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座漂浮式海上風電場在英投產,可供電2萬戶
全球首座漂浮式海上風電場在英投產,可供電2萬戶 梁有昶 張淑惠/新華社 2017-10-19 15:25
-
全國首座鉛碳式電網側儲能電站倒送電成功
5月28日,位於湖州長興雉城鎮的10千伏雉城儲能電站內,國網湖州供電公司檢修人員順利完成#1、#2站用變低壓切換及帶負荷試驗工作,標誌著全國首座鉛碳式電網側儲能電站倒送電成功。據悉,10千伏雉城儲能電站項目為浙江省內4大儲能站之一,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省首座電網側儲能電站,也是全國首座鉛碳式電網側儲能電站。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00kW漂浮式波浪能電站關鍵技術...
2013年6月14日,「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海洋能開發利用關鍵技術與示範」課題「100kW漂浮式波浪能電站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在珠海通過驗收。 「海洋能開發利用關鍵技術與示範」項目針對我國邊遠海島電力短缺的現狀,擬研究攻克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等多種海洋能形式發電關鍵技術,並進行現場示範試驗。
-
我國海洋能技術的進展與展望
2 我國潮汐能利用的發展我國自1955年開始建設小型潮汐電站,20世紀50年代末~80年代先後建成沙山、白沙口、江廈等70餘座潮汐電站,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建成現代潮汐電站最多的國家。其中,1980年建成的浙江省溫嶺市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現總裝機容量為4100 kW,是截至2016年底我國最大的潮汐電站,規模相對較大,裝機規模在韓國始華潮汐電站(25.4萬kW,2011年)、法國朗斯潮汐電站(24萬kW,1967年)和加拿大安納波利斯潮汐電站(2萬kW,1984年)之後,位居世界第4;其餘電站的規模都比較小。
-
記中科院廣州能源所100kW漂浮式波浪能電站—新聞—科學網
向海洋索取藍色能源
-
CICC科普欄目:海洋能發電技術
下面就展開談談有關風能、潮汐能、波浪能及溫差能等四種正在趨於成熟中的海洋能。 國內風能從剛開始起步時的補充能源,變成現在的替代能源,是中國發展最快的綠色能源。在我國陸地風電場建設快速發展的近些年,人們已經注意到陸地風能利用所受到的一些限制,將目光逐漸轉向了風速大、風向較穩定的海上風能。
-
海洋日報|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正式運行
國內時事1.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正式運行8月23日下午3時許,浙江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和國網岱山縣供電公司籤訂購售電合同,進行已併網發電量的首次結算。這標誌著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正式投入運營,率先實現我國海洋清潔能源開發重大突破。
-
全球首座「海上漂浮城市」或於2019年動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全球首座「海上漂浮城市」將在位於南太平洋的法屬玻里尼西亞的大溪地島附近海域開建近日,法屬玻里尼西亞政府與美國海洋家園協會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宣布將於2019年開建這一海上奇觀,同時公布了設計圖。應對海平面上升威脅太平洋中小島嶼尋找出路法屬玻里尼西亞位於南太平洋,由118個島嶼組成。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眾多太平洋中小島嶼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脅,法屬玻里尼西亞也是如此。
-
我國首座潮汐能試驗電站建設參與者陳琳謙 與新能源結下不解之緣
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首座漲潮、落潮雙向發電的潮汐能電站,也是一座清潔的可再生的新能源發電站,它不僅被寫入我國中小學地理教科書,還被列入我國20世紀大事記,成為溫嶺人的驕傲。現年81歲的陳琳謙,曾參與了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的設計、施工及建成投運後的管理,與電站結下了不解之緣。
-
波浪發電設備促進海洋能產業發展
山東長島海上風電場、江蘇如東海上示範風電場一期工程開工建設,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順利建成,浙江三門兩萬千瓦潮汐電站工程、福建八尺門潮汐能發電項目正式啟動,海洋微藻生物能源項目落戶深圳龍崗……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最大的潮汐電站,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在能源消費量持續攀升和傳統能源日趨緊缺的外部環境影響下,新能源開發利用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
浙江溫嶺江廈潮汐電站,是我國已建成最大的一座潮汐電站
當時世界已建成的雙向潮汐電站有兩座為法國布裡塔尼的朗斯電站1968年建成,安裝二十四臺單機容量為一萬千瓦的的雙向貫流式水輪發電機。另一座是蘇聯基斯洛電站也是1968年投產發電,裝有兩臺四百千瓦雙向貫流式水輪發電機。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也正在規劃設計興建潮汐電站。潮汐電站是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它利用海水漲潮、落潮產生的能量發電。
