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圖片鑑定指南:瓷器專家姜鳳利教你拍攝鑑定九圖

2020-12-06 騰訊網

藏品的遠程鑑定, 是通過專家的掌握的鑑賞知識體系,與藏友提供的藏品信息量進行對比判斷,信息量越全,專家的鑑定結果越精確。

很多藏友在使用圖片鑑賞中,因為沒掌握正確的藏品圖片拍攝方式,導致藏品信息不完整,即影響了專家對藏品真偽的正確判斷,也浪費了藏友的鑑賞費用。

今天,瓷器專家姜鳳利老師,就以一件民國礬紅描金盤口瓶為例,向藏友們講解如何拍攝專業、準確的鑑定圖片。保證藏友鑑有所得。

一、拍攝器物整體造型

從正面拍攝,畫片居中,能看到畫片的特徵,盤口側面和頸部、肩部造型都收納在這一張圖片中。

二、拍攝器物口沿部分

口沿製作工藝是辨別仿古瓷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有95%以上的仿古瓷在口沿造型上缺乏歷史自然傳承關係,表現出僵硬、笨拙的狀態。

三、拍攝主題畫片正面

這件民國礬紅描金盤口瓶主題畫片為兩個人物,一人持兵器,一人捧聖旨,拍攝時要將儘可能多的人物一同拍進畫面,包括手中的道具。

這張圖片在專家鑑定時,主要是看人物開臉的面部表情、繪畫特徵、線條勾描的順暢程度,以及彩料和質感。如這件瓷瓶含有描金、礬紅、墨彩三種彩料,其質感是否為自然老化,彩料是否開門,且符合晚清民國的彩料特徵。現代彩料和老彩料是不同的。

四、拍攝畫面人物服裝細節

人物服裝帶有一定的衣紋褶皺,在拍攝時最好選擇衣紋褶皺較多的一位人物,拍攝衣物細部圖片,不用拍到邊上的部分。通過這張圖片,鑑定專家可以看到彩料特徵、人物衣紋褶皺的自然垂墜感和互相的疊壓關係,感受到釉面的質感。

五、拍攝器物底部款識

圖片範圍無需過大,不用把整個胎底拍攝進去,只選取正面的、清晰的款識即可。款識在鑑定中非常重要,專家能夠通過款式的書寫、勾描程度、整體間架結構和狀態進行鑑定和斷代。

如這件瓷瓶底部書寫的是乾隆年制的寄託款,開門到代的乾隆本朝,字體挺立,起筆落筆有韻律;晚清民國時期款識起筆落筆有一定力度,但不如乾隆時期的筆鋒狀態;現代仿品字體間架結構鬆散,描摹痕跡特別重,起筆落筆所呈現出來的線條較為僵直。

六、在光的折射下拍攝器物底部釉質

底部釉質也是判斷瓷器新老的重要方面之一。專家主要看底部釉質在光的折射下,是否呈現老瓷器瑩潤的釉質特徵,現代瓷器大多做不好底部釉質,釉質都是光亮閃閃的。

七、拍攝器物內外足牆的胎釉交接線

共兩張圖片,分別為外胎釉結合的一條線和內胎釉結合的一條線。內胎釉結合處的圖片和外胎釉結合處的聚焦圖片,能夠反映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胎釉交接線的工藝處理,二是胎質的質感。

八、拍攝器物磕損痕跡

拍攝時應聚焦在磕損的部位,拍攝完可以放大觀察,圖片是否能夠清晰的反映胎質的質感。磕損痕跡是否為自然的、磨損的狀態,這也是專家鑑定的一個重點。老磕和新磕胎質上的老舊髒色沉澱是有區別的。

九、用電筒打到器物內部,拍攝旋削痕跡

一些老瓷器的瓶體或罐體會有接痕,這種接痕能反映出當時自然的工藝特徵,像元青花就是接胎形成的。接痕如果沒有反映出來,會對瓷器判斷產生一定的阻礙。如這件瓷瓶,它的內部圖片就能看到一個自然的、從下到上的旋削,這是拉坯形成的流暢自然的旋削痕跡。

一件器物的型、胎、釉、料、工、款、痕、破損和老舊這九點,就是瓷器鑑定的所有方向。藏友們在鑑定時如果能夠基於這九點拍攝一組圖片,這樣就形成一條清晰的脈絡,方便專家順利地進行鑑定,也進一步地提高了圖片鑑定的準確度。

