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收藏之首的青銅器為何國內拍賣不溫不火

2020-12-03 人民網

原標題:位列收藏之首的青銅器為何國內拍賣不溫不火

  9月17日,「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專場在美國紐約蘇富比開拍,這場青銅器專場被視為2007年以來較為重要的一批青銅器,預計成交額超過500萬美元,最終總成交額高達1678.6萬美元。在國際市場上,被視為國之重器的青銅器備受關注,在拍賣場上頻現高價。然而,相比動輒上千萬元的明清時期藝術品而言,青銅器價格遠被低估,而青銅器的藏家數量遠低於瓷器和書畫的藏家,尚未形成大的氣候。

  國之重器再成海外拍場關注焦點

  「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專場拍品均來自國際著名東方藝術品收藏家艾伯哈特,他於2012年去世,一生收藏了門類眾多的中國藝術品,並在維也納建立了首座私人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此次在紐約蘇富比面市的這批中國青銅禮器,就是其藏品中最重要的部分。專場上拍的10件青銅器所屬的年代涵蓋了商、周、春秋和戰國,材質一流,而且全是近年來從未亮相的精品。以研究古青銅器為專長的紐約蘇富比中國藝術品負責人王濤也表示,具有如此顯赫傳承的高品質青銅藏品,20多年來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艾伯哈特收藏的這批拍品有清晰的來源,其中6件的上一任藏家為11世紀拜佔庭帝國望族後裔阿基洛珀斯。據介紹,1948年,經上海有名的古董商金才記古玩店引薦,阿基洛珀斯從清末民國初年名家手中購得這6件青銅器。另外兩件——青銅器母辛尊和作冊睘卣來自清末名臣潘祖蔭的舊藏,後被艾伯哈特所收藏,前者是鑄工華美的盛酒禮器,後者是鑄有35字銘文的重要酒器。

  最終,該專場總成交額達1678.6萬美元。其中,本次拍賣的一大亮點作寶彝簋,曾亮相1954年威尼斯總督宮舉辦的中國藝術展,估價為200萬美元至300萬美元,最終以666.1萬美元的高價成交。另一亮點是一件青銅盛酒器母辛尊,時間可追溯至西周早期,估價為40萬美元至60萬美元,最終以216.5萬美元成交。該青銅酒器曾一度為晚清收藏大家潘祖蔭收藏。此外,還包括青銅酒器作冊瞏卣,估價為20萬美元至30萬美元,最終以307.7萬美元成交。

  據前往參加此次拍賣的收藏家介紹,該專場幾件高價成交作品均為中國藏家購得。此前不久,以青銅器收藏和研究著稱的上海博物館斥巨資收購了一件坂本五郎舊藏的商晚期犧首饕餮夔鳳紋方卣,這件青銅器被業界視為「骨灰級」珍品。該作品曾收錄於1934年出版的《白鶴吉金集》中,第51號就著錄了這件青銅重器,在漂泊近百年後,該作品終歸上海博物館。

  面對此次蘇富比高古青銅器頻出精品,佳士得本次拍賣的青銅器略顯暗淡,在其9月19日舉行的重要私人珍藏中國古青銅器中,上拍作品共16件,總估價超過400萬美元,主打拍品為一件商晚期饕餮紋方彝,該作經1842年清代收藏家吳榮光的《筠清館金文》著錄。

  該件作品拍前估價待詢,最終以236.3萬美元成交,其他作品的成交價也並無驚喜。本次專場的成交結果甚至不及今年香港佳士得的春拍結果,在該場拍賣中,一件商晚期青銅獸面紋耳丁卣的成交價高達3795萬港元。

  價格低估 牆內開花牆外香

  自古以來,青銅器位列收藏之首,民國時期,金石學興盛,青銅器收藏達到頂峰,相關的著作不勝枚舉。然而,由於國家對於高古文物交易的相關條款限制,青銅器在國內很少見到,青銅器收藏在當代也出現了價格與價值完全不匹配的行情。

  2001年,在紐約佳士得春拍上,一件中國商代的青銅器「皿天全」方罍器身,創下當時青銅器拍賣最高價——924萬美元。2007年3月,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由美國紐約水牛城Albcenter-Knox藝術館提供的商代青銅酒器青銅鴞紋方斝以810.4萬美元成交,創下了青銅器拍賣的全球第二高價。

