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尋常天體被發現!「第二地球」或近在咫尺!人類可能永久性居住

2021-01-13 騰訊網

對於系外行星來說,大家應該不陌生了,在我們太陽系之中都有很多,太陽系外就不用說了,可能更多。而自1995年首次發現以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對於大對數的系外行星來說,都是屬於宜居行星區域,所以不排除有生命或適合居住的可能性。

而根據最新科學報告指出,一位業餘天文學家在遙遠恆星的宜居帶發現一顆土星大小的行星,這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當然對於這些宜居帶的行星,確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生命存在、適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問題,畢竟地球如今的狀態讓我們「變像」思維的想法真的很多,而這顆宜居帶「新地球」的發現,暫時不清楚有沒有這些可能性,後期將重點研究,但是作為宜居帶的「新地球」存在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這是一顆什麼樣的系外行星?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該系外行星是位於巨蟹座區域,名叫「Gliese 3470c」,它是一顆全新的系外行星,而觀察到的業餘天文學家叫「Phillip Scott」,在觀察之後,使用自己在觀察時候手機的數據得出,該行星軌道周期可能為66天,位於恆星的宜居區域。同時行星本身太大了,其半徑超過地球半徑的9.2倍,使其更接近土星的大小。所以該團隊還不能排除該行星實際上可能具有他們提議的更快的軌道。

這就是整個系外行星的發現,所以說「Gliese 3470c」的數據不多,但是能夠看得出來這也算是一顆比較不尋常的系外行星或「新地球」被發現,條件可能很不錯。當然從距離上來說,離我們地球太遠了,就算是位於宜居的恆星區域,我們要上去也是非常困難的或者說如今根本就達不到,所以只能作為未來的一個目標。畢竟,如今我們大多數都是進行候選星球的「選擇」,並且希望找到一顆適合人類未來可以居住的天體。

太陽系之中存在「宜居天體」嗎?

對於現有的觀察數據來看,在我們太陽系之中還沒有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並且人類如今走得最遠的就只有月球,雖然探測器還飛到了太陽系之外,我們人沒有辦法上去也是空談。

至少從探測器的數據來看,還沒有一顆適合「宜居的天體」,所以人類移居還是比較困難,不過如今我們已經在提出「改造星球」計劃,那麼將不適合宜居的天體,變成宜居的天體完全是可能的了。

大家應該知道,我們如今是打算改造什麼天體,那就是——火星。從研究的角度來說,人類是最可能宜居並且永久居住的天體,火星也是一顆與地球非常相似的天體,科學家們一度懷疑曾經的火星環境是非常舒適的,雖然如今已經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的了,但是改造直走,它將可能成為太陽系之中的「宜居天體」,所以我們還是挺期待的。

根據科學家表示,依照現有的科學技術來看,人類改變火星條件也不是什麼難事情,在200到300年左右就可能做到,太空人就可以不穿太空衣在上面行走,也就是可以達到一個可以自由行走的局面,所以說這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很多。

為何人類熱衷於「移居」?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因為地球的未來趨勢變得很明顯,而人類未對地球如今的狀態做出任何改變,那麼這必然就讓我們想到了移居才能延續人類文明,所以說不是科學家們想這樣,而是如今確實需要這樣才可能。從如今的氣候情況也可以知道,地球的溫度越來越高,極端性的高溫在全球已經出現了「常態化」,動不動都是破紀錄的情況。

