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遇上「黑科技」 「發電玻璃」上房頂,房子「變身」發電站

2020-12-05 寧波頻道

浙江在線-寧波頻道9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曉鵬 通訊員 王幕賓 張昊樺 朱珊珊 汪溥)9月22日,全國首個新型「碲化鎘薄膜電池」代替傳統琉璃瓦的屋頂發電光伏項目在寧波市海曙區龍觀鎮龍谷村正式開工。該項目總體裝機容量800千瓦,由國網(寧波)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投資並與寧波光年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建。

走進寧波海曙龍觀鄉龍谷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正在新建的聯排民居房,龍谷溪清澈見底的河水緩緩流下,群山環抱,風景秀麗,抬頭望去,這一排排民居房上,施工人員正有條不紊地鋪設一塊塊玻璃平板。看似普通的玻璃平板是由碲化鎘薄膜電池製成,相較於普通的晶矽太陽能電池弱光性更強,不僅防水,還為村裡節省了80萬的建築成本。

「這種集材料與新能源於一體的『發電玻璃』,實現了玻璃與材料的有機結合,具有尺寸大、耗能低、無汙染、可回收、環境適應性強等特性,在新型建築材料領域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寧波光年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松成表示,屋頂是所有鄉村共有的閒置資源,通過政府協調,人人參與,家家得益的「光伏版」鄉村振興投資分享模式,讓更多村民分享陽光紅利,實現利益共同體和生態環境共同體。

據了解,龍谷光伏村項目總裝機容量772.8千瓦,首創性的採用碲化鎘薄膜組件,薄膜組件相比傳統晶矽組件具有弱光性好,低衰減,美觀等優點。光伏電站將於年底建成,與改造房一同建成投入使用,屆時,安裝在屋頂的7360片光伏瓦將通過太陽光芒,發出源源不斷地清潔電力,造福千家萬戶。龍谷村新村主體建設完工後,全村新建樓房都會安裝上碲化鎘薄膜電池,包括該項目的逆變器、支架、電纜、併網櫃等配套設施,統稱為光伏瓦BIPV成套設備。

這些光伏設備的安裝,龍谷村集體和村民們都是零支出,在接下的25年裡,國網(寧波)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還將與龍谷村開展合作,龍谷新村所有新樓都配套光伏瓦BIPV成套設備,從整體來看就是一個光伏電站。期間,這個光伏電站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直接併入國家電網,預期年發電量80萬度。

「這個工程260萬建設費用全部由國網(寧波)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承擔,並負責設備的運營維護,按照每年120000度電費折算成6萬多元的金額回饋給村民,相當於我們200戶人家每月還免費使用50度電量,25年後這個光伏電站將無償贈與龍谷村集體和村民,之後村集體和村民可以繼續享受光伏電站所有的發電收益,這是實實在在的紅利啊」,龍谷村老黨員謝彭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

2018年,位於龍觀鄉的李岙村建成了光伏村,成就了「中國光伏第一村」,「光伏版」鄉村振興模式深入人心,2019年,全國最大的光電建築一體屋頂光伏項目在海曙龍觀鄉大路村投運,裝機容量比李岙村翻了一番,今年,龍谷村的新農村建設來完成碲化鎘薄膜電池建築一體化光伏屋頂項目再次成為全國首個。

接下去,國網(寧波)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將攜手政府部門把龍觀鄉打造成寧波市第一個最美光伏小鎮,實現「村村有光伏、家家用光伏、人人享光伏」的新能源低碳鄉鎮。

