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套現6億離場!「莆田系」接盤,「神藥」以何止殤?

2020-12-13 騰訊網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從古至今,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追求都是無止境的!有了需求就有了市場,更是滋生了一些利用人性弱點的不良企業。

不重產品,把錢狠砸在廣告上,而且打擦邊球廣告的,源源不斷:

生命一號、三株口服液、太陽神、生命核能、太太口服液都聽說過嗎?這些所謂的「神藥」都曾瘋狂收過一波智商稅,如今已經難覓蹤跡。

不過,還有一家企業靠著「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睛」, 13字廣告不斷吆喝,一年營收7.5億元。

如今,依舊在虛假宣傳風波中掙扎的莎普愛思要易主了,接盤的居然是來自福建莆田的林氏兄弟...

整整兩年過去,白內障神藥莎普愛思始終未能從那場輿論危機中緩過來。

即將進入古稀之年,莎普愛思創始人陳德康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1月8日晚間,莎普愛思(603168.SH)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陳德康與上海養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養和投資)籤署了《股份轉讓意向協議》,陳德康擬將其所持股份轉讓並放棄剩餘股份表決權,這將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

此次轉讓完成後,莎普愛思控股股東將變更為養和投資,實控人變更為來自福建莆田的林弘立、林弘遠兄弟二人。

受此消息影響,1月9日,莎普愛思股價漲停,截至收盤報9.39元/股,漲9.95%。

據了解,2017年底,丁香醫生發布的《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的文章在網上刷屏,文章引述多位眼科醫生和權威資料文獻,指出莎普愛思滴眼液廣告洗腦式營銷、誇大療效,坑害老人。

此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要求對莎普愛思滴眼液進行重新評價,浙江食藥監局也要求莎普愛思滴眼液進行廣告自查等。

事實上,早在2016年,美國眼科學會一篇報導曾預測稱目前沒有發現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有效治療或延緩白內障的進展。

「白內障神藥」輿論風波之後,莎普愛思元氣大傷,藥品一致性評價風險一直如影隨形,業績和股價齊跌。

危機在2018年快速放大。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下滑35.30%和186.42%,公司首次發生虧損,虧損額達1.26億元。

莎普愛思跌跌不止,陳德康雖曾作出不減持承諾,並開啟增持計劃,但無力回天。

現如今,他終於還是要和自己想要親手打造的「莎普愛思」說再見了。

「金平湖水請又清,洗亮我美麗的眼睛。好眼睛明明白白看世界,走進春花秋月好風景......」

這是上市公司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之歌《心明眼亮》,從某個側面也寫出了莎普愛思的源頭。

莎普愛思創始人陳德康,1951年出生於嘉興平湖。

1978年是陳德康生命中最重要的年份,那一年,他結束了近十年的知情生涯,作為最後一批返鄉知情乘上了開往家鄉浙江平湖的火車。由此,他的人生駛入新航線,與藥廠可謂訂下「白首之約,抱柱之盟」。

他先是在藥廠當「臨時工」燒了三個月的鍋爐後,藥廠副廠長找到他,希望他轉崗跑供銷,他欣然答應;

因為工作上的勤奮、踏實,他被提拔為藥廠供銷科科長;1985年,他就任藥廠經營廠長;1997年,他帶領平湖製藥廠首次改制;經過實施「股份合作制」改制後,藥廠的整體權益變為企業職工持有,即員工持股。當時,藥廠的註冊資金為201萬元。

2008年12月,浙江莎普愛思製藥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陳德康此時的持股比例為51.24%。

一位醫藥企業人士透露,莎普愛思最初在醫院端銷售,但市場維護和藥學做的並不好。

醫院端渠道眼看行不通時,莎普愛思改為了OTC渠道,沒想到這反倒讓莎普愛思找到了一條捷徑(處方藥嚴禁在大眾媒體發布廣告,非處方藥則不受限制)。

據了解,莎普愛思自2004年由醫院渠道轉為OTC渠道,伴隨著廣告力度的加度,莎普愛思業績連續迅猛增長。

經過幾年試水後,莎普愛思在廣告費用的投入上連年攀升,成為廣告大戶。

多年以來,莎普愛思先後請影星文興宇、謝芳,還有藝人康伯、康嬸,來為滴眼液代言。影響最大的當然是2013年6月聘請原國家女排主教練郎平擔任形象代言人,她對品牌知名度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公告的數據顯示,2011年,莎普愛思用於廣告投放的費用為7800萬元。而2014年至2016年,公司的廣告費用分別為2.1億元、2.4億元、2.6億元,分別佔公司營收的27%、26%、26.84%。而同業上市公司的廣告費用佔比基本不會超過20%。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巨額廣告費,2016年銷售藥物研發費用只有0.29億元,白內障相關的藥物研發費用只有550萬,連廣告費的零頭都不夠。