例如在2020年,北極出現歷史性的38度高溫,歐洲西班牙出現歷史性的42度高溫等等,這些區域以前相對來說都是比較低溫的區域,如今也快變成熱帶地區了,這足以證明我們地球的極端性天氣越來越多,這也是符合科學家預測的,同時世界氣象組織說2020年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按照現有的數據來說,基本上可以肯定了,前7個月幾乎所有的都是同期的歷史性記錄。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其實移居其他星球也是我們人類「一手帶來」的,而並非是地球自身所改變引起的,在人類的活動之下,對地球加速開採,動植物的破壞急劇等等,都在將給人類推向移居的道路,不然等待地球真的變成火球,到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再現其他的問題了,火星大概率就是人類的「第二地球」或者說「第二棲息地」,如果可以,你願意上火星嗎?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近在咫尺,最快兩三百年或可以直接生活
    在太陽系之中,地球可以說如今唯一可以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但是隨著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加劇,居住地球並非是「長久之計」,因為隨著人類對地球資源的耗盡,人類尋找「第二地球」是必不可少的。就近原則,科學家們如今已經在開闢「第二棲息地」——火星,所以近在咫尺,很多人說火星生態環境不適合人類居住,怎麼會變成「第二地球」?其實並非這樣,在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之下,將火星變成「第二地球」完全是可能的,所以並非天方夜譚,這只是建立在一個時間上的問題,並且如今很多科學家已經在研究火星植物等等,所以未來不出意外的話,第二地球就是火星了。
  • 中國天眼發現「第二地球」,其實近在咫尺,人類移居有望了
    如今人們利用科技也有不少新發現,打開了新大陸,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如此,中國天眼發現「第二地球」,其實近在咫尺,人類移居有望了!,那麼終有一天地球環境將不再適宜人類的生存。科學家苦尋已久的「第二地球」,其實近在咫尺,在過程中發現火星是一顆最適合的「第二地球」,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
  • 「第二家園」或近在咫尺?探測器傳回畫面,拍攝到「舞動」現象
    在宇宙中,我們目前只發現了地球適宜我們人類居住,也只發現地球存在生命,不過,從當前的探索情況來看,我們在很多星球都發現了一些潛在的適宜孕育生命潛力的天體,有一些天體甚至可能會成為我們人類的「第二家園」,如火星,和遙遠的系外行星相比,火星可以說是近在咫尺。
  • 第二地球被發現!比火星更適合人類居住,可能已有生命
    第二地球被發現!比火星更適合人類居住,可能已有生命 2020-11-09 13:33 來源:科技看天下
  • 半徑2631.2km天體!含水量或是地球30倍以上可能有生命
    當然人類如今對於木衛三來說要登陸上去是不可能的,而就算是木衛三適合人類居住,並且具有地球一樣的生態系統,依然不可能快速移居上去,而我們如今的移居目標是更近的一顆天體。火星對人類來說真的是「近在咫尺」,相比木衛二來說太近來了,並且如今科學界已經在努力發展登陸火星的技術,所以很快可能人類就要上火星了。這比木衛三來說真的是千差萬別。當然火星移居也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今的火星是一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雖然科學家們說有能力去改變火星,但是從如今的技術來看,科學家認為還需要兩百年到三百年左右才可能不穿太空衣在火星表面行走。
  • 太陽系有一顆天體!含水量或是地球30倍以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當然人類如今對於木衛三來說要登陸上去是不可能的,而就算是木衛三適合人類居住,並且具有地球一樣的生態系統,依然不可能快速移居上去,而我們如今的移居目標是更近的一顆天體。火星才是人類「第二棲息地」?火星對人類來說真的是「近在咫尺」,相比木衛二來說太近來了,並且如今科學界已經在努力發展登陸火星的技術,所以很快可能人類就要上火星了。這比木衛三來說真的是千差萬別。當然火星移居也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今的火星是一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雖然科學家們說有能力去改變火星,但是從如今的技術來看,科學家認為還需要兩百年到三百年左右才可能不穿太空衣在火星表面行走。
  •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第二地球,可惜它有可能並不適宜人類居住
    宇宙大爆炸之後,誕生了各種各樣的星系和天體,在眾多的天體之中,生命星球是其中的稀罕物。而地球非常有幸在40億年前成為了一顆生命星球,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終於在數百年前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從此地球邁入了智慧生命時代。
  • 科學家苦尋已久的「第二地球」,其實近在咫尺,人類移居有望了!
    這些年來,每個人都深切感受到地球環境的變化,似乎在警醒人類在地球居住並非是長久之計,尋找第二家園才是目前該做的。霍金生前也說過,人類該將目光放得長遠些,宇宙中存在無數的星體,不少星體的資源比地球更加豐富,可人類的能力有限,受到很多的限制,努力了這麼久,也沒有找到一顆第二地球,那該怎麼辦呢?
  • 該天體是外星飛船的遺留物?科學家:繞著地球運行的方式不尋常
    科學家:繞著地球運行的方式不尋常文/圓非日月關於外星生命,我們人類從來沒有放棄探索,現如今已有一些太空項目掃描恆星,以此來尋找智慧生命存在的蹤跡,不過讓人感到可惜的事情是,我們人類,苦苦搜索幾十年,依舊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外星人的聯繫信號,雖然,有很多人說他們曾經看到過外星飛船,不過,其中絕大多數都純粹是造謠
  • 地球將不適合居住?火星或還有3個湖泊!人類移居希望可能更大了
