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弱爆了,這塊「掛在牆上的油田」,讓房子秒變發電站!

2021-02-15 網際網路研究家

每天精選深度網際網路業內文章、收集最新網際網路業界資訊、移動網際網路報導、研究、服務為己任的第三方行業研究機構。

源:黑科技大全

社會經濟的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伴隨著的也是資源的越發消耗與浪費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

全世界科學家都在找尋方法



建築耗電率極大

據不完全統計

全球各地建築消耗了40%的全球電力

儘管太陽能發電可基本滿足需求

但太陽能板由於不透光、笨重且成本高

大型企業大廈的樓頂或許能派上用場

實際上不能達到普遍利用


最近

我國憑藉自主智慧財產權

研發出了一款「發電玻璃」

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

「發電玻璃」當然不是玻璃自身能發電

其原理是在絕緣的普通玻璃上

塗抹上4微米厚的碲化鎘光電薄膜

由此製成一種半導體材料

 可導電、可發電

那麼4微米厚是多厚?

頭髮絲夠細了吧

那4微米只有髮絲的百分之一

薄得令人驚悚

發電玻璃易生產

光電轉化率高

生產一塊長1.6米,寬1.2米的單片發電玻璃

僅需55秒

其光電轉化率可達17.8%

一塊約2平米的發電玻璃

每年可發電260-270度

2至3塊玻璃產生的電量

夠普通家庭使用一年

 三四千塊發電玻璃產生的電量

足足有一口普通油井一整年產油轉化的電量那麼多

被稱為「掛在牆上的油田」實至名歸

發電玻璃使用壽命長

可高達30年

成本也不高

預計6年內就能將成本收回來

這種發電玻璃雖然和矽太陽能板轉化率不相上下

但發電玻璃用起來要簡單多了

首先全透明的碲化鎘薄膜可以直接塗抹在

所有能對光的窗戶、玻璃

而矽太陽能板只能在屋頂,牆壁

發電玻璃用途很廣泛

還能應用在汽車上,手機上

充當充電寶功能

更不可思議的是

即使光線條件很弱

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

照樣能將光能轉化產生電能

中國目前大約共有400億平方米的建築

若只是改造其中的10%

都能相當於建造3個三峽水電站

其作用不言而喻

世界現在急需這樣的清潔能源

科技發展永不止步

中國更是給世界做出了榜樣

想進一步詳細了解的黑友們

繼續戳視頻

多研究,多了解,研究君精選網際網路業內的趣事、要聞、收集最新網際網路業界資訊的認知 歡迎精英們分享!!

