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雲龍奪珠端硯與六朝陶獸水盂,貴博藏了哪些文房珍寶?

2020-12-02 澎湃新聞
中國傳統的文房用具,器型繁多、種類複雜、用途廣泛,在所有文房用具中,除了有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外,還有「書案三珍」即水盂、水注、水洗。

在貴州省博物館館藏雜項文物中,有端硯中的名品清透雕雲龍奪珠端硯,亦有形態生動雄渾的六朝青釉陶獸水盂,還有文雅工整的雍正粉綠筆洗等等。

今年是貴州省博物館建館62周年。不久前,醞釀已久的《徵途——貴州省博物館建成六十周年紀念專集》正式出版。「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經授權刊發書中《館藏雜項文物》章節的「文房用品」部分。

(一)硯

硯,亦稱為研,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文房四寶中能傳世最久的一寶。硯臺的材料豐富多樣,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徐公硯、易水硯、松花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共幾十種。最著名的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的歙硯、甘肅的洮硯,山東魯硯、江西龍尾硯、山西澄泥硯。

硯臺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漢時,硯上出現了雕刻,有石蓋,下帶足。館藏有西漢畫眉點脂硯(圖一),一套兩塊,一為方底圓面畫眉石,一為陶片上有胭脂痕。為古代婦女化妝用具。

西漢畫眉點脂硯

魏晉至隋出現了圓形瓷硯,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硯是唐代常見的硯式,形同簸箕,硯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撐。館藏清仿顧二娘簸箕形端硯(圖二)可窺一斑。這件硯臺為簸箕形,質地端石,外部呈現淺銀灰色,硯臺底部帶有胭脂色,石質細膩,雕琢精美。正面邊沿篆刻「吳門顧二娘制」六字,底部「端溪西洞」四個字皆為篆體。

清仿顧二娘簸箕形端硯

唐代是硯臺的重要發展時期,出現了端石和歙石兩大硯材,而明清時期制硯的材質則更加豐富。館藏清透雕雲龍奪珠端硯(圖三),長方形,為老坑石端硯,石質細膩溫潤;紋飾雕琢極為精細,線條豪放,生動有力,具有立體感。石色灰紫,天然紋有胭脂暈、火捺、六眼,十四雲頭,原裝盒。硯臺正面中下方為墨池,墨池四周精細雕琢大中小四條龍紋及流雲紋。圖案中的「六眼」即作珠,呈米黃色,恰巧分布在四條龍身周邊,形成了中國傳統雕刻中的「雙龍吐珠、雙龍奪珠」的紋樣。珠即石眼,端硯石有眼者尤名貴。

清透雕雲龍奪珠端硯

館藏清石鼓文第九鼓歙硯(圖四),長方形,頂端左右角刻龍紋龍首左,龍尾右,中部刻隸體石鼓文,注水凸出一橫條上刻「石鼓音訓第九」六字,背面刻篆體石鼓文第九鼓文字。

清石鼓文第九鼓歙硯

館藏清順治徐立齋「大吉利」字紋磚硯(圖五),用一塊長方形漢磚加工而成。器身布滿小凹坑,兩側分別刻字「大吉利」和徐立齋題跋。

清順治徐立齋「大吉利」字紋磚硯

(二)墨

墨是中國古代書寫和繪畫用到的墨錠。精工製作的古墨,具有鑑賞和收藏價值。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煙、膠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質型態的存在。通過硯用水研磨可以產生用於毛筆書寫的墨汁,在水中以膠體的溶液存在。早期的墨尚不能製成墨塊而是零碎的小片,使用時撒在硯上,用研石壓住磨成墨汁。

最早的墨,以隃麋(今陝西千陽)所制為貴,故名「隃麋墨」。東漢時,隃麋地區有大片松林,盛行燒煙制墨,墨的質量很好。據《漢宮儀》說:「尚書令、僕、丞、郎」等官員,每月可得「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因此,古人詩文中,稱墨為「隃麋」。後世制墨者,用「古隃麋」作墨名,以表示其所制之墨,歷史悠久,墨質精良。

