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下尋寶》青銅器鑑定專家王榮琳,收藏要踏踏實實!

2020-12-06 域鑑文化

本期域鑑專家說,採訪了中國青銅研究會秘書長王榮琳老師,聽他講述青銅器收藏的心得,並就藏友關注的問題一一做出回答。

點擊觀看視頻版:

專訪《天下尋寶》青銅器鑑定專家王榮琳,收藏要踏踏實實!

王榮琳

中國青銅研究會秘書長 《天下尋寶》節目常駐鑑定專家 1997年參加工作,工作單位:北京市美術公司(琉璃廠)汲古閣門市部。 1987年開始從事古錢幣的收藏與研究工作。 2001年正式從事青銅器的收藏與研究,先後從古錢幣、銅鏡、兵器,青銅器入手深入進行青銅器鑑定及青銅器類型學研究。 2004年起,參與過中央電視臺《鑑寶》、《藝術品投資》、《尋寶》,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的錄製工作,並為《民間收藏》電視專題片製作個人專輯。 2004年以後,接受過《北京日報》、《晨報》、《中國菸草報》收藏版等眾多媒體的採訪,關於青銅器收藏及鑑賞的各類文章散見於各大報紙雜誌期刊。 2001年研究青銅器開始足跡遍布北京、山西、陝西、山東、湖北、湖南、河南等各省市,遍訪各大學及博物館的專家、學者老師,為中國青銅器鑑定及類型學研究做著自己的一份貢獻。

域鑑:王榮琳老師,您一直關注的收藏領域是什麼?

王榮琳:

主要就是青銅,以高古青銅為主,兼青銅雜項,包括宣德爐、佛像、青銅的立件、擺件、還有銅墨盒相關的一些青銅的銅製品。簡單的說,從高古到民國,以銅為主的這些銅製品。

王榮琳老師圖片鑑定

域鑑:王榮琳老師,您能講講這麼多年青銅器收藏的心得嗎?

王榮琳:

講起心得來話就太多了,咱們只能長話短說。

第一點就是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與時俱進。

第二就是不光要有理論,還要有實踐,要經常走市場,經常到市場去學習。

第三點就是我們要有心,做一個有心的人,要從細節去關注事物的本質,關注這件器物的本質,關注這件藏品它的真實情況。

王榮琳老師圖片鑑定

域鑑:您怎麼看待圖片鑑定?王榮琳老師

王榮琳:

圖片鑑定銅器跟實物鑑定銅器有很大的區別,圖片鑑定銅器不能上手,不能用手掂分量,對它的質感,對它的重量,沒有手感上的這種體驗,所以說圖片鑑定我們靠的是經驗。

這一個圖片上反應的器物,我們看器物的外形,憑經驗應該能感覺到它的重量,它的厚度憑它的包漿,憑它的鏽色,憑它的各種特徵,就能感覺這件器物的真假。有很多情況下實物鑑定和圖片鑑定得出的結果完全是兩個結果,所以說圖片鑑定只能是參考,不能做最終的判斷。

域鑑:對藏品鑑定結果經常會出現不同的看法,您怎麼看?王榮琳老師

王榮琳:

對藏品的鑑定結果,經常會出現不同的看法,這件事我認為很正常,這有的時候和專家的眼力沒關係。

第一和照片的拍攝角度,拍攝光線有很大的關係,就是剛才我說的,如果這個照片拍攝的失真,真東西可能拍成假東西。而如果照片拍攝的過於完美,假貨可能拍成新貨,從照片上看是具備真貨特點,實際它是一件仿品。

還有就是現在的仿品,有些仿的好的,通過照片已經完全不能判斷,即使是實物上手,也要仔細的判斷,仔細的鑑定才能分辨真假。

所以說照片鑑定會出現差錯照片鑑定也是有局限性的,它一時一地,每個專家的情況不一樣,他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王榮琳老師圖片鑑定

域鑑:王榮琳老師,您能結合自身的感受,談談您對域鑑的看法和意見嗎?

