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發電設備促進海洋能產業發展

2020-11-26 中國信息報

——宋少如設計聚能型浪湧水流發電裝置
□  潘鋒/文

    海洋能指海洋中所蘊藏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主要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溫差能和海水鹽差能。廣義的海洋能源還包括海洋上空的風能、海洋表面的太陽能以及海洋生物質能等。海洋能具有蘊藏量大、可再生性、不穩定性及造價高汙染小等特點。
    海洋能產業進入戰略機遇期
    世界海洋能的蘊藏量約為750多億千瓦,如此巨大的能源資源是當前世界能源總消耗量的數千倍,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因此利用海洋能發電已經成為國際新能源市場的一大熱點。在我國大陸沿岸和海島附近蘊藏著較為豐富的海洋能資源,總蘊藏量約為8億多千瓦,目前尚未得到充分開發。
    我國海洋能的現代開發利用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海洋能的開發利用有了較大發展,具備了一定的科技和開發基礎。經過不斷努力,我國海洋能發電產業穩步增長,海洋能發電「十五」期間平均增長速度為16%左右,「十一五」期間仍然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近年來,我國海洋能開發步伐進一步加快。山東長島海上風電場、江蘇如東海上示範風電場一期工程開工建設,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順利建成,浙江三門兩萬千瓦潮汐電站工程、福建八尺門潮汐能發電項目正式啟動,海洋微藻生物能源項目落戶深圳龍崗……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最大的潮汐電站,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在能源消費量持續攀升和傳統能源日趨緊缺的外部環境影響下,新能源開發利用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我國在海洋能開發及相關研究領域已經取得豐碩成果,開發成本不斷降低,海洋能產業進入戰略機遇期。我國海洋能資源蘊藏量豐富,再生能力強,海洋能發電產業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扶持,投資前景良好。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計劃在山東、海南、廣東各建1座1000千瓦級岸式波浪能電站;在浙江舟山建設10千瓦級、100千瓦級和1000千瓦級的潮流電站;在西沙群島和南海各建1座溫差能電站。
    波浪發電是海洋能源利用形式之一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廣等優點,是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而波浪發電是利用波浪能的主要方式。
    波浪發電是繼潮汐發電之後,發展最快的一種海洋能源利用形式。1995年,英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商業性波浪能電站。經過多年的研究發展,世界上已有英國、日本、愛爾蘭、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瑞典、丹麥、印度、美國、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研發的波浪能發電裝置漂浮在海面上或固定在海岸邊。
    我國沿岸波浪能資源理論平均功率約1285萬千瓦,具有良好的開發應用價值。我國的波浪發電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良好。微型波浪發電技術已經成熟,小型岸式波力發電技術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我國首座波力獨立發電系統汕尾100千瓦岸式波力電站於1996年12月開工,2001年進入試發電和實海況試驗階段,2005年首次實海況試驗獲得成功。該電站建於廣東省汕尾市遮浪鎮最東部,為併網運行的岸式振蕩水柱型波能裝置,設有過壓自動卸載保護、過流自動調控、水位限制、斷電保護、超速保護等功能。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隨著一大批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建成投產,我國的發電裝機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新能源發電呈加速發展態勢,同時也得到了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扶持,投資前景良好。
    遼闊的海洋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在漲潮落潮的潮汐以及海浪過程中就蘊含著大量的動能,如果將這些動能轉變為電能將為人類提供充足的能源。
    聚能型浪湧水流發電裝置極具市場潛力
    江蘇省南京市宋少如設計發明了「聚能型浪湧水流發電裝置」,此發明可充分利用海洋自然潮汐周期性循環漲、退特性進行發電,整體結構簡單、能量源受自然影響小、造價低、發電效率高、不佔用有效土地資源,可以切實解決潮汐能和波浪能的機械能轉化問題,達到通過發電裝置有效提取潮汐潛能量的目的。
    根據市場調查,目前我國對「聚能型浪湧水流發電裝置」的市場需求量較大,因此該專利技術存在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原因主要為:一是隨著傳統能源日益緊缺,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國家採取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的生產規模和使用範圍正在不斷擴大。二是《京都議定書》到期後,新的溫室氣體減排機制將進一步促進綠色經濟以及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全面進行,新能源將迎來一個發展的黃金年代。三是自《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後,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與之配套的行政法規和規章來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我國新能源行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四是新能源作為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為大規模開發利用新能源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和產業基礎。國家已經出臺和即將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注入動力。五是隨著投資新能源產業的資金、企業不斷增多,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十二五」期間新能源企業將加速整合,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樂觀。六是我國潮汐能資源理論蘊藏量佔世界的3.7%,而可開發潮汐能資源按年發電量計算佔世界的34%-44%,可見我國潮汐能資源的可開發程度很高,開發條件比較好。七是我國對海洋能發電技術的研發設計起步晚,在波浪能利用上,我國與世界各國一樣,尚處在試驗階段,本專利技術方案的有效實施彌補了國內外波能發電技術市場的不足,容易實施易於推廣。
    「聚能型浪湧水流發電裝置」的發電機組可大可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有多個組合進行陣列式開發;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漂浮移動式的。該發明可以制式化地大規模生產,使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能成為可能。這是一種符合當前環保理念的綠色能源獲取裝置,建設成本比較低,發電運行成本也非常低,可以補充或替代火力發電、江河築壩發電、核能發電等傳統發電模式,未來市場推廣前景和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相關焦點

  • 2012-2016年中國波浪發電產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海洋能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2.3  海洋能發電    2.3.1  我國海洋電力發展迅猛    2.3.2  我國海洋能發電技術取得進展    2.3.3  我國潮汐發電行業發展綜述    2.3.4  我國海上風電行業蓬勃發展  2.4  海洋能利用的基本原理與關鍵技術    2.4.1
  • 海洋能源 深水網箱還能靠波浪能發電?