「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晴,模糊滴,重影滴,滴滴滴,滴滴滴。」這樣一則堪稱洗腦的廣告,正是出自上市公司莎普愛思。

2014年6月,莎普愛思正式登陸上交所。2016年,莎普愛思滴眼液銷售額高達7.5億,是莎普愛思藥業77%的收入來源。陳德康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2016年更是以28億財富首次登上「胡潤百富榜」。

這一切都得益於其超高的毛利率,誰能料到一瓶小小的滴眼液毛利率甚至一度超過茅臺酒。根據2017年年報,莎普愛思滴眼液毛利率為93.55%。而茅臺2017年毛利率為89.7%。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不重本質的「神藥」莎普愛思還是跌落了神壇。

2017年,隨著一篇揭露莎普愛思「假科普、真營銷」的文章忽然曝出,猶如一隻蝴蝶掀起了狂風,把莎普愛思徹底吹下神壇。

經歷「神藥」風波後,莎普愛思的業績猶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繼2017年業績接近腰斬後,2018年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186.42%,2019年一季度業績同比下滑52%。

莎普愛思業績大幅下滑的同時,陳德康在一年不減持的承諾期滿後也開啟了減持之路。

莎普愛思2018年12月24日晚公告稱,陳德康於東陳德康於2018 年 12月24日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公司 3115.41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份(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的9.66%)協議轉讓給養和投資,轉讓價格為2.60億元。

而此次,陳德康將向養和投資先後合計轉讓4089萬股股份;按照1月8日莎普愛思8.54元/股的收盤價計,擬轉讓股份合計金額達3.49億元。

也就是說,陳德康最終將套現6.09億離場,這也就意味著和莎普愛思「結緣」四十多年的陳德康終於還是選擇了放手!

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莎普愛思控股股東將變更為養和投資,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林弘立、林弘遠兄弟;

據天眼查顯示,林弘立與林弘遠之父叫林春光。

福建莆田人,曾被指為「莆田系醫療資本」林氏家族代表之一,並擔任「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上海常務副會長」一職。同時還是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兼總經理。

如果養和投資就是「莆田系」公司,那麼它入股莎普愛思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

2020年的春季躁動行情已經開啟。隨著擅長資本市場操作的林氏入主公司,莎普愛思是否會開啟一個新的故事來引入資金、再次穩固基本面、推動研發與產業升級?

上市公司引入社會資本原本無可厚非,但若玩的是一出金蟬蛻殼手法,利用社會資本變相套現,這對於股民而言可不是好事。

況且社會資本的來歷不明,對於它到底是莎普愛思的「救星」還是資本運作的野蠻人,市場對此持謹慎態度。

面對陷入困境的莎普愛思,也許股民會說,千萬別學蔣幹過江,淨幹失著事!

另外,簡單粗暴的營銷時代結束了,打擦邊球的廣告砸得再厲害,都不如踏踏實實把產品做好來得重要。

抓好產品,才能抓住用戶的心。

參考資料:

經濟觀察報《莎普愛思擬易主 新東家什麼來頭?》、

氫元子《「神藥」風波兩年後,莆田系欲接盤莎普愛思》、

財經銳眼《半年了,那個深陷「虛假宣傳」的莎普愛思還好嗎?》、

國際金融報《莎普愛思控制權生變,大股東套現離場,股價卻逆天漲停》

相關焦點

  • 曾一年狂賣7.5億!這款家喻戶曉的眼藥水或將停產,創始人套現逾十億離場
    不過早在兩年前,"白內障神藥"莎普愛思滴眼液曾因涉嫌誇大宣傳被眼科醫生以一篇《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不過就在近日,曾經的「神藥」企業正式面臨停產危機。28日晚間,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預計無法在原定期限內將這款滴眼液產品的評價結果上報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
  • 老闆套現離場,旗下公司宣布破產
    現在,吉利已經是一家市值上千億的巨頭公司,李書福家族也以500億身家登上了富豪榜單。而眾泰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其模仿能力了,曾經風靡全國的「保時泰」讓不少人花國產車的價格卻有了百萬豪車的感受。雖然說在其他方面可能與保時捷還是有所差距,但是外觀方面可真的就是「李鬼和李逵」了。
  • 國內又一車企倒下,曾靠模仿抄襲起家,如今老闆已套現離場!
    國內又一車企倒下,曾靠模仿抄襲起家,如今老闆已套現離場!近幾年汽車市場整體還是比較活躍的,大部分汽車企業經營的都不錯。尤其是國產企業,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曾經吉利和眾泰汽車都是國產品牌的熱門車企,吉利集團創始人李書福身價越來越高,尤其是他收購沃爾沃之後,吉利集團也逐漸的向一線邁進,目前李書福的身價高達500億,直逼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身價了。而當年創造眾泰汽車的應建仁,在晚年之時卻因為集團的發展而苦惱不已。兩家企業本是同時期開始發展的,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眾泰集團的發展逐漸沒落。
  • 國產「神藥」被爆虛假宣傳,9成患者被騙,如今9個月虧損2806萬
    特別是在保健品、醫藥行業,過度宣傳、過度營銷的案例不勝枚舉,廣告中吹成了神藥,包治百病,實際卻只是尋常的產品而已。莎普愛思,就是最好的例子。據數據顯示,在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群體中,白內障的患病率高達65%。白內障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嚴重者或將面臨失明的風險。莎普愛思抓住了這一市場,憑藉一句「治白內障,要選對藥,選好藥,選莎普愛思」,成為了國內白內障患者的首選。
  • 起底「魏則西事件」背後的莆田系資料 四大家族勢力圖譜
    而潛伏在事件背後的莆田系也被推至風口浪尖,據騰訊科技報導,此次事件的涉事公司柯萊遜背後老闆正是莆田人士陳新賢和陳新喜兄弟。而2013年,創業家&i黑馬深入莆田,揭秘了莆田系這個中國醫療史上這個最獨特的群體。這也是迄今為止有關這一群體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報導。(註:原文發布於2014年3月。)
  • 業績暴增,股東卻瘋狂套現15億,千禾味業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根據數據顯示,其三季報營收為12.22億,同比增長31.45%;淨利潤為2.24億,同比大幅增長63.67%。不過,在業績和股價都表現十分亮眼的情況下,千禾味業的股東卻做出了令人不解的行為——在公司前景向好的情況下,大股東連發多次減持公告,而董事長在今年已經減持套現超過8億元!一面是大增的業績,一面是股東瘋狂地減持,千禾味業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 莆田系愛爾眼科?深陷醫療風波,靠白內障手術年入17億
    來源:EMBA微金2021年一開始,創業板3000億大牛股愛爾眼科就曝出大事,一則有關「武漢某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在愛爾眼科治眼,致右眼視網膜脫落」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開來,並迅速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截至發稿,愛爾眼科股價為68.22元/股,跌幅8.91%。
  • 6天暴漲70%,市值飆升113億!「長生不老藥」真的存在嗎?
    長生不老藥真的存在嗎?最近,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價因為「長生不老藥」概念暴漲,股價7天6漲停,暴漲超70%,市值飆升113億。6天暴漲70%,大股東趁機減持金達威是一家主要從事食品營養強化劑行業原料和保健食品終端產品的生產、銷售業務的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維生素A、輔酶Q10、營養保健食品三類,2019年保健食品產品營收16.87億、維生素A產品營收7.25億、輔酶Q10營收5.43億,銷售規模在行業並不算突出,業績波動也比較大。
  • 馬雲套現430億,馬化騰套現56億,兩位首富釋放出什麼信號?