王榮琳:

我是很早就聽說域鑑了,我知道域鑑的時候,域鑑已經做的非常的好了 。

曾經有幾個網站做鑑定也找過我,我在上面也當專家,但是通過這些網站的實際的鑑定工作,我感覺域鑑在這些網站裡面,現在做的還是做的最好的。

主要是域鑑這個軟體,它的實用性非常強 ,其他網站的鑑定軟體或許非常龐大,工作人數非常的眾多,但是操作起來非常的麻煩。

咱們這個域鑑小程序,簡單便捷,而且我覺得這工作人員非常的踏實,有幾個工作人員在隨時的跟我保持聯繫,溝通方面非常的順暢,而且我覺得這軟體上操作的(工作)人員

專業的精神非常強,工作的非常到位,我們藏友也非常喜歡這個軟體,專家(使用)覺得也得心應手,我在域鑑上參加鑑定工作感覺非常的榮幸,也非常的喜愛這份工作,希望藏友喜歡我!支持我!也支持咱們的域鑑

域鑑:王榮琳老師,對您的粉絲或者廣大藏友有什麼想說的?

王榮琳:

我覺得咱們所謂的粉絲吧,其實也都是藏友。

我覺得藏友還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情來搞收藏,多學習,另外一方面多逛市場,還有要多用腦,再有就是我們廣大藏友,不能報著撿漏的心思去收藏。如果經常抱撿漏心思去收藏的話,可能我們會吃虧。

因為市場上並沒有那麼漏,對於撿漏的人來說,您只有具備一定的學識,具備一定的經歷才有可能偶爾撿一個漏,撿漏的機會非常的小,所以說我們大家是踏踏實實的收藏,要多和懂收藏的人,多和專家進行交流 ,這個很重要,謝謝廣大藏友!

