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歷史價值的西周青銅器

2020-11-23 騰訊網

極具歷史價值的西周青銅器

1,西周青銅器的花紋和款識是鑑別的關鍵。不同時段的西周青銅器設計是不一樣的,如夏代西周青銅器以花紋簡單為主,而商代西周青銅器則是主張繁華美,所以在西周青銅器身上會有很多花紋,西周青銅則是趨於平凡樸實,春秋戰國時期的西周青銅器則是百花爭豔般,非常清新脫俗。所以在掌握不同朝代的西周青銅器花紋不同之後,收藏西周青銅器也就更加明了了,而同樣的,款識也是鑑別的一個要素,如商代字體工整,春秋戰國時期的款識則是有胖瘦體之分,到了秦朝則是統一文字以小篆為特色。

2,翻範將經過細篩過的泥土調製和勻,拍打成片,按捺在陶模外部,用力壓緊,使陶模上的紋飾反映在泥片上。等泥片半乾後,再按照要鑄造的器物特點,將其劃成若干塊。劃下的每一泥片陰乾或用微火烘乾,再合成一個外腔,即成為所要鑄造器物的外範。

3,西周青銅器紋飾出現了幾種紋飾並存的局面,有的上面飾竊曲紋,中間為三角紋和竊曲紋,腹部為鳳鳥紋或龍紋,圈足是竊曲紋,十分複雜;在手法上,主要採用虛實、縱橫、疏密等排比方法,使圖案變化豐富多彩,極富對稱性。 另外,西周時期應用了主次紋飾,西周時期西周青銅器上的紋飾一般都有幾種,但只有一種紋飾是主體。主紋特點明顯,一般都佔據著顯著的位置,且面積很大。目前市場上有很多仿製的西周西周青銅器,但大多都不得其精髓。

4,在鑑定西周青銅器的鏽蝕時,最 好取一些試樣下來,用高溫熱針燒灼,或將試樣直接用火燒。古銅鏽一般不易燃燒,鏽結晶在高溫下會發出炸裂的聲音而用樹脂或膠水製造的偽鏽在高溫下會熔化、燃燒,並且冒煙,能聞到各種膠水味兒或燒塑料味兒等刺鼻的氣味。用放大鏡觀察被熱針燙過的部位,會發現那些膠狀物被熔化後又凝固,根據熱針的形狀形成一個半圓槽。真正的古銅鏽是天然生長的礦物結晶,它在高溫下既不會熔化,也不易燃燒,更不會有酸味兒或其他異味兒。

5,可是作為一般的西周青銅器愛好者,要識別一件西周青銅器的真假,到底該從何入手呢?只要西周青銅器收藏愛好者掌握西周青銅器鑑定的四個要點即可:1、即鏽色、2、手感和聲響、3、花紋與款識.

6,不同時期、不同用途的器物合金配比不同。在純銅中加錫,是為了增加硬度和韌度,加鉛是為了增加銅液的流動性。《周禮·考工記》中有:「……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劑),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金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這是古人對西周青銅器合金比例的記載,現代科技的螢光能譜儀,對大量青銅標準器進行能譜分析,發現成熟穩定期的器物合金配比與古代文獻記載基本吻合。運用這種方法,科研人員採集了大量不同時期、不同用途的合金配比數據,總結出西周青銅器發展演變的歷史規律。當然我們不便在此將這些數據規律公開,但可以肯定的是,藉助這種高科技手段,是可以把一些不符合合金配比規律或元素種類的偽器排除掉的。

7,偽器系新鑄,經叩擊後聲音清脆,猶如新銅,而經過地下腐蝕較深的西周青銅器,銅質已屬礦化,所以發音以渾濁者居多。當然埋藏在極其乾燥而又純粹的土層中的西周青銅器,敲擊音也有甚佳的。

