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愛好者看過來 青島市博物館「以易貫之——館藏書法五體作品展...

2020-12-05 半島網官網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

書法愛好者的福音來了。由青島市博物館研究部李敬華老師策劃的最新原創展覽《以易貫之——館藏書法五體作品展》於8月29日在博物館東區二樓北展廳正式開展了!此次書法展,共展出館藏明清與近現代書法五體佳作30餘件,不乏有文徵明、董其昌、王鐸、劉墉、高鳳翰、康有為、黃賓虹、王獻唐等書法名家的作品,是青博為豐富島城文化生活的又一力作。

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精神的表徵,在孕育之初,就具備中國經典文化的精神。從漢字的起源來看,漢字的創造是「遠取諸物,近取諸身」,這與中國古代經典《易》中所載八卦起源說一致。

《易》作為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之宗,其核心即「陰陽」。易象至簡(卦爻符號「—」和「- -」),易道卻「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書法的線條猶如爻卦,可謂至簡,卻可表現宇宙的律動和個人的情思。而在創作規律上,中國書法充分顯示了《易》的闡釋方式:簡單的漢字之「形」,被書家賦予個性文化而成為「象」,由此而生的氣韻境界為「意」。所以,書法不僅僅是藝術,它的存在最直接的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方式即內在本質:不是藉助抽象符號進行邏輯思維,而是以具體形象作為思維符號,以直覺得方式把握世界。

漢字是中國書法的載體。漢字經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秦小篆、漢隸,至魏晉、南北朝,已是篆、隸、楷、行、草五體皆備,從而徹底完成漢字書體的演變;中國書法也由此開啟了全面自覺的發展進程,進而締造了中國書法輝煌燦爛的成就。

此次展出青博館藏明清與近現代書法五體佳作30餘件,或可視為中國漢字衍生與中國書法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觀眾可從中觀其「形」,賞其「象」,會其「意」,參悟中華文化精神之真諦。

開展時間:2020年8月29日

地點:青島市博物館東區二樓北展廳

下面請先欣賞一波佳作:

近代 羅振玉紙本甲骨七言聯

清 何紹基冰梅箋楷書八言聯

清 劉墉絹本行書《容臺集》句軸

清 鄭簠紙本隸書王績詩中堂

現代 黃賓虹紙本篆書聯

清 高鳳翰紙本草書中堂

清 吳大澂紙本篆書七言聯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書法史上公認的書法五體,是這五種字體,書法愛好者速看
    書法是我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古往今來,書法的字體有很多,在書法界公認的有五體,這五種字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法五體之篆書通常,我們把大篆小篆,統一稱為篆體。石門頌書法五體之隸書
  • 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開幕(圖)
    7月24日,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在邯鄲市博物館盛大開幕。圖為王樂同書法藝術研究院揭牌。河北新聞網7月24日訊(記者白增安、董源)今天,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在邯鄲市博物館盛大開幕。為更好地傳承王樂同先生的書法藝術,弘揚和學習他高尚的道德風範,為邯鄲市「南宮碑」書法傳承和書法研究做出貢獻,王樂同書法藝術研究院也在當天揭牌亮相。
  • 何業棟:簡談書法五體兼修
    ▉何業棟 文/圖按書體出現的時間先後順序,書法五體是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另一順序說是: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秦以前的書體統稱為大篆,秦始皇統一文字稱之為小篆。草書又分章草、今草。過去很長一個時期似乎是帖學一統天下的局面,但近些年來,中書協先後舉辦了篆書展、隸書展、楷書展、行書展、草書展,國展也將五體分展,因而也有的作者在十二屆國展獲取兩種以上書體入展。這固然有提升單項書體創作水平的指向性,同時也間接地對書家五體兼善提升創作能力提供新的切入點。
  • 廣州書法雙年展之「紅棉杯」青年書法篆刻大賽作品展
    值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2019—2020「紅棉杯」青年書法篆刻大賽優秀作品集與大家見面了。嶺南書法,源遠流長,既吸收了中原深厚的書法藝術,又凸現嶺南地方的特色,湧現出「白沙書派」、「竹本派」、「康(有為)體」等嶺南書藝的流派和一批功底深厚的著名書法家。
  • 不負韶華——支榮慧五體書法作品網絡展
    不負韶華——支榮慧五體書法作品網絡展主辦:北京中華藝術家雜誌社題字:賈平凹(當代著名文學家)支榮慧的書法,強調用筆與取勢的變化,表現文字的思想內涵和作品的美感,自然「書寫」自我的心境、氣質、神韻,嚴謹而又不失雄豪之氣。
  • 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7月24日邯鄲開展(圖)
    7月19日,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新聞發布會舉行。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白增安、董源)7月19日,記者從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新聞發布會獲悉,《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定於本月24日在邯鄲市博物館開幕,展期8天。據悉,該展會將集中展示「南宮碑」第三代傳人王樂同先生及其弟子、學生逾百副精品書法作品,同時包括「南宮碑」創始人張裕釗等五代傳人精品書法集中亮相。
  • 「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開展
    本報記者李磊攝本報訊(記者李海榮)7月24日,由市社科聯、市文聯、邯鄲學院、市博物館及邯鄲市國學研究會、中日古墨書法家協會等聯合主辦的,「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在市博物館開展。本書法展展期至7月31日。 此展共展出王樂同和其學生、弟子作品64件,國內再傳弟子作品17件,日本再傳弟子作品40件。
  • 看了這書法作品,才知道什麼叫「筆勢」!書法愛好者有眼福了!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說到書法文化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而且也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要問小七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小七最喜歡的書法家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 25歲的蔣涵萱「五體書法」媲美邵巖「射書」,網友:果真是藝術家
    蔣涵萱的「著墨於五體」一經展示就引起了各地網友和書法愛好者的熱議。有網友坦言:「周星馳電影的創意。」也有網友另有深意的說到「果真是藝術家」。然而邵巖和張強卻對蔣涵萱的表現大為讚賞,並且還像大家介紹說蔣涵萱的表演是「著墨於五體」,並說「這是實驗書法,所以是通過肢體去表現水墨之蹤跡。」或許有網友會認為不管邵巖、張強都只是「譁眾取寵」,本身並無對書法的練習和研究。
  • 書法五體,各顯其美
    一次朋友聊天,我說退休後有了時間要把書法「五體」從頭來過。朋友說那多麻煩,喜歡什麼體就練什麼啪。我說,書法五體,各顯其美,學楷行草不知隸篆之變,難得其妙。當然,我的意思是如果有意願有條件的話,選擇在"諸體並進"的基礎上,再"專攻一體"的學書路徑最好。中國書法以漢字為母體,從原始社會晚期的甲骨文,到金鼎文、石鼓文、籙、隸、楷、行、草,一路發展演進而來,形成了一個清晰可見的運行軌跡。學書一般從唐楷開始,到了一定程度會自然而然地對篆隸行草感興趣,乃至對"五體"從頭來過。
