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別:古瓷器火石紅現象的真假

2021-01-22 騰訊網

湖南電視臺國際頻道《東方尋寶》欄目,2013年開播至今頗受好評,目前第九季海選正面向全國徵集:瓷器、玉器、書畫、雜項、觀賞石......

您想讓您的藏品在全球230個國家及地區實現落地展播嗎?

最大化提升藏品的價值魅力、與知名專家面對面鑑賞交流、讓您的藏品有理有據的傳承有序。

在古玩瓷器上露胎的部位,

經常出現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紅色或淺黃色的班塊,

或周邊分布有邊框的紅色線條,

以及有黑褐色的芝麻黑奌存在的現象,這就是窯紅。

產生窯紅是因為瓷胎中鐵質元素含量的存在,

在燒制過程中和某種因素的存在關糸,反應在瓷器露胎的表面上,折射出的化學反應現家。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石紅現象。

元代瓷器底胎的火石紅

瓷器上顯現火石紅現象有兩種情況:

一是在自然狀態下經燒制,無意中產生的火石紅現象,是因為胎質淘洗的不盡,鐵元素的殘存和水蒸氣作用所造成。

二是經人工刻意塗抹或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加以控制操作,燒制生成的火石紅現象。

自然狀態下產生的火石紅現象,主要由瓷器胎質中,

鐵元素殘存含量的多少,和在瓷器胎坯晾曬的乾燥程度,

以及在胎坯上釉後,釉面的晾曬乾燥程度而決定

元景德鎮窯藍釉白龍紋盤-北京故宮

如果瓷器的胎質淘洗的乾淨,胎坯和釉面晾曬的乾燥,

其在燒制生產出來的瓷器產品就不會留有火石紅現象。

不會留有火石紅現象

當胎質淘洗不盡,含有殘存的鐵元素分子時,

在燒制中,反應在瓷器露胎部位上的是積聚的黑褐色的芝麻黑點狀現象。

芝麻黑點狀現象

當胎坯晾曬的不乾燥時,在燒制中,反應在瓷器露胎部位上的是或輕或重的大面程或塊狀分布的火石紅現象。

塊狀分布的火石紅現象

當胎坯上釉後,釉面晾曬的不徹底時,在燒制中,

反映在瓷器露胎部位上的是,在胎釉結合處生成一圈輕重有別的線狀的線條。

一圈輕重有別的線狀的線條

自然生成的火石紅現象,其形狀,大小,分布狀況,呈屬自然勻衡狀態,同時經過倉桑歲月的冼理,顯示出一種陳舊的感覺。

在火石紅的表面,顯現出一層光澤。

火石紅的生成是由內向外擠出生成,有一種被迫擠出的感覺。

一種被迫擠出的感覺

近代仿元代火石紅

近代仿明代火石紅

元代古瓷底足火石紅

明清古瓷底足火石紅

人工塗抹生成的火石紅現象,較容易辨別。

它的特徵顯的不自然,火石紅的表面顯的較厚,有人工抹動的刷痕。

與自然生成的火石紅現象區別較大。

區別較大

在科學技術條件的幫助下,人工操作控制生產出的火石紅現象,對於一般收藏愛好者來講最容易上當受騙。

因為它是根據自然生產狀態下產生的火石紅現象,

而又刻意的去摸仿生產,與自然生成的火石紅現象沒有什麼區別。

我認為目前只有一點摸仿的不到位,就是時間上的倉桑歲月而產生差異上的陳舊感。

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加以摸仿作舊的話,新舊火石紅現象就難以辨別。

所以廣大收藏愛好者在收藏古玩瓷器時,應引起足夠大的重視。

明代龍泉窯

火石紅與瓷器鑑定

火石紅是在燒制之後在瓷器足底產生紅色,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元、明、清時期燒制的瓷器,

因此為收藏者鑑定元明清瓷器提供了非常重要依據。

火石紅是一種瑕疵,然而由於火石紅存在的價值之大,使人們忽略了它本身是一個缺陷,就算是瑕疵,它也是一種天生驕傲的瑕疵。

元鈞窯底足的火石紅

從化學理論看火石紅

火石紅是由於胎土裡的鐵元素和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的三氧化二鐵(化學式Fe2O3),這一點沒有任何爭議。

目前最具爭議的是火石紅是長出來的還是燒出來的?

