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聯劑改性碳酸鈣工藝、設備與適用範圍

2021-01-14 粉體技術網

用於碳酸鈣表面改性的偶聯劑主要是鈦酸酯和鋁酸酯偶聯劑,或者是複合偶聯劑。經偶聯劑處理後的碳酸鈣(包括輕質碳酸鈣和重質碳酸鈣),除了用作硬質的聚氯乙烯的功能填料外,還廣泛用做膠粘劑、油墨、塗料等的填料和顏料。

1、鈦酸酯偶聯劑改性碳酸鈣

用鈦酸酯偶聯劑進行幹法表面包覆改性的工藝流程

為了提高鈦酸酯偶聯劑與碳酸鈣作用的均勻性,一般用惰性溶劑,如液體石蠟(白油)、石油醚、變壓器油、無水乙醇等進行溶解和稀釋。

鈦酸酯偶聯劑和惰性溶劑混合後以噴霧或滴加形式加入高速混合機中,這樣可以更好地與碳酸鈣顆粒分散混合,進行表面化學包覆。如採用連續式的表面改性設備,也可以不要用溶劑預先對鈦酸酯偶聯劑進行稀釋。

鈦酸酯偶聯劑用量依碳酸鈣的粒度和比表面積而定,一般為0.5%-3.0%。碳酸鈣的乾燥溫度儘可能在偶聯劑閃點以下,一般為100-120℃。

用鈦酸酯偶聯劑處理後的碳酸鈣,與聚合物分子有較好的相容性。同時,由於鈦酸酯偶聯劑能在碳酸鈣分子和聚合物分子之間形成分子架橋,增強了有機高聚物或樹脂與碳酸鈣之間的相互作用,可顯著提高熱塑料複合材料等的力學性能,如衝擊強度、拉伸強度、彎曲強度以及伸長率等。

2、鋁酸酯偶聯劑改性碳酸鈣

鋁酸酯偶聯劑已廣泛應用於碳酸鈣的表面處理和填充塑料製品,如PVC、PP、PE及填充母粒等製品的加工中。

研究表明,經鋁酸酯處理後的輕質碳酸鈣在可使碳酸鈣/液體石蠟混合體系的黏度顯著下降,說明改性後的碳酸鈣在有機介質中的分散性良好。

此外,表面改性活化後的碳酸鈣可顯著提高CaCO3/PP(聚丙烯)共混體系的力學性能,如衝擊強度、韌性等。

3、複合偶聯改性碳酸鈣

複合偶聯體系是以碳酸鈣偶聯劑為基礎,結合其他表面處理劑、交聯劑、加工改性劑對碳酸鈣表面進行綜合技術處理的工藝。

碳酸鈣複合偶聯改性體系工藝流程

複合偶聯體系中偶聯劑及各種助劑分述如下:

鈦酸酯偶聯劑。

硬脂酸。單獨使用硬脂酸處理碳酸鈣,效果不理想。單獨使用偶聯劑處理碳酸鈣,成本較高。將硬脂酸與鈦酸酯偶聯劑結合使用,可以收到較好的協同效果。硬脂酸的加入基本上不影響偶聯劑的偶聯作用。同時,還可以減少偶聯劑的用量,降低生產成本。

交聯劑雙馬來酞亞胺。複合偶聯劑體系中,採用交聯劑可以使無機填料通過交聯技術與基體樹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進一步提高複合材料的各項機械力學性能。這是「白豔華」或簡單鈦酸酯偶聯劑表面處理難以達到的。

加工改性劑-80樹脂等。各種加工改性劑主要是高分子化合物。加工改性劑可以顯著改善樹脂的熔體流動性、熱變形性能及製品表面的光澤等。

為了使所有碳酸鈣粒子表面都能包覆一層偶聯劑分子,可以改噴霧或滴加的方法為乳液浸漬的辦法,再經過濾,烘乾,粉碎後與交聯劑等助劑高速捏合(混合),均勻分散。

綜上所述,碳酸鈣複合偶聯體系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鈦酸酯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發揮了主要作用。在此基礎上,再配合交聯劑、表面活性劑、加工改性劑等可進一步增強碳酸鈣填料的表面活性,增加填料的用量,提高複合材料的性能。

