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收藏的替代品——青銅鏡

2020-12-03 文藏說瓷

上世紀50年代以後,青銅器收藏環境遽變,出土的生坑器不可能在民間出現,而傳世熟坑也已經大多數收歸國有,所以一直處於低端藏品地位的古代銅鏡,必然要成為青銅器收藏的替代品類而在八九十年代以後的收藏高潮中上升到廣受關注的顯赫位置。

殷商 光紋銅鏡

從近幾十年來的考古報告中可以推算,古代銅鏡的墓藏數量並不稀少,只是由於歷代對銅鏡收藏價值的漠視,反而導致了民間藏品不斷地流失,尤其是精品更為少見,這就為銅鏡的收藏營造了一個最恰當的存世數量的空間,並且形成了一個以銅鏡的製造時代、製造精度和保存狀況三位一體的藏品質量標準,從而滿足了各種審美水平、各種經濟實力收藏者的不同需求。

齊家文化 七角星紋鏡

中國古代銅鏡出現的時間跨度很漫長,從新石器時期晚期的甘肅廣河齊家坪的齊家文化直到清代,幾乎每個歷史時期都有銅鏡存世,只是由於歷史發展的進程不同,銅鏡的作用也不盡相同。

網絡配圖

如果我們從當今收藏的角度反視銅鏡發生、發展的歷程,就會發現,每個時期銅鏡的工藝特徵與文化特徵的差異都表現得很明顯,基本上不會發生時代的混淆。

網絡配圖

上世紀的70年代中期,先後在甘肅廣河齊家坪與青海貴南縣尕馬臺齊家文化遺址各出土了一面青銅鏡,齊家坪出土的是一面直徑6、厚0.3釐米的素麵鏡,鏡背有拱形環紐;而尕馬臺出土銅鏡直徑約9、厚0.4釐米,鏡背鑄有七星紋鏡和兩周凸起的弦紋,其間飾有直線紋和「人」字形弦紋,鏡鈕已殘損,鏡緣處有兩小穿孔,兩孔之間有一道淺溝槽,大概是穿繩磨損所致。

網絡配圖

齊家文化出土的銅鏡是我們現代人根據後代的銅鏡器形所命名的,根據對當時工藝水平的估計,齊家文化時期對青銅的處理應是最原始的狀態,遠達不到可以使青銅表面具有「鑑影」反射的功能。

網絡配圖

通過對殷墟5號墓發掘出的4面銅鏡在墓室厝置位置來看,筆者以為商代以前的這種被我們現在籠統地稱為「銅鏡」的餅狀青銅器,絕不是真正具有反射意義的「銅鏡」,而是一種純粹用於隨葬的冥器。

網絡配圖

有研究者認為,這一時期的青銅鏡可能寄託著生者對逝者的某種宗教願望;也有學者認為圓形的餅狀器就是太陽崇拜的象徵。據目前所見斷代比較可靠的殷商銅鏡的紋飾而言,由多條短陽線組成的放射狀陽光紋是商代銅鏡的典型紋飾,這種紋飾也被一些學者稱為「編制紋」。

