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嶺江廈潮汐電站第一臺五百千瓦機組於1980年5月投產發電。是我國已建成最大的一座潮汐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三千千瓦,是1978年投產發電的山東乳山縣白沙口潮汐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九百六十千瓦)的三倍多。也是當時世界上較大的一座雙向潮汐電站。當時世界已建成的雙向潮汐電站有兩座為法國布裡塔尼的朗斯電站1968年建成,安裝二十四臺單機容量為一萬千瓦的的雙向貫流式水輪發電機。另一座是蘇聯基斯洛電站也是1968年投產發電,裝有兩臺四百千瓦雙向貫流式水輪發電機。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也正在規劃設計興建潮汐電站。潮汐電站是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它利用海水漲潮、落潮產生的能量發電。潮汐的漲落,主要原因是地球上各處海水質點受日、月的引力作用不同而造成的。潮汐能是天體運動產生的一種能源。我國海岸線長一萬八千餘公裡,潮汐能源比較豐富。據專家們估算,我國沿海潮汐動力資源蘊藏量約一億九千萬千瓦,其中渤海為三千萬千瓦,黃海五千五百萬千瓦,南海四千萬千瓦而東海最豐富,為七千四百萬千瓦,佔整個潮汐資源的百分之四十。東海潮差為三米到九米,較其它三海大,沿東海漸江、福建有許多適於建設電站的港灣。浙江的錢塘江口是我國有名的海潮區,最大潮差達八點九三米,蘊藏的潮汐能極為豐富,年潮汐能量為五百九十億度。我國利用潮汐能源發電,具有美好前景。
江廈潮汐電站是為了經濟合理的開發利用我國潮汐能源興建的座科學試驗電站。它座落在浙江南部樂清灣北端的江廈港。樂清灣最大潮差八點三九米,平均潮差五點零八米,是一個潮汐能豐富的港灣,初步規劃,這裡可興建一座五十萬千瓦的大型潮汐電站。在樂清灣內,早在1959年就在溫嶺縣沙山建成了一座四十千瓦的小型單向潮汐電站。二十年來,這座小型電站直運行正常。目前這座電站正在進行改建,將安裝二臺一百千瓦的機組代替舊的小機組。江廈電站位於沙山電站的北面,距離一百多米。江廈港為封閉式海潮港,三面環山,左右岸嶼山與烏沙門山對峙,港口寬度686米,海港長約9公裡,港灣面積5.3平方公裡。現在,已經在港口築起一道高15.5米的粘土心牆堆石壩,形成一座港灣水庫,總庫容四百九十萬立米,發電有效庫容二百七十萬立米。大壩有5孔洩水閘,安裝著六扇高4.2米、寬3.3米的平板閘門。靠近左岸為河床式電站廠房,廠房長57米,寬25米,高18米。電站計劃安裝六臺雙向燈泡貫流式國產水輪發電機組,發電機放於燈泡體內。機組由金華水輪機廠製造。
江廈電站與我國已建成的其它潮汐電站比較,除裝機容量大外,最主要的特點是,它為我國第一座雙向潮汐發電站,它在漲潮、落潮兩個方向均能發電。在漲潮過程中,當海、庫水位差大於起始發電水頭時水輪發電機開始發電,水庫進水,當水庫進了一定的水量,海、庫水位差降至起始發電水頭時,停止發電,讓水輪機空放進水,同時打開洩水閘進水。到海、庫水位平潮時,關閘。落潮時,則相反的方向進行。每星夜兩次漲潮、落潮,共可發電十四、五個小時,比單向潮汐發電站可增加發電量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江廈電站全部建成後,每年可為溫嶺、黃巖電力網提供一千多萬度的電能,同時還可以在庫內圍墾造田四千畝,以及進行水產養殖等。
潮汐電站有很多優點。與火電站比,它不需要燃料,不汙染環境。寫江河水電站比,沒有佔用耕地和移民的的問題,還可以圍墾造田;它的大壩不高,不怕地震和轟炸;它年四季可以平穩發電,不受枯水、豐水年和季節的影響。但也存在不利條件,一是不能二十四小時連續發電,必須與別的電源配合;二是發電水頭低,機組耗材多,造價高:還有水輪機和水工建築物防海水腐蝕、海生物汙染的處理問題。江廈科學試驗潮汐電站建成後,將進行各種試驗研究,以便為更好的利用我國豐富的海洋能源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