館藏清古渝麋墨(圖六),漆盒盛有墨八錠,大小式樣全相同,長方條形,頂部為橢圓,無紋飾,一面「古隃麋」三金字,另一面「徽州詹素亭珍藏」七金字,兩側分別有金字:「益元氏選炯」與「詹素亭監製」,頂部有「五石超頂」四字。

清古渝麋墨

館藏清雙龍祥雲紋墨(圖七),長形,四角圓,邊沿較薄。一面印雙龍,圍繞上下中部「國寶」二楷字填普藍;另一面四組祥雲,中部「大明永樂年造」六金字。龍雲亦填金。清乾隆時仿製。


清雙龍祥雲紋墨

(三)鎮紙

鎮紙,即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最初的鎮紙是不固定形狀的。鎮紙的起源是由於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興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鎮紙。

館藏東漢雙螭石鎮(圖八),底座四方形,上部半圓,頂部透雕雙螭,做相互纏繞狀,顏色呈深灰色。

東漢雙螭石鎮

館藏姚華摹虎紋銅鎮紙(圖九),一對兩塊。長方形,兩塊合在一起即成正方形。正面合成可見中間雕刻有一虎頭,周圍刻有文字,皆姚華書法。

姚華摹虎紋銅鎮紙

姚華摹虎紋銅鎮紙(四)水盂

水盂,古代讀書人用於硯池的貯水小罐,是指盛水以備磨墨之用的盛器,器型一般不大,多為圓形,小口大腹。取水往往使用細長柄的銅水匙。製造水盂的材質以瓷質居多。水盂除實用意義外,更多的是帶有觀賞陳設。它供置於書齋的案幾之上,與硯田相伴,與文人相對。

館藏六朝青釉陶獸水盂(圖十),塑為獅形,昂首站立,全身用細紋刻畫出捲曲的毛髮,獅背有一長頸口,獅身飾青釉,開魚牙片紋,看起來形態生動、雄渾。

六朝青釉陶獸水盂

館藏西漢銅兔水盂(圖十一),長橢圓形。兔昂首挺胸,四足作跽伏狀。腹內空,背部剖成一凸蓋,背脊上一扣片插手兩耳間,用鉚釘固定背脊至尾,有一尾片,既是兔子的尾巴,又是掀蓋之鈕。設計之巧妙,造型之優美,可算一件佳品。

西漢銅兔水盂

在古代,「書案三珍」多為上層社會貴族、士大夫階級和文人雅士使用。故而,歷來特別講究其藝術品位。這些既體現了古代文人「於世為閒事,於身為長物」的心境,也折射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水注

水注,也稱為硯滴,其功能是往硯臺上滴水之用。器形似小水壺,其細小的流可供注水用,大多中空而無蓋,有的設有小氣孔,用手指按住氣孔,水便流不出來,以掌握注水的多少。製造水注的材質以陶、瓷、銅、玉為多見,形制豐富多樣。

館藏六朝青瓷蛙形水注(圖十二),圓形,被做成圓鼓腹,前伸一嘴,雙眼圓睜,躍躍欲試的扁狀蛙形,背部塑圓管型注水口,通體為黃綠開細片紋釉。形體別致生動。當它陳於案頭,予人的感覺是件精緻玲瓏的工藝品,憑添了主人的幾分雅趣,看見它,我們會嘖嘖讚賞製作者的奇思與巧制。

六朝青瓷蛙形水注

(六)筆筒

筆筒,為筒狀盛筆的器皿,多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對簡單,沒有大的變化。筆不用時插放其內。材質較多,瓷、玉、竹、木、漆均見製作。或圓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是文人書案上的常設之物。在古代,筆筒以其藝術個性和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筆筒銘》,云:「筆之在案,或側或頗,猶人之無儀,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閒彼放心,歸於無邪。」

