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盂相信喜歡文房類收藏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中國古代在沒有接觸到科學思想的時期,僅憑著生活中的發現,就能將許多工具給建構起來,文房四寶就屬於一套完整的寫字工具,但只有使用過的朋友才會知道,文房四寶其實還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水。
研磨的時候需要加水,而寫完字後也需要加水,這兩個都是完成整套流程的關鍵步驟,也就是說,其中缺乏一件盛水的工具,如果比較粗糙,古人直接用木桶代替就行了,但是愛惜文房的人,就不會這麼隨便,特別是大戶人家或者皇家貴族,都是需要專門盛水的工具的,而水盂就是其中一種,它的原理和水丞還有硯滴,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叫法不同。
藏友的這件銅水盂,老舊痕跡比較自然,包漿古樸,其上富有太極的圖案,將水盂的口子遮住了一般,清水時太極是一種風景,而墨染時,太極又是另一番景致,非常符合文人審美的雅興。
要看這太極,反映的是一種和諧平衡的思想,放在桌案是,也需要有相對的硯臺,一幹一溼,又是另一幅風景,所以能在文房四寶聚齊的情況下,配上這水盂,不管是寫字還是畫畫,都是一番非常享受的體驗。
當然,其上刻畫的菊花,代表的是一種淡雅的氣質,文人多淡泊名利,其實他們只不過有自己思想上的追求而已,只不過與物質追求不屬於同一路,腹有書香氣自華,像菊花一樣,淡淡的卻也過得非常精彩。
鑑定這種水盂,通常都有一個重要的細節,那就是看字跡,在古代沒有機器的情況下,在這種銅器上雕刻,需要手工完成,人類不像機器這把精準,刻畫期間總會留下不少多餘的刀痕,自然就沒辦法做到完美。
但是機器加工就沒辦法做出這種自然的痕跡,機器切割非常平整,即便是後來加工,也無法和純手工雕刻相比,而純手工雕刻,非常費時費力,還講究技法,希望通過仿製的人,也不會有這種耐心和功底,所以在鑑定銅水盂的時候,除了觀察包漿外,同樣需要注意刻字的部分。
當然,這只是排除許多贗品的方法,並不是鑑定真品的標準,在收藏的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學習,才能豐富鑑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