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深夜,南溝村的洗滌廠燈火通明。分揀、洗滌、熨燙都擠在一個髒亂的小車間內。
3月20日,7天連鎖酒店(北京鳥巢體育場店)門口,豐臺區大灰廠村的洗滌廠工人將待洗的布草搬運上車。
3月17日上午,南溝村的洗滌廠,工人在地上分揀布草。
4月8日,7天酒店(劉家窯地鐵站店),浴巾的PH值達9.09。
帶血、帶嘔吐物的床單混在一起洗,加把火鹼全變白,這就是一些快捷酒店床品日常的清洗方式,「放心使用」的標語再貼心,你還能在酒店床上放心安睡嗎?
對於注重成本的快捷連鎖酒店來說,鮮有自己的洗衣房來進行床品、毛巾的洗滌,而是將此項業務外包給第三方進行火鹼洗滌。除了7天、速8、海友、星程、格林豪泰等快捷酒店,火鹼洗滌廠名單中還有4星級的遠洋酒店。
經權威機構測試,北京7天酒店(劉家窯地鐵站店)毛巾、浴巾的PH值達到10左右,已嚴重超出人體所能承受的正常值6.5至7。
「酒店紡織品鹼度超標、氯超標都會導致皮膚瘙癢」協和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向以魁表示,過酸、過鹼還會破壞皮膚的免疫屏障,誘發皮膚病。
住酒店身上發癢是水土不服?
很多人外出住酒店時,都會覺得皮膚陣陣發癢,以往,人們把原因歸結為水土不服,但實際上,可能是床單被罩沒洗乾淨所致。
「酒店床單不乾淨,一晚上身上發癢,好不舒服」。年前在一家快捷酒店住宿後,北京的於先生微博吐槽並提醒其他消費者不要入住。
在不少生活服務類APP上,也常有消費者反映酒店衛生問題。「枕頭上有頭髮」、「床單上有血漬」、「床單沒有及時更換,被褥不太衛生」、「7天越來越不好了,浴巾黑的不行。」
更嚴重者,消費者住兩晚酒店後患上了皮膚病。據南京媒體2015年報導,在北京工作的劉小姐去南京出差,入住一家快捷連鎖酒店,兩天後,劉小姐感覺皮膚瘙癢被診斷為蕁麻疹。劉小姐懷疑跟酒店的浴巾不乾淨有關。
酒店方則以皮膚病發病原複雜為由拒絕向劉小姐支付治療費。
2014年10月,南京市消協曾聯合商務執法部門對南京市10家快捷酒店紡織品進行質量檢測,結果10家當中9家PH值超標。
「酒店的床品是否真的潔淨、衛生,消費者無法用肉眼看出來,所以這塊兒的監管和處罰力度乏力。」中國商業聯合會洗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潘煒介紹,大多數快捷性酒店的洗滌業務都是外包給第三方,其自身很難對洗滌質量進行檢測把關。
酒店嘔吐物、血漬床單混著洗
布草簡單來說就是紡織物。豐臺區長辛店鎮大灰廠村和南溝村的洗滌廠專為快捷酒店、小旅館清洗「布草」。
兩家洗滌廠均位於村中偏僻處,門口無任何標識。
大灰廠村內的洗滌廠門前並無招牌,看上去就是一處農家小院。黑綠色的髒水沿著院牆直排入院外的磚窯坑,連同一旁的垃圾堆,散發著陣陣臭味。
3月10日下午5點,洗滌廠內熱鬧起來。從酒店收回布草的三輛車開進大院。四五名員工將整包布草從車上扔到廠房地面。
洗滌物品記錄單上顯示,這家洗滌廠的對外名稱為北京朗潔洗滌服務中心。
地面上的布草很快被進行分揀。所謂分揀,就是將床單、被罩、枕套、毛巾簡單分開。
