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潮流能發電技術看中國!歷時10年,他終於做到了!

2021-01-16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在浙江舟山南部海域,目前世界上唯一實現全天候發電併網運行的兆瓦級潮流能發電項目——LHD海洋發電項目機組已發電併網、連續運行超過26個月,在潮流能發電規模化應用領域不斷刷新著世界紀錄。


潮起潮落的海水,穿過豎在海平面下的發電機翼,飛速運轉的水輪機,轉換為取之不竭的綠色電能,通過國家電網,輸送到海島居民的家中。


而這個發電項目的總工程師,正是當初因「牛肉乾大王」之名而被人們熟知的林東


人物簡介:林東,杭州綠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董事長;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委員。


8年研發加2年攻關,林東的併網發電項目,讓中國成為繼英、美之後,第三個全面掌握海洋潮流能發電併網技術的國家,在併網、連續運行時間上,甚至實現了「彎道超車」。


「我始終夢想著用科技創新來改變世界。」林東說,正是這種信念,不斷鞭策著自己在創新之路上不斷前行。


林東為李克強總理介紹LHD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項目。採訪人供圖。



從「牛肉乾大王」,到LHD聯合動能海洋能大型實驗室總工程師,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在林東看來,這中間的距離只差了一個「科學夢」。


「和很多人一樣,我小時候的夢想也是要當一個科學家。」林東說,他最佩服兩種人,一種是像埃隆·馬斯克,比爾·蓋茨一樣具有科學家精神的企業家,另一種則是像愛迪生、諾貝爾、貝爾一樣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科學家,「他們無疑都是推動時代和社會進步的傑出代表。」


在近10年的苦心經營下,林東的綠盛牛肉乾擺放到了祖國大江南北的商超貨架,這也讓他完成了自己「科學夢」的原始資本積累。


2009年4月,林東在美國洛杉磯建立孵化中心,與美國南加州大學流體力學專家黃長徵博士、美國新材料領域專家丁興者博士共同成立LHD美國聯合動能公司成立,攻堅突破的方向最終選定潮流能發電。


歷經2年的潛心研發,林東團隊發現了海洋潮流能發電技術的新路徑,這和其他國家、研究人員正在做的都不一樣。


潮流能取用不盡,完全符合能源低碳化、清潔化的未來方向,在家鄉政府部門招才引智的鼓勵之下,林東帶著項目毅然回國,開始著手將研發的技術在國內實現產業化。


位於舟山的LHD海洋發電項目機組



「一個做牛肉乾的來搞潮流能發電,還要搞超兆瓦的發電機組,簡直太離譜了!」


一開始很多業內的專家並不看好林東和他的項目,有人甚至認為林東在「忽悠」,是「瘋子」,畢竟彼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潮流能機組的裝機功率為1兆瓦,最長連續發電併網時間沒有超過4個月,而我國研發的潮流能發電才實現總裝機量0.3兆瓦。


多方的質疑讓林東壓力陡增,但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把項目做成的決心。他自掏腰包,從綠盛的盈利款中拿出了2億元,投入到新能源項目的開發上來。


面對身邊人不解的神情,他總是笑著回應:「我做牛肉乾賺錢就是為了能夠搞出潮流能,為人類送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電,我要讓大家看到,這是真的。」


在對全球類似項目做了細緻調研,進一步確定自己技術路徑正確性後,林東團隊先在千島湖建立了一個實驗基地,試驗多年來的研究成果。2014年,林東開始在舟山實地攻關LHD項目。


然而,困難比想像的還要多,不但渦輪能量的穩定捕獲、穩定轉換是需要攻克的難題,調節負載系統,防腐、仿生物系統也都是新事物,放眼全世界也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其中哪一件沒做好,都無法讓機組發出電來。


設計、下水、發電、改進……從模擬實驗室到真正的海域,林東團隊不斷重複著這個過程。「走不通了,就繞回來重新走。」他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攻克一個又一個業界難題後,2016年7月27日,LHD海洋發電項目首批1兆瓦機組在舟山順利下海發電,當年8月26日成功併入國家電網。2017年5月25日開始,該1兆瓦發電機組實現全天候發電併網。這個研發歷時8年,由十五大系統構成的項目,已獲授權的國內外專利總計59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林東均為第一發明人。


林東查看潮流能發電情況。採訪對象供圖。



從舟山海域的上空俯瞰,林東團隊研發的LHD海洋潮汐發電項目就像一把白色的小提琴,奏響著清潔能源華美的樂章。


由於發電機組採用模塊化設計,今年計劃下水的機組已經更新迭代到第四代,而第五代機組也已經進入了設計研發階段。


林東說,要想站在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制高點,研發的腳步就要像自己的研發的潮流能發電機組一樣,永不停歇。「相信用不了幾年,他的總成平臺機組就將達到20兆瓦,那時潮流能發電的度電成本將低於火電。」


隨著技術的不斷優化,林東讓中國海洋潮流能開發利用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也讓人類實現向大海要清潔能源的夢想不再遙遠。