網絡配圖

從筆者所見不多的交易實物觀察,殷商時期銅鏡的鏡面幾乎沒有經過任何光學反射方面的處理,很難使我們感覺到有鏡子反射的功能。

網絡配圖
網絡配圖

相關焦點

  • 劉雄:唐代青銅鏡的鑑定與收藏
    主要研究方向為青銅器鑑定、古陶鑑定、玉器鑑定,致力於文物科學鑑定體系的研發。2005年執教北大資源學院文物系,2010年起擔任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學院院長,2014年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系統青年教師崗位能手,2015年榮獲第八屆北京市教育園丁獎。在校講授《中國青銅器》、《中國古代玉器》、《考古學概論》、《中國博物館學概論》等課程。
  • 有藏家稱現在是收藏青銅器時機 專家稱很多不合法
    幾年前,他曾想將自己的收藏出一本圖錄,但後來發生了希臘向英國追索流失文物的事件,這個計劃就擱置了。」  上海知名收藏家馮毅也向記者透露,去年臺灣大名鼎鼎的收藏家曹興誠把收藏的青銅器拿出來展示,「件件是精品,但沒有一件是民國之前出土的。他現在也出版了相關著錄,再過一百年之後,曹興誠的收藏不就變成『流傳有序』了嗎?」
  • 古玩市場,青銅器幾件是真的?
    記者近日走訪武漢市古玩市場了解到,湖北青銅器造假多集中於荊州、石首、監利等地,市場上極少出現真品,多是仿品,而這些在收藏家和賣家心裡已是共識。市場上極少真品,多是仿品昨日,記者走訪崇仁路和古玩收藏市場發現,有青銅器出售的大多是以玉器、瓷器、銅器及雜件為經營方向的店面,而青銅器所佔份額極少。
  • 國內頂尖青銅器鑑定專家:遊走於真假青銅器之間
    宋代的青銅鏡最多,再往後就少了,元沒有多少,明清還有,它們這個銅的顏色是不一樣的。宋代的青銅鏡的銅是發紅的,青銅中銅的成分多一點,錫和鉛少一點。明代銅鏡發白,加了一些錫,甚至還加了一點鋅,所以會發白。清代的青銅鏡是發黃。也就是宋紅明白清發黃。
  • 收藏需要認識的青銅器各類器具和名稱
    中國古代祭祀用的青銅器一般整套製作,以至於達官貴人的墓中,盛載供奉祖先的祭品。每套禮器均包含大量不同造型的青銅器,各有特定的名稱。以下是部分較常見的古代青銅器造型:商晚期 青銅小提梁卣,高11.5釐米卣(yǒu):盛酒禮器
  • 青銅器,你到底應該是啥色?
    相信不少朋友逛博物館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種怪誕的情形:紅的、青的、黑的、灰的,都能叫青銅器。所以,青銅器是什麼色…..(我讀書少不要騙我)其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你看到的青銅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銅器了。青銅是銅錫合金,一般在製作過程中還會加入少量的鉛。
  • 青銅器之青銅鏡介紹-極眼鑑
    近年來,儘管古銅鏡收藏急劇升溫,但收藏古銅鏡的第一步則是要懂得鑑賞。漢代透光銅鏡的創造是鑄鏡技術的又一裡程碑。透光鏡創造於西漢時期,外形與一般鏡相同。 銅鏡進入拍賣領域的時間並不短,但真正為收藏愛好者所了解是始於2004年初中國嘉德推出的銅鏡專場,當時的全部拍品均為民國時期知名收藏家關祖章先生的舊藏。參拍的143面銅鏡都以高於預期的價格順利成交。其中唐代脫銀庭院仕女遊樂圖銅鏡以45.1萬元的價位成交,成為了內地銅鏡拍賣的最高價。
  • 紅、黑、黃、綠、灰……青銅器到底是啥顏色?
    相信不少朋友逛博物館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種怪誕的情形:紅的、青的、黑的、灰的,都能叫青銅器。所以,青銅器是什麼色?其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你看到的青銅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銅器了。青銅是銅錫合金,一般在製作過程中還會加入少量的鉛。
  • 如此瘋狂的青銅器收藏,現在收藏真的還來得及嗎?
    青銅器在2017年可以說打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的仗,佳士得拍賣的四青銅器和西泠春拍上的兮甲盤都成功拍價幾個億,徹底震驚了收藏圈。隨著古玩市場的擴展和人們對青銅器的認知程度都在不斷提高,青銅器逐漸的回溫,更多的人知道了青銅器且都在持續關注,許多人都在問,青銅器收藏現在還來得及嗎?就歷史機緣來說,青銅器的走紅絕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退一萬步講,即使是一些人在炒作,也是因為它有「火」起來的價值和意義,在此基礎上那些操盤手才會不遺餘力的運轉。
  • 青銅器收藏日漸升溫 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青銅器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其以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揭示了中華民族的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淵源。12月26日,「2019中國青銅鑑定與收藏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認為,青銅器收藏市場潛力巨大,其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要遠遠超過字畫、瓷器等。
