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從古至今,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追求都是無止境的!有了需求就有了市場,更是滋生了一些利用人性弱點的不良企業。
不重產品,把錢狠砸在廣告上,而且打擦邊球廣告的,源源不斷:
生命一號、三株口服液、太陽神、生命核能、太太口服液都聽說過嗎?這些所謂的「神藥」都曾瘋狂收過一波智商稅,如今已經難覓蹤跡。
不過,還有一家企業靠著「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睛」, 13字廣告不斷吆喝,一年營收7.5億元。
如今,依舊在虛假宣傳風波中掙扎的莎普愛思要易主了,接盤的居然是來自福建莆田的林氏兄弟...
壹
整整兩年過去,白內障神藥莎普愛思始終未能從那場輿論危機中緩過來。
即將進入古稀之年,莎普愛思創始人陳德康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1月8日晚間,莎普愛思(603168.SH)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陳德康與上海養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養和投資)籤署了《股份轉讓意向協議》,陳德康擬將其所持股份轉讓並放棄剩餘股份表決權,這將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
此次轉讓完成後,莎普愛思控股股東將變更為養和投資,實控人變更為來自福建莆田的林弘立、林弘遠兄弟二人。
受此消息影響,1月9日,莎普愛思股價漲停,截至收盤報9.39元/股,漲9.95%。
據了解,2017年底,丁香醫生發布的《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的文章在網上刷屏,文章引述多位眼科醫生和權威資料文獻,指出莎普愛思滴眼液廣告洗腦式營銷、誇大療效,坑害老人。
此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要求對莎普愛思滴眼液進行重新評價,浙江食藥監局也要求莎普愛思滴眼液進行廣告自查等。
事實上,早在2016年,美國眼科學會一篇報導曾預測稱目前沒有發現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有效治療或延緩白內障的進展。
「白內障神藥」輿論風波之後,莎普愛思元氣大傷,藥品一致性評價風險一直如影隨形,業績和股價齊跌。
危機在2018年快速放大。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下滑35.30%和186.42%,公司首次發生虧損,虧損額達1.26億元。
莎普愛思跌跌不止,陳德康雖曾作出不減持承諾,並開啟增持計劃,但無力回天。
現如今,他終於還是要和自己想要親手打造的「莎普愛思」說再見了。
貳
「金平湖水請又清,洗亮我美麗的眼睛。好眼睛明明白白看世界,走進春花秋月好風景......」
這是上市公司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之歌《心明眼亮》,從某個側面也寫出了莎普愛思的源頭。
莎普愛思創始人陳德康,1951年出生於嘉興平湖。
1978年是陳德康生命中最重要的年份,那一年,他結束了近十年的知情生涯,作為最後一批返鄉知情乘上了開往家鄉浙江平湖的火車。由此,他的人生駛入新航線,與藥廠可謂訂下「白首之約,抱柱之盟」。
他先是在藥廠當「臨時工」燒了三個月的鍋爐後,藥廠副廠長找到他,希望他轉崗跑供銷,他欣然答應;
因為工作上的勤奮、踏實,他被提拔為藥廠供銷科科長;1985年,他就任藥廠經營廠長;1997年,他帶領平湖製藥廠首次改制;經過實施「股份合作制」改制後,藥廠的整體權益變為企業職工持有,即員工持股。當時,藥廠的註冊資金為201萬元。
2008年12月,浙江莎普愛思製藥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陳德康此時的持股比例為51.24%。
一位醫藥企業人士透露,莎普愛思最初在醫院端銷售,但市場維護和藥學做的並不好。
醫院端渠道眼看行不通時,莎普愛思改為了OTC渠道,沒想到這反倒讓莎普愛思找到了一條捷徑(處方藥嚴禁在大眾媒體發布廣告,非處方藥則不受限制)。
叄
據了解,莎普愛思自2004年由醫院渠道轉為OTC渠道,伴隨著廣告力度的加度,莎普愛思業績連續迅猛增長。
經過幾年試水後,莎普愛思在廣告費用的投入上連年攀升,成為廣告大戶。