LHD海洋發電項目首批1兆瓦機組在舟山順利下海發電,林東與現場工作人員鼓掌歡慶。採訪人供圖。


具有科學家精神的企業家,以及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科學家,是推動人類技術革新的核心力量。


年輕人投身科技創新不光要有潛心研發的科學家精神,同樣也需要兼備整合產業鏈資源,將科學技術實現產業化的企業家能力。



>>>更多視頻訪談信息,可點擊文末左下角的「閱讀原文」查看。


信息來源:浙江在線

本文記者:趙磊

今日編輯:段婷


歡迎關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屢破世界潮流能發電新紀錄
    這個發電項目的總工程師,正是當初因「牛肉乾大王」之名而被人們熟知的林東。  8年研發加兩年攻關,林東的併網發電項目讓中國成為繼英、美之後,第三個全面掌握海洋潮流能發電併網技術的國家,在併網、連續運行時間上,甚至實現了「彎道超車」。「我始終夢想著用科技創新來改變世界。」林東說。
  • 「中國潮流能發電第一人」 林東:向海洋要綠色能量
    他的轉型,很像是他潛心研究了多年的潮流能——平靜的表面下,是百轉千回的湧動和暗流。向藍色海洋要綠色能量,在潮流能發電規模化應用這一領域不斷刷新世界紀錄,林東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民營企業的創新力量。  備受質疑的轉型者  誰能想到,如今在我國東海洋面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竟然是從杭州太子灣西湖邊的一個出水口起步的。  時間回到2008年,此前林東經過10多年打拼,已經是大名鼎鼎的「綠盛牛肉乾大王」。他在綠盛鼎盛時期將其交給家人,投身於潮流能領域。林東在美國洛杉磯建立孵化中心,尋找尖端科技,推動其產業化。
  • 舟山潮流能發電項目達國際領先水平
    利用海洋潮流開發綠色電能,是世界各國苦苦探尋的目標,我國從30年前開始進行科研實驗,近日才取得併網發電的實質性突破。10月20日,舟山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成果通過專家鑑定,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組織的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項目還亮相正在北京舉行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位於舟山岱山海域的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由僑創聯盟執行理事長、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董事長林東領銜研發。
  • 世界首個全天候併網運行潮流能發電展項亮相
    島礁間架設起白色機組,流水模擬大海潮流,帶動轉軸傳動發電,藍色燈帶象徵電網,源源不斷地輸往城市鄉村。12月21日,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內,「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展項」亮相。該展項還同步接入了我國東海舟山海域海流發電實時運行實況。
  • 林東:未來以中國潮流能為代表的高科技將惠普世界
    「我們用9年時間,幾乎跑遍了世界各地,歷經多年研發和反覆試驗,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終於成功研發了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總成平臺。」林東在劇中的名字叫林傑,他告訴記者,除了感情戲外,其他情節幾乎是原汁原味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除了以林東為原型的林傑,劇中還有兩位熱血青年吳數、丁炫。
  • 舟山利用海浪發電成功 歷時7年涉及52項專利
    舟山8月15日電 (記者宦建新 通訊員金長青)15日15時25分,世界首臺3.4兆瓦模塊化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首套1兆瓦機組正式啟動發電,發電機組運行正常。潮流能發電在浙江舟山成為現實。歷時7年研發,15大系統核心技術群組,52項核心專利……以林東為總工程師的海外科研團隊主導研發出世界首臺3.4兆瓦的「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可在海裡安放7個發電機組模塊。首套1兆瓦發電機組,安裝在岱山縣秀山鄉南部的海裡。自今年1月入海安裝,經完整潮水周期的運行,各項數據採集符合併網要求。
  • 研發海洋潮流能技術 獲重大突破
    這標誌著我國在海洋潮流能開發利用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也因此正式增加了一個新的能種,而且是清潔無汙染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為我國加快自主創新「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增加內容。目前世界上實現海洋能發電併網的國家只有英國和美國。法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雖經多年努力,還是無法實現潮流能穩定發電併網的技術要求。
  • 追夢中華:林東,在東海上用一把「小提琴」潮流發電
    這座海洋潮流電站將大海的旋律變成電,變成光,變成綠色的能源。在此之前,人類獲得電能的方式有核電、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這些技術的原創者都不是中國人。但如今,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利用潮流能發電的國家。第一期發電3.4兆瓦,可能嗎?潮流能發電,其實並不是林東他們最早瞄準的研發目標。
  • 世界最大潮流能發電機組成功下海
