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小馬在單位年度體檢中赫然發現有兩項血脂指標出現了「↑」符號,立刻就有同事向他推薦了深海魚油保健品,並稱之為「血管清道夫」。
深海魚油,因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而被認為有調節血脂、健腦的作用,算是中國百姓心目中的「王牌」保健品了。
深海魚油讓人眼花繚亂
記者走訪了幾家大型超市和保健品專賣店,發現深海魚油的品種極其繁多。每瓶價格在幾十至幾百元不等,產地也是遍布全國各地,更有為數不少的魚油產品聲稱來自北美和澳洲。
記者在貨架前溜達時,某國產品牌魚油的售貨員上前積極推薦:「是給老人買吧?魚油最適合送老人了,能夠降血脂、降血壓,還能防治老年痴呆。價格也合適。一瓶才65元,能吃兩個月,一天不過一塊錢。」
記者轉了轉離開,另一品牌的售貨員立刻跟上,向記者介紹:「魚油得吃好一點的,我們家的都是阿拉斯加的深海魚油,真正無汙染,現在汙染那麼嚴重,只有深海的魚才沒有汙染,我們這個牌子雖然貴了點,但是能保證質量,給老人本來就是送健康,您選好一點的,給老人吃著也放心。」記者看到這一品牌的深海魚油價格為350元,每瓶90粒。
面對市面上紛繁複雜的深海魚油產品,許多消費者選擇了相信廣告或者篤信「一分價錢一分貨」的「真理」,那麼,事實又是怎樣呢?
功效還未完全證實,服用存在一定風險
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雲無心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魚油的有效成分是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DHA是其中一種。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學術界、工業界和主管部門爭先恐後,從各個方面對魚油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多數只是一些很初步的研究,將來能否被進一步證實還不好說。不過它對於心血管健康的好處,已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認同。美國FDA表述為『有支持性但還不是結論性的證據』表明魚油能夠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據新華社報導,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認為,DHA無助於減緩老年輕度至中度認知障礙。此前很多研究都認為,DHA可以預防或減緩阿爾茨海默病等老年認知障礙。但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的最新調查卻認為,一旦被診斷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即便再補充DHA,也無益處。至於是否有預防效果,他們的調查並未涉及。
針對有些商家宣稱「中國人普遍缺乏DHA」的說法,雲無心認為:「在中國多數地方的常規食譜中,DHA確實含量很少。但是魚油,或者DHA,跟碘、維生素這些必須成分不一樣。它可能會對健康有一定好處,但不吃並不會讓人生病。」
事實上,即使是服用深海魚油,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根據目前的證據,一般認為適量(每天3克以下)對大多數人是安全的。魚油的健康風險主要來自於汙染,比如最近美國爆出一些品牌的魚油多氯聯苯(PCB)超標。大量服用魚油可能導致凝血困難以及影響免疫能力,這對於相關的病人可能有影響。」雲無心告訴記者。
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添加
記者發現,由於深海魚油的功效「深入人心」,市場上不光有深海魚油保健品,還有一些食用油、奶粉等產品都添加了「深海魚油」,這些產品的深海魚油成分又有幾分效果呢?
「DHA作為一種多不飽和脂肪酸,本身非常容易氧化,氧化之後生成過氧化物,對人體有害。」對於在食物中添加深海魚油成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博副教授告訴記者,「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適合添加,如果添加需要保護措施,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添加的DHA等成分反而容易產生有害物質。」
李博表示,DHA氧化與受熱的溫度、受熱時間和是否接觸氧氣等條件有關,如果溫度比較高,和空氣直接接觸,過氧化值就會變高,造成不利的影響。而如果是普通包裝,或者包裝的塑膠袋有一定的透氧率,在貯存過程中,即使是低溫條件,也可能會緩慢的氧化。因此,油脂類商品在貨架期的氧化是要專門做實驗評價的,這些國家都有相應標準。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國農業大學營養學副教授範志紅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關於深海魚油的問題,是屬於保健品範疇,而無論深海魚油是好是壞,其中含有的DHA等成分都是絕對不可以加熱的,如果加熱食用對其營養破壞很多。
吃魚油比不上吃魚
在中國常被用來當做禮品、高檔保健品的魚油,其實在美國並不是那麼「高高在上」。
「魚油產品在美國賣得相當廣泛,不過對」深海「的追逐沒有那麼厲害。實際上,魚油產品在美國並不貴,一瓶幾十粒魚油膠囊的價格跟中餐館裡一盤清蒸魚的價格差不多。在美國魚油產品流行的原因是美國人圖方便,吃魚油比吃魚就方便多了。」雲無心說。
對此類保健品保持一顆「像吃魚一樣」的平常心也許才是我們的理性選擇。
雲無心認為,魚油不能代替藥物,其功效是大規模統計意義上的差異,不像商品推銷鼓吹的那樣神奇。即使長期食用最貴的魚油,其「功效」也不會比經常吃魚更好。「那些含脂肪多的魚,不僅含有魚油,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其實是更好的選擇。就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來說,吃魚並不存在不方便的問題,在花相同錢的前提下,吃魚的功效比吃魚油遠遠要好。」(記者 管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