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2009年發電量創新高

2020-12-06 中國政府網

    1月7日拍攝的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外景。據最新統計,2009年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發電量達731萬千瓦時,創建站20多年來最高水平。溫嶺江廈潮汐電站是我國潮汐發電的國家級試驗基地,共安裝6臺雙向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3900千瓦。2009年電站3號、4號機組進行技術改造後,電站的自動化水平、安全水平等得到全面提高。新華社發(周學軍 攝)

    1月7日,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工作人員查看電站運行狀態。新華社發(周學軍 攝)

    1月7日拍攝的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發電機房。新華社發(周學軍 攝)

相關焦點

  • 探訪我國最大潮汐發電站——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浙江在線03月14日訊 據《今日早報》報導下樓村是浙東南一個古樸山村,距離溫嶺市區16公裡。村裡的養殖戶徐明發至今都不知道,家門口那座假山綠樹掩映的寧靜院落,就是我國最大的潮汐發電站和試驗基地——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根據《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我省將綜合開發包括潮汐能在內的清潔能源。
  • 浙江溫嶺江廈潮汐電站,是我國已建成最大的一座潮汐電站
    浙江溫嶺江廈潮汐電站第一臺五百千瓦機組於1980年5月投產發電。是我國已建成最大的一座潮汐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三千千瓦,是1978年投產發電的山東乳山縣白沙口潮汐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九百六十千瓦)的三倍多。也是當時世界上較大的一座雙向潮汐電站。
  • 投用40年,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累計發電2.35億千瓦時
    記者日前從江廈潮汐試驗電站了解到,作為我國第一座潮汐能雙向發電站,從1980年5月投入運行至今,電站已累計完成發電量2.35億千瓦時。電站的穩定運行,為我國大規模商業開發潮汐能積累了工程經驗和技術儲備。
  • 「潮」向未來:溫嶺江廈潮汐發電 開發海洋清潔能源
    2019年8月23日拍攝的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李瀟陽攝)  在距離浙江台州溫嶺市區16公裡的江廈港,有我國最大潮汐發電站和試驗基地——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主要由大壩、洩水閘、發電廠房、升壓站等組成,現共安裝6臺雙向燈泡貫流式潮汐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100千瓦,年發電量約720萬千瓦時。
  • 1980年5月4日,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
    1980年5月4日,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2017-05-04 10:12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裡程碑 1980年5月4日1980年5月4日,浙江省溫嶺的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這揭開了中國較大規模建設潮汐電站的序幕。
  • 看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的前世今生
    > 讓我們一起走進 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的故事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第四期——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1 上篇 潮漲潮落,浪奔浪流
  • 溫嶺江夏潮汐電站成為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榜上有名。   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第一座也是最大的雙向潮汐發電站,是潮汐發電的實驗基地,規模居世界第四。1980年5月,電站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目前,電站共安裝6臺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100千瓦,年發電量保持在720萬千瓦時左右,到今年年底已累計發電2億千瓦時。
  • 溫嶺這個潮汐發電站亮相《大國重器》
    2018-03-13 14:0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胡元勇 金振東 拍友 吳敏力 毛海挺 林圓圓 編輯 金振東3月2日,在中央二臺熱播的《大國重器》第二季第五集《布局海洋》中,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在片中展露英姿,成了浙江人的驕傲。
  • 溫嶺這個潮汐發電站亮相《大國重器》 ( 1 / 3 ) 2018年03...
    浙江在線3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胡元勇 金振東 拍友 吳敏力 毛海挺 林圓圓 攝)3月2日,在中央二臺熱播的《大國重器》第二季第五集《布局海洋》中,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在片中展露英姿,成了浙江人的驕傲。