燒出來論者認為火石紅長出來這種說法純屬理論派缺乏實踐操作,閉門造車的個人臆像。

他們堅持認為其認為火石紅是由於含鐵胎料在特定溫度下直接化學反應出氧化鐵而成。

認為火石紅是長出來的則提供了看似更可靠的理論依據。

有認為,瓷器在高溫燒制過程中,就像熔巖一樣在流動,

鐵元素由於重力下降聚集在足底,並在後期經過長時間的和氧氣接觸,生成氧化鐵。

這兩種觀點的不一致並不影響藏著通過火石紅來鑑定瓷器。

火石紅自然泛出,深入胎骨,不虛浮,色澤柔和明亮,有半金屬光澤,

它的自然狀態難以被仿製,認清這些現象,多看多對比,就能很好的藉助火石紅做瓷器鑑定。

南宋—元 景德鎮窯青白釉印花雙鳳紋瓷盒蓋

看看以下元素分析

氧化亞鐵(化學式FeO),不穩定,容易和氧氣反應成氧化鐵。

氧化鐵(化學式Fe2O3),別名三氧化二鐵、燒褐鐵礦、燒赭土、鐵丹、鐵紅,火石紅的主要成分。

四氧化三鐵(化學式Fe3O4),別名氧化鐵黑、磁鐵、吸鐵石,潮溼狀態下在空氣中容易氧化成氧化鐵

元代青花大罐底足可見深淺不一的火石紅

沒有火石紅的就不是元青花瓷器嗎?

火石紅是一個公認的鑑定元青花瓷器的重要標準,

如果瓷器沒有火石紅,就不是元青花瓷器嗎?

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元青花瓷器有單元配方和二元配方,火石紅(窯紅)的形成不僅僅是胎土中的含鐵量不同,長時間的氧化、燒制溫度不同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學者觀點:有的元青花瓷器砂足底內沒有呈偏青灰色,沒有任何火石紅。