  2007年3月,在荷蘭馬特裡斯特舉行的歐洲古董博覽會上,一場拍賣會改變了中國青銅器拍賣的歷史記錄。倫敦著名古玩商「Littleton&Hennessy Asian Art」推出一件戰國青銅錯金嵌綠松石貘尊,最終以1200萬美元的天價成交,成為目前成交價最高的中國青銅器。2010年,紐約佳士得推出的「思源堂中國古代青銅器珍藏」專場拍賣,總成交價達到了2075.1萬美元,是近年來中國青銅器成交額、成交率最高的一場專場拍賣。

  相比而言,國內青銅器拍賣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2005年,上海崇源秋拍推出了海外回流青銅器西周青銅周宜壺。據專家考證,該壺與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周宜壺是一對,早年均為清宮舊藏。從清宮失散後,曾經丁彥臣、劉體智收藏,並被《西清古鑑》、《積古齋鐘鼎彝器》等10餘種青銅器巨著所著錄。該件青銅周宜壺經過各路買家的激烈競投,最後以2640萬元的高價成交,轟動海內外。同年,中國嘉德拍賣出現一件罕見的海外回流西周青銅波曲紋雙耳蓋壺,此壺估價為350萬元至550萬元,最終因沒有找到買家而流拍。

  2007年4月,澳門崇源國際春拍中,8件青銅器超過100萬元成交,最高單件成交價為455.4萬元。在中國嘉德2012秋季拍賣會元雨軒藏珍中,一件西周青銅龍耳匜由盧芹齋、日本山中商會、賽克勒遞藏,作品價值與其流傳經歷、收藏主人的身份有極大關係,不過,這件來源清晰、品相完好的作品也只以391萬元成交。

  王者歸來待何時

  目前,出於保護地下文物的考慮,國家文物部門尚未開放青銅器市場,限制青銅器的流通,只允許流傳有序的傳世青銅器和海外回流的青銅器在國內市場上交易,流通量不大,整體價格偏低也在情理之中。青銅器有自己的身份制約,在這樣的客觀環境制約下,中國青銅器市場的發展緩慢、國內上拍的青銅器檔次低、價格低、數量少、成交率差是必然的,這樣的買賣關係約束著國內很多買家的心理,致使國內交易市場長期蕭條。

  雖然有國外文物政策的限制,但青銅器私下交易蔚然成風,北京古玩城等藝術品交易集散地,也能找到青銅器的身影。而在更為隱秘的私人交易中,出土青銅器佔有很大的比重,有的出土作品甚至通過不同的途徑流失海外。

  而就海外回流青銅器而言,業內專家介紹,有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和改革開放初期工藝品公司出口換外匯生產的高仿工藝品。而市場上能見到的青銅器多為中下等水平器物,真正意義上的精品很少出現。即便投入巨資購買青銅器,也很難在短期內獲得豐厚的利潤回報,青銅器是目前變賣套現最難的藝術品之一,國內市場價格遠遠不及國外市場。

  然而,青銅器一直被視為國之重器,是資深收藏家最認可的板塊,也是收藏領域的大項,由於很多人還沒有認識到青銅器的收藏價值,所以其未來的保值、升值空間是巨大的。傳世青銅器多為歷史上著名收藏家遞藏,來源清晰、流傳可靠,大多經過著錄出版,被學術界廣泛研究和認可,因而更具有不可估量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不過,業內專家也表示,如果相關政策沒有變化,青銅器交易仍舊會長期處於低谷。

