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代號為格利澤667C的恆星位於距離地球22光年外的天蠍座,天文學家對格利澤667C進行的最新觀測顯示,它擁有五到七顆行星,其中有三顆可以被歸入「超級地球」的行列。「超級地球」也稱超級類地行星,環境可能和地球類似,質量通常為地球的一到十倍。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三顆超級地球都位于格利澤667C周圍的「宜居帶」內。「宜居帶」內的行星由於與恆星距離適中,表面溫度不高不低,可能存在液態水,從而為生命繁衍提供了必要條件。位於「宜居帶」,並不意味著行星一定具備了生命乃至高等生物產生的條件,如果是包含有毒氣體的氣態行星,生命就沒有可能存在。不過,研究人員說,依據行星密度判斷,這三科行星有可能是更適合生命繁衍的鹽態行星,存在固體表面,還可能有與地球相似的大氣條件。恆星格利澤667C的質量約為太陽的三分之一,並且溫度和光亮度要比太陽低,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三顆「超級地球」可以居住,那麼,氣溫不會很高,應該是比較溫暖的。
其實,在茫茫宇宙當中,還有一些具有潛在移居特質的星球。除了新發現的三顆「超級地球」,截至目前,還有已經發現的至少7顆「超級地球」是移居星球的熱門候選。其中包括2011年12月被發現的克卜勒22B,它距離地球約六百光年。研究人員推測,這顆行星有溫室效應,表面平均溫度為22攝氏度。相比這些行星,人類對火星的探測更為詳見。因此,火星是目前人類未來移民的首選。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對火星基巖樣品的分析表明,火星上存在氫、碳、氧等支持生命存在的關鍵化學成分。歐洲航天局的照片資料顯示,火星表面有明顯的河流痕跡,這證明火星可能曾經存在淡水湖和雪山。這些條件使得火星支持生命存在的機會大大增加。荷蘭一家公司還發起了「移民火星」計劃,號稱在2023年要把人類送上火星。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比起火星,土星的一個衛星——「土衛6」,更加移居。「土衛6」表面有山脈、湖泊和河流,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星體。土衛6的河流、湖泊和海洋由甲烷構成,甲烷在「土衛6」上扮演的角色和水在地球上扮演的角色相同。此前,還有科學家宣稱,「土衛6」上有生命存在。
可以說這次發現的三顆「超級地球」,為人類移民太空由增添了一份新的希望。究竟還有多少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是否真的存在外太空生命,我們姑且拭目以待,讓科學來給我們揭開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