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的前世今生。
中國是瓷器的起源地,瓷器是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是中國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據《英漢詞海 The English-Chinese Word-Ocean Dictionary》(王同億主編譯,國防工業出版社,1987年)China詞條介紹,China作為瓷器的涵義,是源于波斯語chini(中國的或中國人),由於受到China表示中國這種表示法的影響,產生了元音音變,由chini變為china,成為瓷器的專有名詞。歐美人談到China的時候,往往聯想到China(中國)是china(瓷器)之鄉。
如果說全世界硬通貨是什麼,我們會聯想到黃金、美元、甚至房產等,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瓷器已經成為收藏投資的「硬通貨」。
01 中國瓷器全世界認可
相對於中國書畫來說中國瓷器更受全世界認可:雖然當今世界的各大博物館認同中國各朝代的精品書畫,但由於西方的油畫是他們文化的根基,西方民眾受限於中國文化的了解,不懂中國書畫更遑論收藏了。
但中國官窯瓷器在國際市場的售價,從1975年開始逐年攀升,至1990年增長約九倍。之後,價格在海內外典藏家的追逐下迭創新高,明清官窯瓷器的拍賣價格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中國瓷器更受到全世界民眾的認可。
而從藝術品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瓷器也是當之無愧的全球寶貝,不管是基督教徒、穆斯林教徒、佛教徒或者不信教的廣大民眾,都無一例外喜歡並認可中國瓷器。
02 中國瓷器具有硬通貨屬性
黃金、美元等因其信用較好、幣值穩定、匯率穩定而成為全球硬通貨。硬通貨一定不能具有批量複製能力,但近年來,由於美元瘋狂印鈔,其作為硬通貨的基石已一點點被瓦解。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黃金的開採和打撈也相對變得容易,其稀有性也是逐步降低。當然,美元和黃金作為全球結算的通貨,還是會存在很長時間的。而中國瓷器從唐到清,開創了一千多年世界文明的輝煌,雖經過無數的戰亂和破壞,但流傳下來的數量和精品還是十分可觀的。
中國古代流傳瓷器不具有複製性,這就確定了他作為硬通貨的基石不被瓦解。或許有人會說瓷器作假的問題,但我們要明白的是時代是發展的,而一個全球的超級大市場,是很容易把贗品清除過濾出去的,這一點基本不用擔心。
03 市場是中國瓷器硬通貨的驗金石
中國瓷器從古代到如今,一直存在大量的瓷器出口,一直是中國貿易經濟的重要輸出。目前雖然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贗品,透過表象看本質,這種現象的背後更印證了中國瓷器的一種市場魅力。
中國古代瓷器雖然不能被大量複製,但很多人因為投資更喜歡收藏中國瓷器,也很多的人喜歡中國瓷器的美感、把玩性、趣味性等從而收藏中國瓷器。
對瓷器等藝術品來講,器等藝術品來講,不可能標準化,核心是市場定價問題。如果市場定價快速有效,我們就可以說標準化了。中國瓷器有很多門類,五代、魏晉南北朝等等都有著經典的瓷器,也都是大家喜歡的,這個也是中國瓷器成為了世界市場的硬通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