相關焦點

  •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李米佳做客「青睞」??扎在文物堆裡幾十年,李米佳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成為目前國內頂尖的青銅器鑑定專家。他可以通過極微小的花紋、裝飾和工藝判斷文物的年代以及真假,這才是真正的「絕活兒」。
  • 如此瘋狂的青銅器收藏,現在收藏真的還來得及嗎?
    青銅器火了,說三道四的也來了,從央視報導,到文物局的禁令,其中一個觀點就是「文物不能拍賣」,此語一出,立刻掀起市場譁然!近幾年各種鑑寶節目比比皆是,有華夏奪寶、華豫之門、華山論鑑、一錘定音、天下收藏、尋寶等等一直存在。且越來越火爆,不少藏家都在拿古玩來此鑑寶,越來越多的青銅器出現在我們眼前。
  • 西周青銅器如何鑑定真偽
    西周青銅器如何鑑定真偽 1,一方面是因為要防止上的各個碎片繼續破裂,就必須限度的補成整體的形狀,才能使整個結實穩固。另一方面還有美觀上的原因需要補配:博物館的參觀者,還有考古專家都應能夠看到古代人使用那件銅器時的原貌,只有這樣,才能領會和感受到該銅器的鑑賞性,用途及其意義所在。
  • 祖傳的青銅器,「破四舊」時埋在地下,專家:商周時期真品
    早在商周時期,我國的青銅冶煉技術達到了歷史上的第一個頂峰,在當時就製作了很多大型的青銅器,像我們熟知的青銅鼎,青銅簋,青銅劍等等,在此後的歷朝歷代,儘管青銅技術依然存在,但是再也沒有回到商周時期的那種頂峰地位。
  • 青銅器鑑定小知識
    銅器鑑定的手段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憑藉眼力和經驗,進行觀察;一種是根據儀器化驗、探測和分析的科學方法。細化後便可以分為4種方法,根據銅器鑄造、器形、紋飾、銅器銘文辨偽。  1.根據銅器鑄造辨偽  商周時期,極大部分青銅器是用陶範法鑄成。也就是說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都有數塊陶範拼合澆鑄後留下的範痕,即範線。隨著時代進步,合範的方法有所變化,範痕會隨著變化,但要想在合範地方不露痕跡,這即使是最熟練的工匠也難免做到。而後代偽者不知道古人鑄造的原理和方法,只講究器物的外形,仍用蠟模(失蠟)的方法鑄造。
  • 青銅器收藏日漸升溫 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青銅器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其以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揭示了中華民族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淵源。12月26日,「2019中國青銅鑑定與收藏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認為,青銅器收藏市場潛力巨大,其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要遠遠超過字畫、瓷器等。
  • 青銅器仿品轉手變真品 鑑定方法不靠譜
    鑑定新技法:X光片觀測法   「青銅器鑑定觀測技術有了新辦法——X光片觀測法,這是目前國際上較為新穎的、針對金屬器的觀測手段。」前日,有專家在雅昌藝術網專欄中稱,通過X光譜的穿透力,把金屬器器壁表層以下的結構現象全部展示出來,可以清晰地觀測到縫隙、斷裂、後期粘接和後期修補的痕跡。
  • 30歲成為最年輕的專家,55歲收藏200件青銅器,他的人生就像開掛
    1926年,為了鑑定故宮中的文物,民國政府專門成立了古物陳列所文物鑑定委員會。在數十位委員會成員中,還有一位特別的成員:他名氣不算最大,年紀又最輕,卻被民國內務部聘請為古物陳列所文物鑑定委員會的委員。他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 劉雄:關於異形青銅器的辨偽鑑定問題
    人物名片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學院院長,文物鑑定專業學科帶頭人,首都師範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致力於文物科學鑑定體系的研發。中央電視臺《我有傳家寶》欄目學術顧問,北京衛視財經頻道、河南文物寶庫頻道特約鑑定專家,全國工商聯文物藝術品商會顧問,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品市場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 《天下尋寶》走進忻州九源古陶瓷博物館海選活動圓滿成功
    2月23日、24日,山西廣播電視臺《天下尋寶》第一次走進忻州,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海選活動。忻州人文薈萃,歷史底蘊深厚,收藏人數眾多,這一次的海選活動也出現了不少精品。《天下尋寶》節目組的五位專家老師選出了眾多的優秀藏品現場錄製,並進行了精彩了點評。此次活動,我館也邀請了河曲博物館館長孫阿慶老師和河北的瓷器鑑賞家馮建軍老師作為特邀嘉賓也為藏友們進行了鑑寶活動。
  • 容庚先生如何鑑定青銅器?
