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雄
聯拍在線鑑定專家
鑑定範圍:青銅器
人物名片
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學院院長,文物鑑定專業學科帶頭人,首都師範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致力於文物科學鑑定體系的研發。中央電視臺《我有傳家寶》欄目學術顧問,北京衛視財經頻道、河南文物寶庫頻道特約鑑定專家,全國工商聯文物藝術品商會顧問,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品市場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曾先後參加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南水北調工程河南平頂山葉縣文集遺址,河南南陽張崗漢墓遺址的發掘工作,以及北京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周公廟遺址考古發掘報告的編寫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青銅器鑑定、古陶鑑定、玉器鑑定,致力於文物科學鑑定體系的研發。2005年執教北大資源學院文物系,2010年起擔任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學院院長,2014年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系統青年教師崗位能手,2015年榮獲第八屆北京市教育園丁獎。
在校講授《中國青銅器》、《中國古代玉器》、《考古學概論》、《中國博物館學概論》等課程。辯證的揚棄和整合坊間的經驗主義,引進考古類型學的方法論,結合材質學、工藝學、次生變化學、文化學,宏觀入手微觀著眼進行深入的文物鑑定學科建設,創造性的總結了一套系統、科學的文物鑑定學方法論及學科體系。
著有《青銅器鑑定學基礎》、《青銅詞典》、《中華民間藏品文物精粹》等,代表作品有《文物科學鑑定體系》、《北大資源宏微文物網刊》。先後在《首都師範大學學報》、《文物鑑定與鑑賞》、《收藏快報》發表多篇考古與文物研究論文。
專家風採
按學術界的意見,唐代的青銅鏡可以分為初唐(太宗至高宗)、盛唐(高宗至德宗)、晚唐(德宗以後)三期。各期都有自身比較清晰的特徵。亮鑑青銅欲拋開繁冗複雜的學術分期、銅鏡的型式分析等內容,側重從鑑藏學的角度,給大家簡述一下唐代鏡子的關鍵鑑賞點和鑑定學乾貨。讓我們來領略唐代銅鏡掀起的我國青銅器鑄制技術高峰以及背後反映的社會文化及精神風貌:
一、唐代青銅鏡終於打破了漢式鏡統治了800年的中國銅鏡章法與布局!
漢式鏡
亮鑑青銅上期介紹過,漢式鏡的布局嚴謹,嚴格區分鈕區、內區、外區,鏡緣等,各區域又或者以四乳釘為中心四分,或者軸對稱、中心對稱、上下分段等等,體現出漢人建立起來的嚴明法度。這個頑固的鏡式傳統竟然影響後世800年,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隋,甚至唐初未均被突破!使得漢式鏡在中國鏡史上聲名赫赫。而盛唐時期到來以後,終於打破了這個漢式鏡獨霸的傳統。鈕座消失!鈕區消失!內外不分區!……打破這些傳統以後,唐人在鏡面上進行廣畫面式的隨心構圖,不再受分區區域固定模式的限制,也突破了圓形鏡型這一單一制式,出現了葵花式、菱花式、委角方形等多種樣式。紋飾題材也更加豐富了:單龍鏡、月宮鏡、鸞鳥鏡、花卉鏡……自由奔放的時代氣息噴薄而出。大唐盛世的突破和自信的時代風貌在一枚小小的鏡子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唐雲龍紋葵花鏡
唐 雙鸞禽鳥鏡,突破了漢式鏡的鈕座布局。
唐 纏枝寶相花鏡
唐 鸞鳥瑞獸鏡
唐 雙鸞花卉鏡
唐 月宮鏡
唐 打馬球鏡
唐 二飛仙鏡
唐 雙鸞月宮鏡
二、唐代銅鏡產品質量是中國銅鏡史上聲譽獨享
從產品質量來看,唐鏡為高錫青銅鑄造,瑩亮潤澤,沒有沙眼,打磨拋光以後照影毫髮閉現。
現代按高錫比例複製的唐鏡,鏡拋光加工後,毫髮清晰可見。
唐鏡的白亮質感和精細紋飾在收藏界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千秋節所制的「千秋鏡」更是引起後世無數文學家、詩人的謳歌與讚頌。
千秋萬春銘鏡
中拍國際2009年拍品
2011年北京保利拍品
千秋鏡做工精湛,據說是揚州工匠在揚子江船上鑄造的百鍊青銅鏡,光亮清澈。背面有「千秋」或「千秋萬春」等字,多鑄有瑞鳥銜綬帶的紋飾,也有飾龍紋的,寓祝壽之美意。
另外,由於材料和工藝上的原因,唐代銅鏡的紋飾異常精美,稜角分明,模印清晰。
唐 山海神人八角鏡
唐 瑞獸葡萄方鏡
唐真子飛霜鏡。刻面清晰,可作為一幅動人的唐人畫。
再者,一些特種工藝的鏡子如金銀背、平脫、螺鈿等等,在唐代大放異彩,其精美程度在世界工藝美術史上也是令人側目的。日本當時的遣唐使即將唐代銅鏡帶回作為珍寶寶藏。如今奈良東大寺正倉院寶藏的傳世珍貴特種工藝銅鏡,讓我們能領略到唐鏡的一流水準。日本天皇至今仍將銅鏡當做三大傳國重器之一。唐鏡之深遠影響可見一斑。
唐 鑲嵌螺鈿蓮花鏡
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藏
唐 金銀平脫花鳥葵花鏡
唐 鑲嵌螺鈿人物花鳥鏡
唐代銀背鎏金鳥獸葵花鏡
唐 金銀平脫羽人花鳥葵花鏡
唐 金銀平脫鸞鳥銜綏鏡
三、唐代銅鏡的鑄造工藝是中國青銅器鑄造工藝的又一巔峰
有鑄造學知識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銅器的鑄造應儘量使鑄件的各部位厚薄均勻,否則在冷卻凝固時會因應力的原因,造成鑄件的拉裂。這也是為什麼商周時期青銅器鼎耳、腿足甚至柱、鈕都寧願作成空心或者使用陶範盲芯的重要原因。
商代內凹式鼎耳,目的是為了保持鼎耳與器身的厚薄大致均勻
陶範所見商周時期鼎耳使用盲芯現象
圖片節選自《青銅器鑑定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更多工藝學與辨偽鑑定內容可參見圖書。
銅鏡的鑄造也是如此,越是紋樣複雜、主紋地紋高低錯落,越好鑄造。因為不會因局部的厚薄不勻造成鑄件的失敗。而唐代的廣畫面式布局,全無地紋裝飾,克服了局部厚薄不勻影響鑄件質量的問題,在科技史上也是極為精彩的一筆!
收藏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市場價格更是說明了問題。唐代銅鏡由於以上方面的原因,在收藏市場裡面受到了應有的關注,在銅鏡藝術品裡面,唐代銅鏡的價格目前仍處於頭把交椅的位置。在前些年的銅鏡價格階段性高峰期,已經出現千萬級別的藏品。雖然目前價格有所回落,數十萬已經能買到一流品相和題材的唐鏡,而數百萬元已經能買到尺寸、品相、題材、級別俱佳的唐鏡,相較於市場上比比皆是千萬級別的明清藝術品,唐代銅鏡的價格目前仍是偏低,是值得投資和長期持有的高古藝術精品門類。
唐瑞獸葡萄鏡,國內藏家海外購得
當然,影響投資與收藏的一個重要因素——真偽問題,隨著目前銅鏡複製與做舊技術的發展,也越發引起藏友的關切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