這是由前面提到的幾個影響因素(胎土含鐵量、氧化時間、燒制溫度)共同作用而成的。

元代各類瓷器足底

元青花瓷器的胎土淘洗不乾淨導致土層中含鐵量高,

在燒制過程中溫度控制不好,胎土不夠細膩,瓷器無施釉處的足底易受氧化導致足底會產生火石紅。

相反,如果各方麵條件都控制的合理,

胎土淘洗足夠乾淨(含鐵量趨近於零)、燒制溫度控制足夠好,

後期埋於較潮的環境,經過長時間侵泡,可完全風化砂胎上的沉積土,足底就沒有半金屬光澤也不泛出火石紅,於是呈青灰色。

以上文圖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火石紅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如何看待瓷器上的火石紅?
    鐵元素在1200℃以上的高溫燒瓷過程中就會形成瓷鐵礦晶體,出窯後磁鐵礦晶體經過長期的氧化和分解就會形成褐鐵礦,也就是我們常見到的火石紅。實驗礦物學的理論和我們實際所觀察到的情況相吻合,我們實際觀察到的情況是:瓷器在出窯時是不會有火石紅的,因為出窯時是磁鐵礦在短時間內是不會被氧化成火石紅的,我們所看到的古瓷上的火石紅痕時由於磁鐵礦長期氧化分解而生成的次生礦物,不是燒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
  • 玩瓷器,你懂「火石紅」是怎麼樣產生的嗎?
    「火石紅」,有人把它稱作「窯紅」、「黃溢子」、「黃衣子」或「火石釉」,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別是元明以來景德鎮瓷器和龍泉窯瓷器露胎處所顯現的橘紅色或橙黃色的現象。雖然都籠統稱作「火石紅」,但其表現形態和成因是多種多樣的,人們把它們分為「胎紅」、「窯紅」、「刷紅」和「假紅」四種不同的形式。
  • 如何鑑別:瓷器上火石紅的真假(僅供參考)
    在古玩瓷器上露胎的部位,經常出現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紅色或淺黃色的班塊或周邊分布有邊框的紅色線條,以及有黑褐色的芝麻黑奌存在的現象,這就是窯紅.產生窯紅是因為瓷胎中鐵質元素含量的存在,在燒制過程中和某種因素的存在關糸,反應在瓷器露胎的表面上,折射出的化學反應現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石紅現象。
  • 鑑別定元青花,這幾個要訣一定要記住!
    目前全世界收藏的基本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大致為300多件左右,相當一部分存於海外,如伊朗、土耳其、英國、法國、美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日本、印度、等國。尤以土耳其託普卡比博物館和伊朗國家博物館收藏最多,前者收藏40件,後者收藏32件。
  • 怎樣通過「土斑」鑑別高古陶瓷?
    高古陶瓷主要是元以前出土的陶瓷器,由於是土中而來,自然會留下明顯的出土痕跡,其中表面的土斑就是最主要的特定依據。長沙窯褐釉模印貼花雙耳罐,高19.2cm,口徑12.6cm,足徑14.2cm罐唇口,直頸,豐肩,圓腹,腹下斂,平底。胎呈灰白色,器身施褐中泛黃色釉。
  • 元明清礬紅瓷器如何斷代,如何鑑別新仿和老礬紅瓷器?
    礬紅瓷器時代不同,礬紅彩瓷呈色也不同,因為礬紅是氧化鐵,元明清礬紅顏色不同朝代也不同。元明清礬紅瓷器呈色有什麼不同,如何斷代,如何鑑別新仿和老礬紅瓷器?礬紅瓷器用色時代越早用色越透,用色越鮮豔,越濃,越濃,越暗;時代越晚礬紅髮色就越淺、越淡。
  • 真假紅珊瑚鑑別圖,讓你輕鬆學會辨真假
    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來說一說紅珊瑚的鑑別。對於紅珊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紅珊瑚最大的特徵就是它的生長紋路,而紅珊瑚仿製品是不具有的,所以鑑別紅珊瑚真假,最為關鍵的就是看表面的生長紋路。以下面的真假紅珊瑚鑑別圖為例,大家可以看到,以圓柱形的紅珊瑚為例的,真的紅珊瑚的橫截面,所呈現的是同心圓環狀的生長紋路,而仿製品的橫截面則是放射狀的紋路。
  • 燈光下的真假和田白玉,如何打光鑑別和田玉真假好壞?
    如今,新疆和田白玉資源稀缺,市場也出現了不少和田玉的仿冒品,那我們應該如何鑑別和田玉真假好壞呢?今天,玉雕名家為大家支招,一招解決和田玉的真假好壞分辨。【打燈鑑別和田玉真假好壞】有關和田玉鑑別方法很多,但多只能輔助鑑別,而打燈法不僅能夠鑑別真假,還能夠看出和田玉質地高低。
  • 古代瓷器作偽技術也非常高超,了解瓷器作偽形式對鑑別瓷器很重要
    我國瓷器文化發展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其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技藝高超,其使用價值已經遠遠低於藝術價值,。一、通過舊器進行加新彩,也叫坯新我們見過的以前仿古作偽的瓷器,不是全為新燒,由於彩瓷比白瓷的價值高,所以就有人將舊白瓷加彩加款,這種作偽方法叫做坯新彩。二、採用新瓷埋藏法有的不良商人為了賣個好價,將新瓷器做成像剛出土的樣子,長期埋人地下,使新瓷就像古時候的樣子。其中,低溫鉛釉的粉彩,五彩和三彩等瓷器,是比較容易氧化或者是腐蝕,這樣就顯得舊氣。
