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宣布新的探索計劃,探索這三顆星球,三顆都比較「冷門」

2021-01-10 姿勢分子knowledge

最近,NASA宣布了他們新一輪的探索計劃,給四支科學團隊分別提供3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他們對太陽系天體進行探索。

和以往有點不同的是,這四支團隊選擇了三顆星球作為探索目標,而這三顆星球既不是火星、木星、土星這些人們最關心的行星,也不是木衛二、土衛六這種被譽為最宜居星球的衛星,而是相對比較「冷門」的星球。

說它冷門,其實也稍微有點過分,但是相對那幾顆天體來說,我們對這幾顆星球的關心確實不太夠。那麼,他們分別選擇了哪幾顆星球呢?

金星

從軌道上來說,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最近的時候二者相距僅大約4050萬公裡。可是,對於它,我們的了解遠遠沒有火星那麼多。

原因就在於,它的表面環境實在太惡劣了。

金星表面有著極其濃厚的大氣層,地表大氣壓力相當於地球的92倍,相當於1000米深處海水的壓強。更可怕的是,這個大氣層裡絕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帶來的溫室效應可以用恐怖來形容。加上金星的公轉速度極其緩慢,導致朝向太陽的一面溫度最高可以達到500℃。而由於表面的大氣循環極快,即使是背向太陽的一面,溫度也不會下降很多。

在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就相繼發射探測器去金星探索。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所有探測器在金星表面都待不長,很快就損毀了。即使後來有幾個探測器實現了探索,但是提供的資料也很有限。

早先,俄羅斯曾計劃施行金星-D計劃,通過一艘軌道飛船、幾個氣球、一個登陸器或一個新發明的「風力飛行器」(據說類似於風箏,可以在空中無限期漂浮探測)來對金星金星全方位的探索。這個計劃不一定是俄羅斯獨自完成,他們也試圖聯繫歐美的幾個國家,進行聯合探索。而這個計劃,大約要在10年後才能實施。

目前,NASA有兩個團隊拿到資金,準備進行金星的探索,或許可以預先提供一些數據和借鑑,為下一步的探索,提供經驗和參考。

木衛一

在伽利略衛星中,最搶眼的總是擁有深達100公里海洋的木衛二,或者太陽系最巨大的衛星木衛三。不過,這一次,NASA的一支團隊選擇了木衛一。

木衛一同樣非常特別,是伽利略衛星中距離木星最近的。在木星強大的引力下,木衛一已經被潮汐鎖定,只有一面可以朝向木星。

最特別之處在於,木衛一是太陽系內火山活動最頻繁、最劇烈的天體。而由於表面引力比地球低,所以木衛一的火山可以把巖漿噴得更高。如果你能夠靠近木衛一看看這個天體,相信你一定會被它表面的火山運動所震撼,甚至是震驚。

而選擇木衛一的團隊,將把目標鎖定在關注其火山運動、了解衛星內部結構上。誰知道呢,沒準這是我們更加了解木星系的一個絕佳窗口呢。

海衛一

這是這三個項目裡最「冷門」的一個,甚至我們平時的科普文章,也很少提到它。相信我,它的怪異程度,一點不遜於其他兩顆星球。

海衛一直徑有2707公裡,是海王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第七大衛星。從發現開始,它就那麼與眾不同。實際上,在天文學家發現海王星後僅僅第17天,海衛一就被發現了。

和木衛一相似,海衛一表面也有活躍的火山運動。不過,它噴出來的,可不是火熱的巖漿,而是液氮、灰塵和甲烷等物質,是一座座的冰火山!之所以會這樣,就因為海衛一表面比海王星還要冷,只有不到40K(冥王星還有44K),這讓它成為太陽系最冷的天體之一。同樣的,由於表面重力低,這些物質可以噴射到8000米的高空,幾乎和珠峰一樣高,極其壯觀。

另外,海衛一的軌道也非常特別,它是逆行的。簡單來說,它的公轉方向和海王星的自轉方向相反。由此可以推斷,它是海王星運行過程中捕獲的柯伊伯帶天體。在潮汐力的作用下,海衛一的軌道十分接近正圓,偏心率小於0.0000001,也是極其罕見的。

不過,它的這兩個特點,恐怕也不能永遠保持下去。據科學家計算,在14~36億年後,它將會因為過於靠近海王星而達到洛希極限,最終墜毀在海王星表面或者被撕碎,變成海王星的一個光環。

另外,有科學家認為,海衛一的火山運動也暗示著在它的表面之下,可能有一個液態的海洋。因此,NASA的一支科研團隊選擇了對海衛一的探索,求證其地下海洋的存在,同時繪製它的表面圖。希望他們能夠成功,讓我們看看這個遠處看起來像哈密瓜一樣的星球,具體會長什麼模樣。

總結

實際上,這四支團隊獲得了資金,不代表選拔的結束,而只是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他們必須在明年拿出有成果的研究報告,進行下一輪評選。而在「決賽」中脫穎而出的團隊,才能夠真的拿到完全的資助。