    ,而針對這些天體科學家們也只能繼續探索,才可能找到相應的證據,包括前幾天熱議的金星可能存在生命,因為發現了磷化氫的證據,但是最終結論無法肯定,因為並非生命存在的確切實證。當然是否找到我們不清楚,但是如今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是越來越多了,所以地外第一個生命天體在火星上發展完全是可能的,我們還是期待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的搜尋。說到火星移居,那麼我們就看看人類有可能移居火星的能力沒。人類是否可以移居火星?
  • 第二地球已出現?NASA:第1個或可居住的行星發現,距離僅100光年
    在科學之中,地外可以居住的星球可以說成為了人類探索的一個目標,因為隨著我們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的一個改變,環境的不斷惡化,不少的科學家都認為地球將可能會變得不可「不可居住」,包括如今我們如今對火星探索一樣,不少國家的目標都是希望能夠在火星上面建立一個可以居住的「基地」,但是從如今的情況來看
  • 最佳第二地球或被發現!科學家發現富含碳、氧,不知道如何形成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太陽系之中,對於地外適合居住的「第二地球」探索是人類長期的一個目標,但是至今我們都還沒有發現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說銀河系存在很多「類地星球」,但是分析出來的結果都是缺少一些適合人類居住的基礎物質。
  • 「第二家園」或近在咫尺?新研究或刷新我們認知,人類未來或登陸
    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我們暫時還沒找到一顆和我們地球幾乎完全相似的宜居行星,不過,由於我們對宇宙的探索還是比較有限,宇宙深處存在無數顆類似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可能會存在一些宜居星球。雖然太陽系外可能會存在宜居行星,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在短時間內實現超遠距離的星際飛行、星際移民,顯然是不大現實的,我們人類的旅行者1號、2號探測器已經高速飛行了40多年,至今都還沒真正離開我們太陽系。
  • 新發現兩個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
    一個是一顆形狀大小和溫度都和地球類似的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不僅NASA和SETI研究院宣布了一顆可能是至今為止最有希望的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而且還可能有一顆更大的行星直接被拍到繞著離太陽最近的星星——比鄰星運行。最近的一些分析表明,如果這第二顆行星真的存在,它可能會有一個巨大的行星環系統。
  • 科學家發現,一顆「小地球」就在附近 ,或成為未來居住的寶地
    長期以來,人類對「第二地球」或者「超級地球」的尋找其實並沒有停止過,主要原因就是如今的地球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而為了緩解地球的壓力或者說到未來地球資源出現崩潰的時候,人類文明還有能力蔓延下去,所以就形成了「新地球」的尋找,並且希望利用現有的技術進行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改造,這樣就算是地球未來變糟糕了,人類依然還能生存下去。
  • 第二地球存在嗎?如果不出意外,人類在地球能生存多久?
    同時希望人類能夠發展出某種技術,能夠實現「星際文明」,並且發展出「第二地球」或「第二棲息地」,這樣就算是地球未來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了,那麼也有一個新的去處,這是建立在我們太陽系不發生任何意外的情況之下,人類可以做到避免文明變化的情況。
  • 科學家發現,一顆小地球就在我們附近,或成為未來居住的寶地
    長期以來,人類對「第二地球」或者「超級地球」的尋找其實並沒有停止過,主要原因就是如今的地球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而為了緩解地球的壓力或者說到未來地球資源出現崩潰的時候,人類文明還有能力蔓延下去,所以就形成了「新地球」的尋找,並且希望利用現有的技術進行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改造,這樣就算是地球未來變糟糕了
  • NASA發現「地球2.0」!可能已經有生命存在,人類或實現星際之旅
    這個天體是如今我們說得最多的,並且也是普遍認為是「第二地球」的天體,那麼我們來看看情況。為何克卜勒-452b被稱為第二地球?這顆行星是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所發現的,並且克卜勒-452b是一顆預計條件非常優勢的天體,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該行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6倍,與地球相似指數(ESI)為0.83,是極高的,距離地球1400光年,位於為天鵝座。並且這是美國宇航局唯一發現非常與地球相似的一顆天體。
  • 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適合居住,未來必須離開地球?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地球不再是唯一?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古鎮情懷,流水江南,煙籠人家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在我們的印象裡,地球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星體,從太空中看向地球完全是一個非常晶瑩剔透的水星體,生活在這樣的星體上是我們的榮幸,但是人類卻不懂得珍惜。自從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科技大爆炸,從地球上索取了太多太多。如今的地球已經傷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