1600816440000

相關焦點

  • 「發電玻璃」橫空出世,建造物將全部變成發電站?
    「發電玻璃」橫空出世,建造物將全部變成發電站? 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量與日俱增,而由於這類不可再生資源轉換成能源需要上萬年的漫長時間,煤、石油資源的儲備早已入不敷出,尋找可再生能源已是迫在眉睫。
  • 成都造「發電玻璃」,能把建築物變發電站
    「發電玻璃」是如何發電的?薄膜弱光發電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鍍上碲化鎘光電材料,讓普通玻璃從絕緣體變成可導電的導體,進而變成可發電的建築材料,每塊發電玻璃的發電層經過雷射的刻蝕,形成214個串聯的小電池,也就是黑色玻璃上肉眼可見的白色線條。
  • 中國率先研發成功,頂級能源設備「發電玻璃」,高樓變身發電站!
    我國著名科學家潘錦功,經過很多年的研究發明,終於成功的研究出一種叫「發電玻璃」的高科技。這種黑科技的功能就是顛覆了以往的新能源建材,在歷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發明,對於新能源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福音。為什麼叫做「發電玻璃」呢?是因玻璃能把太陽能轉為電能,被稱為「掛在牆上的油田」。
  • 薄膜太陽能技術「植入」普通玻璃變身「發電體」
    據漢能創始人李河君介紹,漢牆採用全球最先進的玻璃基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技術,兼具安全性與發電性能,是全球首套「發電牆綠色系統解決方案」。然而實現理想目標、尤其是實現能耗大幅度降低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主要因為太陽能在建築上的應用還沒有革命性的技術,而漢牆的出現突破性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太陽能不僅可以在屋頂上應用,還完全可以在牆面上大面積應用來大幅提升清潔電力的利用水平。」   李河君表示,在過去,擁有著悠久歷史的玻璃建材,僅僅只是建築的一個組成部分。
  • 農村房頂上安裝光伏發電不要錢,只佔房頂,有何利弊?看完有數了
    現在在農村經常能看到房頂上安裝光伏發電裝置的農戶,聽已經安裝光伏發電裝置的農民介紹,在房頂上安裝光伏不要農民錢,只佔自己家的房頂,並且每年還會有一些租金,很多人都想,反正房頂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用它來賺點錢,所以很多人家都安裝了光伏發電裝置,那麼房頂上安裝光伏發電裝置,有什麼利弊呢
  • 中國造出可發電玻璃,讓房子變發電站,完爆傳統的太陽能發電
    其原理是在絕緣的普通玻璃上塗抹上4微米厚的碲化鎘光電薄膜,由此製成可導電、可發電的半導體材料。 那麼4微米厚究竟是什麼概念呢?根據相關報導,在生產線上,一塊單片長1.6米,寬1.2米的發電玻璃,僅需55秒,而這樣的一塊玻璃光電轉化率達到17.8%。
  • 中國又一黑科技,發明發電玻璃,網友:一年都不要交電費
    文/玉濁清中國又一黑科技,發明發電玻璃,網友:一年都不要交電費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科技時代,科技產品也是非常豐富的,這也驗證一個國家的進步和成長。隨著各國的不斷發展所需要的能源也越來越多,而電能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所介紹的三峽水電站,雖然說能夠提供大量的電力,並且也產生很多的能量,但是耗費的資金也是非常大的,為此也有很多人想要建設出比較方便又節省金錢的發電資源。我國又造出了另外一種發電的黑科技,這種黑科技就是發電玻璃。
  • 一塊玻璃引起各國注意,中國硬核「黑科技」登場,美國只能眼紅了
    話題:一塊玻璃引起各國注意,中國硬核「黑科技」登場,美國只能眼紅了這個名叫潘錦功的科學家,他創造出來的發電玻璃已經得到了美國相關專業人士的最大認同,有美國的科研人員覺得潘錦功創造發電玻璃這個新產品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
  • 發電玻璃來了,生產一塊僅需55秒,年發電達270度
    電力還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清潔的能源,因為現在有了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這樣的發電方式沒有任何的汙染環節。而現在,又多了一種清潔的發電方式,那就是玻璃發電了。玻璃在我們生活中再平常不過了,主要的作用就是採光,我們的房子上都會安裝玻璃。現在有人把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到了屋頂上,這樣既節省土地還可以發電,可謂兩全其美。受到啟發,也就有人發明了發電玻璃。