相關焦點

  • 如此瘋狂的青銅器收藏,現在收藏真的還來得及嗎?
    青銅器在2017年可以說打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的仗,佳士得拍賣的四青銅器和西泠春拍上的兮甲盤都成功拍價幾個億,徹底震驚了收藏圈。青銅器猶如一匹黑馬再次闖進了古玩市場,以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成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藏品,無論從紋飾,銘文,造型,還是從歷史經濟價值來說,青銅器近些年市場發展一直很好,從最初走紅到現在從幾百上千到上萬大幾十萬的成交記錄不停在刷新!
  • 有藏家稱現在是收藏青銅器時機 專家稱很多不合法
    文、圖 記者 金葉  現狀:海外市場交易暗流洶湧   儘管有嚴格的法律規定,但實際上青銅器的交易從未真正停止過。因為國內和國外在管控鬆緊程度上存在「落差」,使得相當一部分青銅器交易由國內轉向國外,從公開轉入私下。  相對於國內市場對青銅器的嚴格管轄,海外市場的拍賣政策顯然要鬆動很多。
  • 青銅器成秋拍重頭戲 專家:高古收藏潛力無限
    從日前上海博物館斥巨資收購一件傳世青銅重器,到紐約蘇富比、佳士得在九月拍賣季中紛紛推出中國青銅器專場,青銅器無疑成為今秋藝術市場上的重頭戲之一。  紐約蘇富比這場青銅器專場拍賣的來源——國際著名東方藝術品收藏家朱利思·艾伯哈特於2012年去世,他一生中收藏了門類眾多的中國藝術品,並在維也納建立了首座私人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 青銅器收藏日漸升溫 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青銅器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其以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揭示了中華民族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淵源。12月26日,「2019中國青銅鑑定與收藏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認為,青銅器收藏市場潛力巨大,其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要遠遠超過字畫、瓷器等。
  •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李米佳做客「青睞」??扎在文物堆裡幾十年,李米佳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成為目前國內頂尖的青銅器鑑定專家。他可以通過極微小的花紋、裝飾和工藝判斷文物的年代以及真假,這才是真正的「絕活兒」。
  • 青銅器經典館藏鑑賞
    中國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代表著中國4000多年青銅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雖然目前國內市場上青銅器價格不高,整體市場一直不溫不火,但即便如此,青銅收藏在收藏領域,也一直被認為是資深藏家才能夠玩得起的,是一種高逼格的藏品。
  • 青銅器 為何令收藏家沉迷其中?
    我們於藏品的要對求非常嚴格,偽劣品不合作、沒市場不合作、價格要求過高不合作!找收購的還是打電話讓中國文物局幾百塊收走你手上的藏品吧,不要去花時間找陷阱。藏品出手博取高價是投資,那麼投資就會有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降低風險,而不是妄想坐等百萬上門。
  • 收藏銅器之人有講究,做有內涵有修養的收藏青銅器之人
    第一禁忌:收藏者滿身充滿了戾氣 為何這樣說,因為作為一個收藏者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些脾氣,但是呢?所以收藏者本身要多玩玩青銅器,多靜一靜心,不但做到靜心還要保持淨心,青銅器的魅力大概就是這樣。還原最初的快樂第二禁忌:收藏者對古玩的高談闊論眾所周知,每個人的審美觀和人生觀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才會有人對於青銅器知識的了解也是良莠不齊,如果身邊的朋友有興趣可以再進一步去談論,
  • 盤點全球拍賣場上最貴的十件青銅器
    自古以來,青銅器都被視作「國之重器」。從宋朝時期,就有了青銅器的收藏。清末至民國時期,因為社會動蕩,很多傳世的青銅器流散在海外。因此,全球高端的青銅器器物大多數集中在歐美等一些國家。在9月23日舉槌的紐約蘇富比「中國藝術珍品」專場中,備受矚目的戰國青銅錯金銀嵌琉璃乳釘紋方壺經過數輪競價,一路飆升,最終以830.7萬美元成交,晉級全球青銅器拍賣前6名。
  • 最貴的五件青銅器文物,每一件都價值過億
