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之青銅鏡介紹-極眼鑑

2020-12-03 騰訊網

今天小編給廣大藏友帶來青銅鏡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中的瑰寶。近年來,儘管古銅鏡收藏急劇升溫,但收藏古銅鏡的第一步則是要懂得鑑賞。漢代透光銅鏡的創造是鑄鏡技術的又一裡程碑。透光鏡創造於西漢時期,外形與一般鏡相同。但當光線照在鏡面上時,鏡面相對的牆上,會反映出鏡背斑紋和銘文的印象,古人稱之為「幻鏡」

辨別古銅鏡的真偽,首先應該從銅鏡的性質、紋飾、表現的內容等方面,對各時代的銅鏡進行充分的了解。古代的銅鏡傳於今日的,均是出土的文物。所謂出土文物,不是指兵荒變亂的流落地中,大致都是墓中的殉葬之物。古代,墓葬必用水銀,因此今日出土的銅鏡必均受有水銀的染變。但因銅質的優劣及水銀的強弱,它的水銀色也自不相同,有銀色的、有鉛色的。銅鏡的質地晶瑩,又先得水銀沾染,年久入骨,滿背水銀,千古亮白,稱為銀背;如果先受血水穢汙、再受水銀侵入,其銅質複雜,則色如鉛,年遠色滯,稱為鉛背;還有半水銀半青綠硃砂堆的,先受血肉穢腐,其半日久釀成青綠,其半淨者,乃染水銀,故一鏡之背二色間雜也。銅鏡以銀背為上品,鉛背次之,青綠又次之。如果鉛背埋土年遠,遂變純黑,謂之黑漆背,此價尤其高,但這種顏色也較易偽作。

銅鏡進入拍賣領域的時間並不短,但真正為收藏愛好者所了解是始於2004年初中國嘉德推出的銅鏡專場,當時的全部拍品均為民國時期知名收藏家關祖章先生的舊藏。參拍的143面銅鏡都以高於預期的價格順利成交。其中唐代脫銀庭院仕女遊樂圖銅鏡以45.1萬元的價位成交,成為了內地銅鏡拍賣的最高價。

古代銅鏡的價值高,在每個年代都有仿以前朝代的,仿古古代銅鏡最早出現於唐代歷經宋、金、元、明、清甚至到民國時期還有仿鏡在鑄造並且於市場流通。從目前發現的情況來看唐代的仿古古代銅鏡數量並不多以至於一段時間還對此存在爭議。仿鏡的大量出現是從宋金時期開始的其中以金代的仿古古代銅鏡最為典型。從市場上來,漢金的古代銅鏡是最高的。

唐代銅鏡是我國古代銅鏡史上的第三個頂峰。而此刻呈現的海獸葡萄鏡表現了這一頂峰期間,銅鏡鍛造技藝開展的鼎盛期間。海獸葡萄鏡的呈現,是高浮雕藝術在以銅鏡為載體的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形式的詳細實習。它所帶給人的美感是有開創性的。

「現在藝術品商場最大的問題是,許多炒作的人把藝術品當作籌碼。沒有人思考藝術品在藝術史上是什麼樣的等級。」在馮毅看來,我國古代青銅器是我國僅有至今可以稱霸於世的藝術品。「我國的古代青銅器世界第一,我國的古銅鏡保藏也要到達世界第一。

第一儘量挑選版模好、品相好的鏡子,製作精又頭版好的版模,就好比長得漂亮的人;品相是指後天埋藏保存環境,先天版模好經歷千年保存又好很罕見。如果出現裂紋,價值就會急劇下降,可能也就值個一兩萬塊錢」。第二是鏡子的品種,「有具備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的鏡子價值上升空間會大一些,比如唐代的打馬球鏡子和宋代的蹴鞠鏡子等。」第三是在前兩項都好的基礎上,儘量尺寸大。

唐代銅鏡在外型上已突破了漢式鏡,如葵花鏡、菱花鏡、方亞形鏡等。圖畫除傳統的瑞獸、鳥獸、畫像、銘文等紋外,還增加了體現西方題材的海獸葡萄紋,打馬球紋等。盛唐今後,以花為主,多為吉祥圖畫,自在豪宕,新鮮生動,體現了大唐帝國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裝修方法有浮雕、彩繪、鑲嵌、鎏金等到,呈現了金銀平脫、螺鈿鑲嵌、塗釉、塗漆等新工藝。唐代銅鏡的演化狀況可分為三個期間。初唐,一方面承繼隋代傳統,多為四神鏡、十二生肖鏡、瑞獸鏡;另一方面又受外影響,呈現海獸葡萄鏡。盛唐、中唐時,民族特點加強,多為花鳥鏡、瑞花鏡、人物故事鏡、盤龍鏡、對鳳鏡等,涵義吉祥。構圖也不像傳統漢式鏡那樣嚴格對稱,而是選用繪畫風格,但求均衡,不求對稱。