以上就是域鑑APP瓷器專家姜鳳利對於鑑定圖片拍攝的詳細講解,不知道大家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古玩"照妖鏡"出馬 鑑定真偽竟比專家還厲害(圖)
    ;可對古玩各部分任意放大 攝影/黃瑤  在古玩市場,為了鑑別真假,常常企望於古玩專家的一雙火眼金睛。為給年底在北京舉行的「西部珍藏·秋季古玩珍品拍賣會」藏品徵集提供最權威的藏品鑑定,成都一家公司專程為本地藏家找到了一臺古玩「照妖鏡」——古玩數碼顯微鑑別儀。  厲害比專家眼睛還毒?  「太神奇了,連青花瓷瓶上的氣泡都照得清清楚楚。
  • 手裡的古玩被估價上百萬 這些鑑定內幕你知道嗎?
    記者在鄭州古玩市場曾碰到一位退休幹部張大爺,他看中了一個"明代"青花瓷瓶,怕自己眼力不行,就請專家鑑定,經鑑定是真的後,就傾其所有買了回來,誰知是一件贗品,張大爺氣得病倒在床。"古玩市場道道太多了,不但文物假貨多,鑑定也是假冒的也多呀。"夏志峰說,在鑑定這個行當裡,確實有些人可以看出東西真假,具備一定的鑑定能力,但他們出具的鑑定書,往往與實物不符。
  • 鑑定把玩古玩 不可或缺可攜式顯微鏡
    從中國書畫鑑定的歷史發展軌跡觀察,過去的是一部人文的經驗鑑定史,未來的是一部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科學鑑定史,歷史的轉折點就在我們的腳下。  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造假技術層出不斷,單純的眼學鑑定已經越來越受到挑戰,毫無疑問,新型科技產品或工具將成為幫助古玩興趣愛好者們去偽存真的最好武器,我就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款專業的鑑定儀器Anyty(艾尼提)MSV500。
  • 古玩字畫贗品泛濫 Anyty顯微鏡交易護身符
    引言:  瓷器、字畫是財富積累的好方向,也是通往精粹藝術的必徑之路,所以,從你、從我、我們都會是古玩、字畫的愛好者、收藏者,或是投資者!  楊先生找到該專家,得到的回答是:"從圖片來看,這張作品100%是真的,至於是印刷品還是原作那是另外一說。"  最後,藏家將拍賣行告上法庭,至今這件事情尚未有結論。
  • 古玩街上買下一玉佩,當鑑定出玉的材質,專家大呼:這不可能
    導讀:古玩街上買下一玉佩,當鑑定出玉的材質,專家大呼:這不可能文/萌妹說歷史我們現在提起古代的美女,心中浮現起來的印象,一定少不了蓮步輕移,環佩輕響的這一個畫面。而現在,也確實出土了許多種類朝代的玉佩,但都以明代清代為多,而古玩收藏家陸先生,在古玩街無意中卻收到了一枚漢代的白玉龍形佩。環佩在古代一般是作為衣服上的配飾而存在的,並且,在古代有著君子必佩玉的說法,所以玉佩也是古代身份的象徵。細分起來,環和佩並不是同一種玉飾,環一般指的就是環狀或者圓形的玉質配飾,而佩則一般為整體方形。除此之外,還有玉璜,玉壁,玉衡等各種不同的形狀。
  • 「土斑」是鑑定高古陶瓷贗品的重要方法
    現在高古陶瓷贗品極多,如何辨別呢,制假者無法仿造的「土斑」是鑑定的重要方法之一。二是把仿製好的瓷器用硫酸腐蝕釉面,然後埋入泥土中,過一段時間再取出現。這種人造土斑粘貼性差,用手一抹泥灰就掉落,一衝就能洗清。人造土斑與自然形成的「蠶卵斑」和「蚯蚓屎斑」相差很大,收藏者應該仔細分辨,以免上當受騙。如果您喜歡此篇文章,記得發到給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分享正能量!
  • 他對古玩一竅不通,卻能一眼識別真假,難道是神通?
    而另外一方面,一件古玩的真偽很難得到真正的鑑定。由於時間太長,人們只能憑經驗來對古玩進行判斷。比如一隻宋朝的青花瓷瓶,如何判斷是否出自官窯,現在人們根本沒能力通過花瓶的流通渠道來判斷,宋代官窯也沒有官方文件來對自己出品的瓷器進行記錄。
  • 花季少女拿祖傳「狼皮」鑑寶,專家情緒失控:拒絕估價,拒絕鑑定
    古代宮廷保留著大量文物,瓷器、玉器、古玩字畫。精美器具數不勝數,一直是古玩收藏界的備受追捧的精品,對於古玩器具的追捧也體現了人們對歷史文化的重視。許多民間收藏家紛紛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寶貝讓專家來鑑別真假。大部分人拿的都是珍寶玉器、古玩字畫。其中有一名花季少女吸引了全場目光,她帶來了整張古樸的祖傳「狼皮」鑑寶,然而專家見到以後卻情緒失控,大喊:我拒絕估價,也拒絕鑑寶,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讓見過許多寶物的專家有如此舉動。
  • 恰似孔雀之藍—孔雀藍釉瓷器
    點擊左上方古玩元素網可快速關注我們
  • 鑑別:古瓷器火石紅現象的真假
    最大化提升藏品的價值魅力、與知名專家面對面鑑賞交流、讓您的藏品有理有據的傳承有序。 在古玩瓷器上露胎的部位, 經常出現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紅色或淺黃色的班塊, 或周邊分布有邊框的紅色線條, 以及有黑褐色的芝麻黑奌存在的現象,這就是窯紅。
