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徑2631.2km天體!含水量或是地球30倍以上可能有生命

2020-09-03 鉉晨

在太陽系之中,地球可以說是一顆存在豐富水資源的天體,但是並非是太陽系之中最多的,比「地球水」還多的天體大有存在。而在木星的衛星之中,含有水的天體非常多,其中水量最多的就是木衛三

而這顆天體也非常的特別,是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顆擁有磁圈的衛星,當然是否存在生命,如今還是具有爭議的問題,因為如今我們還沒有在太陽系除地球之外的任何一個天體發現生命。

但是已經有科學研究報告指出,木衛三可能孕育了生命,所以未來也將是一個探索的重點,當然除了它之外,它的「同胞兄弟」木衛二也是被科學家們懷疑存在生命的天體,就連美國宇航局(NASA)都說可能存在生命,並且科學家表示在木衛二下面存在巨大的海洋,與地球非常類似,所以未來也將是探索的重點,那我們還是回到主要的問題上。

木衛三到底有多少水存在?

木衛三是一顆公轉周期約7天,自轉周期也是7天,平均半徑為2631.2km的天體。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木衛三是據探測含有太陽系最多的液態水天體,預估器海洋深達400千米。

同時有部分科學家認為這可能只是木衛三海洋的一小部分,因為木衛三還有一個其他天體可能都不存在的情況,那就是有三個海洋層層疊加效應,所以綜合情況來看,木衛三的海洋深度可能超過1000公裡,蘊含著超過150億立方千米的巨大水體,含水量是地球水量的30倍以上。

所以這個天體的水量是非常巨大的,當然這是根據探測所給出來的數據,具體科學家們也沒有明確表明多久可能確定出含水量有多少,只不過這引發了不少科學家的熱議,這麼多的一個水星球,是不是真的有生命的存在。因為它的大氣成分也含有氧氣,原子氧,臭氧等。所以人類在尋找地外生命天氣的時候,可以重點針對木衛三進行探索。

那木衛三有沒有生命?

如今只能說在懷疑階段,並沒有肯定性的證據說它存在生命,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研究者格倫斯菲爾德曾說過,木衛三的冰層下存在深海,是「打開了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奇妙可能」。當然這也是建立在模擬的基礎之上,而過後科學家們用哈勃望遠鏡再次進行了探索說明,並且找到了相關性的證據,其中磁圈的存在為生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力證據。

所以美國宇航局(NASA)認為這一發現對於尋找地球以外適合居住的星球以及生命的發現都是「關鍵性的」。當然這種發現並不能否肯定該星球的一個適合證居住和存在生命的條件,因為生命存在的其他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確實木衛三存在水,氧氣等等,但是含量過低的話也不足以維持什麼的生存。

這裡需要提醒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在2020年的時候,以色列科學家發現了不需要呼吸就能過生存的動物,這顛覆了對地外生命的一個認知,以前我們都認為生命都需要呼吸,然而這個動物的發現讓我們對地外生命的探索有了新方向,所以氧氣等物質並非是生命的必需品。這個需要了解下。

當然人類如今對於木衛三來說要登陸上去是不可能的,而就算是木衛三適合人類居住,並且具有地球一樣的生態系統,依然不可能快速移居上去,而我們如今的移居目標是更近的一顆天體。

火星才是人類「第二棲息地」?

火星對人類來說真的是「近在咫尺」,相比木衛二來說太近來了,並且如今科學界已經在努力發展登陸火星的技術,所以很快可能人類就要上火星了。這比木衛三來說真的是千差萬別。當然火星移居也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今的火星是一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雖然科學家們說有能力去改變火星,但是從如今的技術來看,科學家認為還需要兩百年到三百年左右才可能不穿太空衣在火星表面行走。

所以說如今人類如果有能力移居到火星上去,還要進一步改造才可能將其變為「第二棲息地」,這就是我們如今最有針對性的發展「第二地球」,至於多久能夠完完全全的居住上去,暫時也不清楚。

而對於為何人類要上火星,我相信這個很多人也不是第一次說了,雖然人類對地球資源的不斷開發,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未來地球將可能不適合居住,所以移居其他星球將是未來的一個目標。