綜觀中國古代銅鏡發展的歷史,從四千年前我國出現銅鏡以後,各個時期的銅鏡反映了它的早期(齊家文化與商周銅鏡),流行(春秋戰國銅鏡),鼎盛(漢代銅鏡),中衰(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繁榮(隋唐銅鏡),衰落(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等幾個階段。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國、兩漢、唐代是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銅鏡的產地,以山東、河南、陝西、安徽為最多,現在各地均已挖絕,只有安徽亳州還不時有出土。

首先要看這面銅鏡品相的完整度和紋飾的精美度。收藏銅鏡要從其歷史價值、文物價值、藝術價值等方面進行權衡。其次,特殊的製作工藝、特殊的紋飾也具有特殊的收藏價值。當然銅鏡的形狀、尺寸、稀缺性和紋飾的繁密程度也都決定著銅鏡的收藏價值。」總之,古代鑄鏡工匠,在長期的生產中,不斷積累鑄造銅鏡的經驗,使技藝達到了嫻熟的水平。

總編輯:極眼鑑信息部

相關焦點

  • 青銅器收藏的替代品——青銅鏡
    上世紀50年代以後,青銅器收藏環境遽變,出土的生坑器不可能在民間出現,而傳世熟坑也已經大多數收歸國有,所以一直處於低端藏品地位的古代銅鏡,必然要成為青銅器收藏的替代品類而在八九十年代以後的收藏高潮中上升到廣受關注的顯赫位置。
  • 劉雄:唐代青銅鏡的鑑定與收藏
    主要研究方向為青銅器鑑定、古陶鑑定、玉器鑑定,致力於文物科學鑑定體系的研發。2005年執教北大資源學院文物系,2010年起擔任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學院院長,2014年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系統青年教師崗位能手,2015年榮獲第八屆北京市教育園丁獎。在校講授《中國青銅器》、《中國古代玉器》、《考古學概論》、《中國博物館學概論》等課程。
  • 青銅器,你到底應該是啥色?
    相信不少朋友逛博物館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種怪誕的情形:紅的、青的、黑的、灰的,都能叫青銅器。所以,青銅器是什麼色…..(我讀書少不要騙我)其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你看到的青銅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銅器了。青銅是銅錫合金,一般在製作過程中還會加入少量的鉛。
  • 古玩市場,青銅器幾件是真的?
    記者走訪了5家經營銅器的店面,其中有三家藏有少量青銅器,最多的一家也僅有4件。「那個時期人口少,製作青銅器的過程繁雜、耗時,所以產量很少,青銅器多是給統治階級和貴族陪葬使用,」國家文物鑑定估價師熊勝華介紹。雖然湖北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但這些真品目前大多深藏於博物館中,不可能外流,收藏家手上的一部分也是極少公開。
  • 紅、黑、黃、綠、灰……青銅器到底是啥顏色?
    相信不少朋友逛博物館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種怪誕的情形:紅的、青的、黑的、灰的,都能叫青銅器。所以,青銅器是什麼色?其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你看到的青銅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銅器了。青銅是銅錫合金,一般在製作過程中還會加入少量的鉛。
  •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有一年,李克強總理招待印度總理,我拿的就是這件青銅器,當時外交部讓寫出簡要的文字來,介紹為什麼拿這件器物,該如何講解。當時我寫的就是神鳥象徵著和平,但是所有的和平一定是要在實力的統治之下,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實力,尤其是軍事上沒有實力,就不會有和平,當然這個翻譯成英文就更婉轉了,但是意思是傳達到了,因為上邊很快就接受了這件器物。
  • 有藏家稱現在是收藏青銅器時機 專家稱很多不合法
    在海外青銅器交易市場上,我經常會碰到上海一家大拍賣行的老闆,他從幾年前就開始悄悄買進青銅器了。他跟我說,青銅器市場早晚要開放,如果現在不買,將來青銅器的拍賣政策真的放開,可能連貨源都沒有了。青銅器的數量和古書畫、陶瓷是不能比的,買少見少。」  討論:法律壁壘會導致「國寶」流散海外?
  • 極具歷史價值的西周青銅器
    極具歷史價值的西周青銅器 1不同時段的西周青銅器設計是不一樣的,如夏代西周青銅器以花紋簡單為主,而商代西周青銅器則是主張繁華美,所以在西周青銅器身上會有很多花紋,西周青銅則是趨於平凡樸實,春秋戰國時期的西周青銅器則是百花爭豔般,非常清新脫俗。
  • 收藏需要認識的青銅器各類器具和名稱
    中國古代祭祀用的青銅器一般整套製作,以至於達官貴人的墓中,盛載供奉祖先的祭品。每套禮器均包含大量不同造型的青銅器,各有特定的名稱。以下是部分較常見的古代青銅器造型:商晚期 青銅小提梁卣,高11.5釐米卣(yǒu):盛酒禮器
  • 溯源「大一統」背景下「青銅器」鑄造標準的「和而不同」
    雖然中國青銅器並不是世界上最早的,但就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造型藝術而言,中國的青銅器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也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在世界上具有獨特地位並引起各國的濃厚興趣的原因。 根據成書於先秦之時的《考工記》的記載,青銅鐘鼎的最佳合金比例為銅錫之比為六比一,斧斤一類工具為五比一