  • 紅珊瑚真假鑑別——如何區分染色海竹和天然紅珊瑚
    於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學會辨別紅珊瑚真假成了必備的技能。那麼,紅珊瑚真假怎麼鑑別呢?下面,我們說說市場上最常見的一種紅珊瑚仿製品——海竹的鑑別方法。
  • 鑑別真假紅糖 除了看配料表你還可以這樣做
    原標題:鑑別真假紅糖除了看配料表你還可以這樣做說到鑑別真假紅糖,消費者的第一反應都是看配料,看配料表中寫的是赤砂糖還是紅糖。但只看配料表就能買到真紅糖、優質紅糖嗎?其實不然,紅糖可以造假,包裝同樣可以!鑑別紅糖真假,除了看配料表,你還可以這樣做!
  • 點燃法可鑑別口罩真假?這就是一個謠言!
    點燃法可鑑別口罩真假?最近,這樣一段「醫用口罩真假測試」的視頻在朋友圈熱傳。真相是否如此呢?  專家表示,這種燃燒檢測的方法無法簡單區分口罩的真假。  此前,有自媒體出面闢謠,說口罩的主要材料有聚丙烯等,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製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材料本身是可燃的。相關國家標準也僅對口罩的「易燃性」作了規定,沒有「不可燃」這一要求。口罩是否可以被點燃,不是鑑別口罩真偽的標準。
  • 醬油真假如何鑑別(有圖有視頻)
    鑑別原理:醬油用糧食釀造,發酵會把蛋白質轉化為胺基酸,但是有些蛋白質不會轉化完全,遇到高濃度酒精就會產生沉澱。為了避免檢查,有些商人會用增稠劑讓醬油產生沉澱,這還需要看,如果沉澱是光滑的就是假的,渣狀沉澱的則是真的。
  • 科普:如何鑑別祖母綠寶石的真假?
    科普:如何鑑別祖母綠寶石的真假?無論是購買什麼寶石,作為消費者最擔心的就是寶石的真假,尤其是祖母綠這種名貴且價格高昂的寶石更是如此,祖母綠的真假難不難判斷?應該怎樣鑑別?鑑別祖母綠的真偽需要很全面的寶石學知識,對寶石鑑定有一定了解都知道,寶石真偽的鑑定需要的不僅僅是相關的知識,對環境和儀器都有一定的要求。專業的珠寶鑑定檢測人員對祖母綠真偽進行鑑別,首先需要對祖母綠進行基礎的寶石學檢測。基礎的寶石學檢測包括:折射率、吸收光譜、紫外螢光、放大觀察等部分。
  • 如何鑑別金絲玉的真假?
    今天老龐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金絲玉的鑑別,因為最近喜歡金絲玉的朋友越來越多,但是不知道怎麼辨別真假,那麼今天老龐就來給大家分享了,請欣賞!1. 首先要看金絲玉的表層,是否是像蘿蔔皮內層的紋理一樣,是網狀而且長眼。
  • 【鑑假】捲菸鑑別小妙招,鋼印也能辨真假
    形形色色的捲菸造假技術容易讓人上當受騙,但只要掌握捲菸真偽鑑別的關鍵特點,就能準確地識別捲菸真假。
  • 專家詳解鑑別中藥的真假的水泡方法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患者可能對一些中藥材不熟悉,在購買中藥的時候難以辨別真偽,專家研究提醒,鑑別中藥的真假水泡方法很好用的,患者不妨試一試,以下是詳細說明。水試鑑別法,是一種簡單的、傳統的經驗鑑別方法。有部分藥商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擇手段對中藥摻假,甚至造假,而且手段高明,僅憑肉眼根本無法辨認其真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買到假劣藥品。
  • 【鑑別真假】zippo打火機真假鑑別視頻版
    這篇經驗很細緻地從各個角度和細節對真假zippo進行了比對,如果在購買之前先閱讀一下本文,能夠給你買到真品帶來很大的幫助。(本篇文章有視頻,視頻下方還配有文字和圖片,這樣能更好的幫助大家對正版的zippo有更佳詳細具體的認識!)如果不想看視頻,就接著看下面的圖片文字解說吧,有圖有真相哦!
  • 如何鑑別真假和田玉
    小夥伴在買和田玉的時候,新手經常難辨真假,被商家說的心花怒放也不敢下手,那麼如何辨別真假和田玉呢?我們可以用下面7種小方法來試一下,就可以基本辨別和田玉的真假。6、試冷暖,和田玉由於密度較大,導熱性較差,所以可以在太陽下稍微曬會或者用暖手袋稍微加熱,看看導熱性,但是這種方法局限性太大,需要做過很多次非常有經驗了才能用這個方法鑑別,新手還是不推薦了。
  • 如何鑑別紅寶石真假?一次性全告訴你
    那麼,我們該如何鑑別紅寶石真假?今天,我就來告訴你!紅寶石是一種剛玉,呈現出紅色是因為寶石內部的鉻元素。不良商家有時候會用其它的紅色石頭來代替紅寶石,但是它們呈現紅色的原因與紅寶石是不同的,像紅碧璽,它所呈現的紅色就和微量錳、鋰與銫有關。但是,紅尖晶石和紅寶石的紅色形成原因是一樣的,所以經常有人會將兩者弄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