    青銅器備受世界各國收藏家喜愛,尤其是商周時期,在中國也屬於鳳毛麟角,為何保證這些國寶不外流,國家明令禁止向國外出售,更不允許擁有著攜帶到國外;如今外國經常有珍貴的青銅器文物拍賣,這些寶物多數都是晚清時期流失的,還有一少部分是被文物販子賣到國外的。
  • 隨隨便便一件青銅器,就能拍出千萬元,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文物收藏的熱潮往往是從海外傳遞到國內,青銅器這種"重器"更是如此。繼2017年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藤田美術館的四件青銅器拍出2億元人民幣級別後,杭州西泠印社的青銅器也接連拍出數千萬級別的青銅器盤、尊等器皿,至此,從宋代傳承下來的青銅器收藏再次引發人們的追捧。這是為什麼呢?
  • 青銅器為何大多是青色?這些你不知道的顏色,看到總能大吃一驚!
    青銅器為何大多是青色?這些你不知道的顏色,看到總能大吃一驚!青銅器之所以這麼稱呼它,那是因為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出土銅器,都是青綠色的,但如果你看到的銅器足夠多,就會發現青色並不是銅器唯一的顏色,我們甚至可以用五顏六色來形容這些銅器的顏色,這裡很多都是先秦時期的銅器,非常完美的詮釋了銅器的金、綠、紅、紫、黑、灰等等,我們一起來看看。
  • 青銅器之青銅鏡介紹-極眼鑑
    近年來,儘管古銅鏡收藏急劇升溫,但收藏古銅鏡的第一步則是要懂得鑑賞。漢代透光銅鏡的創造是鑄鏡技術的又一裡程碑。透光鏡創造於西漢時期,外形與一般鏡相同。所謂出土文物,不是指兵荒變亂的流落地中,大致都是墓中的殉葬之物。古代,墓葬必用水銀,因此今日出土的銅鏡必均受有水銀的染變。但因銅質的優劣及水銀的強弱,它的水銀色也自不相同,有銀色的、有鉛色的。
  • 李鴻章:收藏家李蔭軒,最愛青銅器,收藏範圍之廣
    ——阿倫·尼文斯大家好,這裡是「李中堂聊歷史」,歷史故事有著不同的描述,這裡就有你所不知道的故事。李鴻章在我們眼中可以稱之為一個牛人。不僅僅是因為他自己創造的是家族的輝煌。也因為他具有發展的眼光。能夠很好地為後代謀福利。他的後人中基本上每個人都是擁有非常卓越的成就。
  • 戰國原始青瓷,有的像青銅器,存世少收藏家值得一看
    本圖集均為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原始瓷精品,值得收藏家一看。這個三足洗用途不明。一個陶一個瓷,收藏價值就有高下之別。這個雙獸首系圓罐後世少見仿品。這個可能是溫酒器。 因為陶器燒制需要的溫度一般都在8-900度之間,沒有燒結。
  • 青銅器收藏的替代品——青銅鏡
    上世紀50年代以後,青銅器收藏環境遽變,出土的生坑器不可能在民間出現,而傳世熟坑也已經大多數收歸國有,所以一直處於低端藏品地位的古代銅鏡,必然要成為青銅器收藏的替代品類而在八九十年代以後的收藏高潮中上升到廣受關注的顯赫位置。
  • 國寶傳奇,湖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商皿方罍,「身首」分離90年
    這件器物是湖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名叫商皿方罍(léi),是鑄造於商代的一件青銅器,當然也是國寶級文物。2018年最火的電視節目,《國家寶藏》就針對這件大型青銅器,以「身首合一、完罍歸湘」為主題講述了它的傳奇故事,令人感慨萬千。商皿方罍現在珍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湖南人 · 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展廳內。
  • 「收藏」不同樣的青銅器(一)
    不同樣的青銅器(一)青銅器家族相當龐大,除了常見的兵器、食器、酒器、樂器,還有大量的雜器,生活用的銅鏡、銅燈,出門、徵戰需要的車馬,日常必不可少的錢幣等。從本期起,將陸續推出「不同樣的青銅器」系列內容,帶大家一同認識那些藏在博物館裡青銅器的眾多「面孔」。鄧絲竹水器篇?
  • 圓明園被燒之前的照片在英國拍賣,實在是太美了,為何不修復呢?
    在清朝時期,有一座著名皇家園林被稱為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組成圓明園有三部分,分別是圓明園,長春園以及萬春園,經過150多年的創建和經營,精美的建築景群和傑出的營造技藝,再加上豐富的文化收藏享譽全世界,曾經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可是清末時期,在八國聯軍的燒殺搶掠之下毀於一旦
  • 毛不易、李榮浩、汪峰,不溫不火?在原創音樂中尋找真實人生!
    誰要是說毛不易、李榮浩、汪峰這三個人不溫不火、存在感低,小編第一個不同意!他們是當今歌壇最具創作力、最具人氣、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原創音樂人。而汪峰作為歌壇老將,依然已然成為人生大贏家,但是心中那股關於音樂表達的難滅的火,還在燃燒。其實,他們三個人的內心都有火,這是原創音樂人的初心。關於音樂創造,這是他們一直在堅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