    2018-12-29 22: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餘若望 通訊員 陳振東 楊帆 姚峰 張帆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姚峰 張帆 攝12月29日,完全由中國LHD海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代表著LHD最新技術的第三代水平軸模塊化發電機組在舟山秀山島順利實施下海安裝,標誌著我國海洋科技創新和海洋經濟產業化進程又迎來一個裡程碑時刻
  • 原創 | LHD中國海琴: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是如何煉成的?
    LHD團隊研究了太陽能、風能,最後落腳在海洋潮流能。2011年,林東三人團隊初步摸索出海洋潮流能的全新技術路徑及其潛在的商業價值。在時任浙江省僑聯主席、現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民革浙江省主委吳晶的建議下,林東決心把LHD項目帶回中國,帶到浙江。
  • 直擊中國海洋大學百千瓦潮流能發電裝置示範項目—新聞—科學網
    海洋,神秘、奇幻,為萬物賴以生存;海洋資源,非唾手可得卻驅人孜孜不倦,求其若渴。 浩瀚無際的大海蘊藏著萬千能量,讓無數海洋人魂牽夢繞。而在山東青島,有這樣一支隊伍,正一步步將他們的海洋夢轉變為現實。近日,記者一行驅車來到青島市黃島區,實地探訪了中國海洋大學的100千瓦潮流能發電裝置示範項目。
  • 中國首臺百千瓦潮流能發電裝置海大製造 黃島裝機
    8月27日,由中國海洋大學研製的我國首臺100千瓦潮流能發電裝置在黃島區齋堂島海域正式安裝成功,目前正在進行調試,預計今年9月份進行發電測試。這臺裝置突破了潮流能開發方面的關鍵技術,使得發電裝置能夠不再受海水流速限制,能夠適應不同海域。正式運行後,年可發電10萬千瓦時,屆時,齋堂島上的300餘戶居民將用上真正綠色、環保的穩定電力。
  • 【世界瑞安人】瑞商林東的「海洋能潮流發電項目」獲總理點讚
    涉足潮流能之前,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瑞商林東早已是業界聞名的「牛肉乾大王」,可如今在他身上已經不太能找到「綠盛」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總工程師」。一個由民營企業家率領的研究團隊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也許正因為我們是後來者,沒有受到固有研究路徑的束縛,讓劍走偏鋒、彎道超車變成了現實。」林東說。
  • 聯合動力海洋潮流能發電裝備獲重大技術突破
    3月31日,國家能源集團所屬聯合動力公司自主研發的應用270°電動變槳技術和水下視頻技術的300kW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成功下海,並順利併網發電運行。 這是世界首臺應用270°變槳技術,實現了雙向海流能量高效捕獲的潮流能發電機組。
  • 從綠盛牛肉乾到海洋潮流發電,掌門人林東底氣從何而來?
    從"牛肉乾大王"到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 林東的商戰史,可追溯至1993年。 當時,他創辦了杭州綠盛食品有限公司,產品從最初嘗試的綠盛果粒橙到後來的棒棒冰、牛奶等,到最後確定的產品定位——綠盛牛肉乾。 隨著牛肉乾生意的擴大,林東開始思考自己當初的「科學家」夢想。
  • 浙江LHD潮流能工程連續運行時間至今無人能敵
    《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海洋經濟各項工作不斷取得突破,不斷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浙江LHD潮流能工程連續運行時間保持全球第一。   自2009年開始,浙江省僑聯副主席、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東擔任總工程師,帶領海歸科研團隊,歷時8年成功研發擁有十五大系統構成的「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系統群,2016年7月
  • 漲知識 潮流能發電技術
    ,水流速度較高,可直接利用潮流前進的動能來推動水輪機發電,方法類似於風力發電機,稱之為潮流發電機。風力機可用的形式基本上都可用於潮汐動能發電,比較典型的的是採用與水平軸風力機相似的結構與原理,下面舉兩個例子介紹一下。    敞水型水平軸槳葉潮流發電裝置圖1是一種潮汐動能發電機示意圖,與順風式風力機工作原理相同,也叫槳葉式潮流發電機。
  • 青島實現潮流能發電將迎來海洋能開發新局面
    近日,由中國海洋大學研製的我國首臺100千瓦潮流能發電裝置被成功投放到了黃島區齋堂島海域,據了解,這臺裝置突破了潮流能開發方面的關鍵技術,使得發電裝置能夠不再受海水流速限制,能夠適應不同海域。這標誌著我市在潮流能開發領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同時,也意味我國在海洋能開發領域將打開新局面。
  • 中國海流能發電技術躋身世界前三甲 搶灘「藍色油田」
    中國海流能發電技術躋身世界前三甲 搶灘「藍色油田」 2017-這標誌著中國海流能發電已攻克「穩定」難題,成為世界上繼英國、美國之後,第三個實現海流能發電併網的國家。  「當前,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傳統能源造成的環境代價日益凸顯。而被譽為『藍色油田』和『海上沙烏地阿拉伯』的海洋潮流能與太陽能、風能相比,規律性強且不佔用陸地,是理想的可再生清潔能源。」
  • 溫商頂梁柱:世界最大海洋潮流能機組併網發電兩周年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平臺其實是我省完全自主研發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該項目總工程師林東表示,「世界上其他潮流能發電都還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階段,最長持續發電時間不過三個月左右。」而截至8月25日,該平臺上安裝的首批1兆瓦機組已經併入國家電網兩周年,並持續發電15個月,還在不斷刷新著「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