    &nbsp&nbsp&nbsp&nbsp該平臺團隊正在海洋能產業化方面尋求嘗試和突破,開展30千瓦深水網箱波浪發電技術應用示範。該技術難題一旦攻破,將引發一場養殖技術革命,對加快我國海洋新能源開發速度,保障深遠海水產養殖產業安全環保健康發展大有好處。
  • 中國波浪發電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7-2020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波浪發電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7-2020年)顯示,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隨著一大批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建成投產,我國的發電裝機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新能源發電呈加速發展態勢。我國波浪能資源蘊藏量豐富,清潔無汙染,再生能力強,波浪發電產業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扶持,投資前景良好。
  • 2020-2026年中國波浪發電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波浪發電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認為,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隨著一大批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建成投產,我國的發電裝機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新能源發電呈加速發展態勢。我國波浪能資源蘊藏量豐富,清潔無汙染,再生能力強,波浪發電產業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扶持,投資前景良好。
  • 我國海洋能總體發展形勢良好 將打造波浪能等示範區
    我國海洋能總體發展形勢良好2013年中國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發布未來將著力打造波浪能、潮流能示範區    5月28日,第三屆中國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年會暨論壇在哈爾濱舉行。其中,低水頭、大容量、環境友好型技術已成為未來潮汐能技術發展方向;波浪能技術日趨多樣化,部分技術已具備產品化能力;潮流能逐步向大型化發展,單機功率進一步擴大;溫差能技術得到重視,鹽差能技術啟動研究。    該報告規劃了我國海洋能下一步發展重點。
  • 波浪能發電在中國的商業化之路
    然而,對波浪能資源「先天不足」的中國而言,大規模的併網發電並不是波浪能研究的最終目的。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實驗室研究員遊亞戈接受指出,在特殊場合如海島、島礁等地,以及為專業設備供電,將是未來我國波浪能發電的主攻方向。
  • 海洋能產業蓄勢待發
    這些浮標由澳大利亞卡內基波能研究所研製而成,這是人們從海洋捕獲能量的最新嘗試,這些浮標將於今年6月「上崗」運行。研究人員表示,這個具有開創性的海洋能捕獲計劃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反響,帶動海洋能產業的快速發展,但該領域的有些資深人士對其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 波浪能穩定發電?波浪能發電在中國前景分析
    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廣等優點的波浪能,是一種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潔能源。  但要想有效地利用波浪能來發電用電,就得需要成熟可靠的技術和穩定工作的設備工具。該裝置成功突破了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  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何謂「波浪能發電」?