相關焦點

  • 偶聯劑改性高嶺土典型工藝與設備
    偶聯劑改性高嶺土,既可用幹法,也可用溼法。1、高嶺土幹法改性工藝與設備幹法處理改性是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將高嶺土粉料置於高速攪拌的混合容器中,將溶有偶聯劑的溶劑慢慢加入,攪拌一段時間後就可製得改性高嶺土填料,此方法簡單靈活,且完全省去了脫水和乾燥過程,常作為普遍的改性方法。
  • 輕質碳酸鈣表面改性常用藥劑、工藝及效果評價指標
    碳酸鈣顆粒經溼法改性處理後,其表面能降低,即使經壓濾、乾燥後形成二次粒子,僅形成結合力較弱的軟團聚,有效地避免了幹法改性中因化學鍵氧橋的生成而導致的硬團聚現象。此法是傳統的碳酸鈣表面處理方法,適用於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劑,該法的優點是包覆均勻,生產質量高。但乾燥需要控制一定的溫度和條件,有些表面處理劑不溶於水或在水中易分解,採用其它有機試劑又有成本和安全問題。
  • 粉體幹法表面改性工藝特點及適用範圍
    幹法表面改性工藝是指粉體在幹態下或乾燥後在表面改性設備中進行分散,同時加入配置好的表面改性劑,在一定溫度下進行表面改性處理的工藝。無機粉體的表面物理塗覆、化學包覆、機械化學和部分膠囊化改性常常採用這種工藝。
  • 科普|改性碳酸鈣的24種應用及相應改性劑作用
    粉體改性劑對碳酸鈣進行表面改性的目的是提高碳酸鈣的應用性能,拓寬碳酸鈣的應用範圍和市場,並通過粉體的表面塗層改性可引領一些新的應用領域和藍海市場。鋁酸酯偶聯劑對碳酸鈣顆粒表面有一定的粘結作用,改性碳酸鈣顆粒的分散性顯著提高。隨著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改性碳酸鈣用量的增加,複合材料的磨損量和摩擦功降低,摩擦阻力增加。當用量為8份時,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最好,拉伸強度和衝擊強度分別提高了4.46%和24.57%。
  • 矽烷偶聯劑改性無機填料及其在橡膠中的應用
    為了改善橡膠材料的特性,並降低橡膠製品的生產成本,其有效途徑是進行填充和改性。但由於無機填料與有機聚合物在化學結構和物理形態上存在著顯著差異,為增加無機物與有機聚合物之間的親和性,一般可用偶聯劑來解決這個問題。
  • 矽烷偶聯劑KH550廠家價白炭黑改性_三孚矽業用真心服務
    矽烷偶聯劑KH550廠家價白炭黑改性,三孚矽業用真心服務,三孚新材料堅持以技術創新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同時致力於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共生。矽烷偶聯劑KH550廠家價白炭黑改性, 一類專用助劑, 一般分為鈷鹽和樹脂兩大類 。
  • 當氣流粉碎「遇見」表面改性,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按照改性劑加入方式的不同,一體化工藝又可分為以下兩種工藝: (1)幹混-粉碎改性工藝 首先在一定的溫度下,將物料與改性劑在混合設備中混合均勻,然後直接加入氣流粉碎機中粉碎,其主要工藝參數為粉碎壓力、進料速度、分級速度和改性劑用量、改性溫度等。
  • 嘉賓報告|鄭水林:碳酸鈣粉體表面改性技術
    「2020年中國非金屬礦產業高峰論壇暨非金屬礦綠色礦山評價交流會」將於11月27-29日在河南鄭州嵩山飯店召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鄭水林教授將作《碳酸鈣粉體表面改性技術表面改性是提升碳酸鈣應用性能、提高適用性、拓展市場和用量所必須的重要手段,未來功能化、專用化將成為碳酸鈣發展的主要趨勢,各種表面改性專用碳酸鈣的市場需求量會越來越大。目前,我國普通碳酸鈣產能過剩,低價競爭激烈。經表面改性後的碳酸鈣,使用效果顯著提升,用戶體驗好,價格自然隨之增加。
  • 乾貨| 6大表面改性方法,你的粉體適合哪一種?
    表面改性是根據應用需要有目的地改變粉體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以滿足現代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發展的需求,在粉體加工和應用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主要有6大類改性方法。1、物理塗覆方法原理:利用高聚物或樹脂等對粉體表面進行處理,一般包括冷法和熱法兩種。改性劑:高聚物、酚醛樹脂、呋喃樹脂等。
  • 高嶺土矽烷偶聯劑改性