  • 你知道現今青銅器的收藏狀況嗎?
    近來,一系列的事件將人們的視線引向青銅器。無論是海外拍場青銅器頻繁現出高價,或是佳士得、蘇富比及一些頂級藝術品商人主推青銅器,再加上皿方罍的高調回歸……種種跡象似乎表明一個燦爛的青銅時代開啟在即。青銅器再次受到市場關注,收藏狀況如何?
  • 青銅器成秋拍重頭戲 專家:高古收藏潛力無限
    從日前上海博物館斥巨資收購一件傳世青銅重器,到紐約蘇富比、佳士得在九月拍賣季中紛紛推出中國青銅器專場,青銅器無疑成為今秋藝術市場上的重頭戲之一。  紐約蘇富比這場青銅器專場拍賣的來源——國際著名東方藝術品收藏家朱利思·艾伯哈特於2012年去世,他一生中收藏了門類眾多的中國藝術品,並在維也納建立了首座私人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 李鴻章:收藏家李蔭軒,最愛青銅器,收藏範圍之廣
    可是唯獨非常喜歡研究古代的一些物品以及收藏這些物品。他對於古時候的一些物品是非常的喜愛。特別是一些青銅器。大家一定覺得這樣一個收藏家的生活品質也是非常高。可是知道真相後我也大跌眼睛。他其實生活非常的簡單樸素。他常常都因為收藏這一個愛好吃不起飯,買不起衣服。連累的家人都要跟他節衣縮食。他從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收藏我們中國古代的一些錢幣。
  • 位列收藏之首的青銅器為何國內拍賣不溫不火
    原標題:位列收藏之首的青銅器為何國內拍賣不溫不火   9月17日,「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專場在美國紐約蘇富比開拍,這場青銅器專場被視為2007年以來較為重要的一批青銅器,預計成交額超過500萬美元,最終總成交額高達1678.6萬美元。在國際市場上,被視為國之重器的青銅器備受關注,在拍賣場上頻現高價。
  • 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開幕
    不同於以考古發現為主題的青銅器展覽,本次「吉金鑑古」展覽從青銅器的功能和宗教禮儀含義、青銅器的收藏、分類,及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等角度展示古人收藏青銅器的傳統和由此發展出的金石學,及其對重要歷史人物和當時社會的重大影響。
  • 專訪《天下尋寶》青銅器鑑定專家王榮琳,收藏要踏踏實實!
    本期域鑑專家說,採訪了中國青銅研究會秘書長王榮琳老師,聽他講述青銅器收藏的心得,並就藏友關注的問題一一做出回答。點擊觀看視頻版:專訪《天下尋寶》青銅器鑑定專家王榮琳,收藏要踏踏實實!1987年開始從事古錢幣的收藏與研究工作。 2001年正式從事青銅器的收藏與研究,先後從古錢幣、銅鏡、兵器,青銅器入手深入進行青銅器鑑定及青銅器類型學研究。 2004年起,參與過中央電視臺《鑑寶》、《藝術品投資》、《尋寶》,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的錄製工作,並為《民間收藏》電視專題片製作個人專輯。
  • 收藏銅器之人有講究,做有內涵有修養的收藏青銅器之人
    青銅器總是讓人對它又愛又恨,你認為呢?但,喜歡總歸喜歡,更不要盲目的追求,對待收藏就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正所謂只為一愛好也!其實玩銅器也要很有講究的,只因為有了講究才能把銅器看好,玩好,心情好。老弟今天就來給大家小說幾點收藏銅器的幾大講究和禁忌!
  • 當廢品收來的銅鏡,沒當回事拿給小孩當玩具,專家:青銅器真品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這是唐太宗說過的一句話,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使用的鏡子都是青銅的,不像我們現在的鏡子這樣清晰,不僅如此,古代的鏡子的造型特點也有著自己的演變歷史,下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見識一下宋金時期的青銅鏡。
  • 青銅器經典館藏鑑賞
    中國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代表著中國4000多年青銅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雖然目前國內市場上青銅器價格不高,整體市場一直不溫不火,但即便如此,青銅收藏在收藏領域,也一直被認為是資深藏家才能夠玩得起的,是一種高逼格的藏品。
  • 鑑古器(青銅器篇)青銅器開啟篇
    必須對古器有興趣的同道中人關注我和收藏我的文章,感謝大家支持,因為了大家閱讀和關注,才能有動力堅持把整套鑑古技術上傳到這裡。青銅器的發現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青銅器開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流行於商、西周、春秋三個時代,而這三個歷史時代就屬於青銅時代。至秦漢時代,青銅器仍然非常盛行,但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縣或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