  • 傳承書法國粹,振奇翰墨千秋一一記中國第一個五體書法傳承館
    (記者 楊藝)2020年元旦來臨之際,中國首家五體書法傳承館誕生在貴州省一個具有深厚古老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鎮廣順。傳承館外觀傳承館局部傳承館局部展廳局部中華五體書法傳承館通過展示中華5000年傳統文化之"六藝"中的書法起源、形成和發展,系統介紹中國五體書法各個創始人及其主要經典、代表作品、代表人物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國文化自信驚天地,書家揮毫潑墨泣鬼神。
  • 毛筆書法的「五體皆能」
    在書法藝術的世界裡,評價一個書者有這樣一句話:五體皆能。很多不了解書法的人不太明白這裡的「五體」指的是哪五體,今天就「五體」來給大家一一道來。「五體」,指的是書法裡的五種書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 張家祥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書法作品入展中國第三屆書法蘭亭獎(藝術獎),全國第八、九屆書法篆刻展,中國書壇名家工程千人展,中國書壇名家工程五百家展,全國首屆冊頁書法作品展(二等獎),全軍第四、五屆書法展(連續一等獎),全國書法藝術大賽「冼夫人獎」(優秀獎),第三、四屆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全國第二、三屆草書展,全國第三、四屆扇面書法展等數十次全國大展。獲山東省委、省政府首屆「泰山文藝獎」。
  • 怎麼寫好書法?胡抗美書法觀摩活動在珠海北山舉行
    南都訊 11月30日,珠海北山兩百年宋晉古宅不礙雲山翰墨飄香,《墨舞|胡抗美書法作品觀摩活動》在這裡拉開帷幕。著名書法家胡抗美與粵港澳大灣區書協會員、港澳等地書法愛好者共聚一堂,感受書法的藝境之美。胡抗美系我國書法大家。公開資料顯示,其1952年生於湖北襄陽,號鹿門山人、一席堂、得天廬、三覺翁。第四屆、第五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第四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第五屆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第六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青少年委員會主任。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蘭亭獎展、全國青年展、全國草書展評委。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 西泠翰墨緣:金耀基書法作品展11月18日開幕
    11月18日,有一位2018年新社員,書法作品正在展覽。11月18日下午,由西泠印社、香港聯合出版集團、香港集古齋聯合主辦的「西泠翰墨緣——金耀基書法作品展」在印社的遁庵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西泠印社社員金耀基先生書法作品和文札、著作。金耀基1935年出生於浙江天台,臺灣大學法學學士、臺灣政治大學政治學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新亞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 好書法「一氣呵成」,看古人是如何做的?
    氣貫全篇  劉熙載在《書概》中論章法有道:「章法要變而貫。 」變,即是要筆畫與字的勢態有千變萬化; 貫,即是要無論怎樣的變化,前後氣脈須暢通。  人們常說好的書法是「一氣呵成」,此說並非是要書寫者揮毫時屏住呼吸一口氣寫完,而是說整篇書法從第一筆到最後一筆,氣脈相連,不可中斷。 一篇章法變而貫的作品,因為整體貫氣,所以常常有「行雲流水」之感。
  • 馮世平書法作品欣賞
    看過馮世平先生書法或接觸過馮先生的書法愛好者,都會說先生的書法字如其人、立品為先、書法清高。一件上乘書法作品要從三個方面去考慮, 即書法藝術的美學三要素:用筆、結字、章法。當然從更高層次的美學要素是氣,是神,是韻,是情,是整體的格調,意境。
  • 「寧靜致遠」書法欣賞
    李傳波鬥方書法作品《寧靜致遠》【作品來源:易從網】李傳波,1961年出生於山東曹州,號東山墨人,1990-1998年曾拜師於愛新覺羅啟功先生門下,既博採眾家之長,又醉心發展啟功體書法。經過不懈的苦心專研,形成了形似神似啟體又有一定獨創的新體,得到了國內外業界書畫收藏者的好評。
  •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書法淺析,莫言書法作品欣賞
    作為當代文人,以作家身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作家身份可以說已經走到世界一流作家的頭部行列了,能文能書,也符合一個中國文人的追求,所以,莫言寫書法,舉辦書法個展,大概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莫言從小就對喜歡書法,只不過一直沒有機會深入學習。近年來,有了時間和精力,經常研習書法,醉心於筆墨,體會弄墨之趣。
  • 散射之旅——戴禮運攝影·書法作品展
    活動主題「散射之旅——戴禮運攝影·書法展」組織機構指導單位: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單位:福建省福美術館莆田市群眾藝術館協辦單位:城廂區文化館活動時間2020年12月30日-2021年攝影之餘,戴禮運愛好研習書法,其行書吸收了連城書家羅丹的鐵骨俊秀,隸書則從漢碑尤以曹全為著力,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此次展覽共展出戴禮運先生攝影作品約110 件,書法作品約60件。攝影作品展現的多是莆陽人文或自然勝景,無論是市井之態、田園之樂,還是淳樸民風、民俗盛典,皆在詮釋生命美好,令人觀之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