  • 全國只剩浙江2座潮汐電站 成本高昂是主因
    這是現在國內僅存的兩座潮汐電站之一,另一座是浙江溫嶺的江廈電站。1958年,我國就開始利用潮汐能發電,高峰時,全國曾建有40餘座潮汐電站,如今僅存這兩座。緣何潮汐電站紛紛關閉?記者調查發現,舊電站倒閉、新電站的建設陷僵局,原因都指向高昂的發電成本。
  • 我國首座潮汐能試驗電站建設參與者陳琳謙 與新能源結下不解之緣
    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首座漲潮、落潮雙向發電的潮汐能電站,也是一座清潔的可再生的新能源發電站,它不僅被寫入我國中小學地理教科書,還被列入我國20世紀大事記,成為溫嶺人的驕傲。現年81歲的陳琳謙,曾參與了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的設計、施工及建成投運後的管理,與電站結下了不解之緣。
  • 中國水利工程巡禮丨全國首座潮汐能雙向發電站:38年發電2億千瓦時
    溫嶺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海偉攝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首座漲潮、落潮雙向發電的潮汐能電站,也是一座清潔的可再生的新能源發電站,它不僅被寫入我國中小學地理教科書,還被列入我國20世紀大事記,成為溫嶺人的驕傲。 一封寄給中央的書信,給能源緊缺的浙東南帶來曙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內能源普遍緊缺,浙江尤為嚴重。
  • 走近「月亮使者」:世界第四大潮汐電站,還能圍墾種糧
    近日,第一財經記者隨「新媒體走進新國企」採訪團走進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揭開這個「月亮使者」的神秘面紗。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潮汐電站以海水作為工作介質,利用海水位和庫水位的落差發電,設備的防腐蝕和防海生物附著的問題是常規水電站所沒有的;再比如,潮汐電站沒有枯水期問題,電站穩定還可以做到精準預報;建設潮汐電站不需要移民,不僅無淹沒損失,相反還可以圍墾大片土地,具有水產養殖、海洋化工、交通旅遊等綜合利用效益。
  • 走進「小而美」潮汐電站:這裡能發電 還能養小蟹年產值超千萬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在浙江省溫嶺市西南的江廈港上,位於浙江省離城16公裡處,悄然矗立著中國第一座雙向潮汐能發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作為中國潮汐能開發利用試驗基地的先驅,近四十年來,這座發電站見證了國內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多項探索。
  • 潮汐電站「退潮」 發電成本高昂新電站建設陷僵局
    台州玉環縣的茅埏島,是樂清灣第二大島,距縣城約7公裡,島上有一座歷史31年之久的潮汐發電站——海山潮汐發電站。這是現在國內僅存的兩座潮汐電站之一,另一座是浙江溫嶺的江廈電站。1958年,我國就開始利用潮汐能發電,高峰時,全國曾建有40餘座潮汐電站,如今僅存這兩座。緣何潮汐電站紛紛關閉?
  • 探訪「月亮使者」——中國最大的潮汐發電站
    作為「水利電力潮汐電站」項目,1972年,江廈潮汐電站被批准建立,研究包括潮汐能特點、潮汐機組研製、海工建築物技術問題研究和綜合利用等。1985年電站基本建成,目前電站共安裝6臺雙向燈泡貫流式潮汐發電機組,裝機容量4100千瓦,年發電量約720萬千瓦時,累計完成發電2億多千瓦時。
  • 探訪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
    在距離溫嶺市區16千米西南方向的一個狹長港灣裡,坐落著我國首個雙向潮汐能發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國際社會對潮汐發電的重視潮汐是由於月亮和太陽的吸引力而產生的海水定時漲落現象,科學家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海洋的呼吸」,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 走基層丨探訪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
    在距離溫嶺市區16千米西南方向的一個狹長港灣裡,坐落著我國首個雙向潮汐能發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國際社會對潮汐發電的重視  潮汐是由於月亮和太陽的吸引力而產生的海水定時漲落現象,科學家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海洋的呼吸」,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 溫州籌建全國最大的潮汐發電站
    目前我國最大的潮汐發電站是台州溫嶺江廈潮汐試驗發電站,該電站採用全潛式發電機,設計安裝6臺500千瓦雙向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000千瓦。據了解,在2011年,溫州市籌建的潮汐發電站核心技術由浙江恆豐泰減速機製造有限公司攻克。該公司和上海海洋大學一起研發半潛式潮汐發電機,已取得成功。現在我國各大潮汐發電站採用的發電機都是全潛式的,這對發電機的密封性等各項性能要求高,造價相應也較高。
  • 潮汐發電仍在「退潮」期,商業化應用難跨成本關
    浙江溫嶺江廈潮汐電站。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潮汐能資源蘊藏量約為1.1億千瓦,可開發總裝機容量為2179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624億千瓦時,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的站點共191處,可開發總裝機容量為2158萬千瓦,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蘇等省的沿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