相關焦點

  • 西周青銅器如何鑑定真偽
    西周青銅器如何鑑定真偽 1, 4,在文物界有這麼一種說法:任何一件文物都有三大價值,一個是藝術價值,即做工的好壞;一個是歷史價值,即它的年代、文化含量;還有一個是研究價值。這三大價值是給一件東西定性為文物的主要依據。作為民間收藏,研究不研究無所謂,有什麼歷史價值也可以不管,但這東西必須得有藝術價值,造型要漂亮,做工要精美,保存要完好。
  • 最貴的五件青銅器文物,每一件都價值過億
    中國文明傳承久遠,流傳著無數珍貴文物,瓷器、絲綢、青銅器、茶葉,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繁榮的代表,在眾多藝術品之中,青銅器無疑是歷史最悠久文物,價值也是最高的。
  • 陝西西周鎬京遺址考古發現青銅器工具
    如今,經持續性考古,專家在西周都城之一的鎬京遺址首次考古發現了青銅器製造的工具。2015年7月至12月間,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對西周鎬京遺址部分區域——西安市灃東新城鬥門街道辦事處花園村進行考古發掘。根據初步統計,在村東400平方米範圍內,出土了80多個灰坑、6座平民墓葬和大量西周時期的陶器等。
  • 陝西歷史博物館解讀一,穿越時空隧道回到遙遠的西周王朝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博物館,在這座「華夏寶庫」裡,館藏文物1717950件(組)。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通過「它們」才得知,神秘的古代,人們的生活方式。
  • 論古代青銅器的製作方法與文化價值
    我們知道,古代典籍傳流到現在的不多,特別是商和西周的更少,金文正好補充文獻的不足。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傳世古籍由於經過長期傳抄遞刻,不可避免有一些改竄訛誤,引起種種爭論。而金文保持原來面貌,使人們可以直接接觸古代的信息,很多地方能夠對文獻起到印證和訂正的作用。各時期金文內容繁多,對於歷史研究是非常豐富的寶藏。
  • 戰國青銅器青銅鼎簡介
    同時作為一對鼎而留傳至今,價值非凡,值得收藏。鼎可說是三代最重要的青銅器類型,原作煮食器與盛食器之用,主要用來烹煮肉食。後於商周時期更作為祭祀用的禮器,由於周代的禮制改革,促使周代青銅鼎器形較為巨大,讓人遠觀已可感受其穩重莊嚴之意。
  • 中國青銅器文化,重要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不朽的中華文化瑰寶
    【青銅器的用途】中國青銅器向以造型優美、紋飾華麗、種類繁多、製造精巧著稱,並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青銅器種類繁多。【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青銅器的造型,反映了匠師們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商中期至西周早期的風格,端莊厚重,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氣質。模仿鳥、獸等動物形態的器物和高浮雕的紋飾,更是生動活潑。周中期以後的器物,偏重於實用,比較樸素。春秋以後又出現了一些玲瓏剔透、體態優美的銅器。
  • 中國古代青銅器,你知道哪些?
    儘管中國不是最早出現青銅器的國家,但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 因為中國青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技術高超及品種繁多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並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
  • 中國歷史朝代-西周經濟文化演變
    西周時期,一些主要的手工業生產部門都有比較顯著的進步。 青銅器鑄造仍然是手工業生產的重要部門。西周初年鑄造的青銅器,其形制、紋飾和品種和商末大致相似。康王以後,才逐漸推陳出新,表現出一些新的風格和特色。西周青銅器鑄造的地域分布,比商代要廣泛得多。
  • 4000餘字青銅器銘文說了些什麼?
    ,在藝術、文物、歷史等方面的研究價值之高令人驚嘆,其中最讓各方學者興奮不已的當屬其歷史價值。這些青銅器上鑄刻有多達4000餘字的銘文,向後人透露出大量珍貴的古代信息,這使得中國歷史上在「西周」這個時代的許多學術問題得以破解。  那麼,這些青銅器上的銘文到底記錄了什麼呢?就此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副組長,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謙教授。李教授曾在這批西周銅器出土後不久,專程趕赴寶雞對其進行了考察研究。
  • 河南工人取土挖出青銅器,20塊賣給廢品站,追回後價值20億成國寶
    河南工人取土挖出青銅器,20塊賣給廢品站,追回後價值20億成國寶我們都知道,很多著名的國寶級別文物,都是在無意之間出土的,這些文物都在某種意義上像是一串失落的項鍊,能給我們熟知的歷史增添很多新的東西,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記載的民族,在古代保存文獻當中,留下文字記載最多的三種語言,分別是漢語
  • 一鋤頭挖出3000年窖藏,出土103件青銅器,專家鑑定後驚喜若狂
