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嶺江廈潮汐電站,是我國已建成最大的一座潮汐電站

2020-12-04 凱凱哥的日常生活

浙江溫嶺江廈潮汐電站第一臺五百千瓦機組於1980年5月投產發電。是我國已建成最大的一座潮汐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三千千瓦,是1978年投產發電的山東乳山縣白沙口潮汐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九百六十千瓦)的三倍多。也是當時世界上較大的一座雙向潮汐電站。當時世界已建成的雙向潮汐電站有兩座為法國布裡塔尼的朗斯電站1968年建成,安裝二十四臺單機容量為一萬千瓦的的雙向貫流式水輪發電機。另一座是蘇聯基斯洛電站也是1968年投產發電,裝有兩臺四百千瓦雙向貫流式水輪發電機。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也正在規劃設計興建潮汐電站。潮汐電站是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它利用海水漲潮、落潮產生的能量發電。潮汐的漲落,主要原因是地球上各處海水質點受日、月的引力作用不同而造成的。潮汐能是天體運動產生的一種能源。我國海岸線長一萬八千餘公裡,潮汐能源比較豐富。據專家們估算,我國沿海潮汐動力資源蘊藏量約一億九千萬千瓦,其中渤海為三千萬千瓦,黃海五千五百萬千瓦,南海四千萬千瓦而東海最豐富,為七千四百萬千瓦,佔整個潮汐資源的百分之四十。東海潮差為三米到九米,較其它三海大,沿東海漸江、福建有許多適於建設電站的港灣。浙江的錢塘江口是我國有名的海潮區,最大潮差達八點九三米,蘊藏的潮汐能極為豐富,年潮汐能量為五百九十億度。我國利用潮汐能源發電,具有美好前景。

江廈潮汐電站是為了經濟合理的開發利用我國潮汐能源興建的座科學試驗電站。它座落在浙江南部樂清灣北端的江廈港。樂清灣最大潮差八點三九米,平均潮差五點零八米,是一個潮汐能豐富的港灣,初步規劃,這裡可興建一座五十萬千瓦的大型潮汐電站。在樂清灣內,早在1959年就在溫嶺縣沙山建成了一座四十千瓦的小型單向潮汐電站。二十年來,這座小型電站直運行正常。目前這座電站正在進行改建,將安裝二臺一百千瓦的機組代替舊的小機組。江廈電站位於沙山電站的北面,距離一百多米。江廈港為封閉式海潮港,三面環山,左右岸嶼山與烏沙門山對峙,港口寬度686米,海港長約9公裡,港灣面積5.3平方公裡。現在,已經在港口築起一道高15.5米的粘土心牆堆石壩,形成一座港灣水庫,總庫容四百九十萬立米,發電有效庫容二百七十萬立米。大壩有5孔洩水閘,安裝著六扇高4.2米、寬3.3米的平板閘門。靠近左岸為河床式電站廠房,廠房長57米,寬25米,高18米。電站計劃安裝六臺雙向燈泡貫流式國產水輪發電機組,發電機放於燈泡體內。機組由金華水輪機廠製造。

江廈電站與我國已建成的其它潮汐電站比較,除裝機容量大外,最主要的特點是,它為我國第一座雙向潮汐發電站,它在漲潮、落潮兩個方向均能發電。在漲潮過程中,當海、庫水位差大於起始發電水頭時水輪發電機開始發電,水庫進水,當水庫進了一定的水量,海、庫水位差降至起始發電水頭時,停止發電,讓水輪機空放進水,同時打開洩水閘進水。到海、庫水位平潮時,關閘。落潮時,則相反的方向進行。每星夜兩次漲潮、落潮,共可發電十四、五個小時,比單向潮汐發電站可增加發電量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江廈電站全部建成後,每年可為溫嶺、黃巖電力網提供一千多萬度的電能,同時還可以在庫內圍墾造田四千畝,以及進行水產養殖等。

潮汐電站有很多優點。與火電站比,它不需要燃料,不汙染環境。寫江河水電站比,沒有佔用耕地和移民的的問題,還可以圍墾造田;它的大壩不高,不怕地震和轟炸;它年四季可以平穩發電,不受枯水、豐水年和季節的影響。但也存在不利條件,一是不能二十四小時連續發電,必須與別的電源配合;二是發電水頭低,機組耗材多,造價高:還有水輪機和水工建築物防海水腐蝕、海生物汙染的處理問題。江廈科學試驗潮汐電站建成後,將進行各種試驗研究,以便為更好的利用我國豐富的海洋能源積累經驗。