  • 專家一估 咱家「破爛」值十萬(圖)
    專家一估 咱家「破爛」值十萬(圖) 點擊進入>>> 圖片說明:這瓶值10萬 本報記者肖敏攝周末鑑寶  老成都人家中,誰沒有一二件古玩「破爛」,但很多人都沒當回事,殊不知,專家一估價,「破爛」來電了。昨日在三洞橋路6號一場免費古玩鑑定會上就出現了令人稱奇的這一幕———儼然把中央電視臺的《鑑寶》欄目搬到了蓉城。數十位市民帶來了自家「寶貝」。
  • 文物鑑定這一舉世難題已被量子鑑定儀解決?專家斥為鬧劇
    北京一家公司近日在京發布稱,通過一種量子文物藝術品鑑定儀,能夠對各種材質,諸如青銅器、金銀器、書畫作品等進行檢測鑑定,並得出被鑑文物藝術品生產、製作精確到「年」的準確結論。令人頭疼的文物鑑定問題真的被解決了?對此,業界資深文博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採訪時直斥這實則是一場「鬧劇」,「『國寶幫』確實需要整頓整頓了。」
  • 三本都市古玩小說,帶你走進古玩世界,看遍各種奇珍異寶
    要是放到現代,畢卡索的那幅「The-Bust-of-Faun」別說是150美元了,那幅畫的價格再漲上一千倍,也只能讓你看看而已!而現在,自己貌似發現了三張畢卡索親筆所畫的素描畫……【短評】「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大概說的就是這本小說的中心了。書蟲醬推的這本小說講的是主角楊靖穿越到古代,收古董賺大錢的故事。
  • 專訪《天下尋寶》青銅器鑑定專家王榮琳,收藏要踏踏實實!
    王榮琳老師圖片鑑定域鑑:您怎麼看待圖片鑑定?王榮琳老師王榮琳:圖片鑑定銅器跟實物鑑定銅器有很大的區別,圖片鑑定銅器不能上手,不能用手掂分量,對它的質感,對它的重量,沒有手感上的這種體驗,所以說圖片鑑定我們靠的是經驗。
  • 古玩市場,青銅器幾件是真的?
    記者近日走訪武漢市古玩市場了解到,湖北青銅器造假多集中於荊州、石首、監利等地,市場上極少出現真品,多是仿品,而這些在收藏家和賣家心裡已是共識。市場上極少真品,多是仿品昨日,記者走訪崇仁路和古玩收藏市場發現,有青銅器出售的大多是以玉器、瓷器、銅器及雜件為經營方向的店面,而青銅器所佔份額極少。
  • 碳質球粒隕石鑑定機構
    這些年,身邊很多民間藏家為出手收藏的古玩藝術品,來回奔波於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錢沒少花,藏品卻始終無法出手,甚至很多藏家為此花光積蓄,少則幾萬,多則二三十萬,「套」沒解成,反而又被「套」。究竟是什麼原因呢?8月2日,國家和自治區的相關專家來到蓋孜村一探究竟,阿克陶縣則組織機械進行挖掘,開挖8米深後進入石頭層,挖掘機再無法挖動。
  • 元明清瓷器鑑定之造型和紋飾特徵
    所以若能善於識別其形狀神態和紋飾等,就可以在鑑定工作中掌握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一、造型是鑑定元明清瓷器的重要依據其他如明代正德時期的官窯瓷器中多有用阿拉伯文字作裝飾的。清代外銷瓷器中也有畫著西洋紋飾圖案的,都是比較別致的一種裝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在用文字作為瓷器裝飾的特點上,明、清兩代製品仍有所不同。如明代瓷器有寫梵文、經語、百福、百壽字的,而用大篇詩、詞、歌、賦以及表、頌等作裝飾文字的則是康熙時期的創作。
  • 日本專家鑑定曜變天目碗,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塊
    如今,不少人都喜愛上了玩收藏,好的歷史藏品他的價格將來可以被翻上一倍,而不少人一開始也是圖個熱鬧瞎湊了幾件藏品,沒想到後來獲得了極高的收益。隨著市場上贗品的逐漸增多,鑑寶變成了越來越難的事情,因為仿品技術越來越高明,於是市面上開始流出各種各樣非常難以分辨的藏品,不少專家鑑定不妥,就鬧了笑話。
  • 如何鑑別:瓷器上火石紅的真假(僅供參考)
    在古玩瓷器上露胎的部位,經常出現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紅色或淺黃色的班塊或周邊分布有邊框的紅色線條,以及有黑褐色的芝麻黑奌存在的現象,這就是窯紅.產生窯紅是因為瓷胎中鐵質元素含量的存在,在燒制過程中和某種因素的存在關糸,反應在瓷器露胎的表面上,折射出的化學反應現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石紅現象。
  • 四大盜偷走「價值連城隕石」鑑定發現是假貨
    砸了車玻璃……「真是見利忘義啊」四人交代:拿去6件瓷器去鑑定均為假貨,一氣之下,四人將瓷器砸碎並損毀這四人在返回濟寧不久後,很多網友表示:並不相信經專家鑑定這其實是塊價值萬元的玉石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6月1日從濟南市歷城公安分局華山派出所獲悉,經過專家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