    本文中我們將來繼續介紹一件古代的窖藏,這座古代的窖藏同樣也是被我們可愛的老百姓意外發現的,在這處窖藏中,共出土了103件青銅器,可以說成功令人咂舌,而且其中一件更是成為了國寶中的國寶,當時專家在對這些青銅器鑑定之後,確實是驚喜若狂,畢竟如此之多青銅器的同時出現的確是罕見之極!
  • 青銅見證商周「蜀道」:關中、漢中、成都三地青銅器聯展
    近日,成都博物館又舉辦了一場由古蜀及秦地演繹秦蜀之路的青銅器展覽,代表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銅人頭像」再次出現在觀眾面前。此次展覽主要集結了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個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無論是以青銅食器、酒器、水器、樂器構成禮儀體系,還是以青銅人像、面具、神樹等作為信仰與神權政治的象徵物,都在講述著青銅時代地域間的差異與文化交流。
  • 硬核歷史:為什麼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器?青銅器是怎麼製作的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我們使用青銅器的次數也越來越低。青銅器是我們國家的專屬嗎?它是最早起源於我們國家的嗎?它的發展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一揭秘青銅器的前世今生。對於青銅器我們的認知可能只停留在司母戎鼎,四羊方尊。然而青銅器並不僅僅是某一件器物。青銅器是指是由青銅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
  • 收藏需要認識的青銅器各類器具和名稱
    中國古代祭祀用的青銅器一般整套製作,以至於達官貴人的墓中,盛載供奉祖先的祭品。每套禮器均包含大量不同造型的青銅器,各有特定的名稱。以下是部分較常見的古代青銅器造型:商晚期 青銅小提梁卣,高11.5釐米卣(yǒu):盛酒禮器
  • 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我國十大青銅器國寶,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藝術品!
    青銅器的出現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大飛躍,而我國出土的十大青銅器國寶多為商、周至西漢時期,以當時的並不發達冶煉技術還能造出如此龐大、精美且保存完好的青銅器確實不多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我國十大青銅器國寶,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藝術品。
  • 西周國家的東方(八)
    當然,這次發掘也揭示了該墓與殷商之間的緊密聯繫,因為出土的大多數青銅器具有典型的商末風格,而且其大量人祭和人殉的埋葬習俗也與殷人有關。更重要的是,100多件陶器同樣反映出一種無可爭議的安陽傳統。另一方面,兩件四耳青銅簋,同時可能還包括青銅卣以及一些青銅鬲的風格特徵則將墓葬的年代明確地定在西周,甚至不是西周之初,而是西周早期中段。
  • 「曾國寶藏」亮相廣州,再現先秦精湛青銅器鑄造神工
    驚世發現:揭開曾國700年之謎黃建勳介紹,1966年,京山蘇家壠出土了帶有「曾侯」字樣的的九鼎七簋,「曾國」是歷史上未曾被記載的神秘古國。1978年,曾侯乙墓的驚世發現拉開了揭秘曾國的序幕,隨後在隨棗走廊、南陽盆地、安陸和京山一帶陸續發現曾國墓葬和青銅器。
  • 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 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
    古時候留下來的器物有很多,青銅器就是其中一種,那麼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呢?  中國青銅器最早出現於夏朝,結束於戰國時期,中國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物是銅刀,地址是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遺址,距今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了。
  • 《寶藏四方》首場直播預告:走進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解密最早的...
    首期直播,騰訊新聞聯合寶雞新聞網,將走進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在這裡,將帶你雲賞中國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重器之一何尊,解密最早的「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是以收藏、研究、展示青銅器為主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在這裡,有一件1963年出土於寶雞市賈村、西周時期的國寶重器——何尊,尊底銘文中因出現「宅茲中國」這句話,而成為「中國」一詞最早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