    1926年被聘為古物陳列所古物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清廷所藏青銅器。其辨偽實踐即始於此。1941年《商周彝器通考》的出版標誌著其辨偽思想的成熟並形成系統建構。他的辨偽成果代表了20世紀四五十年代青銅器辨偽的最高水平。容庚擅長於文獻考據,重資料的排比與梳理,而少理論概括與闡發。我們從其相關著作和辨偽實踐中凝括出三個辨偽思想和七條辨偽方法,以彰著容庚先生在青銅器辨偽史上的獨特貢獻。
  • 劉雄:唐代青銅鏡的鑑定與收藏
    劉 雄聯拍在線鑑定專家鑑定範圍:青銅器人物名片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學院院長,文物鑑定專業學科帶頭人,首都師範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致力於文物科學鑑定體系的研發。中央電視臺《我有傳家寶》欄目學術顧問,北京衛視財經頻道、河南文物寶庫頻道特約鑑定專家,全國工商聯文物藝術品商會顧問,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品市場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曾先後參加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南水北調工程河南平頂山葉縣文集遺址,河南南陽張崗漢墓遺址的發掘工作,以及北京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周公廟遺址考古發掘報告的編寫工作。
  • 鑑定青銅器,科學得方法原來是這樣
    一直以來,青銅器都藏友們被視為高大上品種,收藏青銅器的人群相對集中,新人很少,老藏家賣的也不多。青銅器交易的萎靡阻礙了收藏市場蓬勃發展,使其成為了小眾的行業,其實有一些並不怎麼貴,10萬塊錢以內能夠買到,但前提得確認是真的。
  • 青銅器鑑定和作偽手段大全你想看的都在這裡
    青銅器具有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和歷史價值。每一件青銅器都是獨一無二的。青銅器的發明和盛行,使人類進入了青銅時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古代青銅器究竟是如何發展的?各時代青銅器具有什麼樣的特徵?青銅器都有哪些鑑定方法和作偽手段?諸如此類的問題一定困撓著廣大青銅器收藏愛好者。
  • 祖傳的青銅器,兒子懷疑真假,不料專家估價讓人眼紅
    祖傳的青銅器,兒子懷疑真假,不料專家哆嗦:在你家多久了?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西漢。如果說,現在我們發現的文物是商周時期的,那麼說,這可謂說是國寶級的寶貝了。畢竟幾千年的歲月磨難沒有把它消逝掉,這得多麼難得啊。
  • 青銅器成秋拍重頭戲 專家:高古收藏潛力無限
    青銅器成秋拍重頭戲 專家:高古收藏潛力無限 ,其中父丙爵、母辛尊、「作冊睘」卣等更是被國內專家認定為「國寶級重器」。從日前上海博物館斥巨資收購一件傳世青銅重器,到紐約蘇富比、佳士得在九月拍賣季中紛紛推出中國青銅器專場,青銅器無疑成為今秋藝術市場上的重頭戲之一。  紐約蘇富比這場青銅器專場拍賣的來源——國際著名東方藝術品收藏家朱利思·艾伯哈特於2012年去世,他一生中收藏了門類眾多的中國藝術品,並在維也納建立了首座私人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 有藏家稱現在是收藏青銅器時機 專家稱很多不合法
    文、圖 記者 金葉  現狀:海外市場交易暗流洶湧   儘管有嚴格的法律規定,但實際上青銅器的交易從未真正停止過。因為國內和國外在管控鬆緊程度上存在「落差」,使得相當一部分青銅器交易由國內轉向國外,從公開轉入私下。  相對於國內市場對青銅器的嚴格管轄,海外市場的拍賣政策顯然要鬆動很多。
  • 小胖想把「祖傳青銅器」賣了買車,帶來鑑寶,專家:想買啥車?
    小胖想把「祖傳青銅器」賣了買車,帶來鑑寶,專家:想買啥車?青銅器其實並不僅僅是我們國家出現過,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現過,是世界聞名的一種象徵,不過要說到青銅器文明的話,最繁榮的就莫過於我們國家了。而近些年來,隨著古董收藏風氣的興起,很多人也是紛紛開始進入這個行業中,而青銅器的收藏也一直是一大熱門,因為一件完整的青銅器真品是非常有價值的,畢竟從秦漢之後,因為陶器和漆器的逐漸普及,所以青銅器就逐漸的淘汰了,所以現在基本上能夠出現在大眾的眼前的真品青銅器,那都是有幾千年的歷史的老物件了,這個價值可想而知。
  • 青銅器作假手段及真假鑑定方法
    雖然此種方法下青銅器偽造得很逼真,但其材質、紋路、鏽色等無法比擬真品,特別是偽鑄的青銅器沒經過地下長期的氧化或腐蝕,因而器體普遍過重,通過分析其重量可辨真偽。拼接法:青銅器深埋地下,常年腐蝕破壞難免造成某些部位的破損,偽造者經常是「移花接木」,將不同的幾件銅器拆分,然後通過粘湊的方法,重新打造一件「完整」的青銅器,再附之泥土、假鏽,亂人耳目。
  • 一鋤頭挖出3000年窖藏,出土103件青銅器,專家鑑定後驚喜若狂
    本文中我們將來繼續介紹一件古代的窖藏,這座古代的窖藏同樣也是被我們可愛的老百姓意外發現的,在這處窖藏中,共出土了103件青銅器,可以說成功令人咂舌,而且其中一件更是成為了國寶中的國寶,當時專家在對這些青銅器鑑定之後,確實是驚喜若狂,畢竟如此之多青銅器的同時出現的確是罕見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