在這四支團隊中,我個人比較希望探索海衛一的團隊能夠勝出。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海衛一都配得上太陽系最怪異衛星的稱號。而且,由於距離太遠,我們對它的了解非常少。如果這支團隊能夠勝出,或許再過幾年,我們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海衛一表面的冰火山了!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球日,與NASA一起探索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圖片來源:NASA/珍妮•莫塔(Jenny Mottar)50年前,也就是1970年的4月22日,全世界的環保主義者慶祝了第一個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數千萬人聚集在一起,宣揚著保護我們這顆美麗藍色星球的重要性。
  • 這顆星球內部可能隱藏著生命,科學家計劃在2030年左右前往探測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既然地球能夠誕生生命,那麼浩瀚的宇宙中就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有可能在太陽系也會地外生命的存在。對於地外生命,科學家的認知和眼界自然要比我們要高,而大部分的科學家自然也非常認可外星生命是存在的。於是早在半個多世紀前,人類就開啟了地外生命搜尋計劃。雖然我們都認為,宇宙中大概率是有地外生命存在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科技實力有限,我們還無法走出太陽系探索。
  • 這顆星球內部可能隱藏著生命,科學家計劃在2030年左右前往探測
    火星發現的可能性非常小,於是科學家將重點目標又移向了其它的生態星球。可能有人會說了,太陽系宜居帶內的行星只有三顆,除了地球,金星和火星都不大可能會有複雜生命的存在。可要是出了宜居帶,星球表面的溫度就會非常低,在這樣的低溫環境能夠有複雜生物存在嗎?科學家自然也明白,溫度對於生命的重要性。
  • 人類迄今為止發現最值錢的三顆星球,美國人已申請所有權!
    而且如今有越來越多國家,加入對宇宙的探索,別的星球也有了人類的足跡。就目前來說,人類還沒有在其他星球發現高智商生物,不過昂貴的東西倒是發現不少,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三顆「奢華」星球。一:鑽石星球BPM37093,距離地球50萬光年,是一顆白矮星,它還有另一個名字——露西。露西是一顆幹晶狀態的星球,它有著一個直徑3000千米的鑽石內核。
  • NASA發現「新地球」!31光年外的這顆星球人類可活400歲!
    長期以來,我相信大家都在關注一個話題,那就是到底世界上有木有外星人,甚至說有木有其他類似的星球可以支撐我們地球生命的繼續生存,但是這麼久的時間以來似乎我們並沒有找到什麼有價值的類似星球,但是尋找他們的腳步並沒有停下,近日終於傳來了好消息,NASA近日對外正式宣布,其早年發射的系外行星探測器
  • 科學家想重新探索這顆乾涸星球,以預測地球命運
    地球這樣的行星是否都有共同宿命?水是板塊構造運行的關鍵,而失控的溫室效應將有效地關閉在那裡運行的這一過程。 但板塊構造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地質活動的結束 。這顆行星的內部熱能繼續產生巖漿,這些巖漿以大量的熔巖流的形式湧出,並重新形成這個星球的表面。事實上,金星的平均地表年齡約為7億年--當然非常古老,但比火星、水星或月球幾十億年的表面要年輕得多。
  • 科學家想重新探索這顆乾涸星球,以預測地球命運
    地球這樣的行星是否都有共同宿命?水是板塊構造運行的關鍵,而失控的溫室效應將有效地關閉在那裡運行的這一過程。但板塊構造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地質活動的結束 。這顆行星的內部熱能繼續產生巖漿,這些巖漿以大量的熔巖流的形式湧出,並重新形成這個星球的表面。事實上,金星的平均地表年齡約為7億年--當然非常古老,但比火星、水星或月球幾十億年的表面要年輕得多。
  • 40光年外發現三顆行星,這是地外生命探索的最佳目標!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4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三顆類地大小的行星坐落於宜居帶。
  • 他國在探索木衛二,俄羅斯另闢蹊徑,計劃到木衛四上建基地
    然而前段時間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的星際探索項目負責人公開表示,俄羅斯將會在未來對木衛四進行探索。這一消息引起了公眾的關注,人們都想知道為什麼俄羅斯會去探索一顆默默無聞的衛星?難道木衛四的自然條件要比木衛二好嗎?
  • 地球人類最想去的三顆星球,其中一顆每天都下鑽石雨
    這些年,人類的科技雖然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也逐漸的開始了解並探索宇宙,但宇宙之浩大神奇僅憑人類現在能力根本無法解釋。今天我們帶大家瀏覽一下我們人類目前最想去的三顆星球。1、鑽石星球這個星球是美國科學家在2010年9月的時候觀測到的一顆恆星,距離地球僅50光年,直徑達4000公裡,其核心就是結晶碳(鑽石),重量相當於10的34次方克拉。眾所周知,鑽石一直是我們人類的財富的象徵,小編之前還發表了世界上最奢侈的三顆鑽石,每一顆都價值連城。據科學家進一步探測發現,這顆鑽石星球每天都在下鑽石雨,而且尺寸非常不錯。
  • 火星,古今中外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從未停止過探索
    我們人類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地球這顆藍色星球上。它的質量、它的密度、它的大氣、它的表面溫度、它的運行速度等等,剛好孕育了生命,經過億萬年的演化,成就了擁有智慧的我們。這顆星球因為在其稀薄的大氣中,懸浮著許多氧化鐵顆粒,所以看起來呈現紅色。火星離我們最近約有5500萬公裡,最遠則超過4億公裡。
  • NASA:外星生命或潛伏在這顆星球,如果發現外星生命,我們怎麼做
