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瓷器文化發展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其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技藝高超,其使用價值已經遠遠低於藝術價值,。
正是由於其高昂的欣賞價值,促使一些人對高價值的瓷器進行作偽,作偽有兩方面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恢復藝術品原有的藝術品,讓後人能夠欣賞到古人的技藝,另一方面則是不良經商為了獲取自身利益,去作偽。
那麼作偽的形式有哪些呢?
一、通過舊器進行加新彩,也叫坯新
我們見過的以前仿古作偽的瓷器,不是全為新燒,由於彩瓷比白瓷的價值高,所以就有人將舊白瓷加彩加款,這種作偽方法叫做坯新彩。
二、採用新瓷埋藏法
有的不良商人為了賣個好價,將新瓷器做成像剛出土的樣子,長期埋人地下,使新瓷就像古時候的樣子。其中,低溫鉛釉的粉彩,五彩和三彩等瓷器,是比較容易氧化或者是腐蝕,這樣就顯得舊氣。
三、酸液去光
作偽者青先用氧氟酸輕擦瓷器表面,然後用菸灰進行塗擦,慢慢的新瓷表面的光澤就會變舊,同時瓷器會有長時間使用而出現的煙黃色痕跡的感覺。要想鑑定是否屬於舊器,可以用少許肥皂水或汽油進行輕擦,這樣假的瓷器就會還新。
四、茶鹼水煮法作偽
有的瓷器可以採用土茶水煮器物,這樣器物的表面上就會呈現紅褐色的茶鏽痕,如同舊器。
五、後刻款識作偽法
後刻款識的做法主要有三種:
(1)在無款識舊或新瓷器上添刻年款;
(2)對瓷器上原有的款識磨去,添上作偽的年款再進行二次燒制;
( 3 )切割帶款的古瓷器底旋,把切割下來的底旋鑲嵌在其他新瓷上,這樣新瓷器和就瓷器合在一起便成了偽物真款。
新舊拼接作偽在清末以後最為流行,拼接技術也比較高,鑑定時要注意器底圈足銜接處胎釉的異常痕跡。
作偽如果是保留藝術,那時值得稱讚的,如果是用來謀利,這實為無品德。想一想幾千年擁有這些瓷器的人可能都是達官貴人,可是幾千年了,他們的瓷器還在世上流傳至今,感悟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