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報導:多圖+視頻:李克強總理為海洋潮流能發電硬科技點讚 從「牛肉乾大王」轉型到「中國潮流能發電第一人」,林東用了8年時間。他的轉型,很像是他潛心研究了多年的潮流能——平靜的表面下,是百轉千回的湧動和暗流。向藍色海洋要綠色能量,在潮流能發電規模化應用這一領域不斷刷新世界紀錄,林東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民營企業的創新力量。
不敢到場的總指揮
早在2015年3月5日,舟山秀山島邊的海域上,一艘浮吊船將重達2500噸的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總成平臺緩緩吊裝到海裡。隨著其成功下海,運行穩定後年發電量達600萬千瓦時。這標誌著我國在海洋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然而,在這樣一個重要時刻,科研專家到了,技術工人也到了,唯獨少了這項工程的總工程師——林東。此時的林東,正坐鎮杭州公司總部,看著直播、拿著電話遠程操控整個總成平臺下海流程。他不是不想在現場感受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而是「不敢」。整個發電機組的總成模塊下海;第一代發電模塊下海……似乎每一個重要時刻,林東都缺席了。
「就像自己的孩子要生了一樣,又期待,但是又怕會失敗。」林東說,正是因為整個科研階段,比想像的要艱苦太多了,才讓他如此小心翼翼,確保萬無一失。
去年12月29日深夜,舟山秀山島邊的海域上,一艘浮吊船正將一臺130噸重的大型機組設備緩緩吊裝到海裡。這是完全由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第三代水平軸模塊化發電機組。隨著裝機成功,這臺被稱為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的設備,投運總裝機達到1.7兆瓦,裝機規模能滿足1200戶海島居民的用電需求。這一回,總指揮林東終於來到了現場指揮裝機作業。「工程進行到了這一步,我終於有了站在現場的勇氣。」事後,林東這樣告訴記者。
不願服輸的總工程師
事實上,不敢到場的總指揮還有過一次被迫到場的經歷。那是在2016年7月第一代發電模塊下海時,由於當天發電模塊下海遇到了困難,整個模塊下放到五分之四位置的時候,突然被卡住了。坐鎮杭州遠程指揮的林東心急如焚。如此龐然巨物,只有在小潮汛期間才能順利下海,然而一個月只有兩次這樣的窗口期,每個窗口期僅有4天,為了安全起見,還必須是風平浪靜的日子。如果這次設備不能順利下海,意味著項目將蒙受巨大的損失,甚至是全盤皆輸的風險。
「當時,我們光請浮吊公司就花費巨大,單次起吊無論成敗就要花200萬元。」林東說,無奈之下他與多名專家在7月25日傍晚趕赴舟山,商討解決辦法。從晚9時一直開會到次日凌晨2時。深夜的海灣,耀眼的照明燈,讓人幾乎看不到天上的星星,而海面以下卻漆黑一片,想知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就像是瞎子摸象。林東喊停了會議,催著大家去休息,自己則坐在會議室繼續研究圖紙。
第二天一早,林東終於找到了原因。原來,按照設計,機組往下吊裝的時候,應該是平潮,但還剩下2.35米的時候,由於窗口期延誤了30分鐘,潮水已經起來了,巨大的水推力使水輪機組失去了平衡,導致機組底部卡在了總成平臺的支架上。找到了原因,在第二臺機組下海時,林東將吊裝窗口期提前了半小時。
7月27日,天蒙蒙亮,在舟山南部海域的吊裝現場,傳來響亮的聲音,這一次,林東底氣十足:「我是總工程師林東,我命令,LHD海洋渦輪水輪機下海,正式啟動。」
在聚光燈的照射下,這臺設備機組狀如一把飄在海面的小提琴。潮起潮落,湍急的潮流穿過豎立在海平面下的渦輪葉片,推動水輪機飛速運轉,源源不斷的電流通過國家電網,將清潔能源輸送到島上居民的家庭中。截至今年6月27日,整套機組已實現全天候連續發電併網運行超過25個月,穩定發電併網運行時間不斷刷新世界紀錄。
備受質疑的轉型者
誰能想到,如今在我國東海洋面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竟然是從杭州太子灣西湖邊的一個出水口起步的。
時間回到2008年,此前林東經過10多年打拼,已經是大名鼎鼎的「綠盛牛肉乾大王」。他在綠盛鼎盛時期將其交給家人,投身於潮流能領域。林東在美國洛杉磯建立孵化中心,尋找尖端科技,推動其產業化。當時,林東與旅美流體力學專家黃長徵、新材料領域專家丁興者有了頻繁的互動。一次,丁興者和林東去找黃長徵,正巧看到黃長徵在做清潔能源實驗模型。三個人就圍繞著清潔能源聊了起來。很快,林東以三人姓氏首字母為名字,在洛杉磯註冊成立LHD美國聯合動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團隊嘗試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項目後,林東大膽拋出一個不成熟的想法:為什麼不把渦輪塞到水底?