    矽烷偶聯劑是由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開發的,主要用於玻璃纖維增強塑料中。 矽烷偶聯劑的分子結構通常為:Y-R-Si(OR)3(其中Y為有機官能團,SiOR為甲矽烷氧基)。 甲矽烷氧基對無機物質具有反應性,而有機官能團對有機物質具有反應性或相容性。
  • 一文了解石膏晶須的生產、表面改性及應用
    塑料客戶喜歡什麼樣的重質碳酸鈣?石膏晶須又稱硫酸鈣晶須,是硫酸鈣的纖維狀單晶體,有二水、半水和無水之分,外觀為白色蓬鬆狀固體,擁有顆粒狀填料的細度和短纖維狀填料的長徑比。1、石膏晶須的生產石膏晶須的製備方法主要有礦物轉化法和化學合成法兩種,原料可以是天然石膏、磷石膏、脫硫石膏、電石渣、滷渣、廢酸和滷水、檸檬酸渣等。
  • 碳酸鈣的特性和改性作用
    在一大氣壓下將碳酸鈣加熱到900℃會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改性碳酸鈣所謂改性碳酸鈣是指將重質碳酸鈣或輕質碳酸鈣表面進行活化處理製得,不但疏水化而且活性化,所以習慣上把改性碳酸鈣都稱為活性碳酸鈣。我國地域遼闊,擁有豐富質優的石灰石礦,積極開發活性碳酸鈣的生產,對滿足橡膠、塑料、造紙、塗料等工業的需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熱性改性研究進展
    目前,為了能夠改善 PE–UHMW 的不足,使其能夠在高要求的工作環境下應用,拓寬其應用範圍,國內外的學者做了大量的針對 PE–UHMW 改性要從物理改性、化學改性和聚合填充複合改性三個方面對PE–UHMW 的耐熱性改性研究進展做了詳細的介紹。
  • 粉體表面改性方法
    表面改性是粉體材料必須的加工技術之一,是指改變非金屬礦物粉體表面或界面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物理塗覆、化學包覆、無機沉澱包覆或薄膜、機械力化學、化學插層等。物理塗覆利用高聚物或樹脂等對粉體表面進行處理,一般包括冷法和熱法兩種。適用於鑄造砂、石英砂等。
  • 硬脂酸在納米碳酸鈣表面改性中的應用
    在十二烷基磺酸鈉存在下,他們採用一定濃度的CaCl2和NH4HCO3發生反應,過濾乾燥得到納米碳酸鈣粉末。然後在甲苯存在下,一定量的硬脂酸和納米碳酸鈣攪拌混合,分別得到不同硬脂酸濃度的表面改性納米碳酸鈣,然後加入矽樹脂中作為填料,改善其性能,得到改性納米複合材料。結果表明,表面改性之後的納米碳酸鈣相比未改性的納米碳酸鈣和商業碳酸鈣,能夠極大的提高複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延伸率和耐磨性能以及阻燃性能。
  • 表面改性究竟能給阻燃劑氫氧化鋁帶來什麼?
    其表面改性主要表現為有機改性,改性方式可分為兩類,其中物理法是指使用表面活性劑如高級脂肪酸、醇、胺、酯等表面包覆處理,以增加顆粒間距,阻礙顆粒間的團聚,同時提高氫氧化鋁與有機高分子之間的親和力,增加阻燃性能,改善加工工藝,並進一步提高有機高聚物的抗衝擊能力。
  • 揭秘碳酸鈣幹法活化溫度及時間對活化的影響
    碳酸鈣活化/改性一般使用SHR幹法改性混合機。攪拌時間,活化溫度是其中的重要條件。由於硬脂酸和部分偶聯劑在常態下是不容易混合均勻的固體,經幹法改性混合機加熱至70~80℃混合後融化成油狀液體,因此,碳酸鈣活化溫度應該在80℃以上。
  • 碳酸鈣、玻纖、滑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效果如何?
    ,在拉伸強度、簡支梁缺口衝擊強度、彎曲強度、 彎曲模量上分別比 PP 原料提高 129 %、 132 %、 166 %、202 %;滑石粉填充對複合材料綜合力學性能提升的幅度次之,分別為 6 %、 16 %、 40 %、 112 %;碳酸鈣填充改性的分別為-13 %、10 %、 13 %、 33 %。
  • 氫氧化鎂阻燃劑表面化學改性常用藥劑和工藝
    表面化學改性氫氧化鎂的方法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易於控制,生產成本低,對環境汙染小,因此,適用範圍較廣。(1)偶聯劑偶聯劑處理是目前氫氧化鎂表面改性最常用的改性方法,常用的偶聯劑有矽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和鋁酸酯偶聯劑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矽烷偶聯劑。矽烷偶聯劑是一類具有特殊結構的低分子有機矽化合物,一般採用幹法加入氫氧化鎂進行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