相關焦點

  • 中建材碲化鎘發電玻璃項目將生產「掛在牆上的油田」
    株洲傳媒網10月29日訊(新聞綜合頻道記者洪軍 樊菁)「發電玻璃」,也被稱作「掛在牆上的油田」「玻璃牆發電廠」。剛剛在醴陵東富工業園開工的中建材碲化鎘發電玻璃項目,投產後將生產「掛在牆上的油田」,預計年產值達10億元。在醴陵經開區企業服務中心大樓外牆一側,鋪滿了500平米的發電玻璃。
  • 中國造出可發電玻璃,讓房子變發電站,完爆傳統的太陽能發電
    雖然現在有太陽能發電,但是太陽能板不透光、笨重、成本高,導致只能使用在大型的企業大廈的樓頂或者牆壁,未能實現普及。尋找更為清潔的能源是全世界科學家奮鬥的目標,而最近,我國研發出了「發電玻璃」,又名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其研發公司中國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擁有了自主的智慧財產權。
  • 「發電玻璃」橫空出世,建造物將全部變成發電站?
    「發電玻璃」橫空出世,建造物將全部變成發電站? 科學家潘錦功發明的這款「發電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被譽為「掛在牆上的油田」! 如果我們僅用此技術對全國總建築的十分之一進行改造,那麼這些發電玻璃轉化出的電量也整整是三峽水電站發電量的3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發電玻璃」即便是光線很弱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廣電轉化產生電能。 02 太陽能是目前為止最為高效、穩定的能源,超越了風能和核能。
  • 非一般的「四川造」:裝上這塊「玻璃」外牆變發電站
    【名片】  「發電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在較弱光強下也可以發電。2018年4月,由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研製的這種「發電玻璃」正式量產,每塊每年可發電260度,成為目前世界上能夠量產的最大尺寸碲化鎘太陽能「發電玻璃」,被稱作「掛在牆上的油田」。
  • 這名中國博士宣布,建築物變發電站!
    中國科學家潘錦功成功研發「發電玻璃」,中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日前,中國第一塊、世界單體面積最大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在成都成功下線。「發電玻璃」有多牛?「發電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被譽為「掛在牆上的油田」!
  • 成都造「發電玻璃」,能把建築物變發電站
    兩塊玻璃合一,通過背面的接線盒收集電,便能發電,導入逆變器後就能直接使用了。傳送帶勻速運轉,「機器人」自動操作,55秒,就能下線一塊長1.6米、寬1.2米的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基地的外牆都裝上了發電玻璃 本文圖均為成都商報 圖有光就能發電 弱光性能好,適宜四川地區在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展示廳內,一塊電視機屏幕大小的黑玻璃蓋著幕布,隨著幕布徐徐揭開,玻璃上的燈泡一盞接一盞地亮起來。這就是世界最大單體面積的碲化鎘發電玻璃。
  • 世界最大「發電玻璃」在成都誕生!
    但是如果在自己家的屋頂上建一個太陽能發電板,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投入啊,個人家庭是不願意使用的。關鍵是效率也是一般般。這個也是導致無法大眾化的一個原因。 不過經過中國科學家潘錦功多年的努力、研發,終於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太陽能發電技術——「發電玻璃」!
  • 尷尬的伊萬帕: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站惹爭議
    2月13日,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莫哈韋沙漠的伊萬帕太陽能聚熱發電站(以下簡稱伊萬帕電站)投入商業運營,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設施。在過去3年多時間裡,建築工人們挖開了260萬平方米的沙漠,放置了超過17萬組陽光反射板,每組反射板包含兩張鏡面。
  • 大朗光伏太陽能發電站
    大朗光伏太陽能發電站據媒體報導,光伏發電這事是1950年代開始冒尖的,我國老百姓把它當做生活供電的正經事來做,是從1980年代初開始的。傳聞在那個年代,甘肅科學院就已經為西藏等無電地區人民謀取福利,而次建設較大規模光伏電站則是1983年,那時的規模是10KW。
  • 鏡子反射陽光發電——我國首座太陽能熱發電站運行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等單位的科學家利用這個原理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兆瓦級太陽能塔式熱發電站。日前,記者在北京延慶縣康莊鎮附近見到了這個剛剛通過驗收的新型電站。電站裡矗立著一個119米高的集熱塔,塔上有一個巨型吸熱器。在集熱塔的南側地面上,呈扇型分布著100面巨大的玻璃鏡(定日鏡),每面鏡子有100平方米。
  • 美國太陽能汙水廠案例
    11月6日,由中石化勝利油田新能源開發中心、勝利油田油氣集輸總廠花官輸油站聯合實施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改造工程竣工投入運行。全年可發電12萬kWh,實現創效約8萬餘元,以實際行動助推節能環保「綠色輸油」。
  • 省城一中學自建太陽能發電站 投入12萬,不過每天只能發十幾度電
    不過,該發電站一天只能發十幾度電,從投入產出的角度算,20年才能收回成本。對此,有人覺得,作為一所中學,花錢興建這樣一個沒有經濟效益的設施,有這個必要嗎?但該校的師生卻並不這樣認為,學生們對學校裡有了太陽能發電站感到很驕傲,老師們認為這有助於培養學生們的環保意識和科研精神。    ◇學生們很驕傲◇「我們學校可以用太陽能發電啦!」
  • 汽車百科冷知識:太陽能發電與電動汽車_為何沒成為黃金伴侶
    然而目前仍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案,只有針對營運車輛的低效率「光伏發電」,比如公交車普遍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對於普通小微型載客汽車而言,目前的研發方向還是提升動力電池組的充電效率,爭取一步步地縮短充電時間,為什麼這些小車不使用光伏發電呢?
  • 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場投產:滿足14萬家庭用電(組圖)
    日本東北電力於6月5日宣布,將出資參與在宮城縣黑川郡大鄉町進行開發的52MW的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該太陽能發電站將於2019年開始建設,目標是在2021年內開始運行。
  • 3000億建太空太陽能發電站,預計2050年建成「西瓜視頻」
    其中就計劃要修建一座重要的太空的基礎設施:宇宙三峽發電站。地球上的太陽能發電受天氣等影響,其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非常低,但將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在遠離地球3.6萬公裡的地球軌道上,其太陽能轉化的效率將會提高35倍,實現24小時不間斷髮電。但要建設這個空間太陽能電站急需解決兩個重要的問題:1、如何將成千上萬噸的太陽能電站部件運送到萬裡高空的軌道上?
  • 留美博士潘錦功,研製「發電玻璃」受美國重用,卻放棄高薪回國
    如今,最常見的一種清潔能源就是太陽能,但是我們對太陽能的利用都比較淺顯,而且太陽能設備並不普及。」,「發電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能直接安裝在建築外牆或者屋頂,用作建築材料,因此又叫做「掛在牆上的油田」。如今世界上最大一塊「發電玻璃」,僅1.92平方米,每年的發電量就達到260度到270度。這種新型材料,足以改變人類歷史,而這種神奇的材料的發明人,就是我國科學家潘錦功博士。
  • 半導體矽晶圓:能為太陽能光伏發電帶來什麼新希望?
    (圖片來源於:普渡大學/Zhiguang Zhou)相關背景說起「晶圓」,半導體行業的人一定不會陌生,它是指矽半導體集成電路製作所用的矽晶片,由於形狀為圓形,故稱為晶圓。矽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生產製造工藝,一直都離不開這種基本材料。各種各樣的集成電路元器件,也是由它製造而出。
  • 全球最高的發電站高達1000米 利用太陽能可全年發電完全無汙染
    全球最高的發電站高達1000米 利用太陽能可全年發電完全無汙染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全球最高的發電站,高達1000米,利用太陽能可全年發電完全無汙染!澳大利亞正在準備建造一個規模龐大的太陽能風力發電站,「太陽塔」技術是指利用太陽輻射加熱空氣進而發電。
  • 發電玻璃來了,生產一塊僅需55秒,年發電達270度
    電力還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清潔的能源,因為現在有了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這樣的發電方式沒有任何的汙染環節。而現在,又多了一種清潔的發電方式,那就是玻璃發電了。玻璃在我們生活中再平常不過了,主要的作用就是採光,我們的房子上都會安裝玻璃。現在有人把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到了屋頂上,這樣既節省土地還可以發電,可謂兩全其美。受到啟發,也就有人發明了發電玻璃。
  • 光熱發電,太陽能利用的下一個蛋糕
    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形成產業規模,工程造價較高,技術裝備製造能力弱,缺乏系統集成及運行技術,為推動產業加快發展,攻克關鍵技術裝備,形成完整產業鏈和系統集成能力,國家能源局在2015年9月30日印發了《國家能源局關於組織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建設的通知》(國能新能〔2015〕355號)(以下簡稱《通知》),組織一批以槽式和塔式為主的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開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