要知道,在林東團隊研發出潮流能發電設備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潮流能機組的裝機功率為1兆瓦,最長連續發電併網時間沒有超過4個月。
林東在做足了充分論證後,於2011年初開始了初步試驗。為了驗證LHD水輪機發電的穩定性,必須要先找到一個即穩定又安全的流場來做實驗。林東想起了自己經常路過的杭州太子灣,有一處西湖的入水口,那兒水流湍急,適合實驗。於是,黃長徵、丁興者在美國公司繪製圖紙,林東則找綠盛集團公司機修車間的技術工人們組成臨時團隊製作小型樣機。
就這樣,晚上做實驗、測數據,白天根據數據調整優化設備,連續3個月,林東團隊終於驗證了LHD水輪機發電的穩定性和捕捉能量的轉換效率。此後,林東的實驗場從西湖,變成了千島湖,並投入1800萬元在千島湖建設了模擬潮流能實驗室。樣機越做越大,投入越來越高。林東想起了申請國家級專項基金。
然而,「一個做牛肉乾的」竟然要搞潮流能發電,還張口就要實現兆瓦級,專家們不懷疑是不可能的。當時我國正在研發的潮流能發電才實現總裝機量0.3兆瓦。但是林東沒有放棄,他一面繼續爭取支持,一面埋頭在千島湖不斷地做著實驗和論證。終於在2013年得到了官方認可。2013年,林東團隊終於得到了國家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支持,同年,項目還被列為省重大科技專項。此後,林東團隊的研發步入了快車道。2014年,世界首臺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項目,終於開工建設。
研發和技術創新是無止境的。林東現在已經有了下一個追逐的目標。利用運行數據,不斷優化設備,保持技術領先的同時降低發電成本。LHD團隊已經在原有大數據基礎上研發更大規模的裝機。
來源:浙江日報 記者 周琳子 原題:八年轉型為「中國潮流能發電第一人」林東:向海洋要綠色能量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閱讀
南海仲裁案三年後美方舊事重提,外交部回應:雙重標準
海洋碳匯經濟價值核算研究
多項涉海!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布
中國東海附近發生6.0級地震,海上發生地震前有哪些徵兆?
2019東亞海洋博覽會將於9月4日至8日在青島舉行
國內最大深遠海智能環保型鮑魚養殖平臺建成
證監會揭秘獐子島扇貝跑路:財務造假、虛假記載、推遲信披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成立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
海南海花島、如意島、南海明珠人工島等多個海洋工程項目鄰近海域2018年海洋生態狀況良好 |《2018年海南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 》
威海港被無償劃轉青島港集團 山東沿海七大港口整合完畢!
智匯海洋 定位於中國海洋智庫核心媒體,整合推送海洋資訊、傳播海洋學術成果。免責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和媒體所有;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公眾號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請在公眾號留言,確認後立即刪除內容。
——中國海洋能開發利用成果豐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