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附全省理科前50名霍苑桐。 南都記者 馮宙鋒 攝
姓名:霍苑桐
高中學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成績:全省理科前50
同學:「一個學生物競賽的,數學比我學數學競賽的成績還要好!」
高三一班的霍苑桐在昨天收到理科前50的消息時感到十分驚訝,「在高考後對答案後並沒有想過自己會得到這麼好的成績,看到簡訊後超級開心。」但老師、同學都覺得是他們意料之中,「她一個學生物競賽的,數學比我學數學競賽的成績還要好!」對此,霍苑桐表示,「數學只是我的業餘愛好。」
作為生物賽競生,霍苑桐覺得生物很有意思,「生物與生活關係很大,學校會組織我們去參加一些活動,比如到華南師範大學、或華南植物園做實驗,」她說,自己對微觀生物很感興趣,會做各種解剖實驗,蚯蚓、蝗蟲、青蛙等,「感覺挺有意思,可以讓你從另外一角度認識這個世界。」
霍苑桐是住宿生,疫情期間在家學習,一開始聽課不太想學習,因為回到家比較放鬆。後來向班上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取經,教了她一些方法,「同學說,你可以做計劃,計劃好你要在哪個時間段完成哪個作業,我後來就按照他這個方法去做,自己弄了個計劃本。」在她看來,學習一定要做計劃,拿本子寫下來,在腦子想的話行動力不太夠,她會詳細到時間節點,比如晚自習固定了十分鐘記幾個單詞,後面20分鐘要記一套數學題,這樣行動力會比較明顯,比較有動力去完成任務,完成後打個勾也很有成就感。「高三下學期一直延續這個習慣,對我幫助非常大。」
學習以外,霍苑桐還喜歡長跑,時間緊張時會跑1200-1600米,有時間跑到2500米,主要是為舒緩壓力。這個習慣是初三養成的,「初三學習壓力比較大,老師建議我試一下長跑。」如今,她保持一周跑兩次習慣。同時還喜歡豎笛,對樂器感興趣。
取得好成績,父母的教育理念很重要。霍苑桐表示,自己基本做什麼決定父母都很支持,也經常勸她要勞逸結合,「爸爸希望我能以放鬆、平和的心態去迎接這次考試,這也是我能考好的因素。」
對於現在父母普遍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的現象,霍苑桐認為,興趣班最主要的是興趣,沒有興趣就成為一個非常大的負擔,完全沒有必要。而她上補習班也是自己主動要求報,不想上了父母也不會勉強。
關於大學,霍苑桐表示選擇清華的化生類的專業。
統籌:尹來 衛志凌 遊曼妮 梁豔燕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