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學家發現「超級地球」,目前已知的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外行星
獅子座天文學家在位於獅子座的一顆遙遠的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因此這顆行星被科學家們稱為「太陽系外已知的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這是第一次在其恆星的「適居帶」(溫度既不太熱也不太冷,液態水因此可以存在)發現一顆大氣中含有可維持生命物質的行星。
-
地球並不完美?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相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只發現了地球存在生命,其他行星上只發現了微生物等生命元素的物質,至於擁有智慧的生命,人類還未發現,不過其他智慧生命也並未拜訪我們,不過,筆者個人認為,宇宙中是有生命存在的,不然這麼龐大的太陽系,只有人類存在的話也太孤獨了,或者是細思極恐。
-
海王星適合人類居住嗎?
在現階段的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再也沒有一個星球適合人類居住,這其中也包括海王星。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要滿足很多條件,例如,可呼吸的空氣(這個條件已經排除掉地球之外的任何太陽系天體)、液態水、適宜的溫度以及低輻射,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太陽系天體就只有地球。
-
20億年後,地球將不適合居住!人類需要抓緊尋找超級地球嗎?
當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後,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能夠逃走嗎?現在,天文學家們通過各類射電望遠鏡,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行星的存在,而且這些行星中很多都是類地行星。經過進一步的觀測分析,科學家們發現,這其中有一部分行星的內部板塊構造與地球是十分形似的,這些行星的表面地貌與地球十分相似,甚至有些還擁有河流和海洋。
-
科學家在比鄰星軌道發現第二顆超級地球!
天文學家發現了另一顆可能圍繞我們的鄰居——半人馬座比鄰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第二顆環繞該恆星的系外行星,同時也是一顆超級地球!比鄰星是在1915年被發現的,大約13000個天文單位。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或稱M矮星。它離太陽大約4.2光年,是我們最近的鄰居。它是三叉星系中的第三顆恆星,與半人馬座阿爾法AB雙星一起組成三叉星系的三大主體。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最大行星 或適合人類居住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13日展示出的克卜勒-1647b星蝕和凌日模擬圖【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杜曉菲】據法新社6月13日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了太陽系外最大的行星。該行星繞兩顆恆星運行,可能會適合人類居住。據報導,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天文學家利用克卜勒望遠鏡發現了這顆行星。他們在加州聖地牙哥召開的一次天文學會議上公布了相關結果。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 大氣層中含大量水蒸氣
這個於2009年發現的類地行星被命名為「GJ 1214b」。它距離地球僅為40光年,直徑是地球的2.6倍,質量是地球的6.5倍,是迄今發現的第二顆最小太陽系外行星。這顆有水行星被歸入「超級地 球」行列。超級地球是指一種繞行恆星公轉,因質量約為地球的二至十倍,被歸類在溫度較熱且較無冰層覆蓋的類海王星與體積大小近似地球之行星中間的星體。
-
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還有哪些?
我們太陽系最近的鄰居「比鄰星」,並且發現了它的宜居帶內,還有一顆類地行星「比鄰星b」,但是綜合來看它並不是特別適合人類居住,那究竟符合哪些條件的行星才算得上是適合居住的行星呢,這就要提到一個概念叫「行星適居性」,它是一種天文學裡對星體上「生命的出現」,和繁行潛力」的評估指標,和「繁衍潛力」的評估指標
-
不尋常天體被發現!「第二地球」或近在咫尺!人類可能永久性居住
對於系外行星來說,大家應該不陌生了,在我們太陽系之中都有很多,太陽系外就不用說了,可能更多。而自1995年首次發現以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對於大對數的系外行星來說,都是屬於宜居行星區域,所以不排除有生命或適合居住的可能性。
-
太陽系外發現首顆適合地球生命居住星球(圖)
一位藝術家想像中的葛利斯581d行星右,外表稱暗紅色 中新網5月18日電 據外媒報導,法國巴黎拉普拉斯學院(the Institut Pierre Simon Laplace)的一組科學家近日在太陽系外部發現了適合地球生命居住的星球
-
海王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為什麼?
我們先說結論,海王星上並不適合人類居住,其實原因很簡單,即使不考慮海王星上是否有大氣以及磁場存在,海王星本身並不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所以,海王星不適合人類居住。其實,判斷一個星球是否適合人類居住,在天文學上有一個宜居帶模型,任意一個星球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就適宜人類生存。下面,我們簡單看一下宜居帶模型包含哪些條件。
-
地球不再是唯一?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在我們的印象裡,地球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星體,從太空中看向地球完全是一個非常晶瑩剔透的水星體,生活在這樣的星體上是我們的榮幸,但是人類卻不懂得珍惜。自從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科技大爆炸,從地球上索取了太多太多。如今的地球已經傷痕累累。
-
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適合居住,未來必須離開地球?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地球不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了嗎?
-
公轉周期約617天,又一顆「超級地球」被發現,與地球太相似了
而根據中國科學技術館最新報告指出,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一「超級地球」,這個超級地球可以說與其他「超級地球」有點不一樣,是非常罕見的,如今該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了《天文期刊》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顆「超級地球」?
-
地球2.0版本已經發現!科學家:或是目前人類最適宜居住的星球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沒有放棄過尋找類地行星,儘管宇宙中無邊無際,但是想要再靠近太陽系附近的地方尋找到一顆跟地球環境類似,非常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難度還是非常高的,雖然科學家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這樣的行星不存在,但其實是人類找到了類地的行星,如果距離地球尚遠的話,那麼也是黃粱美夢一場空而已!
-
科學家認為24顆「超級宜居」系外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環球網)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地球生物學家Dirk Schulze-Makuch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已經確定了二十幾顆可能比地球更有利於生命的系外行星。 根據克卜勒任務的數據,這些超級宜居世界的條件可能比我們的星球更適合維持生命更長時間。
-
太陽系附近發現三顆「超級地球」
「超級地球」也稱超級類地行星,環境可能和地球類似,質量通常為地球的一到十倍。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三顆超級地球都位于格利澤667C周圍的「宜居帶」內。「宜居帶」內的行星由於與恆星距離適中,表面溫度不高不低,可能存在液態水,從而為生命繁衍提供了必要條件。位於「宜居帶」,並不意味著行星一定具備了生命乃至高等生物產生的條件,如果是包含有毒氣體的氣態行星,生命就沒有可能存在。
-
發現了距離地球6光年的新超級行星,是否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
因此,我們的科學家們正在致力於尋找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希望在未來,如果地球負擔過重,人類可以遷移到其他行星去生活。霍金先生曾經明確表示,在未來,地球的資源終將會被耗盡,人類必須得移民到其他星球,這麼做也是為了人類文明的延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找到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目前,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還是比較有限,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在太陽系中找到它。
-
人類探索火星幾近痴迷,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想在火星安家太難了
據有關資料顯示,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到現在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40多次探測器。火星是人類探索最為頻繁的星球。人類如此頻繁的探索火星,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目前來看,火星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我們通過火星探測器傳回來的火星地表的照片得知,火星表面就像是地球上的戈壁沙漠,一片荒涼。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大量流水侵蝕的痕跡,火星上曾經存在過浩瀚的海洋,但那都是幾十億年前的事情了。火星表面沒有液態水是人類在火星上生存的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