館藏清青花山水人物瓷筆筒(圖十三),圓口筒形,底平至中心有一桌球大小圓形凹成圈足,無款。 器身為青花繪弦紋、山水、房屋、茅亭、小舟、人物,用筆工整、濃淡適宜。

清青花山水人物瓷筆筒

館藏清白菜形青田石筆筒(圖十四),石質微黃帶青,青田石雕成白菜形狀,惟妙惟肖。配橢圓臺型六足木座,即可使用,又具有賞玩價值。

清白菜形青田石筆筒

(七)筆洗

筆洗,是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造型豐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藝精湛,形象逼真,作為文案小品,不但實用,更可以怡情養性,陶冶情操。古用貝殼、玉石製作;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筆洗問世;明代還用銅製作的小盂作筆洗,歷代多以玉、陶等製作,較為豐富多彩。型多為扁圓形、青花瓷為多,上飾各種花紡圖案,極富樸素、文雅和莊重感。

館藏清雍正粉綠筆洗(圖十五),敞口束腰,圈足。通體呈粉綠色釉,白胎。釉色均勻,器型規整。器底青花篆書款「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排款。製作精美工整。

清雍正粉綠筆洗

館藏端石蟹荷筆洗(圖十六),橢圓荷葉形,一端和中間刻有二隻螃蟹對視,雕水草葉與海螺作為邊飾蟹背上均有石眼。雕琢精緻,栩栩如生。盒蓋上刻有「寄萍堂藏白石記」,有「齊」字章一方。

端石蟹荷筆洗

(八)印章

印章,是一種雕刻和書法相融合的藝術,是和中國書法、繪畫密不可分的藝術樣式。用於鈐在書法,繪畫作品上,有名號章、閒章等,多以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製成,也有銅、玉、象牙章等。印章名稱很多,主要有:璽、寶、圖章、圖書、圖記、鈐記、鈐印、記、戳記等等。秦之前,印章通稱為璽。到秦統一中國後,只有天子之印稱為璽,其餘的都稱印。到了漢代,諸侯王稱璽,將軍稱章,其餘稱為印。後來到了清代,皇帝之印稱為璽,部分也稱為寶,郡王以下的官員的叫印,私人的叫圖章或印章等等。

館藏明梁袠刻贈倪元璐昌化石印(圖十七),一對兩方,正方形無鈕,呈青灰閃黃色,有青色痕、朱色斑點。一刻白文「儀天翁」,一刻朱文鐵線體「痴叔」,均小篆。邊款刻「崇禎元年安次戊辰上瀚作於鶴野山房,元潞老先生哂存雅玩,千秋制」。

明梁袠刻贈倪元璐昌化石印

館藏清「鳳麟洲寶」玉印(圖十八),碧綠色,通體蔥鬱澤潤,形體頗大而方整。紐作高浮雕「天祿」連體雙獸形,兩首背向,四足,作蹲伏狀。印面闊邊朱文,小篆「鳳麟洲寶」,雙行豎讀。鳳麟洲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神仙居地,在西海中央,洲上有鳳凰與麒麟,數百合群,仙家用鳳啄和麟角煎製成膠,名「集弦膠」或曰「連金泥」,稱能粘連斷弦折劍。這方印當屬閒章,而傳世經歷不詳,1953年安順專署文教科撥交我館收藏,據稱此印原藏中央古物保存所。抗日戰爭時期,該所藏品隨故宮藏品運至安順躲避戰火,此印在這一時期散落在安順。中央古物保存所的藏品大多為明代應天府的故物,據此推斷,這方印當是明代王公玩物。