相關焦點

  • 探訪我國最大潮汐發電站——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浙江在線03月14日訊 據《今日早報》報導下樓村是浙東南一個古樸山村,距離溫嶺市區16公裡。村裡的養殖戶徐明發至今都不知道,家門口那座假山綠樹掩映的寧靜院落,就是我國最大的潮汐發電站和試驗基地——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根據《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我省將綜合開發包括潮汐能在內的清潔能源。
  • 浙江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2009年發電量創新高
    1月7日拍攝的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外景據最新統計,2009年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發電量達731萬千瓦時,創建站20多年來最高水平。溫嶺江廈潮汐電站是我國潮汐發電的國家級試驗基地,共安裝6臺雙向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3900千瓦。2009年電站3號、4號機組進行技術改造後,電站的自動化水平、安全水平等得到全面提高。
  • 「潮」向未來:溫嶺江廈潮汐發電 開發海洋清潔能源
    2019年8月23日拍攝的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李瀟陽攝)  在距離浙江台州溫嶺市區16公裡的江廈港,有我國最大潮汐發電站和試驗基地——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據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副站長王浩平介紹,該電站是一座單庫雙向電站,漲潮時海水和水庫水位差大於某一值時機組發電,水庫充水,可實現反向發電;落潮時,水庫和海水水位差大於某一值時水庫洩水,從而實現正向發電。一天之內可發電四次,大大提高了發電效率。
  • 看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的前世今生
    > 讓我們一起走進 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的故事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第四期——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1 上篇 潮漲潮落,浪奔浪流
  • 1980年5月4日,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
    1980年5月4日,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2017-05-04 10:12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裡程碑 1980年5月4日1980年5月4日,浙江省溫嶺的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這揭開了中國較大規模建設潮汐電站的序幕。
  • 投用40年,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累計發電2.35億千瓦時
    記者日前從江廈潮汐試驗電站了解到,作為我國第一座潮汐能雙向發電站,從1980年5月投入運行至今,電站已累計完成發電量2.35億千瓦時。電站的穩定運行,為我國大規模商業開發潮汐能積累了工程經驗和技術儲備。
  • 全國只剩浙江2座潮汐電站 成本高昂是主因
    這是現在國內僅存的兩座潮汐電站之一,另一座是浙江溫嶺的江廈電站。1958年,我國就開始利用潮汐能發電,高峰時,全國曾建有40餘座潮汐電站,如今僅存這兩座。緣何潮汐電站紛紛關閉?記者調查發現,舊電站倒閉、新電站的建設陷僵局,原因都指向高昂的發電成本。
  • 潮汐電站「退潮」 發電成本高昂新電站建設陷僵局
    台州玉環縣的茅埏島,是樂清灣第二大島,距縣城約7公裡,島上有一座歷史31年之久的潮汐發電站——海山潮汐發電站。這是現在國內僅存的兩座潮汐電站之一,另一座是浙江溫嶺的江廈電站。1958年,我國就開始利用潮汐能發電,高峰時,全國曾建有40餘座潮汐電站,如今僅存這兩座。緣何潮汐電站紛紛關閉?
  • 我國首座潮汐能試驗電站建設參與者陳琳謙 與新能源結下不解之緣
    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首座漲潮、落潮雙向發電的潮汐能電站,也是一座清潔的可再生的新能源發電站,它不僅被寫入我國中小學地理教科書,還被列入我國20世紀大事記,成為溫嶺人的驕傲。現年81歲的陳琳謙,曾參與了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的設計、施工及建成投運後的管理,與電站結下了不解之緣。
  • 溫嶺江夏潮汐電站成為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榜上有名。   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第一座也是最大的雙向潮汐發電站,是潮汐發電的實驗基地,規模居世界第四。1980年5月,電站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目前,電站共安裝6臺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100千瓦,年發電量保持在720萬千瓦時左右,到今年年底已累計發電2億千瓦時。
  • 走近「月亮使者」:世界第四大潮汐電站,還能圍墾種糧