  • ​「發電玻璃」真的來啦!一扇牆就能滿足整棟樓的用電需求,多餘的還可「出售」…
    「發電玻璃」讓高樓變身「發電站」總投資100億元的中建材碲化鎘發電玻璃項目
  • 太陽能發電弱爆了,這塊「掛在牆上的油田」,讓房子秒變發電站!
    源:黑科技大全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著的也是資源的越發消耗與浪費「發電玻璃」當然不是玻璃自身能發電其原理是在絕緣的普通玻璃上塗抹上4微米厚的碲化鎘光電薄膜由此製成一種半導體材料 可導電、可發電
  • 如果你家有幾塊這樣的發電玻璃,一年的電費不用交了!
    最近,央視科技頻道的《時尚科技秀》報導了一種可以發電的玻璃,這種琉璃乍看和普通玻璃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它卻比普通玻璃多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
  • 如果你家有幾塊這樣的發電玻璃 一年的電費不用交了!
    如果你家有幾塊這樣的發電玻璃 一年的電費不用交了!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最近,央視科技頻道的《時尚科技秀》報導了一種可以發電的玻璃,這種琉璃乍看和普通玻璃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它卻比普通玻璃多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能發電!
  • 白川鄉合掌村,每20年換一次房頂,是日本的「畫裡鄉村」
    合掌村位於日本岐阜縣的白川鄉,於1995年12月被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有著日本「最美鄉村」的稱號,再加上日本的空氣十分通透,宛如宮崎駿筆下的水彩畫。這麼說吧,白川鄉之於日本而言,就像皖南「畫裡鄉村」宏村之於中國。遊客漫步於合掌村,會發現這裡是一座非常靜謐的山村。為什麼要叫合掌村?因為這裡的房頂就像雙手插在一起將要合併的手掌,即而得名。
  • 世界最大「發電玻璃」在成都誕生!
    究竟"發電玻璃"到底是什麼神奇的科技,能夠震驚世界?其實"發電玻璃"不是玻璃自身能發電,而是在絕緣的普通玻璃上,均勻塗抹僅4微米厚的(相當於頭髮絲的百分之一)碲化鎘光電薄膜,由此製成可導電、可發電的半導體材料!因此"發電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被譽為"掛在牆上的油田"
  • 大朗光伏太陽能發電站
    大朗光伏太陽能發電站據媒體報導,光伏發電這事是1950年代開始冒尖的,我國老百姓把它當做生活供電的正經事來做,是從1980年代初開始的。傳聞在那個年代,甘肅科學院就已經為西藏等無電地區人民謀取福利,而次建設較大規模光伏電站則是1983年,那時的規模是10KW。
  • 昌黎農民建起20kw光伏發電站
    昌黎農民建起20kw光伏發電站發表於:2014-06-25 00:00:00     來源:長城網索比光伏網訊:昌黎縣葛條港鄉董莊村農民董兆今年投資12萬元,建起總容量為2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年可發電3萬餘千瓦時。
  • 「給點陽光就燦爛」的碲化鎘「發電玻璃」
    玻璃發電這個黑科技大家聽說過嗎?你能想像可以自己發電的玻璃嗎?科學引領未來,技術成就發展經過多年的研發,中國的發電玻璃橫空出世9月22日,全國首個新型「碲化鎘薄膜電池」代替傳統琉璃瓦的屋頂發電光伏項目在寧波市海曙區龍觀鎮龍谷村正式開工。該項目總體裝機容量800千瓦,由國網(寧波)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投資並與寧波光年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建。什麼是發電玻璃?
  • 農村房頂安裝光伏發電,免費還給錢,到底是福利還是套路?
    近年來,很多農村人家裡的屋頂都安裝了光伏發電裝置,這是因為安裝光伏發電不僅不要農村人自己掏錢,還可以收房頂的租金和國家的補貼。農村人本身就對光伏發電一知半解,面對如此有錢賺的「買賣」,而且不用自己掏腰包,自然是非常樂意在自家房頂安裝這個光伏發電裝置了。
  • 合江縣首個光伏發電站成功併入國家電網
    四川新聞網瀘州5月14日訊(苟曉琴 杜明珉)近日,合江縣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正式建成,並成功併入國家電網發電。該光伏發電站建於九支鎮徐家祠村一村民屋頂上,由陳再華、趙麗君個人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34萬元,總裝機容量34千瓦,年發電量約1.5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