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在太陽系之中,對於地外適合居住的「第二地球」探索是人類長期的一個目標,但是至今我們都還沒有發現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說銀河系存在很多「類地星球」,但是分析出來的結果都是缺少一些適合人類居住的基礎物質。所以說要想未來實現移居,我們第一步都還未完成,連基本可以居住的星球都還未找到。
而根據《天體物理學雜誌》和 arXiv雜誌報告指出,國家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一個「天體」,可以說非常具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條件,如今科學家們正在進行研究,探索,希望最終能夠確認出來是否真的適合人類居住,成為人類的第二地球。
這是一顆什麼樣的天體?
根據國際天文學團隊表示,該天體可以說堪比「第二地球」,編碼為「RAVE J183013.5-455510」。是一顆距離地球9000光年的星體,令天文學家感到驚訝的是,這顆天體具有獨特化學成分。
通過分析發現,這顆遙遠的星體是已探明宇宙中最缺少金屬物質的星體之一。它的金屬性指標為-3.57——金屬含量比太陽還少1000多倍。這顆特殊的星體富含碳、氮和氧以及大量鋇、鑭和鈰等物質。
看到沒?最重要的物質就是富含碳和氧,這意味著可能是一顆具有適合居住條件的天體,不過這顆天體的含量物質到底有多少,暫時沒有一個精確的答案,只是如今科學家們發現了它們的存在,所以我們說是一顆「潛在」的第二地球,至少很少在其他天體發現類似於這些物質,這也是天文學家們感覺到驚訝的原因之一,而天文學家暫時也無法解釋RAVE J183013.5-455510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不知道如何形成的。
同時科學家們發現,這顆星體並非是一個「雙星系統」,利用光速測量來定義的結果,而這些非同尋常的物質出現,天文學家們懷疑與周圍星球質量轉遞存在一定的聯繫,接下來科學家們將會對該星球的物質研究,並且可能會查清楚它形成的最接近真實的理論。
RAVE J183013.5-455510會成為備選天體嗎?
當然從上面的條件來看,這可能算得上是最佳「第二地球」,但是作為RAVE J183013.5-455510的情況來說,我們也只能將其作為備選星球,因為它距離我們地球太遠了,如果人類能夠達到9000光年外,那早就開啟了「星際文明」之旅。所以說要想去9000光年外的天體,困難程度還是挺大的,我們暫時也只能以發展目標才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到底多久能夠實現可能也沒人看得到了。
這相比如今移居火星來說,火星到地球的距離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而人類如今也還沒有能力到達,雖然如今說移居火星的「聲音」非常的響亮,但是最終我們多久能夠真正乘坐宇宙飛船前往火星,這還是一個未知數,如今做得最多的就是發射火星探測器。所以說要到這個9000光年外的天體,至少從現有的技術來說,還為時過早。
人類可能選擇地外移居嗎?
當然,站在如今的角度來講,人類移居地外星球完全是一個「目標象徵」,因為我們地球的破壞程度真的是太強了,每個人都可以看到的地球變化,而不需要數據的支撐。根據科學報告指出,自從工業時代以來,地球上75%土地和66%海洋生態系統都找到了改變,在改變的時候,生物多樣性也在逐步的崩潰之中,越來越多的動植物逐步走向消失,而隨著人口的增長,這種破壞還將會持續下去。
如今世界人口約為76億,預計到2030年將達86億,到2050年將達98億。雖然人口的增長,人類對資源的需求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大,所以未來如果人類在破壞的時候,不進行生態資源的合理利用或者合理的開發與保護,那麼最終影響的還是我們自己。科學家們也是多年來一直警告,但是成效並不好,所以就看我們未來自己了。
綜合情況也可以看到,如今的生態環境也已經帶來了很多影響,例如高溫,強風暴等等,以前也沒有這麼強,這麼高的頻繁出現,這也說明了我們地球已經發生了改變。所以人類如果沒有改變地球的能力,只可能選擇已經到地外居住,太空移民或就成真了,這就成為了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R-Process Alliance: The Peculiar Chemical Abundance Pattern of RAVE J183013.5-45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