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碑」五代傳承「翰墨鑄情」
7月19日,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新聞發布會舉行。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白增安、董源)7月19日,記者從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新聞發布會獲悉,《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定於本月24日在邯鄲市博物館開幕,展期8天。據悉,該展會將集中展示「南宮碑」第三代傳人王樂同先生及其弟子、學生逾百副精品書法作品,同時包括「南宮碑」創始人張裕釗等五代傳人精品書法集中亮相。
據了解,《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由邯鄲市國學研究會、中日古墨書法家協會聯合策劃,邯鄲市社科聯、邯鄲市文聯、邯鄲學院、邯鄲市國學研究會、中日古墨書法家協會、邯鄲市博物館等聯合主辦,邯鄲學院大名分院、王樂同書法藝術研究院、李銀山書道館承辦。
王樂同(1920~2000),字悅民,河北省大名縣西未莊鄉段村人。生前系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研究會河北分會理事,邯鄲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大名縣書協副主席,張裕釗書法聯誼會藝術顧問,中原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大名縣政協常委等。少時師承其舅父李鶴亭,先學顏真卿、柳公權,又轉習戴彬元、何紹基、華士奎、鄭板橋諸體,後專攻張裕釗書體——南宮碑體,逐漸形成了古樸厚重、雍容蒼勁、筋骨內蘊的書風。其書作先後五十餘次參加國內大展,數次選送海外巡展,多次見諸《人民日報》《河北日報》等,獎譽頗多。有《書法知識淺談》和《張裕釗書體的筆法》等專業文章及《王樂同楷書滕王閣序》和《王樂同書法集》二帖行世。
王樂同先生不僅是書法名家,更是一位嘔心瀝血、辛勤育人的書法教育名家,曾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81年起,先生作為高級講師於大名師範學校教授書法,注重言傳身教,注重傳藝先傳德,先後培養了六千餘名德才兼備的優秀書法人才,為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和書法藝術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冀南地區乃至全國「南宮碑」書體重要傳人之一。
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
王樂同先生雖為南宮碑體第三代重要傳人,但不囿於門戶,注重因材施教,主張根據學生個人愛好恰如其分地選擇碑帖,培養出了不少南宮碑體與顏體、柳體等諸家兼擅或專攻顏柳歐趙及其它書體的優秀書法人才。
王樂同先生弟子李銀山回憶,先生信道執德、和藹友善、孝老愛親,和睦鄰裡,尤其是十分關愛學生,頗受弟子與鄉鄰敬戴。其治學嚴謹、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畢生堅持傳授書法藝術,直到去世前兩年才因病停課,可謂為書法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017年秋,長期在日本教授、傳播「南宮碑」書法藝術的李銀山與另一恩師、著名書法家郭文志先生交談傳承王樂同先生書法藝術時,起意成立王樂同書法藝術研究院,並籌備首屆王樂同老師的書法展,該想法得到國內外各地區、各行業王樂同老師的學生、弟子的響應,並成立了籌備組。
據悉,首屆《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入展作品包括王樂同老師和其學生、弟子作品64件,國內再傳弟子作品17件,日本再傳弟子作品40件。他們是活躍於國內外傳承南宮碑體書法藝術和弘揚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的中堅力量和生力軍。
難能可貴的是,與王樂同先生16件精品遺作一起展出的還有其師爺王洪鈞先生、舅父李鶴亭先生的珍貴書作以及其表弟李守誠先生、摯友郭文志先生、表侄李喜泰先生的賀展書法精品。這無疑是一場冀南地區書法精品力作的大展示,將給邯鄲人們帶來一場視覺文化的饕餮盛宴,也必將為推動邯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