清「鳳麟洲寶」玉印

館藏清康熙查昇銅套印(圖十九),用銅材製成,並由五枚大小不同的印組成。最外層印,立體四方形,有底無頂,底為方印,印文均為篆體,印文概屬閒章,底部、四面皆有印文;第二枚印,四方形,有底無頂,底為圓印,四邊有葫蘆形、腰形等,印文均為篆體,仍屬閒章,底部、四面皆有印文;第三枚與第二枚可為一組,分別位於上下層,其四方框形,無頂無底,四邊刻印,印文均為篆體,亦均屬閒章;第四枚與第一枚相似,唯有底部飾圓印,印文均為篆體,同為閒章;最後一枚,也是其中最小的一枚,印為立方體,六面刻印,印文均為篆體,其中「聲山翰墨」名號印,餘亦屬閒章。此印製作工藝精細,銅材需先熔鑄成形,再加工製作,使得每枚印恰如其分、取用自如。組合設計上較為獨特,將異形印與方形印巧妙的組合為一體。雕刻上章法得體,印文均為篆體,白文古雅莊重,下筆有力,轉折時血脈貫通,筆畫圓潤而不臃腫。朱文清雅而有筆意,流動有神。

館藏清康熙查昇銅套印

(作者系貴州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本文圖片由博物館提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藏友有件包漿自然刻字銅水盂,鑑定時看字跡,可以排除大部分贗品
    水盂相信喜歡文房類收藏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中國古代在沒有接觸到科學思想的時期,僅憑著生活中的發現,就能將許多工具給建構起來,文房四寶就屬於一套完整的寫字工具,但只有使用過的朋友才會知道,文房四寶其實還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水。
  • 歷代文房用具筆洗知識大全
    文房用具除了筆、墨、紙、硯外,還有筆洗也是文人墨客書房中的必備之品。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分享最全面的歷代筆洗知識,使您品鑑歷代筆洗的同時能感受到我國精粹的書房文化。 一、筆洗概述 筆洗是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與毛筆相伴而生,是文房用具中重要的品類。
  • 與金錢無涉:文房的情感收藏
    稿源:新華網  2011-01-06 15:40   情感是虛無的形而上,文房是可觸可摸的器玩,當某種情感融入這器玩時,這文房就賦予了靈性甚至生命,人與物之間就有了溝通,有了扭結不清的纏綿。不過陳設些文房清玩,怎麼弄得如此森嚴壁壘?事實是,書房是主人藏匿情感的地方,誰敢保證其中的陳設不是情愛所鍾至愛所遺。當然,情感有磊落與曖昧之分,文房有貴重平常之別。雖如此,情感於文玩,就像投影,時間的間距愈遠,投射出的影像就越大,在人心中的分量越重。  收藏文玩,關注情感,本與金錢無涉,但它給人的精神慰藉,是金錢換不來的。
  • 滄博珍寶丨獸面紋瓦當
    滄博珍寶丨獸面紋瓦當 2020-12-18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塊「裹屍布」,到底貴在哪裡呢?看完才明白!
    在1928年的春天,孫殿英率領手下軍隊,在清朝的皇家東陵園大約花了八天時間,沒日沒夜的挖盜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不僅盜空了陵中的所有珍寶,還將裕陵中存放著乾隆和其后妃屍骨都損壞成七零八落的碎骨。可謂是一場曠古以來,舉世罕見的盜寶事件。據當時的史料記載,孫殿英和其手下士兵,在取空乾隆棺中的陪葬寶物後,還將鑲嵌在乾隆「裹屍布」上的所有珍珠寶石都用軍刀刮下。
  • 榜單:館藏量榜,故宮、陝博、國博、上海昆蟲、上博超百萬件
    縱觀榜單,館藏量比較多的一類是重要歷史文化城市,出土文物比較多,比如北京故宮、國博、陝博、上博、山西博物館等,另一類是生物博物館,標本館藏比較多,比如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昆明動物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等。
  • 雜交獲得新品種,「雲龍石斑魚」獲市場認可
    目前雲龍石斑魚還是比較貴,以後如果能推廣到更多的地方進行養殖,產量逐漸提高的話它的價錢就會逐漸下降,這樣就能逐漸滿足普通老百姓的消費需求,讓雲龍石斑魚遊上更多百姓的餐桌。>>>效益種苗已推廣日韓形成產業現在雲龍石斑魚已經得到了國內養殖戶的認可,它的經濟效益還是很明顯的,每公斤的批發價格在80元~90元,在石斑魚裡面屬於一個中檔消費品。「雲龍石斑魚對於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效益就更顯著了。