  • 中國海洋大學研製出新型海洋波浪能發電裝置
    本報綜合消息 近日,由中國海洋大學主持研製的「10千瓦級組合型振蕩浮子波能發電裝置」在青島市黃島區齋堂島海域成功投放並進入試運行,這標誌著我國在波浪能陣列化開發與工程應用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據介紹,這套裝置的研製得到了國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資助,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 「波浪能」將成為海洋經濟重要增長點
    &nbsp&nbsp&nbsp&nbsp而波浪能作為可調度的清潔能源,具有近似周期性、永不停歇的特點,強度可預測,對於沿岸地區具有無上限供應的能力。&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專家在「藍色增長與未來產業」分論壇上表示&nbsp&nbsp&nbsp&nbsp「波浪能」將成為海洋經濟重要增長點&nbsp&nbsp&nbsp&nbsp
  • 波浪也能發電 我國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張平表示,在能流密度高的地方,每1米海岸線外波浪的能流就能為20個家庭提供照明需求。   當然,要實現波浪發電的開發利用離不開技術的支撐。   張平表示,該款波浪發電裝置使我國波浪發電的開發利用邁出了重要一步,將會加快我國海洋能的開發進程。   「該裝置通過驗收只是起點。」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王仲穎表示,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說明我國在波浪發電開發利用上取得技術突破,一旦技術成熟、成本降低,波浪發電將步入快速發展期。
  • 波浪能穩定發電?這已不是科學構想
    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廣等優點的波浪能,是一種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潔能源。但要想有效地利用波浪能來發電用電,就得需要成熟可靠的技術和穩定工作的設備工具。該裝置成功突破了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據中國網介紹: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
  • 廣州能源所海洋波浪能發電技術取得突破
    最近在海洋波浪能發電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使研製的波能裝置能將海洋的隨機波浪能轉換為用戶可以直接使用的、穩定的電力。從而為大規模地利用海洋能開闢了新的途徑。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陸地上資源的日漸枯竭使人類的眼光轉向了大海。然而,開發海洋,需要適當的條件和環境,其中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擁有能源和淡水,這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基本要素。
  • 中國海洋能發展概述
    中國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年會暨論壇作為國內海洋能領域的一項常態化盛會,已連續舉辦了6屆,逐步成為國內海洋能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專業交流溝通平臺,推動了我國海洋能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海洋能資源可開發量豐富,因地制宜開發海洋能,可切實解決海島發展、海上設備運行、深遠海開發等用電用水需求問題,對於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拓展發展空間具有戰略意義。海洋能年會舉辦的初衷是什麼?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會長周茂平認為,海洋能作為一項新興事業,加強溝通與交流至關重要。
  • 海洋論壇▏淺析波浪能發電前景與國內外發電裝置
    為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勢在必行,也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可再生能源技術是實現全球能源低碳供應的關鍵要素。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永續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資源分布一般比較廣泛,適宜就地開發利用。
  • 日照看好海洋新能源開發 或建波浪能發電
    在日照市貫徹落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方案討論稿中提到,作為「十大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日照市或將規劃建設波浪能發電。  海洋能源是最理想替代能源之一  談到波浪能發電,日照市科技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波浪發電是海洋能源其中一種。
  • 從海洋中獲取能量步伐加快 海洋能產業蓄勢待發
    每當海波經過,這些被繩子拴住的浮標就會驅動海底的水力泵,將海洋的運動能轉變成720千瓦的電能,為附近的海軍基地供電。 這些浮標由澳大利亞卡內基波能研究所研製而成,這是人們從海洋捕獲能量的最新嘗試,這些浮標將於今年6月「上崗」運行。研究人員表示,這個具有開創性的海洋能捕獲計劃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反響,帶動海洋能產業的快速發展,但該領域的有些資深人士對其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 近海波浪能發電有多遠?
    現在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因地制宜,著力尋求當地可獲得的廉價能源,如英國、日本、挪威等國家就試圖大力發展波浪能發電。  從波浪能開發之處,人們就普遍認為只有離岸深海處的波浪能才值得開發,結果各式各樣的研發設計都只關注條件惡劣、工程施工成本高的遠距離深水區的波浪能開採。  日前海洋波浪能學者重新評估發現,近海波浪能並不像之前認為的那樣缺乏開採價值。
  • 海洋論壇▏海洋能發電技術發展現狀及發展路線圖
    波浪能能量分布的特點決定了其適合於密集大規模開發,國際上也逐步加強對負荷較大地區波浪能發電技術的研究,尤其是英國、丹麥、挪威等國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離波浪能發電商業化應用仍需一段時間。中國波浪能發電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為代表,1996年將珠海市萬山島3kW振蕩水柱波浪能電站改建為20kW,2011年在廣東省汕尾市遮浪建成100kW岸式振蕩水柱裝置,實現初步應用示範。⒊潮流能發電潮流能是指海水流動的動能,主要指海底水道和海峽中較為穩定的流動以及由於潮汐導致的有規律的海水流動。
  • 近海波浪能發電有多遠?離岸越近可利用波浪能越大
    簡要內容:現在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因地制宜,著力尋求當地可獲得的廉價能源,如英國、日本、挪威等國家就試圖大力發展波浪能發電。富勒認為可開發能量密度達到每1米寬水域18.5千瓦,而岸邊更近距離海域波浪所含的能量密度已經達到每1米寬水域16.5千瓦現在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因地制宜,著力尋求當地可獲得的廉價能源,如英國、日本、挪威等國家就試圖大力發展波浪能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