綜合情況來說,如今的火星是最大概率的移居的天體,這並非是天方夜譚,很多人都說移居改造火星還不如保護地球,但是從現有的地球情況來看,多少人在認真保護地球,可以說太少了,不然如今的地球生態系統也不會這麼糟糕,這說明人類根本就沒有打算將地球變化,那也不可能將文明「困在」地球上,只能通過移居來完成人類文明的延續。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有一顆天體!含水量或是地球30倍以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而在木星的衛星之中,其中含水量最多的就是木衛三。這顆天體非常特別,是太陽系中已知唯一一顆擁有磁圈的衛星,當然是否存在生命也給予了部分結論,同時首先大家應該知道,如今有在太陽系除地球之外,任何一個天體都未找到生命。
  • 木衛三含水量或是地球的30倍以上,有1條長達7800公裡的痕跡
    體積大、質量小,也意味著這顆天體的密度並不是很大。由於木衛三主要由矽酸鹽巖石和冰體構成,根據密度的數據,巖石與水的比例可以對等,近即一半質量是巖石結構,另一半質量為水(或者水冰物質)。根據探測的數據,有科學家認為,在木衛三地下大約200千米深的區域有一個巨大的鹹水海洋,海洋深度可能超過1000公裡,其含水量估計達到我們地球贛水路的30倍以上,含有太陽系最多的液態水。
  • 神奇的木衛三,含水量竟是地球的三十倍以上!
    木星是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體積最大的天體,巨大的體積使得它捕獲了大量的衛星。截止到2019年,人類已經發現了木星擁有了79顆衛星,略低於土星的衛星數量,而在木星眾多的衛星中,木衛三絕對是最特殊的存在。
  • 木星衛星木衛二有多少水?木衛二含水量是地球2倍多,能淹沒地球
    據科學家統計地球上的水的總量大約是13.86億立方公裡。其中海洋中的水量大約是13.5億立方公裡,佔據了地球上總水量的97%。地球上的海洋平均深度大約3.8公裡。這和地球6371公裡的平均半徑比起來,只佔了其0.6‰,和巨大的地球比起來地球上的海洋實在是「太淺」了。如果把地球上的的水都收集起來放入太空當中會形成一個多大的天體呢?
  • 木衛三水含量可能比地球多30倍以上,有1條長達7800公裡的痕跡
    一是藉助天文望遠鏡,我們可以觀察這些天體;二是一些行星探測器,也曾用來觀察衛星,獲取了大量的數據,也拍下了大量的照片,把一些衛星不為人所知的景象展現在我們面前。木衛三含水量超地球許多衛星都有其獨特之處,比如圍繞木星運轉的木衛三,它是目前我們太陽系唯一已知的帶有磁圈的衛星。
  • 太陽系中儲水量最大的天體是哪個?
    木衛三是1610年由伽利略發現的,是首次發現繞地球以外的行星運行的衛星。木衛三與木星年齡相同,大約有45億歲,其平均半徑為2631.2公裡,要比水星大,但它的質量只有水星的一半,因此木衛三是低密度天體。
  • 太陽系中儲水量最大的天體是哪個?
    但是在太陽系內不只是地球上有水,相對於太陽系中的其他一些天體,我們地球上的水卻是不值一提的,比如木衛二,以及它的「鄰居」——木衛三。 木衛三是1610年由伽利略發現的,是首次發現繞地球以外的行星運行的衛星。木衛三與木星年齡相同,大約有45億歲,其平均半徑為2631.2公裡,要比水星大,但它的質量只有水星的一半,因此木衛三是低密度天體。
  • 一幅圖理解地球衛星軌道半徑
    高中階段的天體運動其實可以認為是圓周運動的一個應用實例,但於學生,卻覺得天體運動遠難於圓周運動,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天體的運動數量級太大,學生很難在頭腦中建立直觀的情景,對於天體運動中常常考查地球衛星中的的近地衛星、同步衛星和月球,其實只需一幅圖就可清晰認知:
  • 宇宙中有可能出現1光年半徑的星球嗎?
    光年是個長度單位,是光在真空中走一年的距離,光的速度大約為30萬千米/秒,1光年≈9.46X10^12千米=9.46萬億公裡。假如這個星球存在,半徑為一光年,直徑就是2光年,將近19萬億公裡。直徑有說為太陽的3200倍,但不確定。但這比直徑2光年的星體仍然差了不少。為了能找到這類星體,咱們先確定星體的種類,排除一些不可能的。
  • 太陽系內,儲水量最大的天體是哪一個?地球排名第幾?
    林伍德石在地幔中大量的存在,儲量非常豐富,即便是保守估計,這些尖晶橄欖石當中的「水」的總量也至少是地表液態水總量的3倍,達到了4.485*10^10億噸。地球絕對含水量或位居第三因此,我們在計算地球水的儲量時,其實不能僅僅統計地球表面的水。按照目前的發現來看,地球上的水至少是地球表面的4倍。
  • 超級地球質量是地球3倍 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rnar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  但研究人員稱,它的鐵/鎳「地核」溫度相當高,地熱活動非常劇烈。
  • 這顆星球體積僅為地球1%,其含水量卻超過地球總含水量的2倍