分揀員周巖(化名)是個老員工。他無需抬頭就能熟練地將床單被罩準確地扔進筐中。
有些床單有明顯的血漬、大片嘔吐物,周巖視而不見,「只要分開就可以了」,他仍舊低頭機械地扔著床單。
位於南溝村的洗滌廠亦是如此。3月16日,新京報記者入職該洗滌廠做小工。
這家洗滌廠規模較小,但已經營十多年,送貨單上的名稱為北京瑞麗雅清洗服務有限公司。
除了院內的鍋爐煙囪,這家洗滌廠與普通住家無異。廠房的角落是員工廚房,運送來待洗的布草就堆在廚房邊下水道箅子上。
3月17日下午,剛運送來的10餘包布草待分揀。「都過來幹活,洗完才能下班!」老闆娘李清(化名)喊來廠內10幾個員工。
瞬間,10餘包布草包裹被攤在地上,有床單被罩直接被仍在下水道旁,沾滿油漬。為加快效率,有員工甚至穿鞋踩在床單上分揀。
加入火鹼,多髒的床單都能洗白
洗滌廠的機器24小時運轉,員工每天工作也超過12小時,直至將當天收回的布草洗完為止。洗滌600套布草,一天需用一袋半火鹼,將近40公斤。
裝機洗滌可是個力氣活兒。在大灰廠村洗滌廠,這項工作由兩個年輕小夥子來做。
「這一鍋裝了79條被單」,洗滌工張慶(化名)將床單塞得瓷瓷實實。
加進大半袋洗衣粉還不夠,張慶又加入了1000ml片鹼(火鹼),「不加洗不乾淨,不髒的話加二三百毫升就行。」
張慶說,碰到鏽漬還要加草酸,汙漬嚴重的話還要用到彩漂氯漂,「草酸、氯漂剛好最近用完了,老闆還沒補貨,只好多用片鹼。」
據工人透露,在大灰廠村洗滌廠,一天的洗滌量為一千餘套布草,南溝村的洗滌廠一天洗滌600餘套。
記者在廠內的工作主要是摺疊烘乾好的被單、毛巾,由於火鹼具有腐蝕性,三天下來,手指有明顯的燒灼感。
「其實都沒給他們認真洗。」南溝村的洗衣工楊寶路(化名)透露,清洗布草就靠強力洗衣粉、火鹼加漂白液。「火鹼的特點就是多髒的床單都能洗白了。」
洗滌600套布草,一天需用一袋半火鹼,將近40公斤。
洗滌廠也會看酒店臉色幹活兒。楊寶路說,有時候,酒店檢查仔細,看著沒洗乾淨或床單發黃,會打電話過來詢問。工人們下次洗時就加點中和酸。「中和酸比片鹼貴,一般不怎麼用。」
按照洗滌流程,用中和酸是洗滌布草必備的程序。在南溝村洗滌廠中和酸被扔在角落很少使用。
據國有洗滌廠專業人士介紹,如果不加中和酸,會有鹼殘留,時間一長洗滌物容易發黃,也容易破損。加入火鹼鹼性太大,顧客用了鹼性超標的床品會覺得癢。
據公開資料顯示,火鹼又名氫氧化鈉,為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強鹼。廣泛用於造紙、煉鋁、煉鎢和肥皂製造業。
強鹼在網上可隨意買到,諮詢時賣家也不會詢問用途,並稱量大價格從優。而這些化工原料的使用也沒有相關規章進行規範。
洗滌廠業內人士分析,問題床單的背後是洗滌業缺乏監管以及價格戰引發的生存危機。
該人士介紹,一些不規範的洗衣廠為了生存,以很低的價格承接生意,使用低成本的工業火鹼,為降低成本少用或不用中和酸,導致布草洗後鹼度超標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他說,這些郊區的小廠,一臺機器一小時能洗100公斤布草。1000套布草,按照5元一套計算,可以賺30%至40%的利潤,一個月可賺4.5萬至6萬元。