    馬雲套現430億馬雲,大家都不陌生,雖然現在他一直以一名英語教師的身份自居,但是國人都知道,馬雲是阿里巴巴的精神領域,也是家喻戶曉的中國首富。憑藉著敏銳的眼光和過人的能力,馬雲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鑄造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 講故事的人離場了,這隻天價股市值從600億隕落至40億
    與此同時,董監高辭職並大額套現。講故事的人離場了,聽故事的人還不散。截至2020年9月底,公司還有5.7萬名股東,較之5年前只減少了一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朱燁東曾在上升期表示,商海幾多沉浮,人生几上幾下,經歷了從有到無,從高峰到谷底後,不知他是否還用這句話在勸慰自己。
  • 3個月套現25億,「中國鴨王」暴跌60%,究竟怎麼了?
    絕味鴨脖的創始人,戴文軍是在2005年,第一家絕味鴨脖店在長沙正式開業了,即便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絕味鴨脖也能夠很快打開市場,如今在市面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家鴨脖店。隨著絕味鴨脖在市場上立足之後,就開始不斷的擴大門店,是採用加盟的方式,這種模式可以讓企業的門店不斷的壯大,很快絕味鴨脖的直營店就已經遍布全國各個地區。
  • 南豐集團香港日出康城6期已賣87% 套現超120億港元
    2月13日,南豐集團地產發展部及銷售部總經理盧子豪在記者會談到,將軍澳日出康城6期「LP6」暫時出售1665單位,佔整體單位的87%,套現超過120億港元,並將有機會加推單位。
  • 他們在莆田捐了6個億,這次回鄉還想幹大事
    11月9日,北京莆田企業商會響應市政府發出的莆商回鄉之旅邀請,近30位會員企業家從北京回到家鄉莆田,經過三天馬不停蹄的考察走訪,昨日下午,北京莆田企業商會回鄉之旅暨開放招商項目推介會舉行。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夠繼續重視、充分發揮在外莆商的資金、資源、人才優勢,加大力度招商,做好招商後續服務,把莆田建設好、發展好,這也是我們廣大莆商的共同期待。」推介會上,北京莆田企業商會會長、北京碩澤商業集團董事長黃文盛先生的一番話,說出了多數莆商的心聲。
  • 神藥自稱能治40種病,被指傳銷年銷破億,實為消毒產品
    以最高級別執行董事為例,有兩種加盟方案:第一種,作為聯合創始人,去招募六個直接推薦的聯合創始人,可以升級成為執行董事,這種方式是拿貨28箱,或者直接將六個聯合創始人買斷。第二種,是直接按照董事的價格去拿貨,一次性拿貨50箱,花費110400元直接做董事。
  • 美圖充滿爭議的這一年:上市以來漲了24%,原始股東離場,內資還在...
    2016年12月15日,公司以8.5港元/股發行了5.74億股。上市後,從一度破發到暴漲暴跌, 經歷了主要股東接連減持等一系列跌宕起伏後,公司股價累計上漲約24%,期間振幅達1.8倍,換手率約2倍,最新總市值為449億港元。
  • 頭號重倉股一度暴漲47%,創始人身家暴增400億...
    在線視頻會議軟體開發商Zoom今夜大漲一度大漲47%,其創始人身家也暴增400億,超越劉強東。押注Zoom為頭號重倉股的高瓴也在幾個小時內大賺60億。據第二財季財報,Zoom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6.635億美元,同比增長355%,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85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550萬美元,同比猛增32.76倍。現金流方面,第二季度Zoom獲得的自由現金流為3.73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710萬美元相比大增118%。
  • ST圖為媒「一地雞毛」:原實控人牛智斌「導演」的從掛牌到高位套現...
    「裝資產」—掛牌上市—把資產「掏出來」, 「減持套現離場」,牛智斌向市場展示一場「資本大戲」。 近日,ST圖為媒(835817.OC)因未彌補虧損事宜遭風險提示引起市場關注。 萬聯證券指出,ST圖為媒因出現未彌補虧損達到實收股本總額三分之一,累計虧損所佔實收股本總額比例較大,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 「人民醫院」竟是「莆田系」,這是什麼操作?
    16:27:47 來源: 五彩斑斕的世界 舉報   「人民醫院」竟是「莆田系
  • 「量子通信第一人」潘建偉的富豪之路,已成功套現億萬元
    「量子通信第一人」潘建偉的富豪之路,已成功套現億萬元!如果量子通信是真的,你們這幫人為什麼急著套現?難保不是怕將來騙局敗露,前功盡棄吧?一些投資基金經理也認為,上述股權轉讓有違常規。一位投資基金經理稱,「技術團隊的入股資金是向基金借的,現在技術團隊卻搶先套現,這無法向基金交代。」但是,科大國盾的眾多專家們,還是套現了幾個億。
  • 已成功套現億萬元!「量子通信第一人」潘建偉的富豪之路
    但是,科大國盾的眾多專家們,還是套現了幾個億。既然中科大的一幫科學家和管理者都成了億萬富翁,還用得著一直佔著雲鴻基金那3234萬嗎?所以鄭韶輝提出:把這3234萬還給科大國盾吧。就憑鄭韶輝一年多的一系列複雜的資本運作,九州通信的市值居然高達300億,用的還是科大國盾的技術。而且,此時鄭韶輝已經離開了浙江國資系統,身後只有資本勢力,居然擋著科大國盾套現,這不是找不痛快嗎?於是科大國盾想擺脫和鄭韶輝的關係。科大國盾的法人和總裁趙勇說,科大國盾直到九州量子掛牌新三板時,才知道鄭已經脫離了浙江國資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