    近日,第一財經記者隨「新媒體走進新國企」採訪團走進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揭開這個「月亮使者」的神秘面紗。以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為例,電站建成後為當地圍墾5600畝農田,可耕地4700畝,圍墾土地種植水稻、棉花或建設果園種植柑橘、文旦,年收入超1000萬元。水庫及海塗用來養殖對蝦、青蟹等海產品,年產值在1500萬元以上。防腐防汙方案為行業提供借鑑潮汐電站所處海水環境和運行條件十分惡劣,防腐防汙任務非常嚴峻。
  • 探訪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
    「小而美」背後的意義——探訪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中國電力新聞網訊記者於琳娜8月23日,雖然已經出了伏天,但浙江溫嶺的氣溫達到在距離溫嶺市區16千米西南方向的一個狹長港灣裡,坐落著我國首個雙向潮汐能發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國際社會對潮汐發電的重視潮汐是由於月亮和太陽的吸引力而產生的海水定時漲落現象,科學家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海洋的呼吸」,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 溫嶺這個潮汐發電站亮相《大國重器》
    2018-03-13 14:0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胡元勇 金振東 拍友 吳敏力 毛海挺 林圓圓 編輯 金振東3月2日,在中央二臺熱播的《大國重器》第二季第五集《布局海洋》中,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在片中展露英姿,成了浙江人的驕傲。
  • 走基層丨探訪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
    走基層丨探訪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19.08.27「小而美」背後的意義——探訪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在距離溫嶺市區16千米西南方向的一個狹長港灣裡,坐落著我國首個雙向潮汐能發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國際社會對潮汐發電的重視  潮汐是由於月亮和太陽的吸引力而產生的海水定時漲落現象,科學家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海洋的呼吸」,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 探訪「月亮使者」——中國最大的潮汐發電站
    電站規模不大,但一個個標籤,展示著它的「超強實力」: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世界第四大潮汐能發電站;新投運的1號機組是世界首例在役全功能三葉片燈泡貫流潮汐發電機組;機組正、反向水輪機和正、反向水泵運行效率及變工況控制的關鍵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  它不僅被寫入我國中小學地理教科書,還被列入我國20世紀大事記,鐫刻在中華世紀壇的青銅甬道銘文中。
  • 溫嶺這個潮汐發電站亮相《大國重器》 ( 1 / 3 ) 2018年03...
    浙江在線3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胡元勇 金振東 拍友 吳敏力 毛海挺 林圓圓 攝)3月2日,在中央二臺熱播的《大國重器》第二季第五集《布局海洋》中,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在片中展露英姿,成了浙江人的驕傲。
  • 走進「小而美」潮汐電站:這裡能發電 還能養小蟹年產值超千萬
    隨著時間推移,這座潮汐試驗電站用實踐證明,其具備不用移民,無一次能源消耗且無洪水消耗的多項特點。站在新的發展節點上,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下一步將如何撬動新的經濟增長點?面臨生態環境的考驗,該電站又將如何實現與海洋資源共生共長?
  • 中國水利工程巡禮丨全國首座潮汐能雙向發電站:38年發電2億千瓦時
    溫嶺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海偉攝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首座漲潮、落潮雙向發電的潮汐能電站,也是一座清潔的可再生的新能源發電站,它不僅被寫入我國中小學地理教科書,還被列入我國20世紀大事記,成為溫嶺人的驕傲。 一封寄給中央的書信,給能源緊缺的浙東南帶來曙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內能源普遍緊缺,浙江尤為嚴重。
  • 佔到全國潮汐能總量四成的浙江,能否在杭州灣修建一座潮汐能電站
    目前受到很多地區大力追捧和開發,當然我國也不例外。我國幅員遼闊,在西北內陸地區有著面積廣闊的戈壁荒漠(太陽能和風能都非常豐富),目前在這一地區建有眾多的風力發電站和太陽能電站,幾乎每個西部城市都是自己的風能或者太陽能電站,比如新疆的達坂城風力發電站,青海的格爾木光伏電站,在河西走廊的張掖,武威,敦煌等地都有大量的新能源發電站。
  • 溫州籌建全國最大的潮汐發電站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溫州市能源·油氣集輸工藝和裝置研討會」上了解到,溫州正在籌建全國發電量最大的潮汐發電站,核心技術問題已經攻克,計劃選址在沒有主要航道經過的甌江附近海域。向海向風要能源籌建全國發電量最大的潮汐發電站溫州市近岸均為強潮區,沿海平均潮差為4.29米,根據有關理論,海水落差在2米以上的海灣處都可以建潮汐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