    對於這個問題,天文學家給出了否定回答,地球並非是太陽內含水量最多的星球。天文學家指出,太陽系內,除了地球,天王星、土星都是含水量較多的星球,只是在這兩顆星球上,水資源並不是以液態的形式存在。除了天文星與土星,太陽系內眾多衛星,例如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木衛二等都是含水量較多的星球,這些星球上液態水的儲量都比地球液態水的儲量更加豐富。而在這些星球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木衛二。 木衛二別名歐羅巴,其星球半徑約是1659公裡,星球體積僅為地球體積的1%。對於木衛二來說,地球簡直是龐然大物。
  • 我們這個總時空半徑可能比現在的理論預期小約7.28倍6-2
    7.28倍。該長城的長度最長端橫跨約100億光年(30億秒差距),另一端的長度則是72億光年(22億秒差距,在紅移空間的紅移速度150,000 km/s),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的單一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的紅移值為1.6到2.1,相當於距離地球約100億光年。它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它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在武仙座和北冕座。
  • 超級地球距我們6光年 質量是地球3倍可能存在生命
    最近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rnar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
  • 宇宙最大的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能裝下2億億個太陽
    太陽是太陽系的核心天體,同時也是太陽系最大的天體,那麼太陽有多大呢?我們知道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對於人類來說,木星已經是一個巨無霸了,因為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00多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也就是說木星可以裝下1300個地球,然而木星這個「巨無霸」在太陽面前根本就是小弟,因為太陽的質量是木星質量的1000多倍,太陽的體積同樣是木星體積的1000倍左右,由此可見太陽有多麼龐大,如果把地球同比例大小的圖片放在太陽圖片上,你會發現地球只有一個像素那麼大,可是就是只有像素那麼大的地球卻生活著
  • 研究顯示,太陽系可能存在原初黑洞,半徑5釐米質量是地球15倍
    科學家最新的研究顯示,太陽系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之所以一直無法觀測到,因為它可能不是一顆「行星」,而是原初黑洞,它的半徑約為5釐米,但質量卻是地球的5~15倍。根據計算,這個天體的質量為5到15倍地球質量,軌道半徑大約300至1000個天文單位。這就意味著它繞太陽公轉一周可能需要3萬年。
  • 宇宙中最大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
    宇宙中最大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太陽系內有著數不清的恆星和行星,太陽和地球僅僅只是其中最微不可聞的一顆天體而已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半徑是地球的1.2倍,人類卻難以到達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於宇宙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這不,天文學家已經在其他恆星周圍發現了許多系外行星,總計超過4000顆,而這些系外行星的種類還不少,又想地球這樣的巖質行星,也有像木星那樣的氣態巨行星。
  • 月球可能是個空心天體,如果從月球看地球,究竟會有多亮?
    月球可能是個空心天體,如果從月球看地球,究竟會有多亮?太空中的星球都是由星雲從中心到外殼一點一點聚合而成的,每一個都顯得那麼浩瀚宏大。月球作為地球的衛星,它的神秘與美麗不斷到今天都沒有可以被研討透徹,並且科學家還發現,月球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完好,它很可能是個空心天體。
  • 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科學家發現大氣中有磷化氫,或是生物代謝產物
    地獄行星金星的一些參數和地球高度相似,半徑是地球的0.95倍,公轉軌道半徑是地球的0.72倍,表面引力是地球的0.9倍。所以,人類一直相信,金星和地球如此相似,也可能和地球一樣擁有生命。都是二氧化碳,大氣壓是地球上的92倍,表面溫度高達460℃,自轉速度是八大行星中最慢的——24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