-
汕尾建世界首座波浪能電站 今年年底將試投產(組圖)
汕尾建世界首座波浪能電站 今年年底將試投產(組圖)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實驗室最近研製出了世界上首座獨立穩定發電波浪能系統,通過該系統,人類第一次實現了將波浪能轉換為穩定的電能! 記者昨天(1月23日)實地探訪汕尾遮浪半島波浪能電站工地,廣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主任遊亞戈說,這個波浪能系統將波浪能發電、製造淡水、用戶直接用電三項功能結合起來,最終實現「三合一」,預計在今年年底即可開始試投產。
-
世界單體最大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在德州開工建設 年可提供綠色電能...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5日訊 11月5日,世界單體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華能德州丁莊水庫200MW光伏發電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山東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欒健,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栩,德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長民出席開工儀式並致辭。
-
首座水下潮汐電站在挪威問世 可不間斷地發電
首座水下潮汐電站在挪威問世 可不間斷地發電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 第一座商用水下潮汐能發電站日前在挪威併網發電
-
【技術】漂浮式海上風電+波浪能發電
日前,總部設在丹麥的創新技術公司Floating Power Plant和加那利海洋平臺公司PLOCAN籤訂了諒解備忘錄,合作開發前者獨創的漂浮式海上風電
-
海上漂浮城市:烏託邦式未來人類居所或7年後問世
「海上城市」設計圖之「海中綠洲」「海上城市」設計圖之「破舊立新」據美國《Details》雜誌8月17日的報導,全世界首座海上城市也許在7年後就將問世了。美國非政府組織海洋家園協會(Seasteading Institute)正致力於在公海上建立一個城市國家,希望它既成為融合了最新科技的宜居家園,同時也是不受現存法律和道德約束的自由主義樂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該組織正在不斷地籌集捐款。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的創始人皮特•泰爾已經為這項藍圖捐贈了125萬美元。
-
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在舟山運營 首個指導電價誕生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林上軍)潮流能發電不是新聞,但能夠向國家電網源源不斷輸電的潮流能發電站僅有位於舟山的浙江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近日,國網岱山縣供電公司以轉帳匯款方式向該項目開發單位——浙江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支付了我國首單海洋潮流能電費256.89576萬元,雙方還籤訂了購售電合同。這標誌著世界上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誕生,預示著我國在推進海洋清潔能源產業化發展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圖說:位地舟山岱山縣秀山島東南海域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
-
中科院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通過驗收 可為南海島嶼提供清潔能源
此時,空中雨點飄灑,十餘分鐘的顛簸後,在萬頃碧波中看到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研製的100kW漂浮式波浪能裝置。項目組科學家回答:「由於海上的波浪時大時小,所以先要將波浪能轉換成液壓能,再存入蓄能器,待能量達到一定程度,以最大開度驅動液壓發電系統發電,提高發電效率。這樣可以避免不穩定能流導致的發電效率低下,以及對電網產生的衝擊。」記者所見到的發電站由錨固定在海中,就像一艘停泊的海輪。建設電站,在茫茫大海中如何選址?
-
全球第一個海上漂浮城市,美國日本都望而生畏,明年即將動工
要是海平面繼續上升,法屬波利尼亞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將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基於這種情況,當地的國家就想到了移居「漂浮城市」生存的可能性。目前,法屬玻里尼西亞政府和一家舊金山設計公司已經籤署了協議,打算在南太平洋開發世界上首座漂浮城市,打算在2019年開始動工。
-
世界第一個海上漂浮城市將在2020年建成,最多能容納300人
今年早些時候,非營利性組織Seasteading Institute與法屬玻里尼西亞達成協議,在其海岸建立一個實驗性的城市,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在海上漂浮的城市,預計在2020年建成。1.世界上第一個在海上漂浮的城市非營利性的Seasteading Institute的總裁Joe Quirk表示,該計劃已經獲得了法屬玻里尼西亞政府的批准,相當於建立了一個經濟特區,並授權他們在百英畝的海域上操作,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貿易法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