多年以來,莎普愛思先後請影星文興宇、謝芳,還有藝人康伯、康嬸,來為滴眼液代言。影響最大的當然是2013年6月聘請原國家女排主教練郎平擔任形象代言人,她對品牌知名度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公告的數據顯示,2011年,莎普愛思用於廣告投放的費用為7800萬元。而2014年至2016年,公司的廣告費用分別為2.1億元、2.4億元、2.6億元,分別佔公司營收的27%、26%、26.84%。而同業上市公司的廣告費用佔比基本不會超過20%。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巨額廣告費,2016年銷售藥物研發費用只有0.29億元,白內障相關的藥物研發費用只有550萬,連廣告費的零頭都不夠。
「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晴,模糊滴,重影滴,滴滴滴,滴滴滴。」這樣一則堪稱洗腦的廣告,正是出自上市公司莎普愛思。
2014年6月,莎普愛思正式登陸上交所。2016年,莎普愛思滴眼液銷售額高達7.5億,是莎普愛思藥業77%的收入來源。陳德康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2016年更是以28億財富首次登上「胡潤百富榜」。
這一切都得益於其超高的毛利率,誰能料到一瓶小小的滴眼液毛利率甚至一度超過茅臺酒。根據2017年年報,莎普愛思滴眼液毛利率為93.55%。而茅臺2017年毛利率為89.7%。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不重本質的「神藥」莎普愛思還是跌落了神壇。
肆
2017年,隨著一篇揭露莎普愛思「假科普、真營銷」的文章忽然曝出,猶如一隻蝴蝶掀起了狂風,把莎普愛思徹底吹下神壇。
經歷「神藥」風波後,莎普愛思的業績猶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繼2017年業績接近腰斬後,2018年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186.42%,2019年一季度業績同比下滑52%。
莎普愛思業績大幅下滑的同時,陳德康在一年不減持的承諾期滿後也開啟了減持之路。
莎普愛思2018年12月24日晚公告稱,陳德康於東陳德康於2018 年 12月24日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公司 3115.41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份(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的9.66%)協議轉讓給養和投資,轉讓價格為2.60億元。
而此次,陳德康將向養和投資先後合計轉讓4089萬股股份;按照1月8日莎普愛思8.54元/股的收盤價計,擬轉讓股份合計金額達3.49億元。
也就是說,陳德康最終將套現6.09億離場,這也就意味著和莎普愛思「結緣」四十多年的陳德康終於還是選擇了放手!
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莎普愛思控股股東將變更為養和投資,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林弘立、林弘遠兄弟;
據天眼查顯示,林弘立與林弘遠之父叫林春光。
福建莆田人,曾被指為「莆田系醫療資本」林氏家族代表之一,並擔任「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上海常務副會長」一職。同時還是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兼總經理。
如果養和投資就是「莆田系」公司,那麼它入股莎普愛思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
2020年的春季躁動行情已經開啟。隨著擅長資本市場操作的林氏入主公司,莎普愛思是否會開啟一個新的故事來引入資金、再次穩固基本面、推動研發與產業升級?
伍
上市公司引入社會資本原本無可厚非,但若玩的是一出金蟬蛻殼手法,利用社會資本變相套現,這對於股民而言可不是好事。
況且社會資本的來歷不明,對於它到底是莎普愛思的「救星」還是資本運作的野蠻人,市場對此持謹慎態度。
面對陷入困境的莎普愛思,也許股民會說,千萬別學蔣幹過江,淨幹失著事!
另外,簡單粗暴的營銷時代結束了,打擦邊球的廣告砸得再厲害,都不如踏踏實實把產品做好來得重要。
抓好產品,才能抓住用戶的心。
參考資料:
經濟觀察報《莎普愛思擬易主 新東家什麼來頭?》、
氫元子《「神藥」風波兩年後,莆田系欲接盤莎普愛思》、
財經銳眼《半年了,那個深陷「虛假宣傳」的莎普愛思還好嗎?》、
國際金融報《莎普愛思控制權生變,大股東套現離場,股價卻逆天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