    雖然都是衛星,每一個衛星的情況其實存在很大的差異。根據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有一些衛星是具備孕育生命的潛力的,如泰坦星、歐羅巴等天體。當然,指的是孕育生命的潛力,並不是說在這些衛星上面已經發現外星生命。NASA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歐羅巴可能具備支持上面的必要條件,外星生命或潛伏在這顆星球上。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尋找外星生命時,都會參考地球孕育生命的條件,如需要有液態水等。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在這顆衛星歐羅巴的內部存在液態水,其含水量非常豐富,在它表面的冰層看起來就像一個外殼。如果在歐羅巴的液態海洋中有穩定的熱源,那可能會出現外星生命。
  • 流浪地球計劃要啟動了?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
    人類探索宇宙以來一直在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那麼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還有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呢?他們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不過,沒有一顆行星能滿足所有「超宜居」條件,但一般能滿足4個條件,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適。(網絡配圖)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
  • 美國將太空探索目標鎖定土衛六,尋找生命和宜居星球迫不及待!
    在今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宣布2020年中國將正式開啟火星探索「天問」計劃,發射的第一枚火星軌道探測器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對於火星,美國已經開展了長達60年的探索,顯然不那麼陌生了。未來十年內,美國將第一批居民送上這顆紅色星球已經毋庸置疑。對於美國接下來的太空探索計劃,NASA宣布要在2026年實現在土衛六上的軟著陸探測。土衛六是土星的第六顆衛星,也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個頭僅次於木星的衛星木衛三。
  • 科學家發現的這顆星球或是希望
    在最近的環保峰會上,世界發達提出了一份碳排放的協議,要求全世界的國家都需要嚴格控制國內碳排放的含量。這場會議也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我們不再對碳排放的含量加以限制,地球的溫室效應就會越來越嚴重,人類也無法繼續在地球上生存了。但是即使如此,世界各國也無法很好的完成這一指標。
  • NASA即將啟動探索計劃,卻遇到了難題
    引言:實際上除了火星之外,太陽系中還存在其他更具有潛力的星球,例如木衛二。伽利略在17世紀就發現了這顆星球,人類直到上個世紀下半葉才對它進行探索,進入21世紀後的探索更加確定了這顆星球上存在液態水海洋,然而想要讓探測器在上面降落十分困難。
  • NASA探索到「黃金星球」,價值1萬萬億美元
    據悉,小行星普賽克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是一顆蘊藏了豐富的黃金、銅和鎳等元素的天體,因此也被稱為「黃金星球」。美國宇航局這個時候計劃發射普賽克號探測器前往「黃金星球」,其目的昭然若揭,因此也有外界猜測,他們想要獨吞寶藏。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俄羅斯和歐盟都先後對「黃金星球」有過研究,並對其動態瞭若指掌。
  • 太陽系附近發現三顆「超級地球」
    ,它擁有五到七顆行星,其中有三顆可以被歸入「超級地球」的行列。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三顆超級地球都位于格利澤667C周圍的「宜居帶」內。「宜居帶」內的行星由於與恆星距離適中,表面溫度不高不低,可能存在液態水,從而為生命繁衍提供了必要條件。位於「宜居帶」,並不意味著行星一定具備了生命乃至高等生物產生的條件,如果是包含有毒氣體的氣態行星,生命就沒有可能存在。
  • 這顆藍色的星球,本以為是第二個地球,沒想到卻是顆地獄之星
    這顆藍色的星球,本以為是第二個地球,沒想到卻是顆地獄之星在可以他們不斷地探索下,我們了解了太陽系。更是知道了的存在。甚至知道了銀河系之外同銀河系一樣的存在有無數個,這麼多的星球使得科學家們探索宇宙的熱情更高了,在對這些星球的探索中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同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這其中有一顆和地球非常像的藍色星球,看起來很可能是未來的第二地球選項之一,但是科學家們卻說,這顆星球就是一顆地獄之星。這是為什麼呢?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土星新增20顆衛星,衛星總數達到了82顆,超越木星的72顆衛星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宜居帶內的行星有三顆,金星,地球和火星。而在火星的外側則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它是太陽系行星老大,其它七大行星加起來也沒有木星大。除了木星太陽系第二大的行星是土星。它們的軌道傾角都比較大,這是外層衛星(不常規衛星)比較典型的特徵。土星有24顆衛星屬於常規衛星,離土星相對近一些,更重要的是,它們的公轉方向與土星自轉方向相同,且在土星赤道面附近。而外側有很多個頭較小,軌道比較特殊,被歸為不規則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