  • 紋飾之美︱青銅器
    商周時期是青銅器大發展的時期,商周時代青銅器紋飾,大致可分為八大類:獸面紋類、龍紋類、鳳鳥紋類、各種動物紋類、火紋類、各種獸體變形紋類、幾何紋類和人物畫像類等。 獸面紋類 獸面紋舊稱饕餮紋。饕餮之名出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 介紹幾件讓人眼前一亮的青銅器,絕對顛覆你的青銅觀!
    >或者這種青銅簋的造型不久前,剛剛發了一篇長文,是按照青銅器的分類,逐一介紹一些青銅器的獨特造型。這個青銅器也是一件以動物造型為基礎,不過其構思非常奇特,一隻老虎即將把一個人吞噬下去,老虎和人的表情栩栩如生,雖然是一件靜態的青銅器,但是卻在傳遞著動態的信息。這兩件商代青銅器只是兩道開胃小菜,接下來,更驚豔、更獨特的造型會陸續展現。
  • 位列收藏之首的青銅器為何國內拍賣不溫不火
    原標題:位列收藏之首的青銅器為何國內拍賣不溫不火   9月17日,「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專場在美國紐約蘇富比開拍,這場青銅器專場被視為2007年以來較為重要的一批青銅器,預計成交額超過500萬美元,最終總成交額高達1678.6萬美元。在國際市場上,被視為國之重器的青銅器備受關注,在拍賣場上頻現高價。
  • 《陝西古代青銅器》正式出版
    日前,《陝西古代青銅器》一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書精選了陝西境內出土的100件(組)青銅器,主要圍繞青銅器的發現、發掘、流傳、收藏和研究過程,以及器物的特點特徵、歷史地位、文化內涵及重要意義,重點講述了青銅器背後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是學習了解陝西歷史、研究青銅器文化的一部精品力作。
  • 道家常用闢邪物品盤點作用介紹
    道家從古至今就會有驅邪捉鬼的叫法,道家的法力包含驅邪法力是聞名中外的,而在捉鬼驅邪常常使用的一些具備那樣作用物品,這兒關鍵介紹的是道家普遍的七種闢邪物品。第一:青銅鏡,在諸多寶物中,青銅鏡的避邪工作能力是最強的。青銅鏡是一種兼具多種多樣作用的寶物。
  • 當廢品收來的銅鏡,沒當回事拿給小孩當玩具,專家:青銅器真品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這是唐太宗說過的一句話,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使用的鏡子都是青銅的,不像我們現在的鏡子這樣清晰,不僅如此,古代的鏡子的造型特點也有著自己的演變歷史,下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見識一下宋金時期的青銅鏡。
  • 中國青銅器的象徵意義和獨特魅力——專訪故宮青銅器修復專家
    中國古代青銅器自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很多特殊內涵,遠遠超出其一般的實用功能,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緊密相連。作為宗法制度、禮樂制度的外在化身,青銅器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歷來為統治者所重。與此同時,其多變的造型、精美的紋飾以及內容豐富的銘文,極具美學價值與史料價值。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收藏了大量歷朝歷代的精品青銅器。
  •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工藝
    原標題: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工藝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有兩種基本的方法,即塊範法和失蠟法   一。塊範法   塊範法(或稱土範法)是商周時代最先採用的,是應用最廣的青銅器鑄造法。   此方法簡單介紹如下:以鑄造容器為例,先製成欲鑄器物的模型。
  • 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 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
    古時候留下來的器物有很多,青銅器就是其中一種,那麼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呢?青銅器文化是夏商周時期的文化核心,歷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和秦漢等朝代,其中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在戰國中期之後,青銅工藝才開始漸漸消退。
  • 鑑古器(青銅器篇)青銅器開啟篇
    青銅器的發現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青銅器開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流行於商、西周、春秋三個時代,而這三個歷史時代就屬於青銅時代。至秦漢時代,青銅器仍然非常盛行,但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縣或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