  • 名貴觀賞魚都有哪些種類?金魚的鑑賞特徵有哪些?你知道嗎?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什麼東西都是一樣,少見的東西都是比較貴的,而這個觀賞魚也是一樣,名氣大觀賞價值高,且比較難以培養出來的觀賞魚一條則過百上千元,甚至上萬、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些貴不可言的高級觀賞魚都有哪些種類及鑑賞部位。例如過背金龍,是極為昂貴的龍魚。
  • 中國藏家買下的拿破崙王冠金葉亮相深圳,160餘件珍寶同展
    兩年前國外媒體曾報導拿破崙皇冠上的一枚金葉因被中國藏家拍下而傳聞極久。澎湃新聞獲悉,12月22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辦的「覺醒: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開幕式前一刻,這一拿破崙加冕時佩戴的王冠上的月桂金葉被放入了展廳陳列,首次公開對外展出。
  • 魚缸藏近1米大蟲 博比特蟲快速遊動好驚悚
    魚缸藏近1米大蟲 博比特蟲快速遊動好驚悚時間:2016-03-03 22:58   來源:四海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魚缸藏近1米大蟲 博比特蟲快速遊動好驚悚 魚缸藏近1米大蟲狂吞小魚,快速遊動如巨蛇太可怕,這隻大蟲在魚缸中藏匿了有兩年,竟然沒有被發覺簡直太神奇了!
  • 盤點全球最貴的翡翠珍寶,這才是真正的價值連城!
    但往往真真的天價翡翠珍寶都是不會拿出來拍賣的,因為沒有人能將其私有化。那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大飽眼福,看看目前世界上擁有的那些真正價值連城的翡翠。1、曼德勒翡翠佛塔整座佛塔都是用翡翠搭建,總共用掉1500噸翡翠,好字70多億緬幣,並且刷新了世界紀錄,稱為了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玉石佛塔。
  • 絕世珍寶!88克拉超級黑鑽中國首秀
    絕世珍寶!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 | 字號:A+ | A- 【88克拉超級黑鑽中國首秀】第三屆進博會首日不菲的價值和非凡的魅力,足以令所有人為之駐足;奇特的身世,更為這枚珍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傳奇色彩。這枚黑鑽是10月25日才從巴黎抵達上海的,不誇張地說,位列全球五顆頂級黑鑽的它,在進博會開幕之前就已經火了。歷經革命歲月,終成品牌之魂展商KORLOFF卡洛芙是法國奢華高級珠寶品牌,首次參展進博就亮出了這件絕世珍寶。
  • 雙展表白新中國 湖南省地博帶你聽地球的「紅色心跳」
    本位圖片均為魯米 攝紅網時刻9月28日訊(記者 宋沛珊 姚冶)9月28日上午,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下簡稱「省地博」)「探尋紅寶藏,獻禮新時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展」在長沙啟動,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紅色系列寶石、礦晶文化節也同步開展。這是該館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向廣大市民奉上的一份厚禮。
  • 瀘州雲龍機場冬航季航班計劃來了!通航城市有調整,有你常去的沒
    瀘州雲龍機場又有新航線即將開通。 10月15日下午,瀘州雲龍機場2020年冬航季換季航班計劃新聞通氣會召開,會上,瀘州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漆會強介紹了瀘州雲龍機場2020年冬航季換季航班計劃相關信息。
  • 株洲雲龍示範區:多措並舉 推進助殘民生工程
    電動新輪椅 幫他「交朋友」 家住雲龍示範區雲田鎮的熊鐵軍,因為患有腦癱,雙腿無法正常行走,但生性活潑樂觀的他,總喜歡出去串門、交朋友,他的「交通工具」是一張木椅或是舊輪椅。為了解決熊鐵軍的出行問題,雲龍示範區殘聯為他送來了一張多功能電動輪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