1兆瓦的發電機組在經過20天的試運行之後,正式加載發電。隨著設備的運轉,世界最大的潮流能發電站就此在舟山誕生。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副主任夏登文表示,這也昭示著我國正式進入海洋潮流能利用領域世界先進國家行列。
  • 聯合動力海洋潮流能發電裝備獲重大技術突破
    3月31日,國家能源集團所屬聯合動力公司自主研發的應用270°電動變槳技術和水下視頻技術的300kW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成功下海,並順利併網發電運行。 這是世界首臺應用270°變槳技術,實現了雙向海流能量高效捕獲的潮流能發電機組。
  • 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在舟山運營 首個指導電價誕生
    近日,國網岱山縣供電公司以轉帳匯款方式向該項目開發單位——浙江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支付了我國首單海洋潮流能電費256.89576萬元,雙方還籤訂了購售電合同。這標誌著世界上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誕生,預示著我國在推進海洋清潔能源產業化發展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圖說:位地舟山岱山縣秀山島東南海域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
  • 舟山潮流能發電機組創世界紀錄
    8月25日,記者從2018海洋潮流能戰略發展研討會上獲悉,位於浙江舟山的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項目正式併網兩周年,全天候連續發電併網運行15個月,穩定發電併網運行時間打破世界紀錄,並仍在不斷刷新著「世界之最」。  2016年7月27日,潮流能LHD海洋發電項目首批1兆瓦機組在舟山下海發電,當年8月26日併入國家電網。
  • 世界最大潮流能發電機組成功下海
    2018-12-29 22: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餘若望 通訊員 陳振東 楊帆 姚峰 張帆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姚峰 張帆 攝12月29日,完全由中國LHD海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代表著LHD最新技術的第三代水平軸模塊化發電機組在舟山秀山島順利實施下海安裝,標誌著我國海洋科技創新和海洋經濟產業化進程又迎來一個裡程碑時刻
  • 中國最大潮流能發電機組研製成功
    (觀察者網訊)據觀察者網從哈爾濱電氣集團網站獲悉,近日,哈電集團收到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通知,哈電集團承擔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600kW海底式潮流發電整機製造」通過專家組驗收,標誌著哈電集團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我國最大潮流能機組研製成功。
  • 研發海洋潮流能技術 獲重大突破
    2016年8月26日13時15分,隨著國家電網岱山縣供電公司下達合閘指令,林東團隊研發的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首批兩套1兆瓦渦輪發電模塊機組正式併入國家電網。這標誌著我國在海洋潮流能開發利用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也因此正式增加了一個新的能種,而且是清潔無汙染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為我國加快自主創新「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增加內容。目前世界上實現海洋能發電併網的國家只有英國和美國。法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雖經多年努力,還是無法實現潮流能穩定發電併網的技術要求。
  • 我國最大潮流能發電機組研製成功
    科技日報哈爾濱1月13日電 (記者李麗雲 通訊員王學善)記者13日從哈電集團獲悉,新年伊始,從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傳出好消息,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600kW海底式潮流發電機整機製造」通過專家組驗收,標誌著我國最大的、單機容量600kW的潮流能發電機組製造成功
  • 以浙江潮流能研製企業創業歷程為原型 LHD中國海琴10日起亮相央視
    舟山岱山秀山島旁的潮流能發電站,形狀就像一把小提琴,隨著潮流奔騰日夜發電,這是世界上首個正式民用的潮流發電站。2月10日起,央視一套黃金時間開始播出35集電視連續劇《奮進的旋律》,該潮流站成為該劇的重要焦點。
  • 我國最大容量潮流能發電機組研製成功!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600kW海底式潮流發電整機製造」通過專家組驗收
    近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收到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通知,哈電電機承擔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600kW海底式潮流發電整機製造」通過專家組驗收,標誌著哈電電機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我國最大潮流能機組研製成功。
  • 中國海洋能發展概述
    浙江聯合動能公司開發的3.4兆瓦大型潮流能發電機組首批1兆瓦模塊於舟山海域併網發電,使我國成為世界第3個實現兆瓦級潮流能併網發電的國家,該成果被評為「2016年十大海洋科技進展」。浙江大學潮流示範電站穩定運行時間和能源轉化效率等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波浪能技術迅速走向成熟。廣州能源所研製的波浪能裝置總裝機提升至260千瓦,並於今年4月實現了上岸併網,這是我國波浪能發電首次真正走入百姓家庭。
  • 哈電電機成功研製我國最大容量潮流能發電機組
    近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收到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通知,哈電電機承擔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600kW海底式潮流發電整機製造」通過專家組驗收,標誌著哈電電機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我國最大潮流能機組研製成功。
  • 【世界瑞安人】瑞商林東的「海洋能潮流發電項目」獲總理點讚
    涉足潮流能之前,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瑞商林東早已是業界聞名的「牛肉乾大王」,可如今在他身上已經不太能找到「綠盛」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總工程師」。一個由民營企業家率領的研究團隊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也許正因為我們是後來者,沒有受到固有研究路徑的束縛,讓劍走偏鋒、彎道超車變成了現實。」林東說。
  • 原創 | LHD中國海琴: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是如何煉成的?
    十多年來,林東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研發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過程中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為我國打造出「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林東及其團隊的創業故事,正是新時代我國有志青年投身重大科技創新創業的最佳實踐。
  • 世界首個全天候併網運行潮流能發電展項亮相
    島礁間架設起白色機組,流水模擬大海潮流,帶動轉軸傳動發電,藍色燈帶象徵電網,源源不斷地輸往城市鄉村。12月21日,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內,「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展項」亮相。該展項還同步接入了我國東海舟山海域海流發電實時運行實況。
  • 淮北平山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正式併網發電
    12月3日晚上6點26分,平山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正式併網發電。2號機組預計將於2016年年初併網發電。據了解,平山電廠一期工程實現了國內電廠建設中的多個第一,將成為我國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建設的標杆工程。
  • 丁曉牧局長赴浙江舟山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調研考察
    受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邀請,近日,局黨委書記、局長丁曉牧率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一行赴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調研考察。丁曉牧局長赴浙江舟山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調研考察丁曉牧局長一行來到浙江省舟山市秀山島東南角LHD聯合動能海洋能大型實驗室前的碼頭處,擺渡至對岸的稻桶山島,近距離參觀潮流能發電站。該電站總成平臺平均高20米、重2500噸,絕大部分裝置位於水下,裝機容量為3.4兆瓦,目前投運併網發電1.7兆瓦,已連續發電超過40個月。
  • 嘉興電廠8號百萬級機組併網發電(圖)
    嘉興電廠8號百萬級機組併網發電浙江在線09月20日訊 9月19日19時整,由浙江省火電建設公司承建的嘉興發電廠三期工程8號100萬千瓦機組成功併網發電。據悉,8號機組首根鋼結構於今年2月份正式開弔。在工程建設期間,該公司按照創建一流施工業績為使命,以建設百萬機組精品為目標,強化過程控制,加強細節管理,倡導安全文化,注重質量創優,克服各種困難,有序實現了各個主要節點目標的順利實現。嘉興電廠三期擴建工程是我省首個自行建設管理的百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將建設兩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計劃總投資82.0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